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古诗大全| 教学资源| 作文| 扒知识| 扒知识繁体

浅析肠系膜血管 CTA 对肠系膜脂膜炎的诊断价值研究

发布日期:2021-03-01 15:26:51

MP 是累及肠系膜脂肪组织的一种少见慢性非特异性炎症反应及纤维化性病变 。MP 的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 , CT特点具有一定特征性, CT 血管成像 (CTA) 在诊断腹部疾病方面被认为具有很好的诊断价值, 但目前对 MP 肠系膜血管 CTA 表现的研究较少。本文就本院 20 例肠系膜脂膜炎患者肠系膜血管 CTA 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 探讨肠系膜CTA表现在肠系膜脂膜炎诊断上的价值。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3年1月~2014年12月经临床、手术病理证实的20例MP患者(MP组), 其中男8例, 女12例, 平均年龄58岁。纳入标准[1, 5-8]:① 经手术病理诊断为MP。②经CT诊断标准及临床表现综合诊断为MP, CT诊断标准为存在以下三种或三种以上征象:与周围结构分界清楚的软组织包块;肠系膜脂肪组织密度不均匀增高;肠系膜软组织小结节;脂肪环征;假包膜征。排除标准:确诊为肠系膜水肿、肠系膜类癌、肠系膜转移瘤、胰腺炎或淋巴瘤等患者。20例对照组标准:临床诊断为非肠道及肠系膜血管疾病而接受腹部增强 CT 检查者。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检查技术 采用 Philips Brilliance 16 排螺旋 CT 平扫和双期增强扫描。扫描参数:120 kV, 200 mA :层厚 5 mm, 层距 5 mm, 2 mm 重建。造影剂及扫描方式:经前臂肘正中静脉用高压注射器注入 , 总剂量 80~100 ml, 注射速度 3.5 ml/s, 动脉期阈值触发扫描, 60 s行静脉期扫描。

1. 3 图像分析 由 2 位高年资影像诊断医师共同盲法阅片 ( 即在不知道患者分组、结果的情况下共同阅片 ), 记录其一致的结果, 意见分歧时通过讨论达到一致。

1. 4 观察指标 测量左肾静脉入下腔静脉层面 SMA、SMV直径 , 观察肠系膜上动脉有无梳齿征、管壁钙化、栓塞、肠系膜静脉有无栓塞。

1. 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 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 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 采用2检验。P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MP组与对照组的SMA直径分别为(7.660.95)mm、(7.61 1.30)mm, 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两组的 SMV直径分别为 (13.291.98)mm、(11.781.76)mm, 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MP组与对照组血管情况对比, SMA 梳齿征、动脉壁钙化、管壁毛糙3个指标中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而 SMV 栓塞这个指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MP 病理上是由坏死、退变的脂肪组织、噬脂细胞、淋巴细胞、浆细胞、嗜酸性细胞和不同程度的纤维组织组成 , 可见钙化、出血和血管内血栓形成。既往部分学者认为 , MP 病变包绕肠系膜血管 , 但不侵犯血管本身, 但病理却提示病灶可见钙化、出血和血管内血栓形成, 部分学者研究也表明肠系膜脂膜炎患者的肠系膜血管存在异常表现。Seigel 等通过血管造影发现MP患者SMA分支远端不规则地扭曲、聚集、闭塞等。闾长安等报道 10 例 MP 患者中 , 7 例可见扩张的系膜血管或侧支血管。曹艳等研究发现, 肠系膜脂膜炎肿块内部可见肠系膜血管或血栓形成而增多或增粗, 形成典型的梳齿征。Kronthal等利用MRI对大血管及中等血管进行无创性评估 , 发现 MP 患者部分肠系膜血管血流信号消失 , 周围侧支循环建立。以往对MP患者肠系膜上动脉、静脉的研究, 往往局限于大体印象的描述, 缺乏量化的测量和分析, 本研究通过腹部血管成像, 准确显示肠系膜血管的管径、管壁情况、有无栓塞等 , 本研究所测量 20 例 MP 患者 SMA 直径(7.660.95)mm, SMV直径(13.291.98)mm, 20例对照组SMA直径 (7.611.30)mm, SMV 直径 (11.781.76)mm, 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提示 MP 患者对 SMA、SMV 主干管径影响较小。

MP患者SMA出现梳齿征较为明显, 分析其原因考虑为肠系膜脂肪由于炎症增厚, 导致系膜血管间隙增粗, 同时因为炎症充血致血管管径显得饱满, 这个表现在肿块型的MP患者中表现尤其明显。而在管壁钙化、毛糙(见图1粗箭)这2个指标中, MP患者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MP患者血管病变主要发生在细小血管, 这与既往学者研究的结果相符, 可能与MP患者多发于老年肥胖患者有关, 这类患者本身容易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等病变, 脂膜炎同时加重了局部的微循环障碍, 从而导致局部小血管血栓形成等表现。本研究对 SMA 主要采用了 MPR、MIP、VR 3 种后处理技术。MPR 能精确显示小血管的钙化、管壁毛糙等情况。矢状位薄层 MIP 对肠系膜末梢血管成像较好 , 能较清楚显示小血管的小栓塞。血管三维重组不仅清晰、立体显示肠系膜血管全貌及与邻近结构的解剖关系 , 而且方便、直观 , 在活体动态下观察血管内部结构 , 能较好的观察 MP 的血管 CTA表现。近年来 , MP 的发病率逐年上升 , 临床症状缺乏特异性 , 肠系膜血管造影在该病的应用较少。CT 肠系膜血管成像提供了一种安全、简便、创伤小、费用低的检查方法 , 结合其平扫、增强的表现 , 肠系膜血管成像对 MP 的诊断有较大的参考意义。

  • 浅析肠系膜血管 CTA 对肠系膜脂膜炎的诊断价值研究_sDn6BqAvnV.

  • 浅析肠系膜血管 CTA 对肠系膜脂膜炎的诊断价值研究_.docx

  • 类似文档请点击tags标签查看,或者站内搜索:
  •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