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古诗大全| 教学资源| 作文| 扒知识| 扒知识繁体

乡镇文化站在全市文化工作会议上的经验交流发言

发布日期:2021-03-22 16:28:20

温馨提示:文章最低端有word版免费下载链接乡镇文化站在全市文化工作会议上的经验交流发言

以下是为您推荐的《乡镇文化站在全市文化工作会议上的经验交流发言》,所属讲话稿类文章,欢迎阅读参考!

乡镇文化站在全市文化工作会议上的经验交流发言第1篇

 **市**镇地处长江之滨XX,与**隔江相望,沪蓉高速公路穿镇而过,既是**的经济重地,也是**的文化大镇。全镇版图面积142平方公里,下辖9个行政村、1个社区、55个村民小组8283户28000余人。这些年来,镇党委、镇政府极为重视文化工作,把文化作为提升群众素质、振奋群众精神、弘扬乡风文明的关键环节来抓,使得全镇文化工作有位子、有影响、有名气。

  近年来,在上级文化部门的支持下,镇党委、政府按照建设和谐文化的总体要求,坚持文化是重要生产力,是地方经济社会改革发展核心要素的理念不动摇,紧紧抓住阵地、队伍、活动、市场这几个中心环节,不断加大投入力度,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加快农村文化事业发展步伐,倾力打造文化软实力,促进农村基层文化繁荣发展,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近年来,我镇被省表彰为繁荣农村文化市场先进乡镇,被**市委宣传部表彰为全市农村基层文化网络建设先进乡镇,连续三年被**市人民政府表彰为“文化工作先进单位”,被市文化局表彰为“文化工作先进单位”。2007年我镇文化中心主任张运红被市委、市政府授予 “全市2007-2009年度“**市乡土拔尖人才”。 连续三年被市文化局表彰为“文化工作先进者”。 2009年她作为湖北省乡镇文化站长唯一一名代表参加了中国文化部举办的第一期全国文化站长培训会,并在会中参加了由文化部特别组织的站长座谈会。

  一、舍得投入建阵地,文化有了“安乐窝”

  尤其是近三年来,积极发挥文化职能部门作用,在镇党委、镇政府的关怀下,向上争取文化设施项目,在省文化厅的扶持下,投入资金50多万元,实施“三项工程”,为乡村群众提供“求知识”、“求富裕”、“求快活”的好去处。

  一是实施镇综合文化站维修改造工程。投入资金近45万元, 建成一幢集办公室、培训室、图书阅览室、电子阅览室、多功能活动厅于一体,面积达1496平方米的独立站房,多功能室内活动大厅可容纳近千观众,图书室藏书3000多册,成为市级示范工程和样板工程。自2007年以来,在镇文化站开展文化培训、文艺演出 60多场次,受益人员达25000多人次。

  二是实施文化资源信息共享工程。我们镇合理利用整合资源与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共建的村级基层服务点的服务能力,于是2009年元月首先完成了1个镇级和10个村级服务点的建设工作。为群众真正享受到服务得实惠,保证文化资源共享建设完成和充分发挥其作用,我镇划拨专款按乡镇级服务点每年运行经费5000元,村级各服务点每年运行经费500元的专项经费,通过年终考核后,发放到服务点。目前截至2009年,我镇各基层服务点结合各个会议和各节庆假日活动,充分发挥其作用,近9000多人次享受到文化共享工程服务,其中村级基层服务点开展活动次120多次,服务群众达8000多人次,工程的社会效果日益明显。

  三是实施匪浅“农家书屋”建设工程。在省新闻出版局的帮扶下,全镇计划用三年时间完成9个村、1个社区的“农家书屋”建设,目前全镇已完成5个村,剩下的5个村今年和明年全部建成,“农家书屋”面积不大,但作用大,“农家书屋”书刊类别多,涉及政治经济、医疗卫生、历史地理、农业科技等方面,深受乡村群众喜爱,仅窖坡垴村,在2009年借阅就达 100人次,书刊流动达300 册次。

