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古诗大全| 教学资源| 作文| 扒知识| 扒知识繁体

学习践行强军目标心得体会

发布日期:2021-01-29 04:23:55

温馨提示:文章最低端有word版免费下载链接学习践行强军目标心得体会

 

范本1

 

践行强军目标心得体会

  “听吧新征程号角吹响,强军目标召唤在前方。”一首《强军战歌》唱出了我军在新时代下勇敢执着一心只向强军目标努力践行的热血豪情和坚定决心。作为一支有着优良传统和强悍战斗力的部队,人民军队始终坚持以能打仗,打胜仗为练兵之根本,积极响应党中央,总书记的号召,伴随着“中国梦,强军梦”的腾飞,奏响“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新时代强军主旋律。

1.树立正确思想,筑牢灵魂之根

    草木无根基则不稳壮,人无根基则动摇。坚定不移地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时刻坚守“党指挥枪”重要原则是我军一步步发展壮大的根基。党在我心中。不仅仅是一句口号,是真正需要每名军人铭刻在灵魂上的标志。回顾过去,展望未来,在新时期新环境下,做一名有灵魂的革命军人。

2.练就过硬本领,灌注军人血性。

    朝代更迭,历史变迁。如今早已不是各地虎狼争雄天下的战争年代。不过尽管如此,如果不以“能打仗,打胜仗”作为亘古不变的练兵目标,又何谈练兵。习总书记要求每一名新时期的革命军人应当具备两个素质特征,一是要有本事,二是要有血性。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国家军队的使命就是能打胜仗,落实到每名军人身上,则要求我们具备过硬的体能,军事素质,能在战争未发生之前做好充分准备,同时也能在战争发生后的第一时间给予敌人强而有力的打击。除了军人应该具备的必要“本事”之外,身处和平年代的我们更不该忽略掉一个此时我们最容易忽视的军人特质,那就是血性。作为新时代革命军人,我们应当将军人血性灌注到每一个细胞,每一根血管,在每一次训练,每一次演习中充分释放身体中所蕴藏的血性,顽强拼搏,永不言弃,为我们在未来真实战场上奋勇杀敌,不惧生死提供不竭动力。军人,以具有血性为荣。

3.坚守品德高地,铸就优良作风。

    古今中外,和平年代衡量一支部队战斗力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看作风。作风的好坏直接反映出这支部队的组织是否严密;官兵是否养成了良好的服从意识以及这支部队是否具备强悍的战斗力。俗话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但是不管于内还是于外,作风都是一支部队好与坏的最直接表现。其中每一名军人的言行举止、品德素质无疑是部队作风优良的关键因素。中国人民解放军之所以深受人民的尊敬和爱戴,除了因为我们创造了辉煌的战绩,帮助国人挺直腰杆,不受欺凌,当家作主,还归功于我们从老一辈革命先烈开始就保持着优良的作风,严整的军纪,在平日练兵之中不忘培养官兵的道德修养,传授官兵做人做事之道,从塑造具备优秀品德的军人出发,打造具备优良作风的军队。与之相比,德国法西斯军队却将军人品德,部队作风丢得一干二净,一路进攻一路屠杀,劫掠的拙劣行径为全世界人民所唾弃。身为新一代的革命军人,除了具备基本的人文素养之外,更高层次的思想品德修养也成为了一门必修课。要把个人品德养成与部队作风建设作为提升战斗力的前提保障,努力完善,不断提高。

 

范本2

牢记践行强军目标,做新一代革命军人——强军先强己

    习大大总书记在出席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解放军代表团全体会议时提出,努力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是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并在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新一代革命军人的概念,即“有灵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新四有军人。

一、 听党指挥,军人之灵魂

      当今的中国,处于和平年代的同时,四处也潜伏着危机。海上如南海争端,钓鱼岛事件及台湾问题等等。陆上有中印边境问题,西藏分裂势力……这一系列问题从国家层面而言,是主权问题;对于共产党而言,即为党的政权问题。如毛主席所言,有政权,必先有军权。而中国人民解放军是党的军队,是人民的军队,在繁杂的新形势下,为了祖国的繁荣富强,为了世界的和平稳定,忠诚于党,听党指挥,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因此,对党的正确领导,我们必须做到无条件服从,必须!

