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古诗大全| 教学资源| 作文| 扒知识| 扒知识繁体

當前位置:首页 > 趣味生活

集成顯卡和獨立顯卡的區別

Q1:集成顯卡和獨立顯卡的區別

集成顯卡顧名思意,是和主板集成在一起的。獨立顯示是插在主板插槽里。因為現在電腦越來越清晰,也標志著顯卡的工作越來越重要。用的時候長了,散熱就成了主要問題。集成顯卡因為在主板上,所以散熱工作就由主板也擔當,效果不太理想。獨立顯卡可以自己完成散熱功能(獨立顯示一般有自己的散熱裝置)。主要問題在於散熱。不過家用的不太長時間掛機和打大型游戲的,集成顯卡完全可以滿足用戶需求。獨立顯卡主要是為游戲玩家和要求比較高的用戶而設定。如果考慮價格問題的話,就集成,完全可以了。

Q2:核芯顯卡、獨立顯卡、集成顯卡區別在那?

核心顯卡、主板集成顯卡和獨立顯卡的區別如下:

處理器集成顯卡就是指集成在cpu內部的顯卡,通常稱為核心顯卡,如Intel酷睿i3 i5 i7系列處理器以及AMDAPU系列處理器中多數都集成了顯卡。

主板集成顯卡是指集成在主板北橋中的顯卡,如g41或者880G主板上面的都集成顯卡,目前處理器核心顯卡性能已經領先於主板集成的顯卡,並且將顯卡核心集成處理器中相比集成主板中優勢更明顯。

因此主板集成顯卡至今已經終結了,除了老平台外,估計已經不會再有主板集成顯卡的新品出現了。

另外獨立顯卡就是有獨立的顯示芯片,自己本身是一張獨立的卡的顯卡,一般均有獨立顯卡,采用PCI接口插槽。

其中cpu集成的核心顯卡和主板集成顯卡統稱集成顯卡,但CPU集成顯卡和主板集成顯卡是不一樣的。

總的說來,集成顯卡的性能是比不是獨立顯卡,可以看做是買cpu或是買主板時送的顯卡,所以可以理解為不花錢的。

但畢竟收體積於散熱限制,集成顯卡性能無法完全與獨立顯卡抗衡。

獨立顯卡要單獨花錢買,游戲性能也比集成顯卡要好得多了。

獨立顯卡適用於對顯卡要求較高的大型單機游戲的用戶,當然就是要玩效果游戲的了,還有就是繪圖或是影片編輯方面的。

集成顯卡適用於只玩玩普通網路游戲和辦公用戶,這樣整機預算可下降。

另外隨著處理器核心顯卡技術在不斷發展,CPU集成的核心顯卡性能也在逐漸增強,比如最前的AMD A8處理器內部的核心顯卡性能就可以媲美目前一些獨門獨立顯卡的性能,因此處理器核心顯卡也可以執行多數游戲。

拓展資料:

核芯顯卡技術優勢

低功耗

低功耗是核芯顯卡的最主要優勢,由於新的精簡架構及整合設計,核芯顯卡對整體能耗的控制更加優異,高效的處理性能大幅縮短了運算時間,進一步縮減了系統平台的能耗。

高性能

核芯顯卡擁有諸多優勢技術,可以帶來充足的圖形處理能力,相較前一代產品其性能的進步十分明顯。核芯顯卡可支持DX11、SM4.0、OpenGL2.0、以及全高清Full HD MPEG2/H.264/VC-1格式解碼等技術,即將加入的性能動態調節更可大幅提升核芯顯卡的處理能力,令其完全滿足於普通用戶的需求。

WiDi

WiDi(WirelessDisplay)無線高清技術是Intel核芯顯卡獨有的一項應用擴展技術,它基於802.11nWiFi技術,筆電端無需增加任何特別硬體,只要用一台專用接收器連接電視,即可將筆電的顯示內容無線發送到電視上。

百度百科-核芯顯卡

Q3:集成顯卡和獨立顯卡的區別?

1、配置不同

集成顯卡是CPU內置的,如果對顯卡要求不高的情況下,例如不玩大型游戲、3D建模等之類的需求,大大節省了預算與開支,而獨立顯卡需要單獨購買的,插入主板上的PCI-E插槽中。

2、能耗不同

集成顯卡由於性能不高,所以能耗較小,發熱較小。而獨立顯卡能耗比較高,所以發熱也比較厲害,顯卡性能越高,發熱越大。

3、功效不同

集成顯卡不可升級,畢竟誰都不可能將CPU打開替換顯示芯片,而獨立顯卡可以支持升級,所謂的升級就是替換更高性能的獨立顯卡。

4、電源功率不同

集成顯卡對電源功率要求不高,一般額定功率250W-300W電源已經足夠,而性能越高的獨立顯卡,電源的功率也越大,例如一般主流級的顯卡需要額定400-500W功率。

5、安裝位置以及執行不同

集成一般安裝在主板上,獨立顯卡一般安裝在PCB板上;獨立顯卡自己帶有顯存,而集成顯卡需要共享記憶體

wWW.BA※ZHISHi.coM

Q4:獨立顯卡與集成顯卡區別

哦,這問題我剛好能回答你。因為我剛脫離集顯時代。
先說我的集顯:780G。
其實集成顯卡的區別有多大?可以這樣說,如果無視那些不合理的,過時的低端顯卡。大多數情況下獨立顯卡完勝與集成顯卡。舉例:我開機耗時:集成用了58,而現在就用了45。
玩游戲,玩cs,玩魔獸DOTA這些小單機還沒事,但是玩新的3D游戲(甚至一些要求較高的2D)就會感到明顯的卡,甚至玩不下去。
不過,集顯有個優點,如果你是用來辦公而不是娛樂向的話,集顯能省下不少電費。而現在的集顯勝任普通應用與影視解碼已經不成問題。
另外,LZ是想裝機的話,我們也可提些意見的。
至於256M的共享顯存是從電腦記憶體里摳出來的。也就是說,你少了256M可利用與執行系統的記憶體。獨立的256M能幫你CPU省下不少時間來處理別的事情。所以,性能會好些。

