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古诗大全| 教学资源| 作文| 扒知识| 扒知识繁体

电大心理与健康形成性考核册作业答案2个版本

发布日期:2021-01-29 17:47:19

温馨提示:文章最低端有word版免费下载链接电大心理与健康形成性考核册作业答案2个版本

版本1

电大心理与健康形成性考核册作业答案

作业1

一.填空题

1.神经中枢 大脑 外界刺激

2.无条件反射 条件反射

3.认知因素 情绪因素

4.家庭因素 学校因素

5.空间 精神 行为

6.斯金纳

7.瑞士

8.罗杰斯 非指示性疗法

二.名词解释

1.条件反射是动物和人后天获得的,经过学校才会的,具有暂时性质的反射。

2.动力定型是人脑中形成的各种暂时神经纤细是按照客观事物直接的联系及其内部的关系,在大脑皮层上建立了一系列的暂时联系,构成了复杂的暂时联系系统,这些已经巩固了的暂时联系系统叫做动力定型。

3.亚健康即一种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第三状态”。

4.心理健康是生活在一定社会环境中的个体,具有一中持续良好的心情,其认识活动,情绪反应,一直行动处于积极状态,而且具有正常适当的调控能力,并能充分发挥其身心的潜能。

5.第一信号系统是凡直接作用于有机体感觉器官而引起信号作用的具体刺激。

三.简答题

2.健康人一般具备那些基本条件?

答:1.生长发育良好 2.神经系统的功能好 3.心肺功能好 4.身体素质好 5.对外界环境的适应和抗病能力强

3.怎样预防亚健康带来的消极影响?

答:1.通过体育运动来缓解身心紧张

2.科学的生活方式保证机体的健康状态

3.信心十足地适应不段变化的社会环境

 

4.心理健康的标准有哪些?

答:1.心理活动与外部环境师傅具有同一性

2.心理过程是否具有完整性和协调性

3.个性心理特征是否具有相对稳定性

四.论述题

1.答:影响因素:1.生理因素 2.心理因素 3.客观因素

2.答:如果一个人具备了智力正常,情绪健康,心理符合年龄发展的阶段特征,人际关系和谐,自我意识正确,人格完整,正视现实和接受现实的特征,则这个人心理是健康的。

 

 

 

作业2

一.填空题

1.广义学习 侠义学习      2.巴甫洛夫 桑代克 华生   3.正迁移 负迁移    4.主观体验 外部表现 生理唤醒    5.面部表情 体态表情 语言表情   6.诚实原则 宽容原则

二.名词解释

1.广义的学习指在生活过程中通过实践或训练而获得,有经验引起的比较持久的心理或行为变化的过程。

2.非智力因素是指除智力以外的心理因素。

3.认知派学习理论是认知主义强调学习的获得知识,形成认知结构的过程。

4.学习迁移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

5.需要是有机体内部的一种不平衡状态。

6.情绪调节是个体管理和改变自己或他人情绪的过程。

7.人际交往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社会主体之间运用语言或非语言符号交换意见,传递思想,表达感情和需要等动态互相作用过程。

三.简答题

1.答:学习是人生活的基本需要,是人生命的本体。

学生的学习既是学习知识经验的过程,又是学习做人的过程。

2.答:区别:1.在基本结构上,陈述性知识学习是以符号所代表的概念,命题和原理意义的学习;而程序性知识学习是为熟练掌握操作方法的学习。2.从意识控制的程序来看,陈述性知识学习是一种意识控制程度较高的学习,激活速度慢,往往需要很强的意识参与;程序向知识学习是一种意识控制程度较低的学习,激活速度快。3.从学习速度来看,陈述性知识学习速度快,能在短时间内大量累积,但遗忘的也较快;程序向知识学习速度慢,需要大量的练习才能达到熟练水平,但不易遗忘。

3.答:1.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突出学习者在教学过程中的中心位置。2.让学生察觉到学习内容与自我的关系,一个人只会有意识地关注他认为与保持或增强“自我”有关的事情,而这种相关性将直接影响学习的速度和效果。3.让学生身处一个和谐,融洽,被人关爱和理解的氛围。4.强调从做中学。

