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古诗大全| 教学资源| 作文| 扒知识| 扒知识繁体

关于经济新常态下国家审计促进依法治国的实现路径

发布日期:2021-02-19 18:10:19

目前,我国社会进入转型期,主动把握和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成为发展共识。新常态要增加公共产品有效供给,发挥市场资源配置决定性作用,推动经济转型和结构调整,加快发展方式转变,保持经济稳定增长。在经济新常态下,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成为全面深化改革过程中经济转型和结构调整的突破点。

一、经济新常态下国家

审计对于促进依法治国的必要性依法治国是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国家治理体系包括决策体系、执行体系、监督体系。审计监督是宪法授予审计机关依法独立行使的审计监督权,我国宪法明确规定审计机关的职能是对国务院各部门和地方各级政府的财政收支、对国家的财政金融机构和企业事业组织的财务收支进行审计监督。

国家审计作为国家治理监督体系的组成部分,具有预防腐败、揭示问题和抵御风险的重要功能。主要通过对公共资金、国有资本、国有资源、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情况的审计监督,摸清真实情况、反映突出问题、揭示风险隐患,推动解决问题、化解风险,全面提升国家治理能力。在经济新常态转型期,坚持依法审计,强化审计监督在深化改革中的作用,对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深远意义。

二、新常态下依法审计面临的现实问题

(一)审计法规制度体系不完善

在审计法律法规层面上,存在绩效审计相关法律法规操作规则不明确、审计作为出具处理处罚决定意见主体与依法处理处罚执行主体相分离、对拒绝配合和协助审计取证的行为缺乏可操作性强的强制措施、法律法规不完善导致部分查出的问题处理难以及对审计整改落实情况缺乏严格制度约束等问题。有效发挥审计效果,仍然需要法律法规的进一步完善保障。

(二)部分被审计单位法治意识不强

一些被审计单位协助和配合的审计力度不够,部分被审计单位对审计的阻碍和不当干预较多,制约着依法行使审计监督权。在对审计发现问题的整改落实方面仍然存在整改不力等问题,影响了审计监督的效果。

(三)审计专业素质和能力仍存在制约

目前审计队伍整体素质仍有待于进一步提升,具备法律、经济、计算机、财务、投资等综合素质的审计人员占比仍然较少。部分审计人员仍然仅仅关注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合规性,对于财政资金使用绩效的审计能力仍有欠缺,不能满足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和改革各项措施落实情况的审计需要。

(四)审计创新不足

面对审计监督全覆盖的要求,在审计项目的管理上如审计计划、资源整合、组织实施、内部管理创新较少,科学的管理和评价体系尚未形成;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许多重要行业如社保、金融等信息化管理程度高,而能够熟练运用计算机审计的审计人员较少,尤其是基层审计机关审计信息化建设和计算机审计能力有所欠缺,制约着审计的广度和深度。

三、经济新常态下实施依法审计的实施路径

(一)建立科学系统的审计法律制度体系

经济新常态下,经济、政治结构和国家治理体系不断发展完善,经济运行和权力运行的复杂性逐渐增强,要让审计法规得到有效贯彻,审计立法必须符合经济发展规律并确保审计执法的独立性。基于捍卫公平、维护法治等政策导向,确保立法科学,形成多层次的科学的审计立法体系,要围绕保障依法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推进审计监督全覆盖等目标,不断完善审计法律法规制度体系。在审计由传统的监督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转向绩效审计和风险基础审计的情况下,应加快对政府绩效审计的审计对象、审计范围、审计程序、审计机关的职责、权限及审计结果公告等做出明确规定,并制定政府绩效审计准则及相关工作规范。进一步完善审计法律与其他法律、法规之间的衔接,准确界定审计机关的行政执法权限,建立审计决定执行追究责任制度,强化审计手段,规范审计行为。

(二)严格依法审计

依法审计是推动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依法审计即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依照法律的规定行使审计职权和履行审计程序,开展各项审计活动。不仅要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和要求对财政收支的真实性进行审计监督,而且要关注财政财务收支执行情况的合法性与合规性。审计机关要按照《审计法》《审计法实施条例》以及《审计准则》的要求,在法定职责和权限范围内,针对法定的审计事项对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进行监督,坚持审计主体、审计程序、审计评价、审计处理、审计执罚法定,规范审计项目审理、行政强制措施的实施、案件线索移送、审计报告出具、审计决定下达、处理处罚执行、结果公告和问题整改等审计行为,并且要事实清楚、依据正确、定性准确、处理处罚适当。