  二、善于开展各项活动,文化有了“开花处”

  文化需要活动,以活动促文化,时时处处充满文化氛围,才有生机和活力,每年,我们全镇少不了四项群体文化活动:

  一是因村而异培养文化队伍。以农村文艺骨干为抓手,推动和繁荣农村文化。组建了杨家畈村为主的农民舞龙灯队伍;以**村为主的踩莲船队伍;以学校为主的书法美术队;以社区为主的镇老年文化协会、民间团队等,网络队员400余人。使全镇的民间文化队伍、校园文化队伍和社区文化队伍得到不断壮大和协调发展。以“黑仔乐队”为代表的5个民间业余艺术团体年收入已突破120万元,他们在繁荣农村文化生活、提升农民文化品位的同时,也培养一批农村文化艺术人才。

  二是注重开展少儿文艺活动。农村文化底气,不能丢掉少儿这一块,我镇的文化活动坚持从娃娃抓起,每年在全镇组织少儿艺术作品评选,涉及文学作品、美术、摄影等方面,对优秀作品给予奖励和向各级选送,至现在止已组织少儿文艺作品累计约450余件,营造少儿文化氛围的同时也给少儿艺术发展搭建平台。

  三是开展特色群从性文体活动。充分利用文化站活动阵地,每年围绕元旦、“五·一”、“十·一”等节日组织节庆活动,每年举行至少三次文艺演出和一次运动会,开展拔河、推独轮车、挑担子等农民喜爱的项目比赛;每年为全镇9个村、1个社区送戏10场次、送电影40 场次,这些活动影响很大,效果较好。

  四是创建“个十百千”文化活动机制。“个”就是建设1个标准化的镇文化服务中心。“十”就是在全镇建立10个规范化的村级文化活动阵地,主要内容是“七个一”:一个乒乓球室、一个电教室、一个篮球场、一个阅报栏、一个广播室、一个宣传橱窗、一个图书室,其次是组建一支文艺宣传队、一支农村思想政治工作宣传队、一支农业科技服务队和一个红白理事会。“百”就是扶持发展300个农村文化科技中心户,具体标准是一个明白人、一块示范园、一批联系户、一间文化屋。“千”就是培育发展各种农村文体人才、群众文化体育骨干超过1000人。

  三、营造氛围,文化有了“结果时”

  文化作为民族精神内涵的标志物之一,在弘扬正气、鼓舞人心、增长人气、提振精神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几年来,镇党委、政府整合部门力量,多措并举,发挥骨干作用,宣传身边典型,弘扬正气,推进和谐共建,取得了较好效果,文化工作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要有以下四方面;

  一是民风正了。通过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引导群众的思想,疏导群众的情绪,社会风气根本好转。我们去年7月在周家河村开展一系列的文化活动,用其本身的文化资源,用身边的典型事例,开展文学笔会读书报告会等形式的活动,让群众们自己来参与,陶冶精神情操。

  二是素质高了。通过办报发到户,用身边的人,教育周围的人,很有效果,全镇有8个村办起了各具特色的宣传画报,并利用小报推出本地乡村文化、时代先锋人物,群众很受教育,引导广大农民走上以科技、文化治穷致富的道路,用文明、和谐的新风尚占领了农村思想的主阵地。

  三是人气旺了。通过有益的文化活动,有效推动了全镇和谐共建。全镇信访维稳得到根本扭转,对外树立了形象,鼓舞了信心,增长了人气。以文化为平台,借文化魅力,第三产业发展势头良好。

  四是文艺有精品。我站围绕“突出地方文化特色,展现群众精神风貌”主旨,我镇全力打造文化精品,近年来,站组织人员、创作、编排了反映我镇改革发展成果的表演唱节目《打起莲湘唱红花》,宣传音乐作品《红花,秀美的桔乡》;原创音乐舞蹈《桔妹》,原创音乐作品《**的汉子,吆吙吔吙》,创编民间文艺作品《我们的村庄》、《扫帚村传奇》等,通过这些文化精品,来激发人民群众热爱家乡、赞美家乡、建设家乡的情怀。

