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古诗大全| 教学资源| 作文| 扒知识| 扒知识繁体

物流革命与物流创新的方向、路径及策略

发布日期:2021-02-22 15:12:38

现代物流业正越来越融入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成为经济运行、发展的基础产业和支撑产业,物流创新也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创新最为活跃的领域之一,并深刻地影响着生产和生活方式。那么,在一带一路建设加快及互联网、人工智能、电子商务迅猛发展的大背景下,如何对待当前的物流变革和创新,如何准确把握物流业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2017年5月14日至15日,第二届华南现代物流学术年会暨第一届物流创新与新型物流人才培养全国学术研讨会在广州召开,来自全国各地一百多所高校以及政府部门、行业协会、科研机构、物流企业的三百多位物流专家和业界精英济济一堂,共同进行探讨。会议由中国商业经济学会、广东省商业经济学会、广东财经大学、广东智库联盟等单位共同主办,由广东省商贸物流与电子商务咨询研究基地、广州现代物流与电子商务发展研究基地等承办,由广东现代物流研究院、华南商业智库等协办,由中国流通经济杂志社、现代物流报社、第一物流网等媒体支持,主要围绕工业化进程与物流革命、一带一路国家战略与全球物流与供应链体系打造、物流技术进步与现代物流创新、我国物流业发展现状与最新趋势、互联网+物流、物流创新与人才培养等专题进行了充分交流,其中的重要观点综合整理如下,以供进一步探讨。

一、新物流时代物流革命与物流创新的基本特点

2016年10月,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在提出新零售概念的同时,也提出了新物流的概念。他认为,线上线下和物流结合在一起,才会产生新零售。线上是指云平台,线下是指销售门店或生产商,而新物流消灭库存,减少囤货量。一年多来,伴随着新零售理论与实践探索的不断深入,新物流的研究也在物流学术界广泛地进行,京东、菜鸟、顺丰等物流企业更是从实践的角度阐释着当前物流革命和物流创新的模式与方向。专家们一致认为,我国正进入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新时代,多位专家还专门论述了这场物流革命的特点与内容。

(一)新一轮物流革命的大背景

广东财经大学国际商学院院长、广东省商贸物流与电子商务决策咨询研究基地主任彭雷清教授认为,习大大主席倡导的一带一路建设,其核心内容就是中国主导的国际商贸物流体系建设,这也是当前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最佳机遇,同时,以互联网为基础的信息技术的进步和应用,又为物流业创新发展和转型升级提供了强大动力,正是这些有利因素的叠加,推动着新物流时代的到来。最近几年,以广州、深圳等国际物流枢纽城市为代表的华南物流领域,在物流信息化、智能化、国际化、体系化等方面的创新发展趋势突出,新现象、新模式、新业态层出不穷,迫切需要各界共同关注和探讨物流创新的相关理论和实践问题,从而推动我国现代物流业更好更健康地发展。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流通研究室主任依绍华研究员在《中国物流业现状评价和发展趋势》的专题报告中,重点从宏观角度分析了当前我国物流革命和创新的大环境。她认为,近五年来,我国物流业的整体环境发生了三大变化。一是物流发展的经济基础出现了大转变。2012年以来,我国经济进入了新常态。在新常态下,增速从高速到中高速,产业结构在调整,发展方式也在转变,物流业作为服务性产业,也随之发生很大变化,由规模扩张型向质量提升、效益提升的方向转变。二是需求结构发生变化。2012年,我国经济结构发生的最大变化,就是服务业首次超过工业成为第一大产业。2015年,服务业在GDP中的占比超过50%,表明我国的经济从工业主导型向服务业主导型转变。在这个过程中,物流也从工业品需求向服务需求转变,而服务需求的多样化、个性化趋势比较明显,与此相伴随的,是基础设施与铁路、公路以及物流园区等物流设施建设越来越完善。三是物流区域发展环境的变化。由于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不均衡,尤其是自然资源禀赋存在差异,不同地区的物流发展也存在比较大的差距。东部地区物流企业的数量和规模占到全国的2/3,而中西部只有1/3,虽然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加快,中西部物流发展将会非常快,但是从总体来看,东部物流业的发展水平远远超过中西部,因此,国家从各个层面对西部物流业发展给予了各项政策支持,包括物流业中长期规划以及流通节点城市布局规划等等。以上三个方面从宏观上意味着我国物流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时期。

