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古诗大全| 教学资源| 作文| 扒知识| 扒知识繁体

县财政局2020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21年财政预算报告

发布日期:2021-01-29 06:47:42

温馨提示:文章最低端有word版免费下载链接县财政局2020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21年财政预算报告

以下是网友发布的《县财政局2020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21年财政预算报告》,所属讲话稿类文章,欢迎阅读参考!

县财政局2020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21年财政预算报告第1篇

县财政局局长

各位代表:

受县人民政府委托,我向大会报告怀远县2017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18年财政预算(草案),请予审议,并请县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7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2017年,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指导下,我们紧紧围绕县第十七届人大第一次会议批准的财政预算和各项工作目标,立足经济抓增收,优化结构保支出,改革创新强管理,财政运行总体平稳。

——一般公共预算

2017年,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95400万元(为预计数,下同),占预算(为调整预算,下同)的102.8%,比上年增长10%。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169788万元,比上年下降7%;中央收入113747万元,比上年增长44.5%;出口退税5865万元;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6000万元。上级补助收入368736万元,地方政府债券收入13141万元,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21473万元,调入资金25133万元,上解上级支出3481万元,当年可用财力594790万元,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594494万元,比上年增长3.7%,收支相抵,当年结余296万元,全部用于补充预算稳定调节基金。

县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25272万元,占预算的100.7%,比上年增长2.4%。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87031万元,比上年下降7.5%;中央收入32241万元,比上年增长30.5%;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6000万元。上级补助收入368736万元,地方政府债券收入13141万元,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21473万元,调入资金25133万元,上解上级支出3481万元,补助乡镇支出28022万元,乡镇上解收入14456万元,当年可用财力498467万元,县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498171万元,比上年增长7.9%,收支相抵,当年结余296万元,全部用于补充预算稳定调节基金。

——政府性基金预算

全县政府性基金收入90455万元,占预算的58.7%,比上年下降49.9%,政府性基金支出72330万元,占预算的50.5%,比上年下降58.7%。

——社会保险基金预算

全县社会保险基金收入144958万元,占预算的101.5%,比上年增长1.7%;社保基金支出120062万元,占预算的78.7%,比上年下降3.6%。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

全县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6000万元,占预算的150%,比上年增长70.6%;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3200万元,占预算的100%,比上年增长60%。

2017年全县财政工作和县级预算执行主要体现了以下重点:

(一)狠抓增收节支,理财能力得到新提升

健全机制搭平台。加强政府投资项目税收征管,健全建安行业管控机制,实行“以款管票”,减少“营改增”后征管方式改变对税收的影响。建立综合治税平台,实现涉税信息共享,全年查实漏税2200万元。

放管结合征非税。一手抓放管服,严格落实企业降费政策;一手抓非税征收,加强非税收入监督检查,严格以票管收、源头控收,全年非税收入完成46000万元。

突出重点抓稽查。以纳税评估和税务稽查为抓手,以提升税收征收效率为目的,重点对企业所得税、土地增值税、房产税开展税务评估评查,全年补缴税款3600万元。

因企施策清欠税。全面梳理历年欠税,依法清理欠税3206万元,有效化解税务风险,规范征税秩序。

注重绩效控一般。规范定额管理,清理不合理的专项支出,一般性支出压缩2000万元,压缩率5%以上。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坚持厉行节约,全县“三公”经费同比下降15.7%。

(二)厚植发展优势,经济建设增添新活力

落实减税政策。全面落实“营改增”及中小企业减税政策,释放企业活力,全年为企业减免税费41000万元。

支持园区发展。投入资金12620万元,用于园区土地规划。投入资金11000万元,用于道路、孵化园等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园区承载能力。

强化融资保障。投入资金2444万元,用于增加中小企业融资担保公司注册资本金(注册资本金达48000万元),为我县中小企业担保贷款241500万元。为132户企业提供55880万元的续贷过桥资金,有效解决企业融资难题。

推动转型升级。注重财政引导,县本级投入资金29178万元,争取上级补助资金4398万元,支持企业科技创新和转型升级。

突出项目带动。争取地方政府债券13141万元,统筹用于城乡基础设施建设、脱贫攻坚等重点项目。投入资金2000万元,用于上谷农贸小镇建设,积极发挥示范样板作用。积极推动PPP模式,带动社会资本投入,解决城市建设融资难题,建成、在建、招标项目共6个,概算投资300000万元。

(三)笃行利民之举,民生发展得到新改善

将财政支出的重点锁定在民生领域,努力使财政收入增长的每一个百分点都紧系广大民众的福祉。2017年民生支出541766万元,占全年一般公共财政支出的91.1%,31项民生工程实际投资210000万元,其中县级配套34000万元,公共财政、民生财政框架初步形成。

支持教育事业均衡发展。全年教育支出159943万元,占一般公共财政支出的26.9%。投入资金8355万元,用于义务教育保障、特殊教育发展及困难学生资助等方面。投入资金15653万元,用于校舍维修及设备购置,改善城乡办学条件,提升教学质量。

支持科技文化事业发展。投入资金580万元,用于科学事业发展,强化科学技术创新能力。投入资金281万元,用于全民阅读、文物保护、场馆免费开放,拓展群众的文化视野、提升群众的文化品味。投入资金152万元,用于农村电影放映、戏剧演出等文化活动,丰富农民文化生活。

支持社保体系健康发展。投入资金17200万元,用于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保障老年居民基本生活。投入资金2000万元,用于就业补贴、公益性岗位补贴和技能培训,缓解就业难题。投入资金26200万元,用于低保、五保、优抚等补助资金发放,完善困难群体救助体系。

支持深化医疗体制改革。投入资金59000万元,用于城乡居民医疗保险。投入资金4251万元,用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投入资金9328万元,用于保障基层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投入资金1610万元,用于解决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切实解决“看病难题”,满足人民群众对健康生活需求。

支持保障安居工程建设。投入资金15245万元,用于棚户区改造及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资金3360万元,用于农村危房改造,保障“住有所居,居有所安”。

支持生态环境改善。投入资金5443万元,用于城区保洁、污水处理。投入资金3043万元,用于农村环境整治,推进农村“三大革命”。投入资金9252万元,用于秸秆禁烧与综合利用。投入资金3617万元,用于白蛾防治等农林生态保护。改善城乡环境面貌,提升群众幸福指数。

支持平安怀远建设。投入资金3498万元,建立天网合成作战室,健全治安防控体系,为平安怀远保驾护航。

全力打好脱贫攻坚战。投入资金14300万元,用于统筹推进产业扶贫、金融扶贫、社保兜底、健康扶贫、就业扶贫等十大工程,完善财政综合投入体系,为决胜脱贫攻坚提供有力的资金保障。