4.答:1.问题解决策略。2.记忆策略。

5.答:区别:1.情绪出现比较早,多与人的生理性需要相联系;情感出现较晚,多与人的社会性需要相联系。2.情绪具有情节性和暂时性;情感则具有深刻性和稳定性。3.情绪具有冲动性和明显的外部表现;情感则比较内隐。

联系:情感是在多次情绪体验的基础上形成的,并通过情绪表现出来;反过来,情绪的表现和变化又受已形成的情感的制约。

6.答:1.传递信息的功能。2.心理保健的功能。3.行为协调功能。

7.答:1.临近吸引2.外表吸引3.个性吸引4.相似吸引5.互补吸引6.互相吸引7.熟悉吸引

9.答:1认知障碍2.情绪障碍3.人格障碍4.能力障碍5.心理失常引起的障碍

四.论述题

1.答:影响学习的因素分为智力和非智力因素。

2.答:方法:1.强化自我认识。2.让谦虚感染人。3.以合作接交人。4.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他人。5.寻找双方的共同点。

措施:1.提高语言表达技巧。2.有计划地开展培训活动。3.有效利用计算机网络平台。4.合理利用行政手段的强制功能。5.拓宽沟通渠道。

 

 

 

作业3

一.填空题

1.独特性 稳定性 2.内倾型 外倾型 3.性器期 潜伏期 两性期 4.外倾性 神经质 精神质 5.自我中心期 客观化时期 主观化时期 6.自我扩张型 自我萎缩型 7.团体治疗法 系统脱敏法

二. 名词解释

1.人格是指一个人的整体精神面貌,即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2.气质是人与生俱来的典型,稳定的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与指向性等方面的一种稳定的心理特征。

3.性格是人对现实的稳定态度和习惯了的行为模式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4.人格障碍就是一个人典型的,惯常的行为模式表现得异于常人的特点。

5.自我意识是个体在与周围环境长期互相作用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6.挫折是指人们在某种动机的推动下,为实现目标而采取的行为遭遇无法逾越的困难障碍时,所产生的紧张,消极的情绪反应和体验。

7.系统脱敏法是一种对付受挫后的紧张与焦虑的有效方法。

三.简答题

1.答:弗洛伊德提出了以无意识理论为基础的人格结构理论,认为人格结构包括本我,自我,超我三部分。三我平衡,人格就会得到和谐发展,否则,就会产生人格障碍或心理问题。

2.答:1.生物遗传因素 2.环境因素 3.自我调控系统

3.答:1.胆汁质 2.多血质 3.粘液质 4.抑郁质

4.答:1.症状标准 2.严重程度标准 3.病程标准 4.排除标准

5.答:形成原因:根据精神病学家和心理学研究成果来看,产生反社会型人格的主要原因有早年丧父丧母或父母离异,先天体质异常,恶劣的社会环境及家庭环境,不合理的社会制度的影响,以及中枢神经系统发育不成熟等。

治疗方法:1.通过认知领悟疗法,明确认知,提高自我控制力。2.改善家庭环境,培养独立生活能力。3.行为矫正

6.答:自我意识结构表现在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控制三方面,自我认识是其中最基础的部分,决定着自我体验的住到心境及自我控制的主要内容;自我体验又强化着自我认识,决定了自我控制的行动力度;自我控制是完善自我的重要途径,对自我认识,自我体验都有调节作用。

7.答:1.物理世界 2.社会比较 3.反射性评价 4.内省 5.自我知觉与归因

8.答:1.个体生理因素 2.生活环境的不适应 3.自我期望与实际有效行为不匹配

4.人际交往不适 5.动机冲突

四.论述题

1.答:埃里克森认为人的一生发展要经历从出生到晚年的八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着某些特定的需要,会面临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即面临一种心理社会问题。如果这些需求满足了,那么个体就会顺利发展到下一个阶段。如果这个需求未被满足,那么就会停滞或倒退。

2.答:标准:1.具有和谐的人际关系 2.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3.正确的自我意识 4.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5.良好的情绪调控能力

如何塑造:1.要营造民主,和谐的家庭环境 2.认识自我,悦纳自己 3.提高自我防御和自我调控能力,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4.积极参与集体活动,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5.丰富知识,加强自我修养 6.培养良好的习惯

