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古诗大全| 教学资源| 作文| 扒知识| 扒知识繁体

在全市科学技术大会上的意见讲话

发布日期:2021-02-22 08:37:36

温馨提示:文章最低端有word版免费下载链接在全市科学技术大会上的意见讲话

以下是为您推荐的《在全市科学技术大会上的意见讲话》,所属讲话稿类文章,欢迎阅读参考!

在全市科学技术大会上的意见讲话第1篇

同志们:

市委、市政府决定召开这次会议,主要是贯彻落实全省及**市科技大会精神,总结分析我市科技工作的基本情况,动员全市上下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真抓实干,大力加快“科教兴新”战略步伐,努力开创我市科技工作的新局面。刚才,对获得全市科技工作先进单位、科技创新先进企业、科技工作先进个人和科学技术进步奖的单位和个人进行了表彰奖励,**等单位作了典型发言,希望大家学习先进,相互借鉴,共同提高。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强化认识,进一步增强加快科技发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对科技工作高度重视,坚持把加快科技进步作为拉动经济增长、提升综合竞争力的重要举措,作为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工业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的强力推进器,加大工作力度,强化工作措施,深入实施“科教兴新”战略,全市科技工作不断取得新成绩。一是科技创新能力逐步提高。最近几年,全市累计获得重要科技成果100多项,申请专利170余件。2004年,取得重要科技成果46项,其中达到国际先进水平1项、国内领先水平5项,省科技进步奖1项,**市科技进步奖8项;申请专利57件,其中发明专利20件,获得授权35件。今年上半年,申请专利93件,同比增长220%。二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加快。截止目前,全市高新技术企业达到96家,其中国家级4家,省级32家,**市级60家,累计认定高新技术产品154个。2004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和产品产值实现56.3亿元和48.2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22.7%和19.5%,分别比年初提高3.26和4.6个百分点,连续两年超额完成了**市下达的考核目标任务,两项产值每年都占到**市总量的三分之一以上。三是科技合作成效显著。成立了市生产力促进中心,与40多家科研院所确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建立了科技项目资源库,已向企业推荐国家级科技项目400余项,其中有12项实现了成功对接。发展企业工程技术中心、技术研发中心、农技科研中心等各类研发机构32家,配备专兼职人员300余人,有力地促进了各种先进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近几年,已培植中国名牌产品1个、省级名牌产品4个,自主培育农业新品种4个、引进新品种60个、推广新技术86项,无公害以上农产品质量认证达到 27个,全市工农业产品的市场占有率明显提高。四是对上争取力度进一步加大。2004年,共争取国家级火炬计划项目1项,省中小企业创新基金项目2项,**科技发展计划项目15项,获得上级无偿资金192万元。被确定为国家星火技术密集区、山东省星火人才培训基地、山东省“十大”食用菌示范县(市)、山东省制造业信息化示范县(市)等。

我市科技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是也应该清醒地看到,我市科技总体发展水平还不够高,还存在着许多不足和薄弱环节。一是依靠科技进行经济结构调整的任务十分艰巨,经济结构性矛盾仍然比较突出,传统产业所占的比重大,优化升级的任务还十分繁重;产业技术配套水平比较低,综合竞争力不强;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还没有得到根本性转变,人口、资源、环境对经济增长的压力越来越大。这既是我们加快发展中必须切实重视解决的问题,也是科技进步、技术创新的重大课题。二是科技基础薄弱,企业投入科技研发、科技创新的经费不足,多元化科技投入的格局尚未形成。三是人才匮乏,尤其是缺乏高层次的技术人才、经营管理人才和各类专业技术人才,人才的培养、引进、选拔、使用、市场配置等有效机制还没有建立和完善起来。四是科技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环境还有待于进一步优化,对高新技术企业、高新技术产品的税收优惠、资金扶持等政策有的落实不到位,关心科技、尊重人才的氛围不够浓厚等等。以上问题,需要各级引起高度重视,认真加以解决。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资源。只有不断推进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才能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从根本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才能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发展循环经济,促进人与自然相和谐;才能推动各项社会事业的共同进步,改善和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当前,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加快,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周期越来越短,科技进步与创新越来越成为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我们要建设经济强市,实现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就必须要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小、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发展之路。因此,各级要进一步提高认识,真正从思想XX度重视科技工作,切实增强加快科技进步和创新的紧迫感和责任感,把加快科技发展摆到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位置,增强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加大力度,强化措施,推动全市科技工作攀登新台阶、再上新水平。

二、突出重点,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市科技工作的总体要求和目标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创新、产业化”方针,以结构优化和产业升级为目标,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为主要途径,逐步完善政府大力支持、资源合理配置、产学研结合的区域创新体系,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从2005年开始,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和产品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重在现在的基础上每年增加2个百分点以上,各项工作继续保持在**市的领先地位。工作中,要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依靠科技进步,大力推进经济结构调整

推进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关键是要发挥科学技术的作用。

一是依靠科技进步,做大做强工业。要优化投资结构,瞄准科技前沿,有计划地选择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先进技术项目,加快建设速度,争取尽快建成一批示范带动作用强的高科技项目,并强化上、下游配套产品的开发,形成具有我市特点的新的高新技术产业群。近几年,我市招商引资成效不小,但在引进项目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重数量、轻质量,重资金、轻技术的倾向。下一步,在注重引进大项目的同时,必须特别重视科学技术和科技人才的引进,使我市的项目建设在高起点、高标准的层面上进行;对于现有的高新技术企业,要继续从政策、资金、信息、人才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和帮助,力促其做高、做大、做强,使之不断晋位升级;要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努力使更多的企业进入高新技术企业行列。抓住我市被确定为山东省制造业信息化示范市的有利时机,推进制造业信息化工程建设,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围绕煤炭电力、精细化工、新型建材、机械电子等骨干产业,对传统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实现设备、技术升级,形成一批在国内外市场上有竞争力的名牌产品和优势骨干企业;要继续抓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加强重大关键共性技术与产品的研究开发和推广应用,建立研发平台,提高承接、转移、孵化科技成果的能力。

