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古诗大全| 教学资源| 作文| 扒知识| 扒知识繁体

水环境治理情况调研报告

发布日期:2021-02-02 02:22:07

温馨提示:文章最低端有word版免费下载链接水环境治理情况调研报告

以下是网友发布的《水环境治理情况调研报告》,所属研讨体会类文章,欢迎阅读参考!

主任、副主任和委员:

为了更好地推动区政府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区委的决策部署,全力以赴为城乡中小河流综合整治打一场硬仗,弥补社会治理短板,区人大常委会将听取和审议城乡中小河流综合整治作为年度重点任务之一。为了筹备这次会议,区人大常委会成立了一个专门的研究小组,由分管副主任王其明担任组长,城建环保工作委员会负责人和部分成员担任组员。今年5月至9月,课题组就消除水体黑臭、违规拆除河岸、从源头加强污染治理、推进河道长效管理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课题组召开了相关乡镇和职能部门座谈会,了解本地区中小河流综合整治的总体情况;召开NPC部分代表座谈会,收集公众意见和建议;组织代表暗访徐航镇朝阳河、向京河、马鹿镇苏家河、安亭镇新开河等河流,准确掌握整治工作进展情况。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和主要成果。

在**,共规划整治城乡中小河流246条,其中纳入市级专项整治规划的141条,全长194公里,有针对性整治105条,全长54公里。截至10月底,已整改233.9公里,完成率94.31%。剩下的14.1公里全部开始整改,运行率100%。共拆除沿江违法建筑87万平方米,整治沿江工业企业204家,关闭畜禽养殖场3家,建成污水管网42公里,完成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户3000户,全面启动雨污分流改造住宅小区70个。经过近一年的努力,整个地区大部分中小河流基本消除了黑臭。根据10月份的水质监测,246条河流中有207条被评价为不黑不臭,水质达标比例为84%。群众对中小河流综合整治普遍满意。

在整治过程中,区政府围绕“消除水体黑臭,改善河流外观,巩固整治成效,提高公众满意度”的总体目标,理清思路,统一思想,自我加压,攻坚克难,确保工作有序推进。工作成果主要体现在:

(一)基础工作扎实有效。区政府提前规划,在**结束时,对全区中小河流进行了第一轮登记,基本摸清了周期性黑臭水体和常年性黑臭水体的分布情况。全市中小河流综合整治后,本着市委、市政府的新要求,秉承“不怕露底,不怕出丑”的工作态度,及时进行了两轮整理和摸底,不断梳理河道整治范围,确保整治不留盲点。在对点源、非点源、内源等污染源进行详细调查的基础上,认真分析黑臭河流的成因,率先建立全市河流基本情况数据库,实现“一江一档”,达到整治的目的。

(二)综合政策科学合理。根据中小河流综合整治工作标准和技术规范,结合嘉定地区的实际位置和水文历史,制定了系统、科学、可操作的工作方案。坚持“治水、治岸、治污”并举,以河道疏浚为基础,结合“五违四需”区域环境综合整治,加强河堤环境整治,同步推进截污治理工作,实行“一河一策”生态治理,标本兼治,水质改善初见成效。

(3)工作积极有序推进。加强组织领导,在区委支持下,成立由区委和区政府主要领导牵头的嘉定区水污染防治和中小河流整治领导小组,形成自上而下统筹协调联动的工作推进机制;加强制度治理,实行区、镇、村三级河长制,分级施压,以全区之力系统推进整治工作;加强考核问责,将河道整治考核结果作为干部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依据,严格落实责任,将严格问责纳入河道整治全过程;加强定期管理和保护,积极引入市场力量实施专业化河道维护,有效保证整治效果。

二、存在的不足。

(1)规划的主导作用有待进一步发挥。目前,全区水系专项规划方案尚未出台,在河道建设、水系渗透、水资源保护、水环境治理和城乡河道水生态环境改善等方面缺乏系统、整体、规范的指导。

(二)河道整治成效有待进一步提高。据调查,该地区中小河流综合整治与既定的目标任务和人民群众的期望相比仍有一定差距。一是从水质监测数据来看,仍有少量河道整治工程竣工后水质未完全达标;第二,进入河流的污染负荷仍然相对较高。源头控制和污水拦截不够彻底,雨污分流改造尚未实现全覆盖,仍有少量企业污水走私。

