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古诗大全| 教学资源| 作文| 扒知识| 扒知识繁体

當前位置:首页 > 運動戶外

籃球裁判基本知識

Q1:急求籃球裁判的基本知識???123

兩次的手勢是雙手平放,交替擺動一次,-- => -_ =>_-
報號是左手在上,表示十位數字,右手在下,表示個位數
在記錄台前報隊員號碼。規則共12個(圖25—圖36)a.4-15號,握拳手勢為十位數,拳要緊握,拳心朝前,手指為個位數,手指張開手掌朝前。手勢要有力、清楚。
手勢要與發同高,離開身體。
b.報16號以上號碼,規則圖中沒有,現統一如下:做二次手勢,做完第一次手勢後,必須放下,再做第二次手勢,手勢口語並用。a.報16號-19號時:第一次手勢報握拳,第二次手勢報6-9號。
b.報20號、30號……90號:第一次手勢報2號—9號,第二次手勢報握拳。
c報21-29、31-39、41-49以此類推,第一次手勢報2-9號,第二次手勢報1-9號。
籃球裁判員基本功——鳴哨
鳴哨是裁判員的有聲語言,裁判員是鳴哨有必須吐氣有力、哨聲響亮、短促、果斷、干脆,只需鳴一次,哨聲能反映裁判員的宣判的氣質,因此裁判員應准備二只(一只備用)聲音大而清脆,尖而高頻的口哨。
(一)鳴哨的方法
1、唅哨
上下門牙應正中咬住口哨,不要斜的咬住口哨,也不是用上下咀唇唅住口哨
2、吹氣
吹氣前,舌尖必須頂住哨口,運氣造成足夠的氣壓,吹氣時,打開舌尖,讓肺和口中氣體一下子、暴發性地涌向口哨內。根據所需的哨音長短,然後再用舌尖頂住哨口而結束。
3、吐哨
鳴哨後必須吐哨,防止唅哨向記錄台報告和口語聯絡。有利於在死球期間處理各種情況。
(二)臨場運用
1、只能吹一聲干脆的哨音,但能吹長、短二種哨音。
①短哨音:運用在違例和犯規的宣判中。
②長哨音:運用在比賽開始進場時,比離結束時或提醒雙方隊員時,以及裁判員要暫停時。
2、注意問題
①防止鳴哨中出現:a.重復哨(二聲以上)b.語調哨(哨聲有輕有重有調)c.碎哨(短而碎哨的哨音)d.漏哨(猶豫時漏的輕聲哨)e.跟哨(鳴哨後另一裁判再跟一聲哨)
②特別對得分嘗試的隊員犯規的宣判,嚴防長哨音,有利於宣判後“算與不算”“罰與不罰”的罰則正確性。
三、教學訓練
1、首先挑選一個好哨子
2、體會與掌握唅哨、吹氣、吐哨等技巧
3、練習短哨音和長哨音的吹法
4、訓練吹氣力度
a.不要在室內訓練,要到空擴的地方練,檢驗吹氣力度和聲響。
b.邊跑步邊練,加大難度,從實踐出發。
c.鳴哨比賽。二名以上裁判,排成隊或圍成圈,每人鳴一聲哨,比誰的哨音響亮,反復比賽,次數不限。