二是依靠科技进步,提升农业和现代服务业水平。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是要依靠科技进步,推动农业产业化和工业化。要加快农业科技开发步伐,大力培育、引进优良品种和适用生产技术,推广节水农业、数字农业等先进农业技术,提高农业生产质量。要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培植龙头企业,延长农业产业链,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加快农业劳动力向二、三产业的转移。要重视农业信息技术的开发利用,建立高效的农产品市场信息网络,加快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建设,保证农产品的质量安全。第三产业,在积极运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商贸流通、交通运输、旅游等传统服务业的同时,要大力发展电子商务、现代物流、科技信息、科技咨询等现代服务业,努力提高我市服务业的档次和水平。

三是依靠科技进步,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要逐步把发展循环经济同调整全市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有机结合起来。在企业层面上,要按照生态、效率的理念,推行清洁生产,加快发展低能耗、少污染的高附加值产业,减少产品和服务中物料和能源的消耗量,实现污染物排放的最小化。在区域层面上,要按照工业生态学的原理,通过企业间的物质集成、能量集成和信息集成,形成企业间的工业代谢和共生关系。在社会层面上,要大力提倡建设节约型社会,一方面在加快发展的同时,努力减少资源能源的消耗,另一方面通过废旧物资的再生利用,实现消费过程中和过程后物质与能量的循环。

(二)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科技创新体系,促进科技进步

大力推进我市科技进步,必须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立和完善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科技创新体系。

一要建立充满活力的科技研发机制。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竞争机制对科技进步和创新的引导推动作用,把科研与市场相结合、把科技成果与资本相结合、把科技成果转化的效益与科技人员的切身利益相结合、把自主创新与技术引进相结合,努力构建结构优化、管理开放、机制灵活的科技创新体系。对科技项目立项、科技成果奖励等,要确保公开、公平、公正,进一步调动广大科技人员的积极性。

二要建立和完善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企业是科技与经济的主要结合点,是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重要载体。要大力支持企业建立研究开发机构,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使企业成为研究开发和科技投入的主体,不断推出科研开发成果,提高企业拥有核心知识产权的能力。要大力扶持民营科技企业发展,通过建立公平竞争的社会环境,鼓励和支持民营科技企业更多地承担市里的科技项目,大力开发高新技术。

三要建立和完善以科技成果转化为重点的科技服务体系。当前,我市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科技与经济结合不够紧密的主要症结在于市场经济要素发育不完善、科技中介机构作用发挥不充分。要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方式,积极构建以企业研发中心和市生产力促进中心为主体的技术推广应用平台,以科技咨询与评估、技术市场为主体的信息咨询服务平台,以银行融资、信用担保机构为主体的科技投融资服务平台,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高效优质的服务。

(三)建立多元化的投融资机制,切实增加科技投入

科技投入是公共战略性投资,是科技事业得以快速发展的基础。一是要发挥好政府在科技投入中的引导作用。近年来,我市不断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加大科技投入,实现了科技“三项经费”的逐年增长。各部门各单位要想方设法加大“双争取”力度,争取上级更多的经费支持。科技、财政、计划等部门要切实把准资金投向,精心选择一批具有发展潜力,示范带动作用强的大项目、好项目,进行重点投入,集中投入,提高资金使用效率。要严格资金使用管理,督促项目单位的配套资金及时足额到位,保证科研活动正常开展,坚决杜绝科研经费挪作他用,真正使政府投资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各乡镇办事处也要舍得在科技上多投入,努力压缩财政行政经费支出,拿出一定的资金,扶持一批科技企业发展,为区域经济长远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二是要发挥好企业在科技投入中的主体作用。企业是科技投入的主体,据先进国家统计,研发经费占销售收入的比重小于1%的企业难以生存,达到2%的企业勉强可以维持,达到5%以上的才有竞争力。在**市科学技术大会上,贾市长讲话要求,一般工业企业用于科技研发的经费不能低于销售收入的1%、重点骨干企业要达到3%以上、高新技术企业要达到5%以上。而我市2004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研发经费占销售收入的比重仅为0.8%,远远没有达到要求。经贸、财政、审计、科技等部门要切实搞好督查落实,力促资金到位。三是要发挥好金融机构对科技创新的支持作用。要充分发挥“担保公司”的作用,为科技企业贷款提供风险担保。各金融机构也要适应科技发展的新形势,为科技创新、高新技术成果商品化、产业化提供优质高效的信贷服务,在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实现“双赢”。

(四)以项目为载体,造就一支过硬的科技人才队伍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要立足项目培养人才,围绕项目招揽人才,实施项目锻炼人才,踏踏实实干成几个项目,实实在在造就一批人才,建设“人才新泰”。一要培养人才。采取办好职业技术学校、与高校联合培训、派出深造和到大企业、发达地区挂职锻炼等办法,加快培养一批高层次、实用型人才。二要引进人才。要制定优惠扶持政策,通过项目合作、技术咨询、课题攻关、知识入股、联合建设重点实验室等灵活有效的方式,吸引市外高层次人才来我市献智出力。三要留住人才。要建立和完善“能进能出”、“能上能下”的用人制度和“能多能少”的分配制度,推行科技人员岗位工资制、项目工资制、主要科技人员年薪制以及股权、期权奖励等多种形式的奖励机制,充分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对科技人员培训进修、子女入学就业、医疗保险等提供优惠和服务,努力为他们的工作、生活创造良好条件,形成有利于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良好局面。

三、加强领导,努力把我市科技工作推向更高水平

各级、各部门一定要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的重大意义,真正把加速科技进步与创新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切实抓实抓好,抓出成效。