二、能打胜仗,军人之本事

  军人,生为战,能打胜仗,就是对党的热爱,对国家的忠诚,对人民的奉献。一名“有灵魂”的军人,必然要听党指挥,一名“有本事” 的军人,必然要能打胜仗。军人对党,对祖国的热爱,归根结底就是为了精忠报国。“文死谏,武死战”,就说明军人的使命与国家、民族的命运密切相关。一旦国家领土完整、主权独立受到侵犯,军人应首先站在排头。这不是一句空话,身着这身橄榄绿,我们必须有灵魂,有本事,日常刻苦训练,平时严格要求,时刻牢记自己的使命与身份,唯独如此,才能在战时奋勇杀敌,而不是撒腿就跑。

三、  献身使命,军人之血性

    漫长的五千年历史长廊中,中华民族沉淀出许多有血性的诗词。例如“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莫嫌旧日云中守,犹堪一战立功勋。”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等等。都将将士们的血性展现得淋漓尽致。从炎黄华夏至今,无论历朝历代,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繁荣富强都离不开一支过得硬的铁血军队。一名军人,如果思想懈怠,精神不振,就只会贪生怕死,丧胆亡魂,临阵退缩,是不可能对江山社稷的稳定起到实质性的作用。在抗美援朝战役中,为了能够端掉敌人的机枪巢,协助后续部队攻下敌军高地,他毅然决然的扑向了敌人的火力点,用身体死死将敌军的机枪口堵住,他就是黄继光,将军人的血性在沙场演绎的最可爱的人。军人,就要有“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敢于担当,敢于拼搏,敢于战胜一切敌人和困难。培养军人的血性,要大力弘扬当代军人核心价值观,增强军人精气神,要始终坚守革命军人的精神高地。

四、作风优良,军人之品德

    新一代革命军人的品德,是我军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源泉,是强战斗力爆发的动力。毛主席也曾提出“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同样是用以塑造军人的优良作风。常言道:“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军人的良好品德,是在不断加强对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认识中逐步养成的。因此,作为一名中国解放军,更应当自觉加强学习和修养,进一步坚定忠诚于党,热爱人民,报效国家,献身使命,崇尚荣誉的当代军人核心价值观,成为一名有品德,作风优良的军人。

    在中国梦的大环境下,强军梦即成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想要实现强军梦,就必须毫无条件的往强军目标靠拢。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没有强大的国防力量,没有一支有战斗力的军队,国家就不可能真正的强大,民族就不可能彻底的复兴。强军目标的提出,说明党已下决心将强军放在民族复兴路上一个重要的战略地位。是为了适应国际战略形势和国家安全环境变化的一步重要举措,具有里程碑的意义。要实现强军目标,就需要涌现出一大批新一代革命军人而为之拼搏,为之奋斗。

党在新时期的强军目标,与新一代革命军人,虽不是同时提出,但二者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从个人而言,我们需争做四有军人。从集体而言,我们应牢记强军目标,这样做都是为了能够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了能让举世瞩目的五星红旗永远迎风飘扬!

范本3

固国防 牢根本——让战斗力作为唯一根本标准永葆军队建设长久不衰

   十八大召开以来,习大大主席站在时代发展和战略全局的高度,对国防和军队建设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阐明了当前军队建设最为紧要的奋斗目标——强军,打仗。为此,一场关于军队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又如火如荼地展开着,这是一场关于政治标准的讨论,更是军队建设该如何取舍的一个关键时期。作为我党我军的一份子,人人均有义务与责任为强军目标不懈奋斗。

一、坚定战斗力标准下的政治性要求,明确我军建设的前进方向

    中国人民解放军是一支听党指挥的队伍,我军的所有建设任务都将是围绕党和国家的战略目标而进行的,在国际战略形势和国家环境发展变化的当今时代,国有国梦,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全民翘首企盼的百年之梦,作为我党的武装集团,党的目标就是我们前进的方向,党的召唤就是我们奋斗的动力。唯有将自身锻造成能打仗、打胜仗的英勇之师,做到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才能为党和国家的命运保驾护航。新时期,党和国家为国防和军队建设赋予了更为神圣的使命,透过这些,可以看到我党在承担执政使命的同时对军队的迫切要求,这是一项服务于国家战略部署的利益性需求,是一个服务于党、服务于人民的政治任务。可见,战斗力标准下的强军势在必得,战斗力标准下的政治要求更是关系全局、关系我党、关系人民的方向性指导,为谁而战、战之为谁,只有明确了目标,才能“静下心来”,才能“卯足劲来”,才能“少走弯路”,也只有坚定不移的执行好每一个政治任务,军队建设的步伐才会无往不利、风正帆悬!