(3)河流管理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有一种现象是管理上领导多,联合管理的共同努力需要进一步加强。比如河道清淤截污由水务管理,企业排污监管由环保部门管理,河道内的捕捞设施由渔政管理,河道两侧的违法建设由城管部门管理,部门之间“条块分割”的现象依然存在。在乡镇层面,多头治河现象尤为突出,客观上存在管理边界模糊的情况。

(4)河道整治成果有待进一步巩固。一是部门联合执法常态化机制有待完善;二是基层河长常态化绩效水平仍有待提高;第三,全社会参与河道整治的氛围仍需加强,民间河道主管和河道监督员的作用未得到充分发挥。

第三,一些建议。

(一)加快编制专项水系规划。进一步强化绿色生态发展理念,综合考虑城乡一体化建设、水系布局、城市功能分区等因素,科学编制专项规划,为协调和促进水环境正常、长效治理提供系统指导。规划推动水务从传统的河道整治和保护向生态修复转变,从单纯关注水安全向水生态、水景、水文化、水服务和管理等并重转变。为构建现代新型城市水务体系,实现城市生态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保障。

(二)突出源头控制和污水拦截,努力改善水质。采取全方位措施,有效解决“岸问题”,减少污染源入河负荷。一是加快配套管网设施建设,不断加大污水拦截和管理力度,扩大污水收集范围,满足需求。在提升污水处理厂标准的同时,要充分考虑整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合理规划污水处理厂的布局,平衡南北区域的污水处理能力。二是加快实施雨污分流改造。深入开发现有居住区,按照条件成熟后陆续改造的原则,加快完成改造工作。新建小区应严格检查,严格控制监理和竣工验收,确保雨污分流彻底。三是加强河道排污口整治。加快农村生活污水处理,严格沿江企业管理,严厉打击直排和偷排。结合中央环保监管“回眸”,加强对企业生产生活废水排放的正常监测检查,杜绝涉水违法行为。

(三)注重长效管理,巩固整治成效。不仅要打赢治河的硬仗,还要善于打持久战。第一,完善工作机制,凝聚多方力量。进一步明确职能,整合资源,加强部门间协调和信息共享,实现水务、环保、城市绿化、公安、城管等部门联合执法常态化。二是进一步推进“河长制”,实现“河势稳定”。三大河长之间沟通协调顺畅;充分调动基层河长的积极性,提高他们的绩效效率;以公众监督作为对河道长度制度监督检查的补充,促进了河道长度制度的系统化。第三,根据《上海市中小河流综合整治和长效管理指引》的新要求,尽快研究颁布本地区河流长效管理办法,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构建最佳管理模式,确保“一管一好”。

(四)加强公众参与,营造良好氛围。继续加大对群众的宣传力度,做好政策公告和整改简报,提高广大群众的环保意识和对河流综合整治的关注度,增强关爱河流意识;进一步发挥民间河长、青年志愿者等群体的作用。鼓励公众投诉举报各类污染行为,建立全社会监督的网络体系,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共同管理的良好氛围。

《水环境治理情况调研报告》由网友投稿分享,本页面最后一次更新时间为2020-11-27,仅供参考,下载后可根据需要自行编辑修改。

相关文章

《关于在非公企业中加强工会组织建设的建议》:民营企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本市非公经济组织的数量众多,从业人员众多,劳动关系矛盾隐患较多,职工整体素质较低,经济发展任务繁重,迫切需要加强工会组织建设。加强

《青少年网络暴力的治理路径初探》:近几年来,随着社会转型期的加剧,社会心态的变化,以及网络社会的不断兴起,青少年网络暴力逐渐成为突出的社会问题。近几年来网络暴力的滋生与蔓延,已经严重影响了青少年

《宗教工作情况调研报告思考建议》:根据县人大常委会X年工作要点及例会议题安排,X月上旬,县人大常委会成立调研组,在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的带领下,深入x,采取听汇报、实地察看宗教场所、代表座谈、走访信教

  • 水环境治理情况调研报告_1612203727.

  • 水环境治理情况调研报告_.docx

  • 类似文档请点击tags标签查看,或者站内搜索:
  •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