  尽管我镇文化工作取得较大发展和一定成绩,但与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目标要求相比,还有很大差距。突出表现在群众文化活动阵地建设、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上还有差距;群众文化活动形式的多样性、参与的广泛性、开展的经常性还显不足;民间特色文化的发掘、保护,以及精品文化的开发、打造上力度不够。

  今后,我镇将以党的十七大及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人民群众为主体,以文化站为主阵地、以时代精神为主旋律,推动我镇文化事业不断创新、不断发展、全面繁荣。

乡镇文化站在全市文化工作会议上的经验交流发言第2篇

2009年,**县文化工作坚持以党的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出台的关于促进文化发展的一系列重大政策,采取有效措施,克难奋进,各项工作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获得了一系列殊荣。先后荣获全国文化先进单位和全国文物先进县,全省三峡文物保护工作先进单位,全省印刷业管理先进单位,九畹溪艺术团获全国青年文明号,端午节被联合国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我们的主要作法是:

  一、扎实推进四级文化网络建设

  一是全面启动了8个乡镇文化站的维修改造。利用乡镇文化站维修改造资金,认真研究加快文化站建设的政策措施,积极指导和督促杨林桥、水田坝、泄滩、沙镇溪、九畹溪、屈原、两河口、归州8个乡镇综合文化站的新建和维修改造工作,对已完成维修改造项目的茅坪、郭家坝、梅家河、磨坪4个综合文化站进行了检查验收。二是组织开展了农家书屋建设工作,对近三年建设任务进行了安排部署,计划用三年时间完成全县186个行政和7个居委会的农家书屋建设,努力实现全县全覆盖,全年共完成了35家自建和25家共建农家书屋的建设工作。三是组织制定了九里工业园区农民工文化活动中心建设实施方案,指导匡通电子有限公司在九里工业园区兴建了职工文化活动中心。四是对上争取了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扶持。去年,国家共下达我县库区文化调概资金2073.26万元,乡镇文化站内部设施补助资金40万元,省文物局下达屈原祠免费开放资金补助71万元,省新闻出版局下达农家书屋以奖代补资金52万元,县文化馆争取维修改造和设备购置经费25万元,争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经费30万元,县图书馆争取72个村级共享工程服务点专项设备经费19万元。

  二、圆满完成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普查

  按照上级统一部署及相关要求,广泛深入地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普查,共摸底普查艺人1225人,对 171名重点艺人进行了图文声像资料的配套普查;

普查范围涉及全县12个乡镇76个行政村,涵盖民间文学、传统音乐等10大门类,共普查登记屈原传说、薅草锣鼓、端午习俗等85个艺种,建立健全了**县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目录,为今后进一步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全市第四个文化遗产日活动中,**县政府被市政府表彰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先进单位,共有5个单位被表彰为宜昌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先进单位, 5人被表彰为先进个人,11名艺人被命名为第五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三、共享工程协调健康发展

  作为全国共享工程49个示范县之一,共享工程**县支中心不断创新工作方法,在服务实践中不断探索和总结经验,有效实现资源共建共享。一是以县图书馆网站为平台做好资料存贮与提示。二是利用共享工程资源和设备积极开展各项服务活动。县图书馆茅坪经济技术开发区分馆正式投入运行,“**县青年干部周末学院”和“职工书屋”正式挂牌成立,广泛开展了小学生礼仪、酒店服务人员礼仪、青年干部培训等活动。2009年,县图书馆在全国第四次公共图书馆评估定级初检工作中被评为国家一级馆。