(一)要切实加强领导。各级领导干部都要进一步强化科技意识,带头学科学、用科学,不断提高科学驾驭工作的能力和领导科技工作的水平。要坚持一把手抓第一生产力,把科技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准确把握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结合点,注重发挥科技的作用,使我市经济社会更快更好的发展;在制定社会发展、经济结构调整规划中,在重大科技攻关、技术改造、成果推广项目的实施上,主要领导要亲自参与,及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进一步提高我市的科技水平。

(二)要强化责任落实。实施“科教兴新”战略,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是一项社会工程、系统工程,责任重大,任务艰巨,尤其随着我市经济总量的不断扩大,要实现“两项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每年递增2个百分点的目标,工作难度一年比一年大。因此,科技、统计、经贸、中小企业等相关各部门要切实增强责任感,按照市委、市政府下达的目标任务,建立严格的责任制,形成目标明确、责任到人、措施具体、督查到位、考核有力的工作体系,确保科技工作顺利开展。要增强大局意识、配合意识,在抓好本部门、本行业科技进步工作的同时,立足于全市科技发展的全局,同频共振,齐抓共管,共同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合力开创我市科技工作的新局面。

(三)要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良好的社会环境是科技进步、经济发展的土壤。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要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对于国家、省、**市及我市已经出台的政策,各级各部门一定要不折不扣地抓好落实,见到实效。尤其要落实好税收扶持、技术资本与产业资本有机结合、鼓励企业加大研究开发投入等方面的政策。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和新趋势、科技发展面临的新任务和新要求,积极调整现有相关政策,不断完善科技政策体系;要营造良好的人才环境。想方设法提高科技人员待遇,为科技人才提供舒心的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要从领导干部做起,自上而下形成尊重人才,爱惜人才的良好风气;要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在全社会培育创新意识,倡导创新精神。加强对科技知识、科技专家、科技创新实践的宣传,普及科技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努力提高广大干部群众的科技意识,在全社会进一步形成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浓厚氛围和良好风尚。

同志们,全面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建设经济强市步伐,科技工作任重道远,让我们以这次大会的召开为契机,进一步发扬务实奋进,争创一流的精神,努力开创我市科技工作的新局面,为加速经济强市建设进程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在全市科学技术大会上的意见讲话第2篇

同志们:

  这次全市科技大会的主要任务是,学习贯彻全国、全省科技大会精神,回顾总结我市“十五”时期的科学技术工作,安排部署“十一五”时期实施科教兴常、建设创新型常德战略的工作。等一会,省科技厅的领导还要作重要讲话,大会还将对全市2005年度科技进步奖获得者、“十佳”创新型企业进行表彰。这里,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受到表彰的先进单位和个人表示热烈的祝贺!向为我市科技事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广大科技工作者,致以诚挚的问候和崇高的敬意!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认清形势,统一思想,切实增强建设创新型常德的紧迫感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特别是在“十五”时期,我市积极实施“科教兴常”发展战略,大力推进科技进步与创新,充分发挥科技的经济功能,为推进全市“三化”进程,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高新技术产业引领经济发展的水平进一步提高。

  到2005年,全市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到28家,比“九五”末期增加24家。高新技术产品产值由“九五”末期的7.5亿元增加到2005年底的50.5亿元,年均增长47%。在光机电一体化、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技术四个重点领域形成了一批具有较高产业关联度的企业和产业。

  二是以企业为主体的区域创新能力进一步提高。

  “十五”期间,全市建成了4个博士后工作站、11个技术中心、1个技术工程中心,先后有80家企业设立了研发机构。

  全市共承担科技攻关计划项目172项,取得重大科技成果180项。

  获奖项目中,有3项达到国际领先水平,11项达到国际先进水平,48项达到国内领先水平,45项达到国内先进水平。150个获得市级科技进步奖的科技成果转化率达到95%,其中工业科技成果转化率达到94%。

  三是科技对农村经济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强。

  “十五”期间,我市农业科技工作围绕“五个百万亩工程”建设,实施星火计划、成果推广计划等农业科技计划530项,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选育出的湘杂棉、金优稻等具有重大影响和较高效益的农业新品种组合,推广辐射全国乃至国外。建立县以上农业科技示范园(基地)60个,建成了金健优质稻产业基地、石门特早熟蜜桔培训中心等一批国家级示范基地。通过实施农业科技计划,建设农业成果转化基地,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

  四是科技创新基础条件进一步改善。

  建成了以常德科技信息港为载体的科技交流服务平台和常德市科技项目数据库、高新技术项目数据库、科技人才数据库、企业信息数据库等6大类数据库系统。积极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联合攻关,先后与中南大学、湖南大学、湖南农业大学等重点院校签订了市校科技合作协议,建成了中南大学常德科技园和北京高校高新技术产业孵化基地,进一步拓宽了我市新技术发展平台。

回顾“十五”以来我市的科技工作,虽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还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企业创新能力仍然较弱,全社会科技投入偏少,科技成果转化不快,科技人才创业环境仍需进一步优化,创新的社会环境还没有真正形成,等等。这些问题制约了我市科技事业的发展,影响了经济质量和效益的进一步提高,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目前,我们正处在大变革、大开放、大发展的时代,创新已成为时代最明显的特征。加快科技事业发展、建设创新型常德,对于我们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1.加快建设创新型常德,是应对激烈竞争形势的战略选择。