(四)推进乡村振兴,强农惠农谱写新篇章

支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投入资金4288万元,用于推进种养结构调整、生态循环农业建设、水稻插秧机械化、绿色有机肥试点。投入资金465万元,用于3.5万亩“一户一块田”改革。投入资金20900万元,用于发放农业三项补贴。投入资金4924万元,用于发放农机购置补贴。投入资金6766万元,全额兜底政策性农业保险,增强农业抵御风险的能力。

支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资金11517万元,用于推进河流治理和农田水利建设。投入资金9406万元,用于10.3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投入资金2602万元,实施109个“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投入资金9095万元,用于农村公路建设及养护。进一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支持美丽乡村建设。投入资金10179万元,用于统筹推进美丽乡镇、美丽乡村建设。撬动社会资本29000万元,用于乡镇政府驻地建成区整治。乡村面貌发生崭新变化,为乡村振兴增添强劲活力。

支持村级组织运转。投入资金7992万元,用于落实村干部各项报酬和办公经费。投入资金2892万元,用于新建、扩建80个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实现标准化村级活动场所全覆盖。巩固和发挥基层党组织“战地堡垒”作用。

支持农村综合改革。投入资金3707万元,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国有农场税费改革、国有林场改革,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

(五)坚持改革创新,财政管理取得新成效

预算管理改革全面深化。精细预算编制管理,深入开展预算项目公开评审,加大政府性基金与一般公共预算、预算安排与盘活存量资金的统筹力度。积极清理盘活财政存量资金,建立盘存长效机制,全年盘活财政存量资金6133万元,统筹用于脱贫攻坚和重点支出。加大预决算公开力度,除涉密单位外,县乡两级预决算和“三公”经费信息公开全覆盖。

国库集中支付持续推进。实现县乡预算单位国库集中支付全覆盖,集中支付资金突破70亿元。公务卡消费金额2859万元,比上年增长29.3%,增强公务支出透明度,打造预算单位“阳光支出”。

国有资产管理日趋完善。开展城区公共基础设施资产清查工作。加强资产管理信息化建设,强化资产收益管理,加强财政专项资金投入形成资产的监督管理。全年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8681万元。

债务管理能力有效提升。出台政府债务管理制度,建立债务应急处置预案,规范政府举债行为,杜绝违法违规融资担保,做好债务预算管理和风险预警工作,争取置换债券88317万元,有效降低债务成本,减轻还款压力。

财政监督管理有序开展。开展“小金库”和“滥发津补贴”整治“回头看”,预决算公开、预算编制执行、会计信息质量等专项财政监督检查,聚焦财政资金管理和运行中的突出问题,规范财政财务行为。

各位代表,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财政工作中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县级财政仍属于基本保障性财政,自给率低、调控能力弱,地方经济发展和建设所需资金主要靠上级转移支付和融资来解决;二是财政收入增长乏力,支柱性税源缺乏,减税降费政策影响凸显,支持和壮大新兴产业需要全县同心协力,只有蛋糕做大,各项支出才有坚强的财力保证;三是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国有林场改革、城市管理执法体制改革、农村环境整治等刚性支出急剧增长,收支平衡压力越来越大;四是多数乡镇缺乏有效的税源支撑,自我保障能力不足。对此,我们将高度重视,采取务实举措,认真加以解决。

二、2018年财政预算草案

2018年预算编制的指导思想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全面贯彻中央、省市和县委的总体部署,紧紧围绕“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五大发展理念,有效发挥积极财政政策作用,大力支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调整优化支出结构,严控一般性支出,加大项目支出整合力度,提高支出的有效性和精准度,将有限的资金用于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进一步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建立健全项目库管理机制,提升预算编制科学性、前瞻性;深入推进预算信息公开和预算评审论证,强化绩效管理,切实提高资金使用绩效;严格贯彻预算法,提升依法理财水平。

依据上述指导思想,我们对2018年预算草案建议如下:

——一般公共预算

2018年,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25000万元,比上年增长10%。其中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91043万元,比上年增长12.5%;中央收入121557万元,比上年增长6.9%;出口退税6400万元;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6000万元。上级补助收入380915万元(预计专项转移支付230000万元),地方政府债券收入12000万元,上解上级支出1918万元,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13000万元,调入资金22740万元,当年可用财力617780万元,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617196万元(含预计专项转移支付230000万元),收支相抵,当年结余584万元。

县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33523万元,比上年增长6.6%。其中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92306万元,比上年增长6.1%;中央收入35217万元,比上年增长9.2%;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6000万元。上级补助收入380915万元(预计专项转移支付230000万元),地方政府债券收入12000万元,上解上级支出1918万元,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13000万元,调入资金22740万元,补助乡镇支出28065万元,乡镇上解收入14456万元,当年可用财力505434万元,县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504850万元(含预计专项转移支付230000万元),当年结余584万元。

——政府性基金预算

全县政府性基金收入149008万元,比上年增长64.7%,其中土地出让金收入143752万元;政府性基金支出148808万元,比上年增长107.2%,其中土地出让金支出143752万元。

——社会保险基金预算

全县社会保险基金收入174753万元,比上年增长20.6%;社保基金支出190149万元,比上年增长58.4%。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

全县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6000万元,与上年持平;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4260万元,比上年增长33.1%。

三、不负新时代凝心聚力、踏上新征程奋力前行,全面完成2018年各项工作任务

面对新时代、新要求,我们将持续坚持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强收支管理,全力以赴保重点、控一般、促统筹、提绩效。

(一)坚持稳中求进,在调优财源结构、促进经济发展上下功夫

加强财源培植。紧紧围绕县委经济发展的基本方略,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带动产业转型,加快产业集聚,促进县域经济提质增效,带动财政增收;大力支持园区建设和招商引资,促进招商引资企业早日投产经营,形成新的税源。

促进转型升级。以五大发展理念为统领,更加注重培育新兴绿色产业,打造一批具有特色的产业化龙头企业;更加注重就业创业,全面服务乡村振兴和返乡农民工创业,通过激发创业,促进经济快速发展。

优化服务手段。继续做大担保公司规模,更好地为中小企业和产业化项目提供融资担保服务。支持普惠金融、创业担保、扶贫贷款,以政策引导撬动金融资本支持全县发展。

(二)坚持增质增量,在做大财政蛋糕、增加可用财力上下功夫

突出重点,强化税源管控。密切协作,加强对重点项目、新增税源、乡镇收入进展情况跟踪,坚持定期会商调度,分析预测税源变化情况,做到既抓住重点税源,又管好中小税源。

综合施策,强化收入征管。坚持依法组织收入,加大税收政策宣传、纳税申报服务和税务评估稽查力度,坚决杜绝有税不收、越权减税行为,有效堵塞征收漏洞。深化综合治税,强化涉税信息反馈结果运用。进一步强化非税收入征管,开展非税收入征缴情况大检查,重点清查行政事业单位资产出租、出售行为,有效盘活行政事业单位闲置资产。