(二)新一轮物流革命的五大特点

广东省商业经济学会会长、广东财经大学流通经济研究所所长王先庆教授从工业化进程与物流业生命周期的视角,探讨了这一轮物流革命的必然性和主要特点。他认为,我国长期以来重生产、轻流通的经济发展路径导致流通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当前经济发展的诸多问题聚焦的痛点所在,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工业化后期,一场深刻的大变革从工业革命向流通革命转型正全面展开,这在一定意义上相当于欧洲工业革命之前催生市场经济大发展的那一次商业革命。目前我国正在进行

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根本上就是要使生产制造业建立在有流通能力作为保障的基础上,核心内容之一就是打通物流瓶颈、去库存、补上物流这一块短板、降低物流成本。因此,中国正步入发展现代物流业的黄金窗口期,正迎来物流革命时代。

王先庆在《工业化后期的物流革命与创新物流》的主题发言中指出,任何行业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发展阶段有不同的使命,也有不同的功能。中国经济发展到今天,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其中有两个数据支撑。第一个数据是2015年中国人均GDP达到8 016美元,突破8 000美元;第二个数据是2015年第三产业GDP占整个国民经济的比重达到50.2%。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中国经济已经整体步入工业化后期和中等收入阶段,意味着我们的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商流体系、物流体系都随之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的核心内容,在于过去三十多年中我国物流业高速发展的源头始于工业化对物流的强大需求。物流的规模、流向、内容和速度跟工业化进程密切相关。根据日本、韩国等新兴发达国家的经验,进入工业化后期,物流革命便成为整个经济转型的重要切入点和突破口。结合当前大背景和大环境的变化,我国物流革命呈现出五个方面的特点:

一是物流系统的功能出现了新变化。传统物流主要是指商品在空间与时间上的位移,以解决商品生产与消费的地点差异与时间差异,包括运输、包装、加工配送等,为实现商品的价值服务。然而,在新物流时代,物流发展的功能不再只是简单地实现实体商品的物理转移,满足商品销售的物流载体需要,而是越来越多地参与商品价值的创造,并提升商品价值。而新物流不仅是物流与制造业、服务业以及电子商务的深度融合,而且还包括运输的合理化、仓储自动化、包装标准化、装卸机械化、加工配送一体化、信息管理网络化等。过去的物流主要是实现物体位置的转移,例如,传统物流只是把水果从产地运输到销地,而新物流时代,物流活动不仅只是满足运输、仓储、保管等基本物流功能,而且还延伸到采摘、分级、保鲜、包装、加工、分销等环节,直接参与价值创造过程,并促进价值提升。

二是物流关键环节的变化。过去的物流只是在中间环节,而现在则往两端延伸。从物流产业链角度看,物流产业发展的重心正从生产和销售环节开始向两端延伸,包括商品定制、研发、原材料采购等。

三是物流空间布局的变化。从物流区域发展角度看,过去的物流活动主要集中在中心城市、产业集聚区,新物流时代则重点是向社区、村镇等末端延伸。物流产业的空间集聚和整合出现新变化,开始从点、线逐步向面、网扩张,并逐步构成物流通道和渠道网络体系,国际物流大通道以及县乡镇物流体系越来越重要。这也是农村物流和国际物流大发展的时代。

四是物流管理核心因素的变化。在新物流时代,供应链将成为物流管理的基本工具,它借助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技术,越来越受重视,并广泛应用于现代物流企业的日常经营之中。传统的管理模式以及管理经验将大量失效。大数据+供应链将成为物流管理新常态,尤其是以生鲜供应链等为对象的专业性供应链将更加普及。