  当今时代,世界新科技革命迅猛发展,科技竞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焦点。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研究开发投入占其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一般都在2%以上,科技进步对经济的贡献率多在70%以上,对外技术依存度大多保持在30%以下。目前,全世界86%的研发投入、90%以上的发明专利都掌握在发达国家手里。在我国的发明专利中,外国企业和外资企业占绝大多数,其专利主要分布在高科技领域。为了强化市场竞争力,西方发达国家非常注重推动企业研究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技术,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在国际市场上,一般技术可以引进,核心技术很难引进;现代化的设备可以买来,现代化的经济买不来。要提高国际竞争力,必须加强创新能力建设,推动产业技术的跨越式发展。正是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党中央、国务院进一步把科技创新提到了新的战略高度。今年1月召开的全国科学技术大会,对我国未来15年科技发展作出了全面规划和部署,明确了指导方针、发展重点和政策措施,提出了用15年使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的宏伟目标。省委、省政府也召开了全省科技大会,作出了科教兴湘、建设创新型湖南的战略部署。全市各级各部门要深刻把握这一形势,进一步提高对世界新科技革命带来的机遇和挑战的认识,提高对建设创新型常德重大战略意义的认识,提高对发展创新文化、营造创新环境的认识,切实增强加快发展科学技术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2.加快建设创新型常德,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途径。

  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与人口增长和资源环境约束的矛盾,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我市面临的重大挑战。目前,相当一部分资源开发型产业,比如矿山、建材、造纸、纺织等等,大多是以拼能耗、拼投入和牺牲环境为代价的。今后,随着我市经济规模的扩大、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继续沿袭传统增长方式,经济增长所产生的巨大资源需求和对环境的破坏性影响,是难以承受的,必须做到适度适量开发资源,保护好我们的生活家园。自主创新是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途径。只有依靠科技进步与创新,才能进一步提高资源能源利用率,更好地保护生态环境,实现以生态环境为代价的增长向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增长转变,逐步缓解人口和能源资源、环境的瓶颈制约,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3.加快建设创新型常德,是保持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支撑。

  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是坚持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促进经济发展是科技进步的根本任务。国际经验表明,人均生产总值1000美元到3000美元的时期,经济结构就处于一个比较活跃期。活跃期的突出现象,就是传统的生产要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呈递减趋势,技术创新的重要性明显上升。目前我市人均生产总值已经跨越1000美元,依靠科技进步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已势在必行。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实现2010年全市人均生产总值达到2300美元的目标,要求我们在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益的基础上,使“十一五”时期的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保持在11%以上。实现这一目标,即使投资率保持在年均增长16%左右的高水平,科技进步贡献率也必须在现有基础上提高5个百分点,达到53%。因此,我市要保持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顺利推进全面小康建设,必须把科技创新作为经济增长最重要的发动机,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不竭动力源泉。

  4.加快建设创新型常德,是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的根本动力。

  推进新型工业化是我市在新世纪新阶段面临的主要任务。常德工业从20世纪50年代初起步,在五十多年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五小”工业、乡镇企业、国有企业和改制企业四个阶段,现在总体上还处于工业化中期的初级阶段。在产业结构上,布局不合理、优势不突出;在产业素质上,整体技术装备水平低、集约化程度差,投资和资源拉动型项目占主导地位,新上重大高新技术项目少,发展后劲不足;在产品品质上,高、精、尖产品不多,市场竞争能力不强。全市规模工业基本处在中下游产业链,多数企业是依靠大量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 主要产品仍是传统农副产品、初级加工产品,而像纺机、烟机、金鹏凹印、三金药业这样的高新技术企业为数不多,像高速卷烟机组、新型纺织摇架和经编机、高强度防弹制品这样具有高技术含量、精加工能力、高附加值的产品屈指可数。在自主创新能力方面,与发达地区比,也有很大差距。目前全市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创新技术的企业只有烟厂、洞庭制药、常纺机、中泰特种装备公司等少数几家。要改变这种现状,必须把自主创新作为工业发展的战略支撑,以先进的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推动工业化朝着高效率、高附加值和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二、明确目标,突出重点,不断开创建设创新型常德的新局面

  根据国家科技发展规划纲要,结合我市实际,建设创新型常德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中央提出的“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科技发展指导方针,认真落实省里提出的“创新引领、科技支撑、跨越发展、惠及民众”的工作要求,紧紧围绕我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部署,大力实施创新推动战略。力争通过5年努力,基本建成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和科技自身发展规律、具有常德特色的区域科技创新体系,使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传统产业技术水平明显提高,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有大的突破,涌现一批具有创新精神和能力的创新型人才,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名牌产品。到2010年,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3%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30%以上,“十一五”期间应用科技成果的转化率达到85%以上。

  “十一五”时期,我市科学技术工作的重点是:推进六大科技工程,建设十大特色产业基地。

  六大科技工程:

  

  一是技术创新引导工程。

  主要是通过开展企业技术创新示范,选择一批规模以上企业开展技术创新示范试点,引导企业实施人才战略、标准战略、专利战略,提升企业的技术创新水平和市场竞争能力, 建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和持续创新能力的创新型企业,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二是高新技术创业示范工程。

  主要是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实施制造业信息化工程,集中力量攻克机械、电子信息、医药化工、冶金建材、能源、农副产品加工等产业的关键技术、共性技术和配套技术,着力提高企业设计和制造水平。力争到2010年,我市的省级高新技术企业超过8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制造业信息化实现率达到100%,全市工业企业的技术装备达到全省先进水平。

  三是科技成果转化工程。

  主要是推广农产品深加工技术、优质高产高效农作物新品种培育技术、名特优水产集约化养殖与污染控制技术、动植物重大病虫害防治技术、节水农业技术、清洁能源生产技术、农业信息化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农业生物制剂与新型肥料、生态农业和高效设施农业技术等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推动一批实用技术成果向农业、传统产业、服务业的转移和辐射。

  四是科技富民强县工程。

  主要是建设50个左右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和示范基地,推广应用50项左右的农业科技实用技术成果,力争3-4个区县列入国家科技富民强县计划,全市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由50%提高到70%左右。

  五是引智引技工程。

  主要是通过加大引智引技力度,推进产学研结合,引进和培养20至30名拔尖人才或有突出贡献的专家,在支柱产业各领域培养2至3名学科带头人、30名左右科技实业家和企业家队伍,培养500名左右具有中高级职称的农业技术人才。促进中小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合作,建立良好的技术合作和依托关系。

