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古诗大全| 教学资源| 作文| 扒知识| 扒知识繁体

县实施“秀美山水工程”经验材料

发布日期:2021-01-22 02:49:51

温馨提示:文章最低端有word版免费下载链接

以下是网友发布的《县实施“秀美山水工程”经验材料》,所属研讨体会类文章,欢迎阅读参考!

县实施“秀美山水工程”经验材料

县实施“秀美山水工程”经验材料第1篇

“现在家家爱生态,人人讲奉献,生态环境真的好多了。”近日,XX县锦石乡金湖村老党员冯少球介绍,XX县锦石乡退耕还林还湿试点工程实施以来,家乡的水变得更清澈,环境优美、绿意盎然,村民看到影响水质的行为都会积极制止。

老党员冯少球所说的XX县锦石乡退耕还林还湿试点工程,是XX县实施“秀美山水工程”全力推进河长制工作的重要内容。项目通过水系调整、退耕还林还湿、水生动物净化系统构建等一系列措施建设,打造湿地、种植“绿带”,恢复和重建人工与自然相结合的森林-湿地复合生态系统,发挥湿地的各项功能,拦截、吸纳和降解农业面源污染,使试点区出水水质达到地表水Ⅲ类以上。

项目实施以来,人居环境不断改善,有效保障涓水生态安全,充分发挥科普宣教作用,提高社区群众湿地保护及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打造成XX县乃至全省生态环境保护与湿地恢复的科普教育基地,构建以生态功能为主体,兼具生态景观和经济效的森林-湿地复合生态系统,助推生态强省建设。

XX县内“一江两水”(湘江、涟水、涓水)穿境而过,既是农业大县,也是水利大县,已建成各类水利工程5万余处,去年,县级河长巡河约236次,乡级河长巡河约6684次,村级河长巡河约41816次,河长机制实现了常态化、制度化,去年全年县级河长巡河共发现问题约216个,县河长办下达交办函69个,同时县河长办对问题建立台帐,并做到逐一销号。

XX县河长制工作始终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自2017年全面推行以来,XX县全域实施“秀美山水工程”( “秀美山水工程”就是围绕一个目标、做好两篇文章、打造三大主力军、夯实四大根基、狠抓五项工作、落实六个加强 ),全力推进XX县河长制工作,已从体系、制度、责任的建立到真正实现了从“有名”向“有实”的转变,从全面建立到全面见效的转变,跨入了名实相符新阶段和新的高度。

2019年,XX县林业部门完成了易俗河镇小微湿地试点建设任务,并得到省、市的高度评价;水利部门完成了涓水采砂规划的方案编制、高标准的按照省、市时间节点完成了全县河湖47处“清四乱”专项整治、完成了县域内15条流域面积50平方公里以上河流的河湖划界方案编制工作并向社会公示,同时花石镇的花石河云年荣获“全省美丽样板河湖”;住建部门较好的完成了锦石唐家湖、邯郸港2处黑臭水体治理项目;卫健部门高标准的完成了17个乡镇共52处城乡饮用水卫生监测点的项目,全县各部门和乡镇共150项重点任务基本完成,XX县辖区内国家考核断面水质1-12月,县级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省级功能区断面水质达标率均为100%。

县实施“秀美山水工程”经验材料第2篇

为了全面推进生态建设,实现清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今年,县政协先后就林业管护、水源地保护、县城饮用水安全,矿山生态恢复等问题进行了调研,并组织常委先后到吉林省四平市叶赫满族镇、图们市凉水镇、延吉市安图县以及省内的桓仁、宽甸进行了学习考察。周边地区生态建设成效显著,良好的生态环境促进了特色产业、生态旅游业迅猛发展,形成了良性循环的发展格局触动人心、引人深思。经过充分研讨,县政协对生态建设重在保护达成了共识,并认真撰写了《关于保护绿水青山、优化生态环境的调研报告》,敬请县委、县政府领导参阅。

