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古诗大全| 教学资源| 作文| 扒知识| 扒知识繁体

當前位置:首页 > 趣味生活

面包蟲怎麼養怎麼繁殖

Q1:面包蟲如何養和繁殖。我網上買了2斤面包蟲。怎麼繁殖

黃粉蟲生性好動,晝夜都有活動現象。一般發生3-4代,世代重疊,無越冬現象,冬季仍能正常發育。適宜的繁殖溫度為20-30℃,在20-25℃下,卵期7-8天,幼蟲期122天,蛹期8天, 從卵發育至成蟲約需133天;在28-30℃下卵期3-6天,幼蟲期100天,蛹期6天,卵發育至成蟲只需110天。濕度對其繁殖影響也很大,相對濕度以60-70 %為適宜,過高濕度達90%時,幼蟲生長到2-3齡即大部分死亡,低於50 %時,產卵量大量減少。成蟲羽化率達90%以上,性別比1:1,喜群居,性喜暗光,黃昏後活動較盛。羽化後的經3天交尾產卵,夜間產卵在飼料上面,每條雌蟲可產卵約200余粒,常數十粒粘在一起,表面粘有食料碎屑物,卵殼薄而軟,雌蟲壽命1-3個月不等,產卵一半月後,產卵量下降,可以淘汰。7-8月卵期要1周,幼蟲有1-10個齡期,約4-6 天脫皮1次,歷經60-80天,喜群集,在13℃以上開始取食活動。

Q2:面包蟲怎麼繁殖?

成蟲羽化後3~6天開始產卵,產卵前放一張白紙在網篩下, 讓蟲卵從孔落到紙上,每二三天換紙1次,產卵盛期要一天換1次,白紙上要寫明產卵日期,單獨將卵放在一個空箱內,便於同期孵出,以便管理方便。一周後孵出幼蟲,再把小黃粉蟲倒在盛有麥麩的飼養容具中。也可將成蟲放在一張白紙上,撒些糠麩在紙上,任成蟲產卵,每隔二三天換紙1次,成活率90%以上。

黃粉蟲又叫面包蟲,在昆蟲分類學上隸屬於鞘翅目,擬步行蟲科,粉蟲甲屬。

原產北美洲,50 年代從蘇聯引進我國飼養,黃粉蟲干品含脂肪30%,含蛋白質高達50%以上,此外還含有磷、鉀、鐵、鈉、鋁等常量元素和多種微量元素。

因干燥的黃粉蟲幼蟲含蛋白質40%左右、蛹含57%、成蟲含60%(據《中藥科技報》報道)。被譽為“蛋白質飼料寶庫”。

面包蟲抗病力強,但如管理不當或環境突變也會出現疾病,以干枯病、軟腐病較為常見:1、干枯病:此病多發於高溫干燥的夏季,病蟲從頭到尾干枯,體色變黑。

防治方法:多投餵一些青菜;2、軟腐病:此病多發於梅雨季節,空氣濕度大,飼料發霉變質,蟲體受傷被細菌感染而引起。病蟲行動遲緩,體變黑變軟,腐爛死亡。

防治方法:保持盒(箱)通風干燥,減少或停餵青飼料,不投餵發霉變質的飼料,清理殘餌及糞便,及時隔離病蟲,保持合理的密度。

面包蟲的成蟲不會變成飛蟲,白的是剛蛻皮的糼蟲,是長大的過程

Q3:面包蟲怎麼養繁殖得快啊?

准備好瓷盆兩個,盆壁光滑。將盆刷洗干淨,然後將面包蟲放進去,蓋上一層麥麩後再灑點面粉或玉公尺粉,蓋上蓋子後放置在氣溫30℃左右的地方。過一段時間,蟲脫了幾層皮後,開始變蛹,繼而變成黑殼蟲。這時要覆一層白菜葉,一方面供蟲食用,一方面可使蟲將卵產在菜葉上,菜葉干後不要換掉。再過一段時間,可見菜葉底下的麥麩有蟲蠕動,這說明幼蟲已經出卵。這時可把干菜葉提出,在麥麩上灑點面粉,在面粉上再蓋一層菜葉,幼蟲便會很快長大。餵鳥時可先將大的挑出來,對已經變成蛹的,可挑出放入另一准備好的盆中,再繼續繁殖。在繁殖過程中,應注意以下問題:
①盆中的麥麩不要上下翻動,以免影響卵孵化,同時把盆底蟲糞便翻上來也會影響幼蟲生長。
②盆中麥麩變黑後,要及時灑上新麥麩,並不斷灑上些面粉。
③在麥麩上面經常蓋上菜葉,供幼蟲食用和增加溫度。但不宜放得過多,太多容易腐爛。
④培養盆不可蓋的太嚴,太嚴會使麥麩溫度過高,影響蟲子生長,最好是蓋上一層窗紗。要預防螞蟻的侵襲。
⑤一盆成蟲在鳥吃完後要徹底清除,重新再培育。
⑥再繁殖程中,蟲子每隔二三代,要摻上別族成蟲,否則蟲會退化,使培育出的蟲子越來越細小。

Q4:面包蟲怎麼養?能繁殖麼?

平常餵點菜葉子面包之類的東西就行了,養的多就餵多點食物,溫度控制在20°~25°,3~5天就能繁殖了

猜你喜歡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