  六是农村科技条件平台建设工程。

  主要是加强各区县(市)科技信息港的建设,完善全市农业科技基础数据库,建设一批创新能力较强、区域带动作用明显、在全省乃至全国有影响的农业专业技术协会、农业技术交易协会。探索“96318”科技信息户联网模式、现代远程教育模式、农村科技合作社模式、“双百”星火科技富民服务模式、科技特派员模式、科技大院模式等新型科技服务模式,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科技基础平台支撑。

  十大特色产业基地,即依托本地资源、技术、人才优势,在现代农业、先进制造业、新材料、生物医药、资源

  环境等优势领域,重点建设林纸一体化、新型材料、铝材深加工、汽车及零部件、大米精深加工产业化、洞庭湖区蚕茧丝产业化、畜禽养殖及深加工、特种水产繁养及珍珠深加工、优质林果、生物医药等10个特色产业基地,形成高新技术企业聚集、产业关联度较高的产业集群区。

  围绕上述工作重点,全市上下要紧密结合推进“三化”进程,尤其是紧密结合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努力把科

  技创新落实到加快发展、科学发展的实践中去。重点是在三个方面取得新的突破:

  1.要在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和引进上取得新的突破。

  高新技术产业是战略产业、朝阳产业,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强大引擎作用,直接决定着区域经济竞争力。要把高新技术产业作为支撑我市“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的先导力量,作为支撑常德崛起的强大筋骨,摆在突出位置,采取更有力的措施,加快“企业技术化、技术企业化”步伐。一方面,要通过更多地承担国家中小企业创新基金计划、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国家火炬计划、科技兴贸行动计划、国家重点新产品计划等科研项目,大力促进各种相关技术的有机融合,努力实现关键技术的突破和集成创新。要充分发挥企业的创新主体作用,支持骨干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加强研发机构建设,不断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集成创新和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特别是要立足我市特色和优势,引导和支持企业在光机电一体化、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技术以及农产品加工、铝业、制药、汽车等领域,大力培育有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产业和产业集群,加快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开发一批市场占有率高、经济效益好的高新技术产品。另一方面,要注重“选资招商”,积极引进一批高技术项目和原创型项目,努力增强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后劲。

  2.要在扶持现有企业技改和创牌上取得新的突破。

  我市传统工业所占比重较大,是实现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要大力推进国民经济信息化工程,重点改造和提升纺织、机械、建材、化工、食品等传统产业技术水平,拉长产业链条,促进传统产业特别是优势产业的优化升级,开发一批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名优品牌,努力形成优势产业科技化、科技产业支柱化的发展格局。今后,对获得国家驰名商标、中国名牌产品称号的产品,要按照以奖代投的政策,政府给予奖励,充分激发企业技术创新活力。

  3.要在现代农业科技的引进和推广上取得新的突破。

  现代农业的突出特点,就是更多地以技术创新来代替稀缺性的农业资源投入,以提高农业经济效益。要着眼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切实加强农业科技研究,加快农业科技示范园建设,积极推广新型农业科技服务模式,进一步建立健全农业科技引进、试种、示范、推广体系,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快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要以科技为依托和先导,大力发展现代农业,重点加强农业动植物优质高产育种、高产高效种养,农业装备、农业生态、农业资源的高效利用,以及农产品加工、食品安全等现代农业技术研发,巩固粮食生产的基础地位,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

  三、加强领导,强化措施,努力增强建设创新型常德的实效性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常德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事业,也是一项复杂、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涉及各个行业、各个领域。全市上下要共同努力、共同参与,努力为建设创新型常德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体制机制环境和政策人才环境。

  1.要加强组织领导。

  各级党委、政府要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切实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和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把建设创新型常德战略贯彻到现代化建设的各个方面。

  要强化第一把手抓第一生产力的意识,强化抓科技就是抓经济、抓创新就是抓发展的观念,真正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摆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强对有关重大问题的宏观指导和综合协调。省里正在研究制定市(州)、县(市、区)政府主要负责人科技进步目标考核办法,建立地区科技创新能力综合评价体系,形成上下贯通、协调一致的科技工作推进体系,逐步建立重视科技进步的长效机制。市、县也要研究制定相应的考核实施办法,并自2007年起实施考核。各地各有关部门要抓紧制定本地区本部门的科技发展规划,并采取切实有效的政策措施,扎扎实实推进科技工作。市直有关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能,认真落实“十一五”科技发展规划,及时研究和解决规划实施中的各种问题。

  2.要加大科技投入力度。

  对科技进步与自主创新是否真正重视,很重要的一点是看科技投入是否到位。各级政府要充分认识到投入科技就是投入经济,投入创新就是投入发展,坚持把科技投入作为一种生产性投入,千方百计加大增量。要按照公共财政的要求,建立和完善公共科技投入机制,逐年提高政府对科技投入的总体水平。今年,市财政增加科技投入500万元。到2010年,市县两级科技三项经费占地方财政收入的比例分别不低于1.5%和1.2%。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以财政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银行贷款为支撑,社会筹资、引进外资为补充,多层次、多渠道的全社会多元化科技投入体系。企业用于技术研究开发的经费要达到销售收入的2%,高新技术企业要达到5%。

  3.要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科技创新,人才为本。抓第一生产力,必须紧紧抓住人才这个第一资源,努力造就一支门类齐全、梯次合理、素质优良、规模宏大的创新人才队伍。一是要加快人才培养。坚持在创新事业中凝聚人才,把“人才─项目─基地”一体化作为培养优秀科技人才和领军人物的重要途径,依托重大计划、创新工程和重点科研基地建设,推进国家、省、市三级应用研发资金集成配套使用,搭建好科技人才干事创业的平台。二是要多渠道引进人才。要制定灵活多样的引进政策,重视运用“柔性”引进人才方式,加大引智引技工作力度,吸引大批优秀人才、高层次人才和出国留学人才来我市创业。三是要充分激发人才队伍活力。进一步建立健全激励机制,积极推动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效益分配,重奖在科技创新中做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要努力营造鼓励创造创新、宽容失误失败的良好氛围,加快形成有利于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体制机制。