  四、群众文化活动丰富多彩

  一是圆满完成了第六届端午文化旅游节、“三八”妇女节家庭才艺大赛、“五四”青年节青年团队形象展示大赛和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颂歌献祖国”红歌会等系列文化活动,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二是组队参加宜昌市文化遗产日专场演出,有两个节目分获一等奖和二等奖;

三是精心组织,圆满完成了全县第三届全县民间文艺调演暨美术摄影大赛系列文化活动;

四是认真开展文化“三下乡”活动。2009年送戏下乡169场次,下派辅导干部105人次,导排节目96个,辅导群众演员2825人次,活动现场观众总计17万人次,全年接待读者63447人次,开展送科技文化下乡和基层业务辅导活动9次,利用共享工程设备放映文化、科技片160场次以上,服务群众40000人次以上。新华书店认真组织中小学教材的征订发行,免费教材发放率达100%;

文艺创作室为屈原艺术团创作了独幕戏曲《扶贫媳妇》,为全县民间文艺调演创作了一批音乐作品。

  五、文物普查和文物保护工作成效显著

  一是根据国务院关于开展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工作的总体要求,在专业技术人员严重不足的情况下,聘请省内文物专家十多人深入全县12个乡镇、186个行政村进行田野调查,调查发现新文物点205处、复查点62处,并完成了所有田野普查点的资料录入工作,高质量地完成了田野文物普查工作,在全市文物普查工作中名列前茅。二是结合凤凰山文物复建项目逐步移交地方管理的实际,切实加强对全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安全保卫工作,增强安全保卫力量,坚持二十四小时巡逻制度,防患于未然,有效保护凤凰山建设和接待开放,确保了文物安全,实现了第二十一个“文物安全年”。三是结合全县三峡后续移民规划工作,认真做好消落区的文物保护工作。全县消落区内共有文物点17处,涉及5个乡镇,保护面积共103000平方米,其中古墓葬15处,保护面积93000平方米,古遗址2处,保护面积10000平方米。

  六、文化和新闻出版市场管理规范有序

  一是针对县城网吧、电子游戏室等场所接纳未成年人、超时营业等违规行为,大力开展文化市场的执法检查,经营秩序明显好转。二是在全县范围内大力开展“扫黄”“打非”工作。2009年,在全县范围内开展“扫黄”“打非”工作,共收缴非法出版物73册(张),其中图书册,音像制品9张。三是对辖区内的歌舞娱乐、电玩、音像、图书、网吧、印刷等行业66家经营户进行了年检换证。四是加强联合执法检查,严肃处理违规经营行为。与公安、工商等部门联合开展执法检查,取缔无证经营KTV一家,取缔黑网吧2处。五是强化安全防范意识,与各文化经营单位和各二级单位签订了《安全生产责任状》,与全县29家网吧签订了《网吧经营责任状》。同时与县关工委合作,聘请了120名(其中县直81人,乡镇39人)“五老”(老干部、老战士、老模范、老教师、老专家)人员,义务监督网吧的日常经营行为,与执法人员密切配合,加强对网吧的日常巡查,网吧经营行为进一步规范。六是认真开展行政审批流程再造工作。按照县委、县政府关于“环境改造年”活动的统一安排部署,认真开展行政审批流程再造,编制了旅游项目并联审批方案。通过网络、走访经营户、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广泛征求意见,所有行政审批事项在原已全部进入窗口“一站式”审批的基础上,进一步清理取消了2项,在保留的10个审批事项中,审批总时限由法定的340天、实际执行的201天降至24天,其中承诺申报当日办结的事项达50%,从而更好地方便了老百姓办事。

  七、扎实开展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

  根据省纠风办、省文化厅、市文化局和县委、县政府的统一安排部署,县文化系统被纳入全县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的七个部门之一。在市文化局和县纠风办的具体指导下,我县文化系统从7月上旬开始,深入开展了民主评议政风行风活动,做到了领导到位、认识到位、措施到位、工作到位。经过全系统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顺利完成了“宣传发动和自查自纠、评议与集中评议、建章立制全面整改”三个阶段的各项工作,收到了较好的效果,被县纠风领导小组办公室评为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优秀单位。