Q5:台式機獨立顯卡和集成顯卡的區別

集成顯卡是指芯片組集成了顯示芯片(就是顯卡,網卡,聲卡做成一個很小的芯片集合在了主板里),使用這種芯片組的主板就可以不需要獨立顯卡實作普通的顯示功能,以滿足一般的家庭娛樂和商業應用,節省用戶購買顯卡的開支。集成了顯卡的芯片組也常常叫做整合型芯片,這樣的主板也常常被稱之為整合型主板。集成的顯卡不帶有顯存,使用系統的一部分主記憶體作為顯存,具體的數量一般是系統根據需要自動動態調整的。顯然,如果使用集成顯卡執行需要大量占用顯存的程式,對整個系統的影響會比較明顯,此外系統記憶體的頻率通常比獨立顯卡的顯存低很多,因此集成顯卡的性能比獨立顯卡差很多。
使用集成了顯卡的芯片組的主板,並不是必須使用集成的顯卡,主板完全可以把集成的顯卡屏蔽,只是出於成本,很少會這樣做。此外有些集成的顯卡的芯片組還可以支持單獨的顯卡插槽,比如Intel的G系列芯片組,而有些則不再支持專門的顯卡插槽,比如Intel的GL系列芯片組。需要說明的是,即使支持獨立的顯卡插槽,也無法讓集成的顯卡和獨立顯卡同時工作。
具體說來,集成顯卡,由主板北橋芯片集成了顯示卡芯片的主板稱為整合主板,該被北橋集成的顯示卡芯片為集成顯卡的核心,該核心和顯存組成了集成顯卡。集成顯卡又分為獨立顯存集成顯卡、記憶體劃分集成顯卡、混合式集成顯卡。獨立顯存集成顯卡就是在主板上有獨立的顯存芯片,不需要系統記憶體,獨立運作。記憶體劃分集成顯卡,顧名思義,從主機系統記憶體當中劃分出來的一部分記憶體作為顯存供集成顯卡呼叫,這也就是我們常常看到的集成顯卡的機器為什麼顯示的系統記憶體和標稱不符,少了一些,就是這個道理。混合式集成顯卡就是既有主板上的獨立顯存又有從記憶體中劃分的顯存同時使用。
獨立顯卡,獨立顯卡又分為內置獨立顯卡和外置顯卡(當然外置顯卡還在AMD的醞釀當中,還沒有上市)。平常我們見到的獨立顯卡都是內置獨立顯卡,是一片實實在在的顯卡插在主板上,比如插在AGP或PCI E插槽上,拆開機箱看,和顯示器訊號線相連的那個就是。內置獨立顯卡又有純粹的獨立顯卡和混合顯存顯卡兩種,前者不用說,就是一塊普通的顯卡,後者就是顯卡上面有自己的顯存又同時可以透過系統總線呼叫系統記憶體以增加顯存容量,典型的有nVIDIA開發的Turbo Cache技術和ATi的Hyper Memeroy技術可以做到這樣。注意與前面介紹的集成顯卡不同的是,集成顯卡劃分系統記憶體會發現顯示的系統記憶體少了,而這種技術雖占用系統記憶體,但不會顯示系統記憶體少了,它的工作就像軟體在呼叫系統記憶體一樣。
從性能功耗說,集成顯卡的特點是性能一般,但基本能滿足一些日常應用,發熱量和耗電量相對於獨立顯卡來說較低。獨立顯卡的性能雖強,但發熱量和功耗比較高。在3D性能方面獨立顯卡要優於集成顯卡。
區別:獨立顯卡要確定很容易:獨立的一塊卡,插在主板插槽上,卡上面的接口連接顯示器的訊號線。集成顯卡則因為主芯片集成在北橋里,所以沒有卡,其連接顯示器的接口也就不在卡上,一般和主板背板的I/O接口放在一起。說白了,拆開機箱,看見和顯示器訊號線連接的那個借口沒有存在於單個的卡上,而是在主板上面。另外從型號上面也可以判斷。在桌面上滑鼠右鍵,屬性,設置,在中間的地方就可以看到 “顯示:在XXXXXX上的默認監視器”,‘XXXX’就是顯示卡的型號,目前我們能見到的,主流的獨立顯卡有nV的7100系列、7300系列、7600系列、7900系列、8800系列,還有筆電上的6400系列、7400系列、7700系列,ATi的X1300系列、X1550、X1650系列、X1800系列、X1900系列、X1950系列,還有筆電上的X1400系列、X1700系列等。集成顯卡一般有Intel的GMA900、GMA950、GMA3000,nV的GeForce 6100、GeForce 6150、GeForce 7050等,AMD-ATi的X1250,ATi的X1150等等。
同一檔次的顯卡獨立的性能要好些(不過現在的網卡,聲卡基本上都是買集成的,因為大多數用戶對這方面的要求不是很高),尤其在日後顯卡出了問題可以方便地更換,而集成顯卡就制約了整機的升級或者更新換代.因為考慮到經濟能力,對一般人來說,不可能為了升級換個顯卡而花大價錢讓一套主板“下崗”吧。
台式機最好還是選用獨立顯卡;當然要買筆電,考慮到價格因素,那就只好選低端的使用集成顯卡的機型了。這得看個人情況了,量力而行。畢竟現在數碼產品的更新速度很快,也完全沒有必要刻意要求最好!

猜你喜歡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