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古诗大全| 教学资源| 作文| 扒知识| 扒知识繁体

當前位置:首页 > 趣味生活

如何鑒別水淹車和事故車

Q1:想買二手車,怎麼判斷是水淹車,事故車,改裝車啊?

判斷是否為水淹車、事故車、改裝車要對車輛本身的各個主要部件進行仔細檢查。如里程表是否被動過手腳;發動機工作是否正常,各油管、水管、線路是否老化,有無漏油漏水痕跡;ABS裝置是否正常等等。此外,在對車輛零部件進行檢查時,不能忽略的還有車輛的變速箱、CD、倒車雷達、倒車影像、GPS、天窗、空調、備胎、燈光等相關細節問題。這些部件和配件的好壞與否,會直接影響到二手車的質量和銷售的價格,因此,需要消費者仔細把握。具體檢查評估方法如下:
1.購車注意幾個問題:
第一,查詢新車菜市場價格,在購買二手車之前,先要了解該款二手車是什麼品牌的哪款車型,然後去查詢這款二手車的新車最新菜市場價格(這里指的是新車實際銷售價格,並不是新車的菜市場指導價格)。如果沒有與您要購買的二手車同型號的新車,您可以拿最接近該款車型的同品牌新車做參照。
第二,初步估算折舊率,車齡的計算是以新車車輛上牌的時間為准。按照經驗算法,新車前5年的折舊率分別為15%、12%、10%、8%、7%,而5年後每年可按照5%的折舊率進行計算。另外,新車的出廠時間未必就是上牌時間。
第三,調整實際折舊率,雖然我們有一些常見的規律可以遵循,但還有一些情況,可以增加或減少車輛的折舊率,比如車輛的外觀、行駛里程、車輛的保有量等等,都會影響到車輛的折舊率。折舊率幅度各項指標會有1%左右的增加或減少。
第四步,修正車價偏差值,將新車菜市場價X折舊率,就可以計算出該二手車大約的殘值。
2.選購指南:
目前國內二手車菜市場魚龍混雜,不誠信經營的情況也不在少數。至於普通消費者如何挑選二手車,除了可以找那些誠信好、信譽佳且具有一定規模的二手車經銷商外,更多時候就要靠消費者自己的火眼金睛了。作為一名普通消費者,如何選購二手車,又如何杜絕買到“事故車”?判斷是否屬於事故車的簡易方法:量尺寸、拆車內裝飾板。一般而言,大家在選購二手車時只要認准有口碑、有誠信的商家,在您選車時他們有告知義務,告知您看中的這台車是不是屬於事故車,哪些部位有過內傷。但介於目前國內相對比較混亂的二手車菜市場局面,保不齊有不誠信經營的情況存在,因此大家自己學著如何判斷事故車,也是一件有必要的事情。
第一步:看發動機艙整體整潔程度 是否有特別干淨明顯特意清潔過的地方。打開發動機蓋,先觀察發動機機艙的整體性。經過長時間使用的車輛發動機艙內都會積了不少灰塵,這屬於很正常的情況。但如果您發現某一部位明顯比其它地方更干淨有需要留心了,我們可以懷疑或猜想這個地方是不是修過?不然沒有理由對此進行特別清潔是吧。
第二步:丈量前懸支架到大燈的距離 對比左右兩側軸距長度。您可以拿一般卷尺丈量一下前減震器上支架到前大燈的距離,用對角線的方式進行丈量。在測量之前,我們並不需要知道其標准資料是多少,但只要兩邊測出來的資料是一樣的,或者誤差在5毫公尺之內,都算正常。
第三步:查看水箱框架和後尾板及A/B/C柱是否完好,有無鈑金切割痕跡。完成了各種資料測量,且發現上述的資料對比都無異樣之後,排除事故車的工作基本上就已完成80%了。之後再觀察水箱框架、後尾板以及後備胎兩側的地板是否完好,有無明顯的鈑金或者切割焊接的痕跡。如果有輕微鈑金痕跡無大礙,但要是有切割或者焊接過的痕跡,就證明這是一台事故車了。之後如果您真心喜歡該車,且經過車商同意,可將車門周邊的密封膠條拆除,看看A/B/C柱是否有非原廠焊接痕跡。因為這些地方平時有覆蓋件罩著,修復之後也很少會對其進行裝飾性的“掩飾”如打磨、噴漆等等,所以這些地方也是判斷該車是否屬於事故車的重要看點。當然啦,拆密封膠條和內飾板之前一定要經過車商同意哦,不然誰都不願意看著自己的車被人冒冒失失的拆解是吧。
第四步:架起車輛 查看發動機是否有漏油、滲水,檢查縱梁橫梁有無受損。最後一個事故車排查專案就是將車輛架起,看底盤是否有受損。其中主要觀察縱梁、橫梁是否有異樣,發動機、變速箱以及水箱等是否有漏油、滲水。但由於將車輛架起比較麻煩,而且會耽誤不少時間,因此如果一般二手車商只有對真正的意向客戶才會提供此服務,並且事先需支付一定的定金。因此,我要提醒一下大家,介於目前國內二手車菜市場相對不規范的局面,在走出最後一步之前,千萬要想好這車您是否真心想買,不然勞人勞己,甚至可能引發糾紛,那就不好了。
3.外觀鑒別,觀察車輛整體感 特別留意各種接縫是否勻稱:
第一步:離車一公尺開外看車漆 貼近車身各角度看鈑金。鑒別二手車的第一步就是看外觀,這倒不是說這台車長的好不好看,而是看該車的整體感覺如何,俗話說是不是對眼。關於這點,還真比較難以量化,只能說是第一感覺。看外觀的方法就是站在車輛四個角一公尺開外的地方,讓視線與車輛腰線齊平。這樣比較容易看出車輛漆面的狀況,是否有色差,光澤度是否一致等等。