  2009年,我县文化工作虽然取得了较好成绩,但与领导的要求和人民的期望存在一定差距,今年,我县文化工作将在省市文化主管部门的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力争在行业管理、产业发展上取得更大的工作成绩。

乡镇文化站在全市文化工作会议上的经验交流发言第3篇

**历史悠久,是新石器时代关庙山类型大溪文化中心区域,是楚文化发祥地之一。西汉初年置县,距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全市辖9个镇(街办),198个行政村,总人口51万人。近年来,**市文博工作在上级主管部门的指导和支持下,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工作方针,积极创新文博工作思路,推进思想观念、体制机制、展览方式手段的创新,努力做好博物馆免费开放工作,提高文物保护管理水平,充分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作用。**先后被授予“全国文物工作先进县(市)”,“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博物馆被授予“全省十佳博物馆”。2009年,全省县市级博物馆陈列展览工作座谈会在**召开,与会领导对我市博物馆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

  一、打破“单打一”的思想,积极推进思想观念和体制创新

  党的十七大对文化建设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作为中小型基层县级博物馆,如何改变“单打一”的指导思想,创新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在保护文化遗产事业中的作用,既是一个新的课题,也是一个新的挑战。我市博物馆肩负着全市文物保护的工作重任,但也是展示地方经济、文化、社会建设成果的一个重要窗口。博物馆过去的工作多停留在对古代文物的保护工作上,工作层面单一,如果停滞不前“守摊子”,势必影响对文化遗产的抢救保护,影响对历史文化的展示,影响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影响对现代文明的传播。因此,我市博物馆主动在思想观念上求新求变,改革过去“单打一”的指导思想,在做好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同时,对民间民俗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进行了尝试和探讨,力求丰富文化遗产保护的研究和展示内容,使文物保护工作增添活力,宣传阵地更加丰富多彩,为创建和谐社会发挥更大的作用。

  二、探索保护工作方法,推进文物保护机制和手段创新

  (一)扎实开展民间民俗文物的征集和抢救工作。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传统生产方式的改变,一些传统的民间民俗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逐步地退出历史舞台。为了使我们祖辈流传下来的文化瑰宝不在我们这代人手中遗失,**市委、市政府安排专项资金,市博物馆开始有计划地在全市范围内进行民间民俗文物的征集和保护。近年来,先后投入资金近50万元,征集民俗文物3000余件。同时,市博物馆对征集来的各类民俗文物进行挑选,在全省县级博物馆首开先河举办了《过去的日子-**民俗文物陈列》展览,这个展览得到各级领导的重视,国家文物局、省文化厅、省文物局的领导和国家博物馆、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学会的专家给予了高度评价,为我市获得“全国文物先进县(市)”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工作成效显著。

  长期以来,基层文物工作只限于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市博物馆五年内抢救征集了3000多件民俗文物,但是民俗文物只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载体,简言之,仅仅收藏文物,其不足于完整地展示民俗文物,不利于文化遗产的抢救保护。为了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要求,市博物馆拓展了工作范围,加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资料抢救,使原来脱离物质文化遗产载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回归本体,使孤立、呆板的文物输入生命活力。市博物馆先后完成了皮影戏、汉剧、扇子戏以及古代三峡地区民歌的专题研究,征集到民间读本、民间唱本22种,对民间刺绣、民间木雕老艺人进行了调查,与中南民族学院杨万娟教授、华中师范大学韩国文化研究中心夏安凌教授一起,对得到省委书记罗清泉同志关注的韩国罗氏家族的史迹进行了田野考察,专门对罗氏家谱进行了调查。传统的业务指导思想观念得到创新后,使文物保护与非物质遗产的保护工作相得益彰。