(三)全力推进审计全覆盖

审计全覆盖即将所有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和国有资源的管理、分配和使用以及涉及的部门、单位和人员都纳入审计范围。要对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和国有资源进行管理和使用的单位和人员进行全面、动态管理,重点围绕对财政支出分配、行政管理运行、财政转移支付、专项资金、政府投资建设项目进行审计监督,通过审计发现国家政策措施执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违法违纪案件线索,维护财经法纪,同时促进财政资金科学合理分配,优化财政支出结构,降低行政管理运行成本,规范转移支付资金和专项资金使用,促进政府投资项目决策科学化、程序规范化,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保护环境和节约利用资源能源,防范和化解风险,推动完善体制机制和全面深化改革。

(四)加大对重点改革领域政策措施执行情况审计力度

应加大对财政、金融、能源、社会保障等重点改革领域政策措施落实情况的审计力度,通过审计促进行政审批改革与简政放权政策措施落实,营造规范运行、公平竞争的经济发展环境。在监督财政收支真实性、合规性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绩效审计,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加强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险基金筹集、管理、使用和保值增值情况的审计,为完善政策和制度提供依据,同时加大对保障性安居工程、最低生活保障、教育等资金和项目的审计力度。

(五)通过审计促进反腐倡廉建设

加大在经济运行和权力运行中的监督作用,善于发现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中存在的以权谋私、失职渎职、贪污受贿等权力寻租问题的线索,并对违法违规违纪问题产生的原因、后果和有关人员应承担的责任进行深入分析,摸清腐败问题和腐败案件发生背后深层次的原因,推动建立完善强有力的反腐制度机制,有效发挥审计反腐败职能作用,推进法治建设,建设廉洁高效政府。

(六)加强审计工作方式创新

加强审计资源、组织方式、手段方法和质量管理的创新。统筹调配审计力量,优化审计组成员专业结构,建立相互协调、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审计协同工作机制,增强审计的整体性和宏观性。在项目组织上,把预算执行审计与经济责任审计、专项资金审计、绩效审计有机结合,统一组织、实施和管理。提高计算机审计应用水平,加强海量业务数据处理能力以及财务数据与业务数据相结合审计分析的能力,加快审计成果转化应用水平,不断提高审计质量,控制审计风险。

(七)善于提出切实可行的审计建议

在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大力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更加注重满足人民群众需要、更加注重引导社会预期、更加注重科技进步和全面创新的经济发展新常态下,要始终把国家重大政策措施部署落实情况以及财政、政府性债务、金融等方面在结构和质量上存在的薄弱环节和风险隐患作为审计重点,注重揭示苗头性、倾向性和体制性、机制性问题,及时提出防范、化解风险和解决问题的建议,在审计建议上既要统筹把握、突出顶层设计,又要切合实际,增加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依据。

(八)狠抓问题整改落实

加强审计发现问题的整改落实,是强化审计的监督职能、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的必然要求,是保证财政资金安全、加大经济风险监控、维护国家经济安全、促进依法行政的内在要求。应督促被审计单位认真执行审计整改,把涉及国家重大决策部署、重大政策措施落实方面存在问题的整改情况作为一项重要审计事项,并公示整改情况,推动被审计单位及时整改、规范管理。

(九)提升审计人员专业素质

要通过岗位培训、后续教育和工作实践等方式,使审计人员掌握国家重大改革措施、财会经济管理制度、综合分析能力等知识,培养审计人员分析、判断审计事项和剖析、查证问题以及做出客观公正审计评价的能力,提高审计人员分析问题背后深层次原因、提出合理化建议、推动解决问题的能力,建设素质高、专业强的审计队伍,使审计真正发挥在推动完善国家治理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方面的作用。

  • 关于经济新常态下国家审计促进依法治国的实现路径_G5l52FH5qA.

  • 关于经济新常态下国家审计促进依法治国的实现路径_.docx

  • 类似文档请点击tags标签查看,或者站内搜索:
  •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