Q2:急需籃球裁判知識流程

准備一個哨子!wwW.BAZhIsHi.cO&M

Q3:籃球的裁判知識

【NBA規則】
NBA是美國職業籃球隊的聯盟,由它制定的NBA規則必然與國際業余籃球聯合會制定的FIBA規則不盡相同。NBA規則除包含FIBA規則中各種必不可少的行之有效的法則之外,還有自己鮮明的地域性、商業性以及保證和促進精彩表演的特點。 以下介紹的是NBA規則的重要部分(側重在與FIBA規則不同的部分),供讀者參考。
(一)比賽規則
1.球場規格
NBA的球場尺寸是長94英尺(28.65公尺),寬50英尺(15.24公尺)。球場的丈量是從界線的內沿量起,線寬為2英寸(5.08厘公尺)。 球場兩端標有長方形的罰球區,長19英尺(5.79公尺),寬16英尺(4.88公尺)。 球場兩端標有3分投籃線,劃法是:從底線引出兩條平行於邊線的線,各距邊線3英尺(0.91公尺),與以球籃中心點為圓心、以23英尺9英寸(7.24公尺)為半徑的圓弧相交。WNBA的圓弧半徑為19英尺9英寸(6.02公尺)。 圓圈的半徑是6英尺(1.83公尺)。中圈內圓圈的半徑是2英尺(0.61公尺),一條中線橫貫其中。 另有4條垂直於邊線寬2英寸(5.08厘公尺)的標志線,各距底線28英尺(8.53公尺)向場內延伸3英尺(0.91公尺)。(位置區和中立區域以及一些短標志線略。)
2.比賽時間
每場比賽分兩個半時共4節,每節12分鍾。加時賽為5分鍾。 在第一節和第二節、第三節和第四節之間休息130秒。兩半時之間休息15分鍾。在第4節和加時賽之間和任何加時賽之間休息100秒。 在第一節、第二節和第三節的最後一分鍾期間,投籃成功後應停止比賽計時鍾。在第四節和加時賽的最後兩分鍾期間,投籃成功後應停止比賽計時鍾。
3.球隊
比賽時,每隊由5名隊員組成,場上隊員不得少於5名。 如果隊員第六次侵人犯規,而且該隊已無有資格的替補隊員,該隊員應留在場上,並應登記一次侵人犯規和全隊犯規;還要判罰該隊一次技術犯規。所有後來發生的侵人犯規(包括進攻犯規),應照此處理。 如果只有5名合格的隊員,其中一名隊員受傷必須離場或被驅逐,他應由最後一名因6次侵人犯規而被取消比賽資格的隊員來替換。每一次需要替換受傷或被驅逐的隊員時,均應照此倒轉的順序處理。任一被取消比賽資格的隊員再進入比賽,應判罰一次技術犯規。
4.比賽開始
第一節比賽和加時賽應以在中自跳球開始。 第二節和第三節比賽應由第一節比賽開球後失掉球權的隊在端線擲界外球開始。 第四節比賽應由第一節比賽開球後獲得球權的隊在端線擲界外球開始。
5.死球、活球、壓力球
當出現下列情況時球成死球: 爭球; 球停留在球籃上或卡在籃圈與籃板之間; 任一節時間終了;技術犯規的罰球; 侵人犯規(拳擊犯規、非賽犯規); 多次罰球中的第一次罰球; 場上違例(帶球走,3秒,10秒,24秒等); 打架犯規; 疏漏的鳴哨; 投籃或罰球成功後; 在隊員占有界外之前。 下列情況球成活球:在任何跳球中,裁判員拋球時;擲界外球隊員可處理球時;罰球隊員可處理球時。 下列情況球成活力球:球被一名跳球隊員合法拍著時;球離開擲界外球隊員的手時;球離開罰球隊員的手時。
6.替換
替補隊員應向記錄員報告他和被替換隊員的姓名和號碼,並置身於記錄台前的替換區內。如不向記錄員報告,則罰款25美元。記錄員應在球成死球時就鳴哨宣告替換(投籃成功後除外),替補隊員需經裁判員招手才能進入比賽。替換被取消比賽資格的隊員的時間為30秒鍾。 在多次罰球的第一次罰球後,不論罰中與否,允許替補隊員進入比賽。 替補隊員不得替換罰球人員或跳球隊員,除非受傷隊員要求替換,這時應由對方教練員在罰(跳)球一方的球隊席上挑選替補隊員。受傷隊員不能再上場比賽。替補隊員一旦進入比賽就得留在場上,直到下一個死球時才允許替換。 如果是以不符合體育道德的行為造成隊員受傷,而且不能執行罰球,他的教練員可指定該隊任一合格的隊員來執行罰球。受傷隊員也可再上場比賽。
7.暫停
(l)20秒暫停 每隊每半時有權請求一次20秒暫停。每場比賽(包括加時賽)共可請求兩次20秒暫停。 隊員請求20秒暫停,只有當球成死球或該隊控制球時才給予。隊員要喊出:“20秒暫停”。 在20秒暫停期間,球隊只可替換一名隊員。如果請求暫停的隊替換一名隊員,對方隊也可替換一名隊員。 如果在半時(包括加時賽)中請求第二次20秒暫停,應予允許,但要登記一次常規暫停。 如果20秒結束時比賽不能繼續進行,也應登記一次常規暫停。
(2)常規暫停(100秒) 每隊有權請求7次要登記的常規暫停。限定每隊在第四節中不得超過4次暫停;在第四節的最後兩分鍾內不得超過3次暫停。在加時賽內,允許每隊3次暫停。 隊員請求100秒暫停,只有當球成死球或該隊控制球時才給予。隊員要喊出:“暫停”。 每節比賽必須有兩次暫停。如果每節比賽剩下6分59秒時沒有任一隊叫暫停,記錄員應在第一次死球時采取強制暫停,這一暫停登記在主隊名下。在每節比賽剩下2分59秒時沒有任一隊叫第二次暫停,記錄員應在第一次死球時采取強制暫停,這一暫停登記在該節先前沒有登記的隊的名下。 允許有追加的暫停,但要判罰一次技術犯規。主教練員可以在比賽中止時,請求20秒或100秒暫停。
8.24秒鍾規則
當某隊在比賽中獲得新的球權時,或在擲球入界中當球在場上被隊員合法觸及時,24秒鍾計時器將開動。擁有球權的隊必須在獲得球後的24秒鍾內投籃。完成投籃的條件是: (1)在24秒鍾結束之前,球必須離開隊員的手; (2)球離開隊員的手後,球必須與籃自接觸。 如果在24秒鍾內球未接觸籃圈,為24秒鍾違例。
(二)違例及其罰則
1.3秒鍾規則
某隊控制球,該隊隊員不得在罰球區停留超過3秒鍾。 某隊在前場控制球,開始計算3秒鍾。 罰則:失去球。將球判給對方在罰球線延長部分的邊線擲界外球。
2.肘的擺動
不允許隊員過分地或有力地擺動肘部(無接觸)。當一名防守隊員在附近,並且進攻隊員持有球,此即為違例。 罰則:失去球。將球判給對方在靠近違例地點的邊線擲界外球。
3.非法協助得分
隊員不得使用籃圈或籃板來吊起、支撐或提高自己,以有助於投籃得分。 隊員不得協助同伴在投籃時增加高度。 罰則:失去球。將球判給對方在罰球線延長部分的邊線擲界外球。
4.孤立
如果進攻隊在圈頂外或無球一側放置3名或3名以上的隊員,應宣判違例。 罰則:失去球。將球判給對方在圈頂延伸部分的邊線擲界外球。
5.界外的進攻掩護
進攻隊員不得為了建立掩護而離開前場端線處的地面區域。 罰則:失去球。將球判給對方在罰球線延長部分的邊線擲界外球。
6.粘性物質
隊員不得使用粘性物質或任何類似的物質。 罰則:第一次違例,罰款25美元。再發生違例罰款加倍。

猜你喜歡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