第二步:檢查車身接縫是否均勻、順滑,有無割手感覺。看完了光澤度和色差之後,接下來就看車身各部件之間的接縫。主要檢查接縫是否均勻、邊角處理是否平滑。一般情況下,沒有經過鈑金修復的“原廠件”接縫處理都會比較勻稱,不太會存在忽粗忽細的情況。而且用手摸來,接縫邊緣也很光滑,基本不會出現明顯的“割手”的感覺。
第三步:看車輛前後大燈組件老化程度 有無新換或者是明顯老化的情況。查看車輛玻璃出廠年月,是否與整車一致。在外觀油漆、接縫處理都鑒別完了之後,就要看車輛前後燈具的色澤了。一般情況下,經過幾年時間的使用,燈具表面有一定程度的磨損或者老化屬於正常的,但整車所有外部燈具特別是塑料表面的老化程度大致都應差不多。如果發現某一個燈具特別新,或者塑料泛黃特別嚴重的話就需要格外留意了。如果是特別新的大燈,我們就要懷疑這個部位是否發生過碰撞,配件也行進行了更換。如果某個大燈偏黃、老化特別嚴重,就有必要懷疑這個是不是副產配件了?外觀檢查的最後一步就是觀察整車玻璃上的標簽,看看是不是屬於同一出廠年份,且與整車的出廠年份是否一致?在日常用車過程中,車身漆面的碰擦或者小事故難免的,因此當您發現所看中的車輛外觀漆面或者燈具有些疑慮時,就需要多留一個心眼了。當然,如果您購車是完美主義者,漆面有任何損失都不能接受的話,看完外觀後自己心里應該也有一個底了。是不是喜歡,自己心里肯定比誰都清楚。總之,外觀鑒別就一句話,疑者不買,買者不疑。
4.內飾檢查,看車輛里程數、故障燈以及看方向盤磨損程度:
第一步:接通電源讓車輛自檢 並啟動車輛 觀察故障燈情況 讀取里程數。看完了車輛外觀,如果您比較滿意就可以坐入車內看看該車內飾保養程度如何。第一步就是擰動車鑰匙,打開電門讓車輛自檢,之後再啟動車輛。看看儀表盤上有什麼故障燈異常,諸如ABS、SRS以及發動機故障警示燈,這些在自檢時會亮起,但車輛發動之後應該熄滅。如果這些燈常亮,就證明該車存在相應的問題了。
第二步:查看安全帶、方向盤和擋把磨損情況 推斷車輛使用狀態。檢查完各種警報燈之後,就該看車輛的里程數了。關於里程數,編輯認為僅是一個參考,介於二手菜市場的情況,誰都不能保證這台車的里程數是不是真實,有沒有被認為的“有意”或者“無意”的調過表。因此,將里程數與車輛內飾的磨損情況相結合著看,是一個比較穩妥的辦法。
判斷車內飾磨損情況,可以透過觀察諸如方向盤、擋把、安全帶以及主駕駛座椅、油門剎車踏板等處的磨損情況從而判斷里程數是否真實,日常保養是否到位。其中淺色安全帶長時間使用之後肯定會產生色差,因此從顏色上也能判斷這台車的使用狀況,當然如果碰上平時不系安全帶的“亡命之徒”,也就需要透過方向盤、擋把以及座椅下方等細節觀察了。其中方向盤和擋把是駕駛者每次開車都需要接觸的東西,這兩個部件的磨損程度能很好的反應車輛實際使用狀況和平率。以普通家用車一年行駛2萬公里為例,方向盤和擋把都不應該有明顯的磨損或者發亮痕跡。相對於的,如果您看到的車子里程數僅有2-3萬公里,但方向盤已經被磨得油光鋥亮,弄的像計程車上的那種,就該懷疑里程數的真實性了。
第三步:觀察車輛“衛生死角” 判斷前任車主用車狀態。由於很多車主都喜歡給愛車包真皮座椅或者座套等,因此從座椅表面磨損程度來判斷車輛使用狀況未必靠譜。但細心的買家可以透過觀察座椅下方地毯的整潔程度再次印證該車的保養情況。原因很簡單,座椅下方屬於低關注區,平時洗車幾乎會忽略該處,因此在購買二手車時這個“衛生死角”倒是成為了很好判斷車況的地方。從這個“衛生死角”中就能看出車主平時對車輛是否愛惜,如果是純家用車且平時悉心打理,這些地方最多也就是積了不少灰而異。但如果在這里發現了各種異物且煙蒂、食物殘渣都有,則能看出前任車主對該車使用起來完全不愛惜。
其實,實際操作起來並不算特別麻煩。除了最後的拆車輛密封膠條和將車輛頂起需要花一點時間之外,外觀和內飾的檢查基本沒有難度,看著順眼就基本沒有問題。很多時候購買二手車就是一種緣分,在正確的地方、正確的時間,你和它偶遇並對上眼了,那它就屬於你了。

Q2:水淹車和事故車哪個更危險

1、都危險。具體比較看情況。
2、事故車只要車身框架沒有變形修復,只是小的剮蹭。就是水淹車危害大。
3、事故車出現大的碰撞,造成車身框架變形或斷裂,那就是事故車危害大。已贊過
已踩過你對這個回答的評價是?

Q3:請問水淹車火燒車事故車能經過年審嗎

不能。車輛年審前必須將該車的交通違法行為和交通事故處理完畢才能年審。 根據《機動車登記規定》 第四十九條 機動車所有人可以在機動車檢驗有效期滿前三個月內向登記地車輛管理所申請檢驗合格標志。

猜你喜歡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