注重质量,增加可用财力。注重调整收入结构,着力提高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和税收收入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严格规范招商引资扶持政策,确保增收又增财。

吃透政策,提升财力补充。加强对上级财政转移支付政策研究,理清区划调整收入结算和朱集煤矿财力分成,深化盘活财政存量资金,为我县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动力。

(三)坚持有保有压,在提高保障能力、满足美好生活上下功夫

保运转。按照序时进度拨付人员工资和机关事业单位公用定额等基本支出,切实保证机关事业单位正常运转。

保民生。继续支持教育资源优化整合,增加医药卫生、社会保障等民生领域投入,促进社会事业发展。认真落实财政支持脱贫攻坚各项政策措施,聚力支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支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发挥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减灾作用,完善融资担保风险补偿机制,促进现代农业发展。

保重点。进一步整合财政资金,集中财力办大事。确保县委各项重大决策的落实,确保重点项目支出,确保项目融资资本金和还本付息资金安排到位,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控一般。进一步硬化预算约束,勤俭理财,厉行节约。从严控制“三公”经费等一般性支出。

(四)坚持提绩提效,在强化财政监管、提高管理水平上下功夫

打造绩效财政。深入研究财政收支变化趋势,坚持早编细编预算,不断提高预算精准度,确保财政预算与经济发展相适应。强化预算项目库管理,深化预算项目公开评审,积极推进预算绩效管理,不断提高预算资金使用效益。

打造阳光财政。深化预决算信息公开,专项资金使用公开,不断拓展公开范围,确保财政资金接受最广泛的社会监督。建立财政业务一次性告知制度,让财政管理各项工作在阳光下运行。

打造法治财政。严格按照《预算法》和《安徽省预算审查监督条例》等法律法规,切实加强财政监管,创新财政监督模式,严肃查处各类违反财经纪律行为,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的安全性、规范性、有效性。不断提高依法行政、依法理财水平。

各位代表,2018年财政工作任务艰巨。我们将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自觉接受县人大监督指导,认真听取县政协的意见和建议,坚定信心、奋力拼搏、勇于担当,确保完成全年财政目标任务,为打造皖北最美县城,建设美好幸福怀远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县财政局2020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21年财政预算报告第2篇

各位代表:

受县人民政府委托,现将雷波县2016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17年财政预算草案提请县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审查,并请县政协委员提出意见。

一、“十二五”期间财政工作简要回顾

“十二五”期间,我县财政实力显著增强,财政保障程度明显提高,为全县社会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5年来,我县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从2010年的17211万元,上升到2015年的58050万元,年平均增长27.53%,5年翻了两翻多。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从2010年的79421万元,上升到2015年的210080万元,年平均增长21.48%,财政收支均为历史上增长最快的时期。

5年来,按照经济增长与幸福指数增长的同步要求和“保工资、保运转、保民生、促发展”的财政支出保障序列,在首先确保工资和政府机构运转的基础上,集中财力确保民生保障和社会建设投入,确保新增财力80%以上用于民生性支出;5年来,财政支出中农业、教育、科技、社会保障等支出的增幅均高于同期财政经常性收入增幅,为县域经济发展、促进社会稳定与和谐作出了应有的贡献;5年来,我县公共财政建设不断深化,财政监督管理和财政法制建设不断加强,稳步推进预决算和“三公”经费公开,增强了财政管理的透明度,提高了财政资金使用的安全性、规范性和有效性。

二、2016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2016年,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及其常委会和县政协的监督下,全县各级各部门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五中、六中全会和省委、州委、县委全会精神,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积极应对复杂严峻形势,统筹做好经济发展各项工作,全力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全面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全县财政运行总体平稳,财政预算执行基本正常。

(一)一般公共预算执行情况

财政收入稳中有升。

2016年,州政府下达我县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指导性计划54540万元,县十三届人大五次会议批准为69080万元,预计全年实现收入70000万元。

截止2016年11月30日,我县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59852万元,占州政府下达全年指导性计划54540万元的109.7%,比上年同期增加14463万元,增长31.9 %;占县任务69080万元的86.6%。其中:税收收入完成34214万元,同比增长7.3%;非税收入完成25638万元,同比增长89.7%。

支出结构持续优化。

我县进一步加快支出进度,支出结构进一步优化,支出运行态势总体平稳。截止2016年11月30日,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255628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7.9%,占年初预算的134.8%,占变动预算的95.4%,其中:民生支出为194132万元,占支出完成数的75.94%,产业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支出112782万元,占一般公共预算的比重为44%,主要是交通、脱贫攻坚基础设施建设支出;行政成本支出40737万元,占一般公共预算的比重比为15.9%,比上年增加0.5%。预计全年实现支出275000万元。

2016年,在刚性支出剧增的困难和压力下,我县严格按照“保工资、保运转、保民生、促发展”序列安排预算,着力用好增量、盘活存量、优化结构、提升绩效,重点支出得到有效保障。

一是促进经济健康发展。全县投入5295万元,实施稳增长各项措施,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支持新兴产业发展、电子商务进农村、产业园区建设,提升产业技术层次和企业创新能力。支持旅游产业和重点生态功能区建设。

二是推动城乡统筹发展。全县投入69883万元,以推动新农村建设和新型城镇化为重点,促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推进高标准农田、小农水等项目建设,夯实农业生产基础;实施农业产业发展及现代农业园区建设,调整农业生产结构,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完善农村“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支持新村建设;实施大小凉山彝区扶贫攻坚行动;支持全县小城镇建设,加强市政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提升城镇化水平。

三是支持教育优先发展。全县教育支出55886万元,增幅高于经常性财政收入增长的1.53个百分点。支持学前教育发展,新建、改(扩)建幼儿园,实施幼儿园保教费减免资助政策;全面落实“两免一补”全覆盖、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农村义务教育贫困寄宿生生活费补助、高海拔民族地区义教学校取暖补助,继续实施中小学薄弱学校改造、农村义务教育食堂建设等,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推动实现教育公平;支持职业教育发展,落实民族地区中职学校学生在校期间生活费补助政策。

四是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全县投入13323万元,健全完善以基本养老、救助救济、就业创业为重点的社会保障体系,城乡居民支付能力继续提升。扩大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范围,全面落实城乡低保政策,提高对孤儿、农村“五保”、企业下岗困难职工、重度残疾等困难群体的扶助政策标准。