  4.要营造创新文化环境。

  文化是创新的母体。要大力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在全社会形成崇尚创新、支持创新和追求创新的良好氛围。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学习科技知识,掌握科技动态,增强科技意识,主动热情地为科技发展服务。从现在起,要将科技知识学习纳入党校学习、干部培训的必修课程。要加强科普工作,抓好创新型教育,广泛开展群众性技术革新活动,努力提高公众的科技素养。要大力宣传科技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关键作用,宣传自主创新对提高区域经济竞争力的意义,宣传各行各业坚持自主创新的好经验、好典型,努力在全社会形成激励自主创新的良好舆论环境。

  同志们,加快科技发展、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常德,是一项充满挑战和希望的壮丽事业,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光荣历史使命。我们一定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定信心,振奋精神,真抓实干,为建设创新型常德而努力奋斗!

在全市科学技术大会上的意见讲话第3篇

市委、市政府召开这次全市科技创新大会,主要是传达贯彻落实全国、全省科技创新大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领导人总书记关于创新发展的重要论述,全面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我市科技创新发展步伐。刚才,我们为两个省级高新区授了牌、颁了奖,奖励了一批科技创新先进单位和科研成果,希望受奖励的单位再接再厉、创新佳绩。省科技厅张震宇厅长在百忙之中参加我市科技创新大会,并发表了重要讲话,对商丘市科技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从申报国家高新区、枢纽经济发展、科技引领、柔性人才引进等提出了明确的指导意见。我们要认真学习和贯彻落实,尤其是要充分发挥好高铁时代的交通区位优势,引进一些发达地区技术水平高的人才,提高我市的技术创新能力和攻关能力。在此,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对获奖单位和人员表示祝贺,对长期以来关心支持我市科技工作的省科技厅等省直有关部门表示衷心感谢! 借此机会,我讲四点意见。

一、深入学习,统一思想,切实增强创新发展的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 党的十八大以来,领导人总书记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工作,作出了创新是引领发展第一动力的重大判断,强调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紧紧抓住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特别是在今年5月30日召开的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和中国科协九次全会上,领导人总书记明确提出了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伟大目标:到20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203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新中国成立100年时成为世界科技强国。在今年全省科技创新大会上,省委、省政府强调,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大势所趋、形势所迫,事关河南前途命运。全省要站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现代化建设的高度,增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责任感、紧迫感,更加奋发有为地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让创新成为全省人民的意志和共同行动,走出一条从科技强到产业强、经济强的发展新路径,为中原崛起河南振兴富民强省提供引领和支撑。所有这些,对我们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加快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一定要全面系统地学习领会,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和省委要求上来,集中力量推进科技创新,增强创新驱动发展的自觉性、主动性。

近年来,全市上下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关于创新驱动发展的战略部署,围绕转方式、调结构、稳增长、创优势、保民生,积极发挥科技创新对全面创新的引领支撑作用,着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在创新基础相对薄弱的情况下,取得了较好成效,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一是创新主体不断壮大。积极实施企业创新能力培育工程,推动高校和科研院所加强科技创新,建设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9家,院士工作站2个,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科技创新团队5个,高新技术企业39家。

二是创新创业平台和载体快速发展。突出抓好载体和平台建设,各类创新资源加速集聚,创建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1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3家,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2家,省级高新区4个。三是开放式创新不断拓展。创新活力日益增强,市政府2013年就与省科技厅建立了工作会商机制,市校合作、市院(所)合作、企业与大学、科研院所的产学研合作普遍开展,不断紧密和深化。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得益于省级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得益于我市广大科技工作者的辛勤耕耘,得益于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当前我市科技创新和“双创”工作还存在创新创业基础薄弱,创新创业主体总量小、群体规模小、自主创新能力不强,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紧缺,创新创业投入明显不足等困难和问题。对此,我们要高度重视,认真加以研究解决。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面对日趋激烈的竞争,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墨守陈规、不思进取,必然会落后于人、受制于人。“十三五”时期,我们发展的外部环境和条件都发生了深刻变化,要实现弯道超车、跨越发展,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强化科技创新的引领和驱动作用。市委、市政府之所以召开这次大会,就是传达必须高度重视、切实抓好创新驱动的强烈信号,吹响经济新常态下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号角。全市各级各部门要从长远和战略的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工作,紧密联系商丘实际,全力推进科技创新工作扎实有序开展,以科技创新推进供给创新,以科技创新破解资源环境约束,以科技创新赢得发展先机、抢占未来竞争的制高点。

二、突出重点,抓住关键,坚定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落实创新发展理念的实际行动,是中央在新的发展阶段确立的立足全局、面向全球、聚焦关键、带动整体的国家重大战略。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必须从商丘实际出发,积极主动融入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战略,把创新驱动发展作为全市的优先战略,坚持市场导向、集聚资源、人才为先、重点突破,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带动全面创新,大力实施重点科技创新工程,推动发展动力根本转换,为加快我市跨越发展提供强大支撑和不竭动力。结合商丘实际,我们要抓好十大科技创新工程。

(一)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工程。科技创新必须紧盯战略性新兴产业、高端产业发展的需求和导向,为之提供源源不断的强大动力。我市金刚石超硬材料及制品、碳纤维新材料、生物医药、环保装备、制冷装备、生物质能源、电子信息等产业,现已初具规模,发展潜力巨大。下一步,必须通过加大研发投入、开展深度研发、发展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加强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引进技术和人才等途径,进一步加强技术、工艺、产品、管理等多领域研发创新,突破核心技术,提高技术含量,开发新产品、新业态,增强核心竞争力,扩大市场占有率,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二)实施传统产业技术创新工程。针对我市产业层次还不够高,传统产业比重较大,土地、资源、环保、用工等严峻瓶颈制约的实际,必须加快实施传统产业技术改造,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着力依靠高新技术,推广信息化技术、标准化技术、节能环保技术等先进技术、工艺和管理技术,改造提升装备制造、纺织服装、食品加工等传统加工业,通过实施一批重大科技项目、重大攻关项目,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努力突破关键技术,带动企业降本增效、技术改造,拉长产业链条,发展高端产品,提升传统产业竞争力。