一、周边市县保护生态环境值得借鉴的经验做法

(一)注重规划, 打造良好生态格局

宽甸县结合实际编制了《宽甸国家级生态县建设规划》,划分三个生态区,坚持保护与建设并重,严格限制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强化环境监管。对全县生态建设统一部署,建立健全相关组织机构和各项工作制度,各乡镇配备专职环保助理,形成“分层管理、相互配合、上下联动、良性互动”格局,并严格实行一票否决制。由林业局牵头完成封山育林、营造水土保持和枫杨护岸林、实施板栗园林冠下补植红松、陡坡及裸地见缝插绿造林共计515万亩,增加森林植被,有效涵养水源;实施青山工程,投资近千万元共治理矿山118处,采取边坡整治、场地平整、客土、绿化,矿山植被恢复面积达1800余亩。积极对上争取,投资4.76亿元实施水丰湖“国家良好湖泊环境保护”项目。通过不懈努力打造了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自然保护区3处,省级的4处,正是凭借着良好的生态环境,成为辽宁 “金三角” 旅游线路上的著名景区。

(二)强化水源治理工作,生态建设逐步优化

桓仁县高度重视水源地保护和治理工作,全面启动了桓仁水库一级保护封闭管护,利用自 然恢复植被阻隔污染物进入库区,一级保护区 6180 亩耕地全部退耕,生态移民 102户;为消除畜禽养殖造成水质污染,对二级保护区以内的 18家养殖场全部进行搬迁,准保护区内 303 户养殖场编制 “ 一场一策 ” 治理方案;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通过修建拦污漂排、清渣平台、污水处理项目,有效治理水源地周边污染。 8 个行政村建设了可燃垃圾气化站,村民用一切可燃烧垃圾等量兑换燃气,街头巷尾山脚河边几乎看不见可燃垃圾,既节省了村民能源开支,又有效解决了环境污染问题。通过十多年的不懈努力,实现了四个辽宁之最:拥有最大水库-桓龙湖,水域面积 100 平方公里,库容 立方米;最高森林覆盖率达到 最优水质-地表水和地下水达到二类标准;最佳空气质量-负氧离子含量每立方厘米达到 5000 个,成为我省重要水源地,更是国内少见的天然 “ 氧吧 ” 。水资源精品文档 2016 全新精品资料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总量 立方米,每年为中西部城市调水达 40 亿立方米,成为辽宁重要饮用水水源地。

(三)坚持在保护中发展,生态经济成效显著

吉林安图县始终坚持 “ 宁肯荒,不可慌 ” 的 “ 大保护 ”理念,再小的生态不破坏,再大的利益不动摇。全县森林覆盖率高达 82%,域内自 然资源丰富,为发展绿色生态产业提供了资源基础。为了更好保护这些资源,该县严格开展林地清收工作,坚决依法打击滥砍盗伐、非法采砂采石采金、盗猎等一切破坏生态环境的违法犯罪行为。境内拥有矿泉 106处,日允许开采量达 吨,是全国最大的偏硅酸型矿泉水富集区。为合理开发有序利用,该县提高准入标准,限制性的引入实力雄厚的广州恒大、韩国农心、台湾统一等知名企业落户安图,实现了可持续发展的总体目标。同时,汪氏蜜蜂园、绿洲国际、德康生物科技等多家生态企业入住安图,加快了当地绿色食品业的发展。

(四)开展生态村 镇创建,宜居品质不断提升

四平市多年来一直致力于生态环境建设,以打造山青水碧、宜居宜业城市为目标,全力推进各项生态环境工程建设,建立了由市政府统一领导,环保部门协调调度,各有关部门分工协作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坚持把减少污染、治理环境、保护环境作为改善生态的重要举措。一是狠抓了污染防治。切实抓好以水污染、农业面源污染、大气和噪声污染为精品文档 2016 全新精品资料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重点的防治工作。二是加强了生态治理。以恢复植被、加强水土保持为重点,切实加大了地质灾害防治力度,加大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治理力度,有效提高水土涵养能力。三是营造绿色 环境。加大原生态保护力度,着力加强集镇、乡村道路、河道、农户庭院、基地绿化、荒山治理工程,扎实开展村庄环境连片整治,营造绿色、生态、宜居的良好生产生活环境。