五是物流价值来源的重点发生变化。传统物流的价值来源主要是时间、人力以及机械,而新物流的价值来源主要是数据、信息、方案以及智慧服务。

对于物流发展与物流变革的阶段划分,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博士生导师马龙龙教授则认为,我国物流业发展已经经过了畜力主导物流、机械主导物流阶段,正在向互联网主导物流阶段跨越,这也是物流业发展的新浪潮,因此,催生了物流领域的大规模创新。

(三)物流在线化趋势与物流4.0时代

互联网专家、广州现代物流与电子商务发展研究基地副主任文丹枫博士在《互联网经济发展与物流变革》的专题报告及交流中,反复谈到互联网+物流问题。他认为,移动定位技术、物联网技术、大数据在物流业的普遍使用,使得消费者需求与商品实物的精准、及时、有效匹配成为可能,从而使物流效率大幅提升,物流商业模式的创新空间无限拓展,互联网+正在重构现代物流业。互联网与物流的融合,从传统物流理念、物流系统结构、顾客服务、存货管理、物料采购、运输过程等方面促进了物流革命,并大大加快了物流的信息化、自动化进程,促进供应链管理由推动式变为拉动式,从而更能使各种供给去产能去库存,实行以顾客为中心的经营模式。

文丹枫特别谈到互联网+在提升货运物流效率方面的意义。他认为,通常情况下,国际上衡量物流效率的重要指标是社会物流总费用占GDP的比重,而我国社会物流总费用占GDP的比重长期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车辆空驶率高,有关數据表明,我国公路物流占货运总量的70%以上,但车辆空驶率高达40%;另一方面是物流过程周转次数太多,货物往往要分几个批次才能运送完毕,且中间环节多、收费项目多、周转期长,即便吨公里运费低,总成本依然高于发达国家。然而,随着互联网+与现代物流的深度融合,尤其是大数据的广泛应用,使社会物流总费用占GDP的比重呈逐年下降的趋势。他提出,物流的在线化趋势,是互联网+物流深度融合的标志,这意味着物流业4.0时代的来临。传统的物流叫物流1.0时代;把原料、制成品等产品从供应地运到消费地的一系列信息,借助各方实现沟通与互联,使现代物流各个环节实现统筹协调,这可以称为物流2.0时代;现代物流能与制造业深度融合,从而将物流引入供应链管理时代,这也可以叫做物流的3.0时代。物流业即将到来的一场大变革,将是物流的4.0时代。而所谓的物流4.0,就是将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信息技术在物流领域全面应用,并使物流在线成为常态,消费者定制、智慧物流、联盟物流、无车承运、云仓等成为普遍现象。目前,菜鸟物流的创新之处就在于信息化物流。

二、新时期物流革命与物流创新的主要方向

如果说,过去三十多年中国物流业的发展经过了初级和中级阶段,也就是传统物流大发展阶段,那么,新一轮物流业发展将主要沿着信息化、国际化、体系化、自动化、高效化六个方向纵深发展。王先庆教授在总结发言中将这一场物流革命和创新的主要方向归纳为五向:向外,即走向国外、境外、全球;向内,即物流业内部分工更加专业化,业态更加丰富化,内部发展更加体系化、标准化等;向上,即延伸至生产的前端、上游包括定制、设计等;向下,即延长到流通渠道的下游、最后一公里、乡下农村物流;向深,即向物流业的高端、纵深发展,也就是物流技术、物流管理的深度发展。十多位专家就此进行了探讨和交流,并将重点聚焦于向外和向下两个方面。