(三)实施现代农业科技创新工程。围绕商丘品牌农业、高效农业、生态农业和高端农业的发展需要,开展相关技术研究,解决关键技术难题,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加强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和现代工程技术的广泛应用,突出科技创新在提高农业农村生产力发展水平、促进农民增收致富中的作用。河南省委、省政府在保证国家粮食安全的情况下,提出加大种养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给我们提供了新的农业发展路径。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战略转折期,抓住机遇,就能够在农业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中占得先机。我们要加快推进种养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积极推广先进适用技术和模式,大力发展高附加值的精深加工,推动种养业标准化生产、产业化发展、规模化经营。提升农业科技支撑能力,支持农业龙头企业与农业科研院所建立产学研长效合作机制,支持农业龙头企业创建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等各类研发中心,重点实施高产多抗广适花生新品种、玉米新品种、马铃薯等农业重大科技专项,选育示范一批高产优质农作物新品种。加强农业科技指导培训,继续抓好科技“三下乡”活动和“阳光工程”培训,全面提升农业科技成果入户率。

(四)实施科技创新主体培育工程。创新主体是构建现代创新体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的基础和核心。大力实施科技创新龙头企业培育工程,通过实施重大科技专项、培育知识产权优势、构建产业创新联盟等途径,培育一批主业突出、具有较强行业引领能力和国际、国内市场竞争力的科技创新型龙头企业。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加快发展,实施“科技小巨人”成长行动计划,着力培育一批高新技术企业、高成长性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积极落实国家有关对高新技术企业、高成长性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助力其不断发展壮大。

(五)实施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工程。积极引导和激励企业建设各类研发中心、重点实验室、院士工作站,达到一定条件的可以直接认定为市级科研机构,享受国有科研机构的相应政策。着力建设技术创新公共服务平台,重点依托国家和省级研发中心、重点实验室、院士工作站、质检中心、检测中心等,组织开展关键性技术研究,提升我市企业科技研发能力。建立科研项目资金公共管理平台,逐步探索依托专业机构管理项目,促进专业机构逐步市场化和社会化。全面推进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研发中心和自主创新体系建设,采取政府扶持、奖补等有效措施,着力培育各类企业研发中心、工程中心、检测检验中心、院士工作站、产业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打造一批研发、中试、技术转移、技术培训、人才培养的高水平平台。对各类科技创新平台,要加大资金投入、政策保障力度,要人给人,要政策给政策,要服务给服务,全方位支持。通过几年的努力,力争实现省级研发平台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企业、高成长性企业的全覆盖。

(六)实施知识产权提升工程。以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为重点,突出优势产业、重点行业、骨干企业,点面结合,大力培育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和优势区域。重点实施企业专利清零行动、知识产权优势培育行动,加大发明专利申请资助力度,增加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培育资金投入,力争“十三五”全市专利申请及授权量较前五年翻一番。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专项执法,切实保护专利权人合法权益,打击各种知识产权侵权行为,依法规范知识产权市场秩序。

(七)实施技术成果转移转化工程。强化尊重知识、尊重创新、充分体现智力劳动价值的分配导向。扩大高校、科研院所等事业单位的科技成果使用、处置、收益自主权。完善科技成果、知识产权归属和利益分享机制,提高骨干团队、主要发明人受益比例,可以提高到不低于70%。鼓励各类企业通过股权、期权、分红等激励方式,调动科研人员创新积极性。改革完善市属高校、科研院所聘用制度,优化工资结构,保证科研人员合理工资待遇水平。发展多层次技术(产权)交易市场体系,探索建立市级技术转移网络。对经技术转移机构促成在我市转化的项目,财政科技资金按实际成交额的一定比例给予技术转移机构奖励。

(八)实施科技开放与合作工程。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在更高层次上构建开放创新机制。继续推进政、产、学、研、用深度合作,政府部门重点做好组织、引导、协调,牵头与知名高校、院所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为企业搭好台、引好路、服好务。积极组织引导企业与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所开展产学研深度合作,吸纳国内外创新资源,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尽快增强创新能力。引导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建立机制灵活、互惠高效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开展产业技术协同创新,突破产业关键核心技术。深入落实市政府与郑州大学、河南大学、商丘师院、中科院所属院所、国家技术转移郑州中心等单位的全面战略合作,加快推进落实郑州大学商丘研究院、商丘师院大学科技园等重点合作项目建设进度,并不断拓展合作领域、设立新的合作项目。各县(区)也要从本地需要出发,积极开展与高校、科研院所的战略合作,促进校地合作步入新阶段。

(九)实施人才队伍建设工程。把人才作为支撑引领创新发展的第一资源,坚持党管人才原则,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使用、引进机制,努力建设一支规模宏大、富有创新精神、敢于承担风险的创新型人才队伍。积极推进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引导支持我市高校、科研院所按照人在岗在、人走岗销的方式,引进高端、急需科研人才。发挥“星期天工程师”作用,鼓励我市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科技人员到企业兼职,或在职创办企业,转化科研成果、专利技术,发展科技服务业等新兴业态、新兴产业,发挥创新创业示范带动作用。深入推进全民技能振兴工程,全面提高劳动者技能素质,造就一批高技能领军人才和“大国工匠”。实行更加积极的创新人才引进政策,更多地引进高层次科研人才、创业人才、经营管理人才,用产业集聚人才、以项目吸引人才、靠事业留住人才,吸引集聚国内外高层次人才。

