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古诗大全| 教学资源| 作文| 扒知识| 扒知识繁体

新常态下会计人才培养和会计教育改革问题研究

[摘 要]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会计领域也出现了新的变化,企业对于会计人员的需求也呈现出了多元化和多层次的新状态,在这种环境下会计人员的教育要做出相应的转变来迎合经济发展的需要,为社会提供符合需求的会计专业高素质人才。但是在实际操作中目前会计人才教育还存在着很多不合理的现象,不能与社会的要求完全契合,文章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供合理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 经济新常态;会计人才教育;教育改革

1 新常态下对会计人才的新需求

1.1 由单一型向复合型转变

新常态为企业的发展带来更多的机遇与挑战,市场环境更加复杂,这就要求经济发展新常态下企业的经济运行过程对会计人员的需求由过去的单一记账型转变为要求会计人员懂管理、会分析、了解市场形势、能够对企业的未来经营战略提供指导性意见。在这种经济环境下,会计人员必须具备能够解决新环境下企业发展遇到新问题的能力,能够灵活应对市场变化的能力,能够设计适合环境的新会计策略和应对新的突发情况的能力。此外,在经济“新常态”下,会计工作者需要打破这种传统壁垒,加强数据交流与融合,将大数据和互联网思维应用到会计工作之中。这就要求企业的会计人员不仅要懂会计专业领域的新知识,对于互联网的了解与应用也要有所提升,具备信息处理和整合能力,将会计工作与互联网平台有机结合,提升工作效率与效果。

1.2 由传统型向创新型转变

新常态下国家也在强调将产业结构向创新型转变,由“中国制造”转向“中国创造”,在这种环境下社会经济中创新能力成为企业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之一。会计人员也要转变思路,改变传统的、按部就班的工作方式,实现工作上的创新。会计工作的创新,体现在会计制度、工作方法和工作程序等多个方面。我国的会计制度应根据市场经济的新环境做出了适当调整,对会计工作中的很多方面做出了新的规定与定义。会计人员在日常的工作中也引入了很多新的因素,如会计工作网络平台的搭建使许多审批流程转向线上,提高了工作效率,也简化了工作流程,方便了会计人员对企业经济活动的监管。许多企业开始设立财务共享中心和账务共享中心,对企业的资金进行集中处理,有利于企业领导者对于资金的统一调配和使用,也有效避免了各层会计人员的违法违纪行为,这些都是新常态下会计工作中创新的表现。

1.3 由封闭化向国际化转变

新常态下国家强调“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由劳务输出、产品输出向技术输出、资本输出转变,无论是国有企业还是私有企业,都按照国际规范和自身国际化经营要求,对人才体制进行调整,制定相应的人才培养计划,加大境内外人才交流和国际化人才培训力度,多措并举进行国际化人才的培养。在这种情况下,随着涉外企业数量增多,要求会计人员开拓眼界,将目光投向全世界,了解国外的会计和经济制度,能够妥善处理好涉外经济业务,具有跨文化商务运作能力、经营与管理能力。熟练掌握外语,能够阅读国外的财务资料,能够与国外人员流畅的沟通,保证跨国工作的顺畅。同时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会计人员作为企业的管理人员还需要有敏锐的国际经济嗅觉,善于收集信息,了解各国形势,结合非财务信息预测企业未来环境的变化和世界经济形势的发展,具备良好的国际信息收集和整理能力。

2 新常态下会计教育存在的问题

2.1 高校课程设置存在缺陷

虽然高校在会计人员的教育过程中进行了课程的完善和细化,但却忽视了课程的内容,部分学科内容存在交叉,导致时间的浪费。在上课过程中很多教师还处在照本宣科的阶段,单纯地沿用“讲解―听讲”的教育方法只会造成事倍功半的结果,无法迅速、有效地向会计工作者传递最新的会计知识,也无法行之有效地提高会计人才的素质,既浪费了教育资源,又使得会计工作者在接受教育时浪费了太多的时间,从而造成了一种双向的浪费。在时间安排上,高校会计教育的学时安排与课程计划过于固定,往往在学生入学时就已经将其本科期间的课程学时安排好,只是在科目上略有调整。这种提前制定、固定实施的模式虽然保证了会计人才知识的系统性和稳定性,但是存在对社会新变化反应不及时的缺点,不利于会计人才根据社会新热点新情况调整自己的知识储备方向。

