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古诗大全| 教学资源| 作文| 扒知识| 扒知识繁体

一季度生产运行工艺情况分析报告

发布日期:2020-12-18 12:40:58

温馨提示:文章最低端有word版免费下载链接

2010年度一季度生产运行工艺情况分析报告

第一章、概述

2010年第一阶段生产运行稳定,无重大生产事故发生,

2010年度第一阶段运行时间为2010年1月1日到2010年3月31日,总运行时间为90天,。

第一阶段累计处理水量7786543 m3,第一阶段累计去除COD为1611.74 吨,去除率83.44 %,SS为525.4 吨,去除率为90.7 %。氨氮去除量183.47吨,去除率92.57 %总磷去除量20.03 吨,去除率89.18 %第一阶段共处理泥量进脱水机平均含水率为99%,产生含水率为78.52% 的泥饼量为6345.4 m3第一阶段消耗絮凝剂为5.025 吨,单耗为4.1563Kg/M3干泥

第一阶段耗电总量为214.24KW·h,第一阶段吨水单耗为 0.2759KW·h/吨以上数据均为第一阶段平均值。进脱水机平均含水率为99%,产生含水率为78.52% 的泥饼量为6345.4 m3

安全工作在第一阶段也得到了继续深入的开展,加**全管理工作力度,通过各种安全措施,采取了多种安全管理手段,最终实现了第一阶段生产安全无事故。

第二章、污水处理

一、污水处理量

第一阶段污水处理量为7786543M3,平均日处理水量为86517 m3,最大日处理量为106507m3,日变化系数1.23Kd为。

水月处理水量变化情况如表1所示:

污水处理量变化表 表1

日平均处理水量

(m3)

月处理水量

(m3)

月增长水量

(m3)

月增长率

(%)

1

90976

2820216

2

82026

2296765

-(523451)

– 18%

3

86114

2669553

372788

16%

处理水量从1月的处理水量是一个逐渐下降后增长的趋势。污水处理水量下降的几个方面,一是市政施工管线的施工使得污水处理量的下降;二是从水季到旱季正常的水量下降,后又经过5月6月施工完成后水量上升到正常水平。

从表1 的月增长率一栏可以看出,水量的增长趋势从1月开始下降降到5月最低后6月形成反弹性增长,增长速率从负到正,并逐步趋于稳定,管网初步完善,这表明通过一段时间管网施工后,管网进水量能力已经逐步达到设计能力,处理污水量受到自身工艺条件和设备的影响开始减少,开始已不再受到公司内部能力的提升的影响,逐步接近外管网的实际来水量,主要影响公司处理水量的因素是外管网的施工。

2010年1月的日进水量的变化受到季节的影响较大,冬季和春季的水量少,夏秋两季的水量大,这种水量的季节性变化特点经过2009年的运行已经有了很明显的表征,把2009年的日处理水量综合做出图1可以看到,

图1

一年来曲线基本在通一个区域内波动,对一年的每日的进水水量进行平均值计算:

图2

2009年对全年的日期根据季节划分开,可以比较明显看到各个季节的变化情况,春季的处理水量较小,为45000m3左右稳定,而且变化幅度大,是一个平稳运行的情况,到了夏季,水量变化呈现一个非常明显的上升的变化趋势,从45000 m3变化到65000 m3以上,到了秋季水量波动较大整个处理水量保持在55000 m3,和春季一样变化幅度大,进入冬季以后,水量波动的稳定,波动幅度减小。这说明处理水量受季节变化影响较大,季节的变化对处理量的影响因素主要有雨水量的变化,居民生活用水习惯等。秋季明显高于春季的原因主要是由于降雨量的影响,冬季变化幅度较小,主要是工业水量稳定的影响。

