成语| 古诗大全| 教学资源| 作文| 扒知识| 扒知识繁体

当前位置:首页 > 趣味生活

何当共剪巴山烛什么意思

Q1: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的意思是什么?

虚写,想象

什么时候再在一起,西窗下秉烛夜谈,再说那巴山夜雨

何时,我们能相倚在西窗前,剪着一朵朵美丽的烛花,向你倾吐,我对你的无限思念,在那巴山秋雨的夜晚

Q2: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什么意思

出自晚唐诗人李商隐2113的《夜雨寄北》

什么时候才5261能够与4102您在家中西窗下面一起1653剪烛长谈,

又说起我独居巴山的旅馆中面对夜雨的情景.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这是对未来团聚时的幸福想象.心中满腹的寂寞思念,只有寄托在将来.那时诗人返回故乡,同妻子在西屋的窗下窃窃私语,情深意长,彻夜不眠,以致蜡烛结出了蕊花.他们剪去蕊花,仍有叙不完的离情,言不尽重逢后的喜悦.这首诗既描写了今日身处巴山倾听秋雨时的寂寥之苦,又想象了来日聚首之时的幸福欢乐.此时的痛苦,与将来的喜悦交织一起,时空变换.

如果说前两句是实写当前景的话,那么后两句则是虚写未来情.诗人在秋雨绵绵之夜,触景生情,展开想象的翅膀,用丰富而自然的联想来表现他们夫妻的恩爱之情.诗人在此选取了两种情态:一个是动态“共剪”,一个是语态“却话”.“共剪西窗烛”,具体细腻而又无限传神地描绘出了一幅良宵美景图,一个“共”字极写了亲昵之情态.而“何当”一词却又把诗人描绘的美景推向了远方,推向了虚处.这美景原来不过是诗人追念、向往的,至于何时重回温柔乡中,一切都在“未有期”中.这是多么残酷的事情,又是多么无奈的事情.这一句,字字含情,却又不着一个“情”字,表达非常含蓄.

猜你喜欢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