(一)向外:一带一路背景下的物流国际化与国际供应链体系

目前,世界上共有224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国家193个,地区31个),虽然我国与大部分国家开展物流业务,但真正的物流体系覆盖率不到30%,我国自主控制的物流渠道体系还处于初步构建阶段,在全球范围内的商品投放能力相当弱,无法满足我国分销、零售业全球布局的需要,因此,在新一轮物流革命中,根据国家的全球化战略,构建一个有强大的商品投放和渠道控制能力的全球物流与供应链体系,以服务于我国的全球贸易、全球生产、全球销售、全球市场、全球资源配置新格局,将是最急迫的任务。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首席专家丁俊发在《一带一路和全球物流与供应链体系打造》的主题演讲中指出,习大大主席提出的一带一路实际上是一个中国的全球供应链,我们通过一带一路推行全球供应链国家战略。一带一路建设,一定要通过全球供应链的办法来运作。中国提出的五通(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与供应链管理中的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人流五流一体化运作,应该说是一个共同的理念、共同的运作模式。古代丝绸之路的发展有四个条件:一是商品经济的发展,没有商品经济的发展,古代的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就没有了意义,因为丝绸之路很多东西是商品的交换,所以没有不同国家不同的商品生产是不行的;二是商人的出现;三是货币成为可以进行交易的媒介;四是交通工具的发展。据此,当下的一带一路建设,也要从四个方面下功夫:第一,把产业链拉长,延伸产业链,不同的国家要根据自身的优势发展不同的产业,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前提条件;第二,要有一批优秀的商贸物流企业,也就是现代意义上的商人,因此,我们需要大力培养国际化的商贸物流人才;第三,人民币的国际化,这也是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成立的大背景;第四,建立并逐步完善交通体系,一带一路首先要把路打通,最终建成综合交通体系。在此基础上,建立中国特色的全球物流与供应链体系。

对此,广州大学物流规划研究院院长李芏巍教授在《物流大通道与物流节点和物流园区建设》的主题发言中认为,围绕一带一路建设,贯通沿线国家的国际物流大通道建设已经启动,其中中欧班列就是标志。目前,已经开通了渝新欧、汉新欧、蓉新欧、郑新欧、义新欧、厦新欧、兰新欧、长满欧、合新欧等班列,沿线的物流园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正在推进。一带一路的本质就是物流大通道,中国内陆全面向西开放,与我国西向的政策是一致的。我国在一带一路物流体系规划中,有六个国际物流大通道,即新亚欧、中巴、孟中印、中俄蒙以及中南半岛和中亚西亚经济合作走廊。目前,国家级物流节点有37个,区域流通节点有66个,但是国际物流节点如何布局,还处于构想阶段。对于国际物流大通道而言,物流节点尤其重要。物流节点是物流网络中物流线路的连接之处,是中转、集散和储运的节点。对于商流而言,物流节点是产生交易和产权交割的场所;对于信息流而言,物流节点是信息传递、收集、处理、发送的集中地;对于资金流而言,物流节点是资金完成支付重要的物理节点和时间节点;对于供应链管理而言,物流节点是管理、指挥、调度信息、衔接货物处理的中心。因此,为了推进我国国际物流体系和国际物流大通道建设,应该加快在全球范围的物流节点和物流园区建设。国际物流体系效率提升的关键,在于全球范围内的物流节点之间的互通互联。

(二)向下:大力推进城乡三级、四级物流体系建设

在现代市场条件下,经济落后最直接的反映就是商贸物流的落后。过去,中国物流业的发展主要集中在工业化进程起步较早的东南沿海发达地区和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这些地区和中心城市大多有相对完善的物流体系。然而,对于广大的农村地区、三四线城市、中小城镇以及居民生活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和物流配送体系严重滞后。可以说,全国2 800个县区、40 000个村镇的大部分行政单位的物流体系没有打通,存在着大量的断点和瓶颈,物流的毛细血管与大动脉之间连通不畅,全国物流的这张大网还没有联结起来。因此,在新一轮物流革命中,如何打通物流的最后一公里,提高物流在全国范围内的覆盖率和联通率,消除城乡与区域之间的物流鸿沟,就成了物流创新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