二、坚定战斗力标准下的唯一性要求,确立部队工作的指导方针

    战斗力标准“唯一化”,这是习主席在提出强军目标之后,极度重视战斗力的成果。强军目标的提出,从侧面为军队敲响了警钟,和平年代的军队工作到底意义何在?远离战火的军人又该作何姿态?有人说,军人是为战争而生,那失去了战争,军人是不是就应该享受舒适安逸的生活呢?答案却是相反的,失去战争的军人,更应该枕戈待旦、厉兵秣马,备战更是军人职业的一部分。军队建设的任务也是同一个道理,外界的变化只会让我们的工作慎之又慎,和平“泡沫”往往是断送军队命运的潜在杀手。古语讲:举一纲而万目张,解一篇而万篇明。纷繁复杂的国际环境给了我们平静的表象,红灯绿酒的外界给了我们难以抵抗的诱惑,不良的社会风气更是渗透进部队的世界,种种恶劣条件直接影响到了军队各类业务工作的正常开展,但只要抓住要领,识破障眼干扰,我们的队伍依然会拾起优良传统,延续历史辉煌。切实认识战斗力标准的“唯一化”,是部队工作需要长期坚持的指导方针,练为战,练得是打得赢、过得硬好队伍,而非安全第一的花架子;训为战,训出有素质,有水平的作战力量,并非领导满意、成绩优良的表演家;预为战,放眼实战,着眼未来,演习演得出输赢,演不出经验教训,演不出一支能打仗的战斗力部队,也都是无济于事的徒劳无功。部队建设的点点滴滴、方方面面都值得每一位军人深思,娇生惯养,钻空子的军人队伍最终是无法在战争面前经受住考验的。

三、坚定战斗力标准下的根本性要求,在强军召唤之下锐意向前

    军人的首要任务还是打仗,是一个武装力量。不同的历史时期,人民解放军承担着不同的任务使命,但这都无法掩饰我们作为战斗队伍的根本。树立好战斗力标准,军队才能站得稳,军队的根本才能扎得深,时刻培养“打赢一切”的高标准意识,明确“打不赢就为零”的思想根子,才会从内在高度重视战斗力标准的军队建设,才能在外在表现出有血性、有能力的现实需求。一支时刻以提高战斗力为己任的军队是经久不衰的,他不会因为外界的因素变化而放弃对自身的要求,著名战争学家克劳塞维茨曾说过,战争的决定因素最终还是人的精神力量,也就是我们坚持培养的战斗精神,坚韧的战斗精神则是战斗力标准的灵魂。坚定根本,矢志不渝,或许我们的科技力量不是最发达的,我们的方法战术不是最先进的,我们的国力不是最具优势的,但这些都不能动摇我们敢打必胜的信心,不得成为阻碍我们提高战斗力的绊脚石。十八大以来,习主席战略性的提出了强军目标,也深刻指出了实现强军目标需要回答和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战斗力标准下的军队建设已然成为时代洪流下不可犹豫的迈步。立足根本,才能站稳脚步,本末倒置,视根为枝,只会贻笑大方,将国之大事沦为悲痛。

    强军号令,如在耳旁。作为新时代的革命军人,身为这场历史大舞台上的一份子,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去投身其中,紧随党中央的步伐,深刻学习习总书记关于战斗力标准下军队建设的重要论述,领悟我党实现强军目标的方针政策,做到深入浅出,学于思想深处,落于岗位实处,真正将战斗力标准作为部队各项工作的根本要求,切勿做表面文章,喊强军却又无所为,唯有根子扎得深,才可在细枝末节中坚定向前,锐意进取。

范本4

铸牢军魂,梦融强军

张 浩

    “赳赳老秦,复我河山,血不流干,死不休战。”在老秦人的呼啸声中,秦国的方阵铁骑,视战国六雄为草芥,攻城夺地,势如破竹,实现了华夏大一统;唐夏虎牢之战,李世民率领数千名玄甲军大败王世充数万之众,一役定乾坤,成就李唐王朝;嘉靖年间,戚家军抗倭,台州之役,九战九捷,为明朝海防的稳定做出了巨大贡献。历史证明,一个民族国家崛起和复兴的背后,势必有着一支强有力的军队为其披荆斩棘,开疆拓土。由此也可以看出,当前新形势下习总书记提出强军目标的重要性,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定要有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为坚强后盾。

一、溯游历史长河,坚定强军信仰

    二战中的德国,席卷波兰于一夜之间,甚至将德意志的军旗插至目及克里姆林宫的河畔,这样一个国土面积只有35万平方公里国家的军队创造出的战绩却不得不令世界震撼。虽然指挥这场战争的是纳粹党,但我们不得不从中看出一些东西;反观苏共,自戈尔巴乔夫推行改革以来,军队国家化的思潮逐渐开始泛滥,军队的对党忠诚开始动摇,最终导致了苏联的解体。这样一个在战争中成长起来的国家,却在和平时期的一场改革中断送了自己的前途,这不得不让人扼腕。于此可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十分必要的,听党指挥是军之魂,任何时期都要坚守住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这个高地,做到招之能来,来之能战。作风优良是保证。治军之道,得之于严,失之于宽。古有诸葛亮挥泪斩马谡,曹操”割发代首”等。通过这些,我们可以看出,精兵劲旅皆出于严;相反,奢靡散懒皆是法纪不振而至:北洋水师松于法纪,惰于练兵,船坚炮利的外壳下却早已是被腐蚀的锈迹斑斑,不堪一击,难支大清帝国大厦。在近代,蒋介石赦一张灵甫,毒瘤暗生,法乱而后功溃;毛泽东毙一黄克功,三军整肃,法定而后功成。由此可见,令严方可肃军威,命重始于整纲纪。悠悠岁月,时光像纷飞的雪花尘封了红军曾经的金戈铁马,带走了浴血奋战的峥嵘画面,却如大浪淘沙般沉淀下金石般的优良传统,熠熠生辉。秉承前辈的优良传统,将红色基因薪火相传。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人民军队就这样代代相传,直至今日,老兵永远不死,只是会慢慢消亡。而今,身为国防生的我们,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用先进理论武装我们的大脑,坚定自身信仰,崇尚荣誉,献身使命。