五是完善医疗卫生体系。全县投入23755万元,继续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施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建立疾病应急救助制度,实施基本药物保障和免费婚检补助制度,全面取消县级公立医院药品加成,切实减轻群众医药费负担。开展艾滋病、结核病等重大疾病防控,提高城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水平。

六是改善城乡住房条件。全县投入27055万元,改造农村D级危房,继续实施“彝家新寨”建设,让广大城乡困难家庭住上放心房,各族同胞搬进新居。

七是促进文化繁荣发展。全县投入3190万元,着力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促进文体事业全面发展。支持图书馆、文化馆、乡镇文化站等公益性文化设施免费开放,以及体育场馆免费开放;促进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建设;开展送文艺演出、电影、图书下乡活动。

八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全县投入32259万元,重点支持交通、水利、地灾等基础条件改善,努力破解经济社会发展瓶颈。改造县、乡、省干线,加快农村公路和安保工程建设;推进中小河流整治,实施大中型水利工程建设和人畜饮水安全工程,改善农业灌溉、洪灾防治等基础设施。支持治理重大地质灾害,完善地质灾害群防群治体系,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得到保障。

九是聚焦精准扶贫,强力推进脱贫攻坚。紧紧围绕全县脱贫攻坚目标任务,财政部门充分发挥职能作用,整合财力,盘活存量,用好增量,加大扶贫资金投入,强力推进脱贫攻坚。截止2016年11月30日,17项专项扶贫项目县级投入资金总量达35770万元,共统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31780.5万元,集中投入精准扶贫项目,助推脱贫攻坚。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重点方面的财政投入统计中,部分项目存在归类口径交叉。重点支出中,2016年省“十项民生工程”、“20件民生大事”全县共筹集资金107324万元,其中:上级补助73887万元,县级安排33437万元;较上年40393万元增加66932万元,主要原因是:今年是脱贫攻坚的关键之年,出台了一系列民生政策。民生工程和民生实事资金预算执行100%,财政资金拨付率为100%。

收支执行实现平衡。2016年财政总收入预计284340万元,其中: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0000万元,上级转移支付补助188531万元,调入资金2176万元,稳定调节基金11439万元,地方政府债券收入9800万元,上年结余结转2394万元,

全县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平衡情况是:预算总收入284340万元,一般预算支出275000万元,专项上解支出35万元,结转结余9305万元,收支平衡。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截止11月30日,全县政府性基金可安排的总收入为2663万元,其中:基金当年预算收入317万元,比年初预算309万元增加8万元;上级补助2324万元,上年结转22万元(上年基金结余为104万元,超当年收入30%调入一般公共预算82万元)。按政府性基金收支对应安排原则,当年基金预算支出2177万元。结转486万元。

(三)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执行情况

2016年我县所有国有企业为亏损企业,无国有资本经营收益,因此,无法编制国有资本经营预算。

(四)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全县社会保险基金可供安排的收入总量为23432万元,其中:当年收入实现14610万元,上年结余资金8822万元。社会保险基金支出实现13214万元,主要用于按时足额兑现各项社会保险待遇,提高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以及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待遇水平。收入总量减去当年支出后,全县结余资金10218万元。

(五)地方政府债务清理甄别和规范管理情况

1、2014年末清理甄别政府性债务余额18336万元,2015年省政府代地方政府发行转贷债券新增债务3600万元(其中:置换债券3100万元,用于置换存量债务,新增债券500万元,用于雷波中学综合楼建设),本年减少债务7503.52万元(其中:预算安排4403.52万元,用于归还当年到期债券,置换存量债务的转贷债券3100万元),年末余额14432.15万元(州财政局核定我县债务限额18836万元)。

2、2016年初政府债务余额14432万元,当年举借35696万元(其中:置换债券3800万元用于置换存量债务,新增债券6000万元用于脱贫攻坚项目,易地扶贫搬迁在建项目融资25696万元),当年减少债务8800万元(其中:置换债券3800万元,预算安排5000万元),2016年底政府债务余额41128万元,同比增长185%。经州财政局核定2016年我县地方政府债务限额为50532万元。

3、2014年末锁定或有债务余额662万元(其中:县医院综合楼及内科大楼项目借款522万元,自来水公司海湾饮水工程借款100万元,广电局有线电视改造项目借款40万元),2015年无增减变动,2016年政府预算安排资金100万元归还自来水公司海湾饮水工程借款,县医院偿还本金522万元,年末或有债务余额40万元。

(六)县人大会决议执行情况

县十三届人大五次会议决议及财政预算审查结果报告提出的意见、建议,县财政局高度重视,全力抓好落实,取得良好成效。

一是财政服务发展能力持续提升。认真落实稳增长财政政策,加大财政有效合理投资力度,县级全年安排重大项目配套资金21225万元,保障和支持全县扶贫、交通、安居工程、教育卫生等重点项目建设,以稳投资促进稳增长。深入清理盘活财政存量资金,截止2015年底全县财政存量资金共计126721万元,经清理、甄别后盘活处理、单位使用97674万元,统筹整合存量资金1798万元,全部用于全县脱贫攻坚。

二是财税体制改革迈出坚实步伐。“四本预算”不断健全,预算约束和执行刚性显著加强,2016-2018年三年滚动财政规划正在加紧编制,县级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全部试编完成,预(决)算信息公开全面推进。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得到突破性加强和规范。推广运用政府购买服务、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迈出坚实步伐,减税降费和财政简政放权得到有效落实,进一步减轻了公民和企业负担。

三是全县财经秩序得到有效整肃。坚持财政监督、投资评审、绩效评价“三管齐下”,扎实开展私设“小金库”及滥发钱物、涉农资金、“严肃财经纪律、落实监管责任、确保资金安全”等三大专项整治行动,狠刹各种财经违法违纪违规行为,全方位加大财政信息公开,促进财政资金运行更加规范、安全、透明。2016年,开展财政支出绩效评价项目26个,资金总量97643万元;完成政府集中采购106批次,涉及资金23639.4万元,节约财政资金739.66万元、节约率达3.1%;财政投资评审遵循“不唯减、不唯增、只唯实”的工作理念,完成评审项目901个,金额70670.37万元,审减额11032.69万元,审减率达8.9%。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严控“三公”经费,压缩一般性支出,强力推进公务卡改革,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2016年全县预算单位已全部办理公务卡,办卡量达到1551张,报帐还款额大幅提升,达到1114万元。全县公务接待费、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等“三公”经费下降24%。

三、2017年财政预算草案

2017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和扶贫攻坚的关键之年。根据州财政局关于编制2017年财政收支预算的要求,2017年全县财政预算坚持收入实事求是、积极稳妥;支出量入为出、调整结构、统筹使用、突出重点,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原则,对2017年财政预算安排如下:

(一)一般公共预算草案

全县地方一般公共预算可安排的收入总量为140015万元,其中:本级一般预算收入72600万元,同比增长5%;上级各项转移性补助收入67415万元(含预通知转移支付)。按照收支平衡原则,扣除专项上解支出23万元,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为139992万元。

1.基本支出预算。全县基本支出预算76400万元,主要包括工资福利支出、商品和服务支出、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其他人头经费(包括民政人头经费、医疗补助等)、住房公积金等。

2、一般公共预算重点支出安排情况

(1)教育发展方面安排资金10000万元,安排用于:学前教育建设,支持民办普惠性、公益性幼儿园发展;义务教育投入,巩固全县义务教育“两免一补”全覆盖成果,继续实施高海拔民族地区义教学校取暖补助,免除义教阶段在校学生作业本费,实现义务教育全免费,继续实施大凉山彝区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救灾等安全应急和校安工程建设;支持职业教育,补助中职学校在校生生活费。

(2)文体传媒科学技术方面安排资金786万元,安排用于:群众文体活动和科学普及,确保科学知识全面普及,确保送文艺、电影、图书下乡和公益性文化设施免费开放,以及群众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比赛正常举办;文化产业投入,支持农村电影放映,提升基层文化服务水平,巩固公益性文化设施免费开放成果;支持公共体育事业发展,加大全民健身投入力度,促进提高全民身体素质。

(3)社会保障方面安排资金5215万元,安排用于:困难群众救助,实施城乡困难群众临时生活救助;完善社会保障体系,配套解决城乡养老、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城乡低保、城乡医疗救助,提高城乡低保补助水平,实施全县失依儿童生活补助;就业创业补贴,实施积极就业政策,支持就业困难群体创业就业,稳定全县就业形势;实施民族地区集中供养制度,为民族地区城乡“三无”人员、五保对象和孤儿提供集中供养,解决孤儿、艾滋病儿童基本生活费。

(4)卫生计生方面安排资金1500万元,安排用于:医疗保险(救助)补助,确保城乡居民医疗保险财政补助标准达标,推进城乡居民大病保险试点,加大重特大疾病保障力度,继续实施疾病应急救助制度;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实施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健康教育、预防接种等十一大类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计划生育,推动开展全县计划生育工作。

(5)生态环保国土方面安排资金1300万元,安排用于:自然生态保护;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补助;污染减排;地质灾害防治;推进小流域水土流失治理,支持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点治理,促进生态和生活环境改善,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6)经济发展方面安排资金600万元。主要安排用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支持工业园区发展,推进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招商引资,促进经济发展。

(7)农业生产方面安排资金20000万元,安排用于:综合扶贫,实施“脱贫攻坚”;农业、森林保险补贴,解决广大农牧民生产后顾之忧。

(8)商贸服务粮食方面安排资金290万元,安排用于:旅游发展,支持实施全域旅游发展战略,用于旅游品牌宣传、市场拓展、景区规划,促进全县旅游业发展;实施粮食储备轮换;支持实施商务市场拓展和招商工作正常开展,推进现代服务业发展。

(9)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安排资金1000万元,安排用于:交通建设,推进公路水路和农村公路改善、省道大中修、公路安全护栏等工程建设,着力改善群众出行条件,增强交通安全保障能力;农田水利建设,实施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和中小河流治理,解决农村人口和学校师生饮水安全问题。

(10)城乡住房方面安排资金1350万元,安排用于: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城乡社区公共设施,改善县城公共设施。

(11)一般公共服务和其他社会管理方面安排资金21551万元。主要用于保障行政运行、维护公共安全、促进社会稳定、增强政法经费保障、加强社会管理等方面。

以上收支预算安排,全面贯彻了县委、县政府作出的决策部署,在首先保基本确保机构运转所需支出的同时,对事关全县长远发展大局的重大增支需求进行了合理安排,做到收支平衡。收入预算安排与当前宏观经济发展的基本态势保持衔接,体现提高收入质量的基本要求。支出预算在首先确保基本保障的前提下,继续优化支出结构,支持重点更加突出,继续实施“十项民生工程”和20件民生大事,重点推进以困难群众急需急盼为主要内容的民生实事,新增财力主要用于支持全县脱贫攻坚、改善民生和社会事业发展。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草案

全县政府性基金可安排的总收入为786万元,其中:基金当年预算收入300万元,上年结转486万元。按政府性基金收支对应安排原则,当年基金预算支出786万元。

(三)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草案

截至2016年末,全县五户国有独资企业经营情况全部为亏损。根据新预算法第十条“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是对国有资本收益作出支出安排的收支预算”。因我县五户企业2016年累计经营均为亏损,无经营收益,所以我县2017年无国有资本经营收支预算。

(四)社会保障基金预算草案

全县社会保险基金收入预算为2911万元,加上上年结余资金4116万元,收入总量为7027万元。按照现行社会保险支出政策,全县社会保险基金支出预算为1921万元,结余资金为5106万元。

需要说明的是:社保基金2016年结余资金10218万元。2017年起,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由州财政局统筹,因此,上年结余减少了6102万元,为4116万元。

以上财政预算草案,请予审查批准。

四、扎实做好2017年财政工作

2017年,我们将认真贯彻中央、省、州、县委的决策部署,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着力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补短板、防风险,推动全县财政平稳健康运行,为实现“十三五”良好开局提供财力支撑和保障。

(一)促进财政收支平稳运行。依法组织财政收入,坚持巩固税源与培植财源并举,稳固基础财源、壮大支柱财源、培植新的财源,加强收入稽查核查,做到依法征收、应收尽收,努力实现财政收入恢复性增长。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严格遵照“保基本、保民生、促发展”序列安排预算,确保基本支出,加大民生事业投入,严格控制“三公经费”等一般性支出;加快预算执行支出进度,确保早支出、早投入、早见效。加大财政资金统筹力度,推进清理盘活财政存量资金常态化、制度化,集中财力用于增加公共服务供给以及亟需资金支持的重大领域和项目,充分发挥资金使用效益。

(二)助推经济稳增长调结构。加大财政合理有效投资,重点支持和保障精准扶贫、教育卫生、保障性住房、基础设施等领域项目建设,以稳投资促进稳增长;加大对工业、旅游业、建筑业、农业等产业的支持和投入力度,促进实体经济巩固向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创新财政资金投入方式,稳步采取投资补助、资本金注入、设立基金、股权投入等财政投入新办法,提升财政资金投入效益;大力推广运用政府购买服务、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激发民间资本活力,优化公共服务供给;深入贯彻实施财政金融互动系列政策,鼓励撬动金融资本加大资金投放。认真落实减税降费政策,进一步减轻企业和公民负担,激发企业和大众创新创业活力。