从2009年全年的日处理水量的变化情况来看,水量的季节性变化是主要特征,在今后的运行和计划中,对全年的水量的整体调控中应对这种明显的变化特征加以引用。同时工艺调整上也应当注意这种季节变化,合理调配开低负荷和高负荷之间的运行参数,注重冬季的水量负荷的频繁变化对生物处理的影响情况,提前做出应对措施,避免出现工艺不稳定。

2010年上半年进水水量

二、进出水水质

1、 进水水质

第一阶段继续对影响进水水质的工艺系统排泥做出有效管理,系统排泥未避开排水监测站取样时间,使排泥对进水水质的影响降到最小,进水水质第一阶段变化比较稳定。进水COD半年平均值为344.56mg/L,BOD半年平均值为116.7789mg/L,SS半年平均值为375.5522mg/L。

由于进水水质基本常年保持一致,利用3月~7月的进水水质数据,对进水BOD和COD进行统计计算,利用Ademoroti的计算公式,一共分析平行样本121组,最终可得出COD与BOD之间的关系公式为:

CODBOD/0.28(平均值) 公式1

注明:此处COD为化验室测量所得数值

如果:是HACH在线测量仪表测得的数值那么有如下公式

CODBOD/0.5(平均值) 公式1

可以看到HACH仪表测得数值比较接近2:1的数据关系,并且HACH出数快,可以利用这个公式可根据进水的COD大致的推算出进水BOD值,从而更有效采取工艺调整措施,从而有效地进行工艺管理。·

进水水质数据是由化验室监测站做出的,监测站的取样为一天24h的混合取样,厂内化验室计算平均值COD为344.56mg/L,对进水BOD超过500的数值只有一天并且已经剔除,计算平均值为116.7789mg/L,计算得出SS平均值为375.5522mg/L。

为了准确评估公司进水水质的变化情况,综合2010年1月~2010年6月的进水水质数据分析,同样对进水水质COD没有超过800的数值,对BOD超过500的进行剔除,做出表2:

2010年1月-2010年6月度进水COD取值情况表

表2

月份

1

2

3

4

5

6

平均

进水COD平均值

367.1839

383.625

381.5519

308.442

308.7074

317.8497

344.56

从表2中可以得出,COD基本上都保持了一个很平均的情况,都在300mg/L-400mg/l之间变化,半年度平均值为344.56mg/L,。从半年度的COD取值情况表可以看出,对工艺排泥的调整对进水水质的影响逐步降低,取样取值越来越接近真实进水水质,说明在对进水水质的影响程度上,工艺的调整逐年发挥了越来越好的效果。

对2009年的COD年度变化情况进行分析

对1月~4月COD变化情况每天平均取值以后做出变化曲线图,如图3-1所示:

图3-1

1-6月COD变化情况每天取平均值以后做出的曲线图如图3-2所示

图3-2

注:(因为5-6月份HACH在线COD测量仪故障所测数值均为化验室测量出数,注:进水电导率CL离子高导致COD测量受到影响。)

从变化曲线来看,1-4月在去除了700以上的COD数值以后,COD变化曲线比较集中在一个比较稳定的区域内,为了更明显的看出各月的每日COD的变化,对1~4月(1-6月)的每日的COD进行平均,作半年度日平均变化曲线,如图4所示,对曲线进行季节划分,可以看出COD值变化的季节性变化也比较明显,春夏高,秋季低,冬季变化大。结合年度处理水量变化曲线来看,秋季进水水量大,对进水COD有较大的稀释作用,春夏季节的COD较高,而冬季的变化幅度较大与进水的水量的变化情况一致。从这种情况来看,进水的COD浓度与进水量也有较**系。 图4

从图4的COD日平均值的年度变化曲线来看,年度的进水COD浓度的变化存在稳定的规律,在今后的运行当中可以应用工艺调整实时应对进水水质的变化,来保证出水水质的稳定。

  • 一季度生产运行工艺情况分析报告_PmiFDOXz5Q.

  • 一季度生产运行工艺情况分析报告_PmiFDOXz5Q.docx

  • 类似文档请点击tags标签查看,或者站内搜索: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