(十)实施科技资本结合工程。科技创新的投入,财政投入是引导,企业投入是主体,金融投入是关键,要建立多元化研发投入体系。各级财政要按照科技投入法定增长要求,确保财政科技投入落实到位,发挥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引导更多的社会资本投入科技创新。要开启金融+科技双轮驱动,完善科技创新融资机制,推进科技投融资平台建设,培育壮大创新投资基金,发挥金融创新对科技创新的助推作用,为科技创新插上金融的翅膀。证券、金融等部门要加强产品和服务创新,支持科技型企业发展,支持企业开展创新研发,着力帮助符合条件的企业上市、融资。

三、落实政策,激发活力,大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对商丘来说,加快科技创新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加快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与科技创新是相辅相成的,“双创”离不开科技引领,“双创”是科技创新的重要推动力量。我们要把顶天立地的科技创新同铺天盖地的“双创”有机结合起来,使各类创新要素融合互动,让创新的力量倍增,让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蔚然成风,汇聚起经济发展的强大新动能。

(一)搭建创新创业平台。充分发挥各类投资主体作用,建设一批覆盖市、县、乡三级的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创新创业平台,满足大众创业创新需求。加大各类科技企业孵化器、电子商务创业基地等创业服务平台建设力度,在土地、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给予支持,构建“孵化+创投”的创业模式,为初创企业提供全流程服务。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打造创新创业高端平台和以创客空间、创新工场、创业咖啡、创业驿站、创意坊、创业沙龙为代表,适合服务大众创新创业的众创空间。建立健全市县两级中小微企业服务体系,建立融资担保、财会管理、法律服务等公共服务平台,为中小微企业提供全方位专业化的优质服务。

(二)强化创新创业载体。遵循创新创业区域高度集聚的规律,谋划建设更多的创新创业载体。推动商丘、民权、柘城、虞城等四个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积极借鉴北京中关村、深圳等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发展经验,加强创新资源的高效整合,完善创新体制机制,加快创新发展,努力创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支持其他产业集聚区加强研发机构和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提升招商引资科技含量,增强技术创新能力,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创建省级创新型产业集聚区、省级高新区。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科技园区,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对新认定的国家级、省级农业科技园区和省级创新型农业产业化集群,根据其资金投入以及绩效情况给予奖补。加快发展可持续发展试验区,实施科学规划布局,统筹产业、旅游、生态系统配置,发挥引领示范效应,推动全市经济、社会、科技、生态、文化可持续发展。

(三)完善创新创业政策。坚持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推行权力清单,进一步简政放权,减少审批程序,放手让企业在市场中自主求生存求发展,积极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发挥政府的组织员、保育员、服务员作用,加强政策扶持,加大资金投入,优化创新环境,建立创新创业专项资金,完善财税支持和金融服务,引导支持企业和科研院所面向全市经济社会发展重点方向和领域抓科技攻关和成果转化。要深入开展多层次、多形式、多内容的科普活动,不断提高社会公众的创新创业意识和素质能力。

四、加强领导,强化责任,努力为科技创新提供有力保障 加快科技创新、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一项系统工程。各级党委、政府要主动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加强领导,履职尽责,确保各项政策落到实处。

(一)明确责任。各级党委、政府要始终坚持创新发展不动摇,完善以创新发展为导向的考核机制,将创新驱动发展成效作为重要考核指标,充分发挥考核指挥棒对科技创新的导向性作用。要结合本地本部门实际,加强对科技创新重大问题的研究谋划,科学制定科技创新发展规划,建立健全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责任机制。各级科技主管部门要切实履职尽责,注重统筹协调,抓好业务指导,为党委、政府当好参谋和助手。各相关部门要各尽其责,加强协调配合,形成共同支持科技创新的强大合力。

(二)提升能力。在市场、产业、科学技术,特别是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的情况下,大量充满时代气息的新知识、新经验、新信息、新要求层出不穷,考验着领导干部的知识水平、创新意识和领导能力。各级党委(党组)要把厚植创新理念、普及科技知识,列为中心组学习的内容和干部教育的重要课题,使各级领导干部不断增强把握科技前沿、掌握创新规律、推动创新创业的能力。

(三)营造氛围。大力弘扬创新精神,培育鼓励创造、追求卓越的创新文化。广泛宣传科技创新的先进典型,着力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支持创新、鼓励创新的社会氛围,大力营造真重视、真投入、真服务、真考核、真落实的浓厚氛围。要在全社会推动形成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风气,使创新思想得到鼓励、创新才能得到发挥、创新成果得到褒奖。

同志们,创新引领发展,科技赢得未来。让我们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抢抓机遇、锐意进取,努力走好创新驱动发展之路,加快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奋力开创我市创新驱动发展的新局面!

《在全市科学技术大会上的意见讲话》由网友投稿分享,本页面最后一次更新时间为2021-02-09,仅供参考,下载后可根据需要自行编辑修改。

相关文章

《在市运管处贯条例条令动员大会上的讲话》:在市运管处贯条例条令动员大会上的讲话第1篇同志们:最近,我处颁布实施了《贵阳市运政督察条例(试行)》、《贵阳市运政稽查队伍内务条令(试行)》、《贵阳市运政稽查队伍

《建委垃圾处置费动员会讲话》:建委垃圾处置费动员会讲话第1篇明确目标任务狠抓责任落实圆满完成城市生活垃圾处置费征收与XX市卫生城市创建工作各位领导、同志们:刚才,长春常务副县长对开征城市生活垃圾

《建筑企业成本控制工作讲话》:建筑企业成本控制工作讲话第1篇职工同志们:国家会议中心工程在全体参建者的共同努力下,目前正在全力向着春节前混凝土结构封顶目标冲刺。参与奥运工程建设,全面实现"安全

  • 在全市科学技术大会上的意见讲话_1613954256.

  • 在全市科学技术大会上的意见讲话_.docx

  • 类似文档请点击tags标签查看,或者站内搜索:
  •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