(三)强力推进财政扶贫攻坚。建立财政扶贫资金稳定增长机制,加大各级财政投入,争取上级支持,确保扶贫开发各项任务足额纳入滚动预算予以保障;积极引导和推进金融扶贫、社会扶贫、行业扶贫,构建多元化扶贫攻坚投入格局。大力推进财政资金精准投入,深入实施财政扶贫资金到村到户帮扶机制,确保到贫困户的专项扶贫资金额度不得低于年度到县专项扶贫资金总额的70%;紧紧围绕“七个一批”计划,强化财力保障,使财政资金更多、更好、更直接惠及扶贫对象;大力保障和实施“移民搬迁安置一批”计划,确保移民贫困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脱贫、可致富”。主动对接和深入贯彻“1+4+4”财政扶贫政策体系,不断增强贫困地区、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

(四)全面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加快构建现代预算制度,完善政府“四本预算体系”、实行全口径预算,精细编制三年滚动财政规划;深化国库管理和公务卡制度改革,继续试编权责发生制的政府综合财务报告;推进绩效管理制度改革,强化绩效评价结果运行。推进政府性债务管理规范化,积极争取和切实用好地方政府债券,实现“借、用、还”相统一,逐步建立完善“预警机制”,有效防范和化解财政金融风险。深化财政专项资金管理改革,对接和落实财政转移支付同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挂钩机制,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推进专项资金整合,提高民生支出占公共财政支出比重,稳步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

(五)从严维护财经纪律刚性。大力推进依法行政、依法理财,严格执行预算法等财税法律法规,用制度保证依法合规理财、资金规范运行,坚决杜绝乱花钱、乱作为。从严整肃全县财经秩序,组织开展严肃财经纪律专项检查行动,加强财政监督检查和问题整改,推进正风肃纪工作常态化、长效化,加大查处、问责、整改力度,确保资金使用规范、安全、廉洁。全面推进财政信息公开,自觉接受各方面监督,最大限度提高财政资金分配、使用、管理的透明度,促进财政资金、财政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各位代表,完成2017年度财政预算任务艰巨,责任重大。我们将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下,虚心听取县政协的意见和建议,认真贯彻落实本次大会决议,依法履职,扎实工作,攻坚克难,为推动全县经济社会稳定健康发展、民生持续不断改善作出积极贡献。

县财政局2020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21年财政预算报告第3篇

各位代表:

受县人民政府委托,现向本次大会报告2019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20年财政预算(草案)情况,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2019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2019年,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指导下,以习大大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的决策部署,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紧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在青海的具体体现,以“五四战略”、“一优两高”战略作为制定财政政策、安排预算资金的重要依据。认真执行人大各项决议,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落实积极财政政策,严格贯彻执行预算法,依法加强组织收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

(一)收入情况

1.一般公共预算。2019年我县的总财力为105108万元,其中: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345万元,上级财政补助收入98928万元(专项补助收入20688万元),债务转贷收入209万元,调入预算稳定调节基金2411万元,上年结余收入2215万元。

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345万元,完成年初任务的112.08%,较上年减收2066万元,同比下降60.57%,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中:税收收入完成395万元,非税收入完成950万元,具体项目完成如下:增值税完成197万元,较上年增长5.91%,增收11万元;个人所得税完成57万元,较上年下降60.96%,减收89万元;城市建设维护税完成72万元,较上年下降24.21%,减收23万元;印花税完成15万元,较上年下降42.31%,减收11万元;房产税完成39万元,较上年下降15.22%,减收7万元;城镇土地使用税完成1万元,较上年下降50%,减收1万元;车船税完成9万元,上年增长12.5%,增收1万元;耕地占用税完成1万元,增收1万元;契税完成4万元,上年增长300%,增收3万元;专项收入完成78万元,较上年下降17.89%,减收17万元;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完成3万元,增收3万元;罚没收入完成18万元,较上年下降83.18%,减收89万元;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完成800万元;较上年下降69.83%,减收1852万元;政府住房基金收入完成51万元,较上年增长27.5%,增收11万元。

2.政府性基金预算。政府性基金收入1263万元,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33万元;彩票公益金相关收入1230万元。

3.国有资本经营预算。2019年无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

4.社会保险基金预算。2019年社会保险基金收入1008万元,其中:个人缴费收入94万元,利息收入6万元,财政补贴收入202万元,上年结余收入706万元。

(二)支出情况

1.一般公共预算。2019年完成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共计103540万元,为年初预算的155.84%,比上年同期增支3126万元,增幅3.11%,其分项为:一般公共服务支出完成10112万元,较上年下降17.74%;公共安全支出完成4213万元,较上年下降1.68%;教育支出完成13136万元,较上年增长3.15%;科学技术支出完成726万元,较上年增长0.41%;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完成1992万元,较上年下降9.41%;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完成13378万元,较上年增长12.02%;卫生健康支出完成7920万元,较上年增长22.68%;节能环保支出完成4526万元,较上年增长12%;城乡社区支出完成4687万元,较上年增长82.37%;农林水支出完成36174万元,较上年下降5.86%;交通运输支出完成886万元,较上年增长24.09%;商业服务业等支出完成1500万元,较上年增长2578.57%;自然资源海洋气象等支出完成5万元,较上年增长66.67%;住房保障支出完成3127万元,较上年下降15.74%;灾害防治及应急管理支出完成1101万元;债务付息支出完成57万元,较上年增长470%。从支出执行情况来看,严格执行了部门预算,有效保障了各项重点支出。

2.政府性基金预算。政府性基金支出1234万元,其中,城乡社区支出4万元;彩票公益金相关支出1230万元。

3.国有资本经营预算。2019年无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

4.社会保险基金预算。2019年社会保险基金支出完成169万元,均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出。

(三)预算执行结果

1.一般公共预算。2019年我县的总财力为105108万元,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为103540万元,上解上级支出1282万元,补充预算周转金-25万元,补充预算稳定调节基金145万元,收支相抵累计财政结余为166万元,其中结转下年支出166万元。

2.政府性基金预算。2019年政府性基金收入1263万元,其中:上级补助收入1230万元,地方收入33万元;支出完成1234万元,年终结余29万元。

3.国有资本经营预算。2019年无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与支出。

4.社会保险基金预算。2019年社会保险基金收入1008万元,其中:个人缴费收入94万元,利息收入6万元,财政补贴收入202万元,上年结余收入706万元。支出完成169万元,年末滚存结余839万元。