二、树立打赢思想,炼就过硬本领

    不论是外邦战例还是民族亲历,思想上的马放南山,行动上的刀枪入库,都印证着忘战必危,怠战必败的道理。因此,能打胜仗自然而然就成为是否有本事的衡量标准。俗语又说:“部队是个大熔炉,进去是块铁,出来是块钢”。但打铁还需自身硬,若没有能力和本事,何以服众?携笔从戎——国防生,文可提笔安天下,武能马上定乾坤。我们更要时刻牢记自己的身份,军之大事,命在于将。我们的能力不仅关乎自身的发展,更关乎国防的建设,千里之堤,毁于蚁穴,一点小的疏忽在将来就有可能酿成大祸。练就一身过硬本领,既是自身发展要求,亦是大势所趋。想起在边防学院训练时队长说的那句话:技多不压身,学来的东西都是自己的。身在象牙塔中的我们有充裕的时间,除过对专业知识的学习,我们可以利用课余空闲博览各类图书,拓宽我们的知识面,培养自身兴趣、管理方面的能力等一些软实力。并且要加强体能锻炼,关注军事动态,打好第一任职能力。当然,干任何事都要善于发现,勤于思考,勇于尝试,乐于实践,善于总结。本领并不是朝夕之间就可练就的,相反是一个“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的过程,许多事只有在达到了量的累积之后,才有质的飞跃。路漫漫其修远,还需自身上下而求索。

三、传承血性基因,弘扬红色传统

 

    但凡大争之世,凡有血气,必有争心。昔有大秦,经卫鞅变法图强,国力如日方升,剑刃出鞘,寒光过眼之间,嬴氏便是座上之王,座上之狼。屠六国于顷刻之间,毫无恻隐之心。如此嗜血成性,可谓“血性”?中天悬剑,公道自在人心。《亮剑》中李云龙说过这样一句话:“古代剑客们在与对手狭路相逢时,无论对手有多么的强大,就算对手是天下第一的剑客,明知不敌,也要亮出自己的宝剑。即使是倒在对手的剑下,也虽败犹荣。”我想,这句话应该是对军人血性最完美的诠释吧。血性,不只是果敢勇毅,还应有敢于担当的责任和公道正派的精神。我们的人民军队,从弱小逐渐走向强大,靠的是什么?我们靠的就是在民族存亡的关键时刻敢于担当的精神。纵然是敌众我寡,纵然是身陷重围,但是我们敢于亮剑,我们敢于战斗到最后一人,这就是战争年代的血性。和平年代又何以见得?训练场上争先恐后,分秒必争,宁可流血掉肉也不掉队,有一种永争第一的精神,在关键时刻豁的出去的勇气。而现处在学校的我们,身上不免有些书生意气,但作为一名准军人,我们要在平时刻意培养这种冲劲,多一点军人的气质,少一点学生的稚嫩。

四、矢志建功军旅,践行强军使命

    曾几何时,我向往三国中刘关张赵入敌百万军中取敌将之首的潇洒,也向往诸葛孔明未卜先知,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智慧。而今,我则更钦佩革命先辈抛头颅洒热血的壮举,赞叹人民卫士保疆守土奉献自我的无私。平凡的世界里,平凡的人创造出了不平凡的功绩。此时,我又不禁想起边防学院教员的那句话:无数的仁人志士以己血荐轩辕,他们的姓名我们无人知道,但他们用自己的血肉之躯铸就了新中国,这是他们那一代人的使命和担当,而今我们这一代的使命和担当又是什么?我想借用《上国血脉,源远流长》中的话来回答:念及先祖,七尺躯,三尺剑,立不世之功。而今东海、南海,游者非鱼,翱者非禽。余等及弱冠,不得为家邦建寸功,念此,空留愤恨。也罢,先扫一窠,复扫天下!

  • 学习践行强军目标心得体会_1611865435.

  • 学习践行强军目标心得体会_.docx

  • 类似文档请点击tags标签查看,或者站内搜索:
  •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