广东省惠州市物流商会会长、广东中粤通物流集团董事长黄河,提出了四级区域物流体系构建模式问题。他认为,我国目前三级、四级物流体系还不完善。中国物流的费用比较高,与国际水平还有很大距离,主要原因就是三四级物流成本比较高。我国的干线物流已经相当发达,效率也很高,但是到地级市或者比较偏远的农村县级市以及乡镇村则十分落后,物流体系在县、乡(镇)、村几级形成了短板和瓶颈。目前的三、四级(含地市一级)物流大部分各自为政,各自走自己的物流渠道,尚未形成体系。中粤通物流集团正在广东惠州构建市、县、镇、村四级物流网络体系,全网络布局,无盲点发展,从仓储、运输到最终的上门服务或者相关联的物流附加服务。主要包括几个方面:一是建设一个综合的物流分拨中心,通过仓储中心整合同行业物流链,整合供应商的物流,从单一、单点往多点配送。二是完善节点。在惠州区域的每个县市、每个镇建设相应的分拨网点,一方面收发从中央配送仓发往节点的货物,另一方面接收社会客户的资源、产品、货物,借助数据中心联通与全国干线的处理和分拨,把最后一公里的成本降到最低。三是建设物流载体。以物流巴士、物流货的、物流专车三类不同的业态形成配送体系,同时探索发展滴滴货车模式。四是物流平台建设。

湖北省赤壁市交通物流局局長胡文斌,结合2016年全国十大农村典型物流案例的赤壁模式,探讨了电子商务背景下农村物流体系建设问题。他认为,赤壁市农村物流体系建设主要涉及三个方面,一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建设标准化农村物流体系和节点;二是撬动政府和政府部门的能量推动农村物流融合发展;三是明确发展思路和发展模式,建立健全农村物流服务体系。赤壁市农村物流体系按照标准化建设、标准化管理、标准化运营的原则,建成了一个县级物流中心、10个镇级农村物流综合服务站、140个村级物流综合服务点。这些服务终端,以五条物流班车线为纽带串联起来。服务站点一点多能,既有物流、电商的服务功能,还有包括社保、经营服务以及购车、购票等涉及农村居民生活的诸多服务,实现了各种资源和功能的大融合。在这一体系里,整合了物流园区、物流企业,以及农村的邮政、供销社、商超等综合服务,同时也跟农产品生产和加工企业进行对接。

三、物流创新发展与转型升级的主要路径

自1977年从日本引进物流概念到2017年,我国的物流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实际上,随着互联网和电子商务的发展,最近五年以电商物流为主的新兴物流业态发展十分迅速,物流业整体呈现创新发展、转型升级与迭代发展态势,主要表现在物流业态、物流技术、物流模式、业务流程、发展方式等方面。

(一)物流技术进步与创新发展

中国物流学会副会长、北京物资学院副院长何明珂教授是国内最早研究物流问题的专家之一,他认为,我国目前已经形成了基本的物流体系,包括基础设施体系、物流节点体系、物流服务体系、物流运营体系等。在我国物流发展中,物流技术进步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这些技术中,既有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在物流领域的应用,也有人工智能、移动终端等工程技术、通信技术与物流的融合,此外,建筑技术、管理技术等都推动着物流业的进步和创新发展。

华南农业大学物流管理专业主任、博士生导师文晓巍教授,重点探讨了区块链技术在供应链管理中的创新性应用问题。他认为,区块链是一种分布式的计算系统,它去中心化、去信任,即使陌生人也可以充分共享资源,这使未来物流的很多资源可以充分发挥作用。比如蔬菜,从种植到加工、配送、批发、零售,一直到消费者整个环节,在传统模式下,信息不对称容易造成农产品安全问题,而在区块链技术条件下,从产地源头投入物及其面源污染和点源污染,到中间的流通加工环节,可以进行全程监控,真实记录整个过程的全部信息,减少欺诈,降低安全风险,从而使蔬菜的物流与供应链管理体系更加科学、完善。

(二)物流模式与体系的创新发展

京东集团高级总监、京东战略研究院副院长朱玉梅认为,未来的物流一定是建立在云之上的,是智慧物流,是云物流。未来的物流基础设施还要包括云,无论是私有云、公有云还是混合云。特别是电商物流,信息流已经成为其中枢和驱动力,未来物流云的服务非常重要,未来的仓或许将是云仓。京东物流追求的方向是建立智慧物流体系,全面智能化,即实现自动化设备、数字化运营、自动化作业,目前正在加强云仓建设。