2.2 高等教育缺乏实践性

虽然高校在进行会计人才的教育过程中加入了实践内容,但是学生的实践内容往往流于形式,只是“为了实践而实践”,实践时间往往集中在大四后期,内容大多都是账务操作,对于社会需要的财务管理、成本管理和税务管理等方面内容很少涉及,部分高校成立的会计专业相关实验室,如会计电算化实验室、ERP模拟实验室等先进实践场所使用频率低,软硬件设施不完善,甚至存在仅仅挂牌却从不对外开放的情况,这些都无法满足会计人才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实践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的需求,造成了理论缺少实践支撑,在工作中往往似会非会、似是而非,不能够顺利完成会计工作。此外,许多高校师资队伍本身也缺乏实践经验,很多高校不允许教师校外兼职,这导致很多教师对于会计工作的变化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上,不能够为学生实践提供有效的经验和指导,面对复杂环境和问题缺少对策,反应不及时,不能够达到实践预期的目的。

2.3 社会教育机构培育机制不健全

虽然不同的经济形态和不同的企业对于会计工作者的需求有所不同,但企业在经济新常态下的发展则更多地取决于人才的素质和水平,在这种条件下,会计人员教育方式的改变就显得尤为重要。在此背景下受经济发展对会计人员的巨大需求影响,社会上很多教育机构推出了相应的会计教育培训,但是此类教育机构存在着师资力量薄弱、教育资质不足的情况,对于会计人才的培训质量差,体系不健全,甚至一些会计教育机构提供收费办证服务,向社会输送了一批有从业证书但是根本不具备专业技能的会计人员,严重影响了会计人员的行业素质,这种会计人员对于企业的发展产生了负面的影响,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潜在威胁。

3 新常态下会计教育改革的措施

3.1 明确目标,改变教育模式

高校在进行会计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要重视对新经济发展形势的跟进,一方面组织学生学习会计领域内的新变化,了解中国新经济形势下会计领域工作方法的改进。同时注重对学生新经济常态意识的培养,增加学生对于经济形势变化的敏感程度,能够根据经济形势的变化推测对自身工作领域的影响,在工作中具有前瞻性,能够根据种种信息对未来行业形势进行预判。另一方面做到“专”与“博”相结合,在专业知识上“专”,有深厚的理论功底,在其他知识上“博”,通过经济、税务、金融、法律等领域知识与会计知识相结合,培养学生时刻紧跟社会经济热点,提升自身竞争力,拥有良好的信息分析能力和环境适应能力,成为高素质、复合型的会计人才。

3.2 增加实践,拒绝填鸭式教学

这就要求高等院校在会计人才的教育过程中转变教育模式。摈弃传统的“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充分利用现代化与高科技的教育手段,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充分利用多媒体演示系统、积极开发会计教学软件、拓展网络教学,采取多种形式刺激学生的求知欲望,提升参与感。教师在课堂上要注重与学生的交流,及时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并及时解答,保证课堂知识的学习效果,提高教学效率,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教师方面,高等院校要加强教师队伍的实践水平;在学生方面,高校可以丰富学生的实践方式,采取校内实践与校外实践双管齐下的方式丰富学生的实践经历。

2.3 重拳出击,整治社会教育

政府相关部门要加强对社会上现存的会计教育机构的整治力度,设立起完善的审核标准,对于提供会计教育的机构严格审批,从根本上杜绝不符合要求的会计人员混入会计行业的情况。对于各种不符合规定的会计教育机构坚决取缔,严格会计教育机构的准入制度,定期对教育机构的授课内容和师资队伍进行全方面、多层次的检查,发现问题的严格惩处,采取吊销营业执照等方式加大对违规教育机构的威慑力,起到敲山震虎的效果,树立良好的社会风气。

主要参考文献

[1]王广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必须适应新常态的社会需求[J].中国大学教学,2015(3).

[2]齐建国.中国经济“新常态”的语境解析[J].西部论坛,2015(1).

[3]丁士勇.公司治理结构视角下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策略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3(22).

[4]李震.我国大学环境会计教育现状与发展趋势浅析[J].会计之友,2011(6).

[5]王昕宇,季克华.公司治理结构缺陷对会计信息质量影响的研究[J].时代金融,2014(12).

[6]杨政,殷俊明,宋雅琴.会计人才能力需求与本科会计教育改革:利益相关者的调查分析[J].会计研究,2012(1).

  • 新常态下会计人才培养和会计教育改革问题研究_UDYBE7CqLy.

  • 新常态下会计人才培养和会计教育改革问题研究_.docx

  • 类似文档请点击tags标签查看,或者站内搜索:

  • Posted

    in

    by

    Tags:

    Comments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