  (三)不断提升展览质量展示地方文化特色。

  时代对中小型博物馆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使我们的工作增强了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因此,市博物馆克服展览陈列形式落后、展览内容单一等局限,力求在藏品征集、陈列主题、展览形式上实现创新。2005年举办的《过去的日子–**民俗文物陈列》展览,由于受当时财力等条件的限制,征集的近3000件各类民俗文物形成仓储式展览,如同超市。这种展览办法,无法达到“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三贴近”的要求。为了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构建和谐社会创造良好的文化环境,市博物馆通过争取项目资金,进行了民俗文物展览的提升工作。一是丰富展览内容,除对古代文物进行专业收藏和陈列外,重点增加了展示地方乡土文化特、地方重大历史、经济事件等内容,使展览与现代社会距离不远,更具有亲和力,更容易激发人民群众的爱国爱社会的热情,更能引起外地客人的兴趣,更有利于扩大对文化遗产事业的发展。二是创新展览形式,由橱柜式陈列转向实景式陈列。提升后的《**民俗风情展》在提升展览质量的设计时,采用了橱窗式和实景式相结合,让观众近距离接触体验展览环境。有内容直接复原了当时的生活场景,让观众身临其境。

  由于工作方法创新,增强了文物工作的社会地位,丰富了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和展示内容,使文物保护与非物质遗产的保护工作相得益彰,文物展品增添活力,陈地活动充满生机,更加丰富多彩。2007年,**市博物馆制作的《过去的日子》部分收藏品参加第八届中国艺术节·宜昌市会场《宜昌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展》,由于展览内容丰富、生动,受到了文化部领导和各界人士的好评,成为工作的一大亮点。2009年,全省县市级博物馆陈列展览工作座谈会在**召开。

  三、夯实阵地建设,充分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作用

  免费开放对博物馆的管理和服务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通过改革内部管理,完善规章制度,做到降低门槛不降低服务的标准和质量,把博物馆打造成充满人文关怀和和谐氛围的温馨家园。一是对前台咨询人员、保安、清洁工等一线工作人员集中培训,增强服务意识;

二是在三峡**网开辟了**博物馆网页,宣传展览内容;

三是在广播电视台发布广告,告知博物馆免费开放的信息;

四是印制展览宣传单送发单位学校和市民手中;

五是结合文物普查工作向村民宣传博物馆已经是免费开放,欢迎参观;

六是在三峡**网站上经常介绍博物馆工作情况。通过这些手段,2009年接待观众44000人次,受到市民的好评。

  文博工作创新是博物馆事业发展的必经之路,我们将按照党中央提出的“要加强对民族文化的挖掘和保护,重视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做好文化典籍整理工作”的要求,坚持走创新之路,为文博事业的发展做好新的更大的贡献。

《乡镇文化站在全市文化工作会议上的经验交流发言》由网友投稿分享,本页面最后一次更新时间为2021-03-22,仅供参考,下载后可根据需要自行编辑修改。

相关文章

《综合治理座谈会发言材料》:综合治理座谈会发言材料第1篇各位领导、同志们:大家好,2004年,我队按照矿党发3号文件要求,结合本队实际,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认真扎实地抓好本单位的社会治安综合治

《物资交流会发言》:物资交流会发言第1篇同志们、全乡的父老乡亲们:在这五谷丰登收获的季节里,从今天起到11月9日我们将举办双泉乡物资文化交流大会,目的是进一步繁荣市场,丰富广大人民群众

《县平安创建动员会表态发言》:县平安创建动员会表态发言第1篇齐心协力,共铸平安———在全县创建"平安**"动员会议上的表态发言各位领导、同志们:在县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我县召开"平安**"创建工

  • 乡镇文化站在全市文化工作会议上的经验交流发言_1616401700.

  • 乡镇文化站在全市文化工作会议上的经验交流发言_.docx

  • 类似文档请点击tags标签查看,或者站内搜索:
  •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