(三)物流业态创新与无车承运人

广州宝供物流集团被业界公认为国内第一家第三方物流企业,在物流领域的创新发展一直走在全国前列。集团董事长刘武认为,无车承运人的核心竞争力是物流运输的一体化解决方案加精细化运输组织,这种商业模式就是在为客户创造新价值的同时赚取差价。宝供试点一年来,将每天所承接到的物流业务通过供应商管理系统,推送给经过评价、认定的司机,由司机自己来报价。实践证明,无车承运人模式通过减少中间环节,客户的物流成本降低了百分之十以上,也提升了司机(供应商或用户)的收入和工作效率,并减少了其运行成本。

广东铧为物流有限公司董事长邓华平认为,互联网背景下,应加快发展多式联运。铧为物流实行公铁联运模式多年,开通了电商班列、特殊班列、行包專列、快递高铁快运等,每一趟班列都装上了全球定位系统(GPS),实时跟踪,信息反馈及时,往返开行,来回有货,有效地利用了资源,效率也非常高。

四、推动物流革命与物流创新的主要策略

物流创新离不开体制、人才等方面的改革和环境支撑,因此,对于如何改善物流创新发展的宏观和微观环境,与会专家提出了多方面的建议。

(一)降低物流领域的体制性成本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流通研究室主任依绍华研究员从四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策略。一是要尽可能地消除物流领域的体制性成本,一方面要减少行政审批项目,减轻税费,并对收费进行公示;另一方面全面实施营改增之后,要对抵扣项目进一步完善;二是加快物流资源整合,提高集约化程度,如合理规划物流园区,整合社会物流资源;三是提高物流现代化水平和物流效率,尤其是要加大对高科技物流设备的研发和应用力度,鼓励采用新技术改造设备;四是注重物流专业人才培养,推行订单式人才教育,加大物流职业教育培训。

(二)推动物流与商流深度融合

广百物流公司董事长高艺林认为,物流离不开商流,物流创新要紧跟商业发展趋势,遵循商业发展规律。当前商业发展环境出现巨大变化,如消费方式改变、产业转移、商品推广全渠道化和快时尚化,倒逼物流业改革和创新。只有遵循商业发展规律的物流创新,才能获得持久的生命力。从商业发展规律来看,集中配送、共同配送将是趋势,市场潜力很大。

(三)推进物流标准化体系建设

从目前我国物流业存在的问题来看,如何降低物流费用是当务之急。2016年,全国物流费用总额11.1万亿元,其中运输费用6万亿元,仓储、保管费用3.7万亿元,管理费用1.3万亿元。东莞物流行业协会会长何玲认为,物流体系标准化是降低物流成本的路径之一。2015年全国物流标准化体系建设投入了37亿元,东莞作为全国11个试点城市之一在实践中发现了不少问题。比如,交通运输部鼓励发展无车承运人,但我国运输车型多达200种以上,在多式联运、互联互通方面,遇到标准不统一、难以匹配的障碍。此外,各种物流设施、设备、单证、平台、包装、保鲜、仓储等相关标准体系也要尽快完善。

(四)加强物流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针对创新型、专业型物流人才培养问题,广州大学现代服务业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谢如鹤教授提出,目前我国冷链人才严重不足,冷链物流是一个交叉学科,需要复合型的知识结构,需要既懂制冷、又懂物流、又懂食品。要加强培养懂冷链技术的物流管理人才和懂得物流管理的冷链技术人才,但这方面的专业师资严重缺乏。另外,高校在课程设置、实践环节、知识模块、技能训练等方面都要跟上企业的实际需求。

广东省采购与供应链协会常务副会长王燕凌也认为,物流专业人才培养要强调三方面的能力,即物流操作能力、物流技术应用能力和物流服务能力。

  • 物流革命与物流创新的方向、路径及策略_M6ez6vNzyD.

  • 物流革命与物流创新的方向、路径及策略_.docx

  • 类似文档请点击tags标签查看,或者站内搜索:
  •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