图们市加大投入力度,在农村全面开展垃圾分类处理、生态村创建工作,将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纳入村规民约,引导村民自觉参与生态建设、关注环境保护,农村生态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到目前全市 50 个行政村均被州环保局授予“ 州级生态村 ” 称号,有两个镇进入省级生态乡镇创建行列。 过去,守着绿色资源受穷;如今,依托绿色资源致富。兄弟市县转变经济发展模式, 坚持绿色发展战略,将生态优势变成经济优势、发展优势的经历告诉我们:只要保护好、建设好、利用好生态环境,绿水青山就会变成金山银山,也只有保护好、建设好、利用好生态环境,才能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县实施“秀美山水工程”经验材料第3篇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三中全会精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坚定不移地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色生态发展之路,全面深化改革,建设美丽幸福新丽水,实现丽水科学发展、低碳发展、可持续发展、超越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大大同志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发展的战略高度,对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为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指明了方向。习大大同志指出:“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建设美丽中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内容。”从人类社会的演进历程来看,当前正处在向生态文明过渡的关键时期。生态文明建设是一场“绿色革命”,是对传统工业文明的超越,它的核心是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和保护自然。生态文明新时代,就是实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和谐共生的时代。美丽中国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指向,描绘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蓝图,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观,实现了发展理念的新提升。我们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经济与社会和谐,就是要“两座山”,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在长期的发展实践中,对“两座山”关系的认知,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用绿水青山去换金山银山。为了追求经济发展,不考虑或者很少考虑环境的承载能力,一味索取资源。第二个阶段是既要金山银山,但是也要保住绿水青山。这时候经济发展和资源匮乏、环境恶化之间的矛盾开始凸显出来,人们意识到环境是我们生存发展的根本,只有“留得青山在”,才能“不怕没柴烧”。第三个阶段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可以源源不断地带来财富,蓝天白云、青山绿水是长远发展的最大本钱,生态优势可以变成经济优势、发展优势,这是一种更高的境界。这三个阶段,是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过程,是发展观念不断进步的过程,也是人和自然关系不断调整、趋向和谐的过程。

  坚定不移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色生态发展之路,是贯彻落实习大大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谋求丽水更高品位、更高水准、更高境界发展的科学路径。习大大同志在浙江任职期间就要求我们“一定要走生态绿色可持续发展道路”,并明确指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对丽水来说尤为如此。只要你们守住了这方净土,就守住了‘金饭碗’,“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战略,是总书记布置给我们丽水的重大课题,也是近年来丽水发展的宝贵经验。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沿着这条道路走下去,把丽水建设成为兼具生态之美、发展之美、和谐之美,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有机统一的国家级生态文明示范区和生态经济示范区。

  坚定不移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色生态发展之路,是建设美丽幸福新丽水,谱写好中国梦丽水篇章的现实要求。走绿色生态发展之路,既顺应当今世界绿色潮流发展的时代要求,策应建设生态文明的战略需要,更是源于对我市市情和自身优势的科学考量。绿水青山是丽水最大的资源和后发优势,我们必须坚定绿色生态发展的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以勇气和实干推动绿色发展,走出转型升级的发展新路,将生态优势最大限度转化为竞争优势、经济优势、民生优势。

  坚定不移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色生态发展之路,必须全面深化改革。改革是时代最强音,是经济社会发展生生不息的力量源泉。丽水发展所取得的巨大成就,靠的是坚持不懈推进改革。我们要用好改革“利器”,搭建起“绿水青山”通向“金山银山”的桥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市委全会的决策部署中去,围绕全面深化改革来定任务、抓工作,向改革要综合效益,向改革要更大红利。

  我们要坚定不移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让人民生活在环境优美,山川秀丽,风景如画的美丽幸福丽水!

《县实施“秀美山水工程”经验材料》由网友投稿分享,本页面最后一次更新时间为2021-01-21,仅供参考,下载后可根据需要自行编辑修改。

  • 县实施“秀美山水工程”经验材料_1611254991.

  • 县实施“秀美山水工程”经验材料_.docx

  • 类似文档请点击tags标签查看,或者站内搜索:
  •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