二、2019年所做的主要工作

(一)着力壮大财政总量。一是加强税收征管。认真贯彻中央和地方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各项举措,分析研判收入形势,立足县情实际,突出重点,坚持依法征管,完善收入监控体系,积极落实减税降费政策,激发市场发展活力,培植壮大财源。加强财政票据和国有资源管理,强化非税收入征缴,着力提升财政收入质量,始终把做大财力总量作为财政工作的重中之重,2019年累计完成地方收入1345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112.08%,超额完成了年初既定的目标任务。二是积极争取上级专项资金。充分发挥财政职能,高度重视专项资金争取工作,会同相关部门加大向上级部门的汇报衔接力度、加强协调配合、凝聚工作合力,突出工作实效,重点在民生保障、特色产业等方面寻找新的突破口和增长点,努力提高上级补助收入水平,全年共落实中央各类补助资金 40632万元,增长7.51%。

(二)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突出保基本、兜底线,重点以保障2019年民生实事工程为抓手,努力提升人民幸福感安全感。一是保障脱贫攻坚坚实有效。坚持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的要求,继续巩固脱贫成果,保证稳定脱贫,支持实施产业扶贫、易地搬迁、三区三州发展、生态畜牧业产业化项目整县推进工作等,全年共投入扶贫资金14549万元。二是推动教育改革发展。安排资金13136万元,继续落实城乡统一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三江源生态教育补偿机制,积极落实果洛州《关于促进果洛教育事业跨越发展的意见》,加大学前教育、农村薄弱学校改造等教育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投入力度,努力改善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健全完善从学前教育到义务教育全覆盖的学生资助体系。三是支持社会保障和就业工作,累计拨付资金13378万元,推动城乡低保和脱贫攻坚有机衔接、筑牢兜底机制,完善了社会救助体系建设,提高城乡居民养老、医疗补助标准,发展就业保障机制,有效促进了社会和谐。四是支持卫生事业发展。拨付资金7920万元,促进县级公立医院能力提升,推动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健全财政补助与绩效考核挂钩的补偿机制,加大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投入。五是支持农林水事务。拨付资金36174万元,继续落实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农业机械购置补贴等惠农政策,及时足额拨付惠农资金。支持农田水利设施、生态畜牧业、移民后续产业发展支出,有力地促进了牧业增产、牧民增收。六是支持生态环保建设。落实玛查理重点流域排污设施项目,农村环境综合治理、城镇污水处理、天然林保护、退牧还草、湿地保护、厕所革命项目等资金4526万元。

(三)着力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细化财税体制改革任务,突出机制建设,强化制度约束,各项重点改革任务扎实有效推进。一是深化预算体制改革。完善预算编制体系,规范预算编制流程,细化预算编制内容,建立预算稳定调节基金,进一步完善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加大财政预、决算信息公开力度,强化预算执行管理,大力压减预算追加,预算约束力不断增强。二是强化资金绩效管理。盘活财政存量资金,强化专项资金整合,组织开展了对2018年度存量资金统筹盘活工作,对收回的整合资金严格按照上级财政部门要求,全部用于重点民生领域。积极开展财政绩效评价,完善了相关考评指标体系,并对全县各预算单位进行了评价。三是加强政府采购管理。实现政府采购支出3801.2万元,资金节约率达2.86%。四是强化政府债务管控。严格债务限额管理,年末政府债务余额2066万元,继续保持绿色可控。

2019年财政工作取得新成绩。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县委,县政府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和支持的结果,是全县人民的共同努力的结果。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的认识到财政工作中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困难和问题: 一方面受经济下行压力和政策性减收等因素影响,财政组织收入依然困难,增收基础仍不稳固,加之争取中央补助难度增大,财政总量持续增长的压力越来越大;而另一方面,在当前严峻的财政形势下,对过紧日子的要求没有形成广泛认识,加剧了财政收支矛盾,而保障社会经济发展、城镇升级、生态提质、精准扶贫、民生事业等刚性支出需求有增无减,要求也越来越高,财政收支矛盾十分突出。对这些困难和问题,我们将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三、2020年财政预算(草案)情况

2020年财政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习大大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紧紧围绕“五四战略”、奋力推进“一优两高”,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以改革开放为动力,坚决打赢“三大攻坚战”,做好“六稳”工作,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注重结构调整,巩固和拓展减税降费成效,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认真贯彻“以收定支”原则,加大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力度,坚持过紧日子,切实做到有保有压;防范化解政府性债务风险;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现代财政制度,促进全县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和谐稳定,保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

按照上述指导思想,2020年全县财政预算指标安排如下:

1.一般公共预算。全县公共财政预算收入73916万元。其中,上级补助收入72405万元(含预告专项资金17608万元),上年结转结余收入166万元,调入预算稳定调节基金145万元,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安排1200万元,主要项目安排是:税收收入安排 600万元,非税收入安排600万元。按照收支平衡原则,相应安排公共财政预算支出73916万元。

主要收入项目是:增值税279万元、企业所得税20万元、个人所得税102万元、城市维护建设税120万元、印花税25万元、房产税42万元、城镇土地使用税1万元、车船税10万元、契税1万元、专项收入100万元、行政性收费收入5万元、罚没收入45万元、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400万元、政府性基金住房收入50万元。

主要支出项目是:一般公共服务支出9935万元,较上年预算数减支2398万元,下降19.44%;公共安全支出2905万元,较上年预算数减支58万元,下降4.96%;教育支出11382万元,较上年预算数增支817万元,增长7.73%;科学技术支出553万元,较上年预算数减支162万元,下降22.66%;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1008万元,较上年预算数减支192万元,下降16%;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0692万元,较上年预算数减支1213万元,下降10.19%;卫生健康支出5560万元,较上年预算数减支22万元,下降0.39%;节能环保支出1968万元,较上年预算数增支254万元,增长14.82%;城乡社区支出2202万元,较上年预算数增支655万元,增长42.34%;农林水支出22269万元,较上年预算数增支6292万元,增长39.38%;交通运输支出416万元,较上年预算数增支46万元,增长12.43%;自然资源海洋气象等支出5万元,较上年预算数增支2万元,增长66.67%;住房保障支出2385万元,较上年预算数增支819万元,增长52.3%;灾害防治及应急管理支出376万元;预备费2200万元;债务付息支出60万元。

2.政府性基金预算。2020年政府性基金收入29万元,为上年结余收入;相应安排支出29万元,具体项目为城乡社区支出29万元。

3.国有资本经营预算。2020年不安排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与支出。

4.社会保险基金预算。2020年社会保险基金收入1122万元,其中:个人缴费收入74万元,利息收入6万元,财政补贴收入203万元,上年结余收入839万元;相应安排2020年社会保险基金支出1122万元,均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出。

5.存量资金安排情况。为进一步减少结余结转规模,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缓解财政收支矛盾,更好的保障和改善民生,现将以前年度存量资金做如下安排:

截至目前存量资金余额为12053万元,相应安排支出12053万元,具体为:教育支出816万元、卫生健康支出650万元、农林水支出6624万元、交通运输支出43万元、节能环保支出2452万元、城乡社区支出1468万元。

四、2020年财政主要工作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要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为“十四五”发展和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打好基础的关键之年,做好财政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围绕省、州、县委决策部署,以及县人大有关决议,及时跟进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适应新时代、聚焦新目标,细化完善工作措施,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牢固树立过紧日子和以收定支的思想,更好地统筹财力,确保财政平稳可持续运行。

(一)加强组织财政收入。一是依法组织财政收入,不断增强收入质量。落实好减税降费政策,切实做到应减尽减,应降尽降。积极与税务部门沟通协作,堵塞征管漏洞,着力挖潜增收,涵养培植税源。充分利用电子化管理平台,规范非税收缴行为,努力做到颗粒归仓、足额入库。二是积极争取中央支持。紧跟国家政策导向和资金投向,抓住我县的特殊性因素,着力在均衡性转移支付、重点生态功能区补助以及生态保护等方面加大争取力度,积极主动适应因素法、竞争性分配、考核评估项目资金分配等方式,做实项目前期,强化协调配合,确保财力总量稳定增长。

(二)突出保基本促重点。一是切实做好“三保”工作。建立健全县级预算审核制度,在优先保障保工资、保运转、保基本民生兜底政策的基础上,严控一般性支出、从严从紧安排“三公”经费预算,严格落实过紧日子要求,尽可能压减一切不必要的行政开支。二是加强民生保障。聚焦民生短板,认真做好2020年民生实事工程,加大教育投入,积极落实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支持改善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落实公立医院经费补偿机制,提升公立医院服务能力。完善城乡居民医疗救助政策和大病保险制度,适当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助标准。推进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提高重大疾病、重大传染病防控水平。落实社会保障政策,推进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城乡低保等制度实施,落实国家和省、州相关政策标准,提高低收入群体基本生活保障和政府对各种社会保险补贴投入,支持就业困难群体创业就业。三是支持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深入实施巩固提升脱贫成果行动要求,切实发挥财政支农资金投入的主体和主导作用,健全与脱贫攻坚任务相适应的投入保障机制,深入推进涉农资金整合,全面实施扶贫项目资金全过程绩效管理,健全扶贫资金动态监控机制,结合扶贫资金动态监控平台数据,切实管好用好扶贫资金。四是支持生态文明建设。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健全与污染防治攻坚战相匹配的投入保障机制,统筹资金支持重大生态环境保护工程、生态修复、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城乡垃圾污水收集处理设施建设、牧区环境综合整治等,加快发展绿色经济和循环低碳经济,继续发展清洁能源、新能源的使用,继续实施草原生态保护奖补政策,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加大绩效目标考核评估,建立生态保护成效与资金分配挂钩的激励约束机制。准确把握国家政策导向和支持重点,加大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补助和生态专项补助争取力度。

(三)推进财税体制改革。一是加快财政体制改革。稳步推进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工作,加强政策研究,完善改革举措,认真落实已出台的改革方案。健全预算管理制度。强化“零基预算”执行,健全支出标准体系,完善能增能减、有保有压的预算安排机制,着力打破预算支出固化格局。二是深入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在健全一般公共预算绩效管理的基础上,加强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绩效管理。切实将绩效关口前移,积极推行事前绩效评估。优化绩效目标,提升绩效目标的约束力,提高绩效评价质量。三是稳步推进税制改革。根据国家统一部署安排,落实好个人所得税改革政策,继续认真落实营改增改革和减税降费政策,逐步健全规范、稳定、可持续的地方税收体系,夯实财政收入基础。

(四)加强财政管理。坚持依法理财、规范管理,健全长效机制,全面提升财政管理精细化、精准化水平。一是强化支出管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努力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效率,严格财政专项资金管理,深化零基预算改革,完善预算安排与绩效目标、资金使用效益挂钩机制,坚决减少无效、低效支出。加大财政资金统筹使用力度,加快盘活财政存量资金,将难以有效支出的资金统筹调整用于其他亟需资金支持的领域。二是加强风险防控。认真落实中央财政关于加强风险防控的新要求,强化风险分析预判,严格执行制度规定,切实防范化解财政支出风险和政府债务风险,严格执行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管理及预算管理制度,把握好防风险和促发展之间的关系,健全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评估和预警机制,坚决遏制隐性债务增量,积极开展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绩效评价,做好债务信息公开工作。三是继续加大信息公开力度。坚持以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不断拓展预决算公开内容和范围,细化公开内容,完善公开的方式方法,加强预决算公开情况检查,全面提高预决算信息公开质量,进一步完善信息公开工作机制,推动建立规范透明的预算制度。四是加强政府采购管理。以强化采购人主体责任为核心,全面落实“谁采购、谁负责”的原则,完善政府采购交易制度,建立健全政府采购政策落实机制。五是加强会计核算中心管理。进一步规范会计核算行为,优化岗位设置,加强业务培训及指导工作,推进政府会计制度改革,强化部门财务报告和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报告的管理使用监督,确保单位资金核算规范、安全运行,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合法性,从源头上防腐治腐,促进党风廉政建设。

(五)加强财政队伍建设。一是强化思想政治建设。全面学习党的十九大和省第十三次党代会会议精神,认真学习领会习大大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牢固树立“四个意识”,扎实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使“四个扎扎实实”重大要求深入人心,转化成财政干部的自觉行动。二是提高服务全局的能力。坚决杜绝“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现象,强化效能问责,加强财政干部能力建设,着力打造一支专业化、高素质、服务型的干部队伍。

各位代表,做好2020年的财政工作任务繁重而艰巨,我们将认真落实本次大会决议,按照县委、县政府部署要求,主动服务大局务实苦干,开拓创新、锐意进取、履职尽责、扎实工作,努力开创新时代财政改革发展新局面,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县财政局2020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21年财政预算报告》由网友投稿分享,本页面最后一次更新时间为2021-01-02,仅供参考,下载后可根据需要自行编辑修改。

相关文章

《2021年市老龄委工作情况报告》:今年以来,市老龄办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老龄部门的指导和老年人权益保障委员会成员单位的密切配合下,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全市老龄事业和养老服务事业

《2021年市质监局工作情况报告》:xx市质量技术监督局2017年认真贯彻市委、市政府和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的决策部署,积极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强化队伍建设为基础,以服务经济发展为

《2020年长兴县政府工作报告》: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长兴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县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一、2019在拼搏实干中加快高质量赶超发展过去一年,面

  • 县财政局2020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21年财政预算报告_1611874062.

  • 县财政局2020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21年财政预算报告_.docx

  • 类似文档请点击tags标签查看,或者站内搜索:
  •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