3.答:1.确立远大的理想,信念和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2.树立正确的挫折观。3.调节自我抱负水平。4.进行正确的挫折归因。5.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6.保持健康的情绪。7.养成良好的性格。8.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9.走出自我挫败的误区。

 

 

 

作业4

一.填空题

1.网络行为成瘾 网络交往成瘾 2.师生咨询 成员互询 3.职业导向系统 职业动力系统 4.气质 性格

二.名词解释

1.厌恶疗法是一种比较常用的行为治疗方法。

2.代币法是行为治疗方法的一种,通过使用诸如筹码、积分、纸片等作为强化物,以发挥正负强化作用而实施的行为改变方案。

3.理性情绪疗法是艾利斯创立的一种网络成瘾的认知疗法。

4.团体心理辅导是将网络成瘾的青少年集中进行行为干预和辅导,要靠“团体场”的力量与网络成瘾者自己的积极努力而达到矫治成瘾的目的。

5.择业心理是指人们对自我,职业和社会的认识基础之上形成的,对待职业和职业行为的一种心理系统。

三.简答题

1.答:网络成瘾又称因特网性心理障碍,临床上指由于患者对互联网络过度依赖而导致的一种心理异常症状以及伴随的一种生理性不适。

类型:1.网络色情成瘾 2.网络关系成瘾 3.网络行为成瘾 4.信息收集成瘾 5.网络技术成瘾或电脑成瘾

2.答:1.正常的自我控制能力。2.正确把握自己的情绪,以平静的心态面对不友善的交往。3.对信息由辨别真伪的能力。4.正确对待和处理网络与现实生活的关系。5.良好的自我意识。6.良好的人际关系。7.忘我的工作和学习热情。

3.答:1.网络自身的诱惑 2.家庭环境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影响 3.上网者自身人格特点 4.压力

5.答:气质分为多血质、粘液质、胆汁质和抑郁质四类。多血质的人适合对外交交往比较多,挑战性比较强的职业;粘液质的人适合比较稳定的,按部就班的职业;胆汁质适合需要经常打交道,工作内容和环境不断变化,且比较热闹的职业;抑郁质的人适合从事安静,细致的职业。

6.答:1.客观认识自己,优化人格 2.主动适应社会 3.增强就业能力 4.寻求心理咨询

四.论述题

2.答:1.反向实践 2.外部阻止物 3.制定目标 4.节制 5.提醒卡 6.个人目录 7.支持小组 8.家庭治疗

3.答:首先,要引导求职者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社会需要的关系,把个人职业发展与社会要求有机结合起来,其次,要帮助求职者全面,客观地认识和评价自己,再则,要引导求职在择业时具有发展的眼光和对未来的预见性,最后,要使求职者改变“一次就业定终身”的思想,树立“先就业,再择业,后创业”的择业观。

 

 

作业5

一.填空题

1.动力模式 行为模式   2.消极攻击人格 成瘾性   3.学绩测验 人格测验   4.教育测验 职业测验   5.卡特尔的16种人格因素测验 艾森克人格类型测量表   6.罗夏墨渍测验 主题统觉测验   7.摩尔根 莫瑞

二.名词解释

1.神经质是为了对付紧张刺激和避免焦虑而形成的一种特殊行为模式,是一种防御模式。

2.心理生理紊乱是一种具有心理病因的躯体疾病,是由于心理紧张,特别是情感紧张转变为实际组织的损害和生理平衡的失调。

3.消极攻击人格叫叫做被动攻击型人格,通过表面积极的答应顺从,而内在和行为上消极的拖沓,不作为。

4.心理咨询是一种人际帮助活动。

5.心理测量是依据一定的心理学理论,采用一定的操作程序,用分数或等级对人们心理行为进行量化的描述。

6.人格测验是对人与社会行为有关的心理特质的测验。

7.投射测验是一种想象式的测量方法,通过一定的媒介,让被试建立自己的想象世界,在无拘无束的情境中显露其人格特征。

8.智力测验是通过测验的方法来衡量认得智力水平高低的一种科学方法。

三.简答题

2.答:神经质的本质上焦虑。 特征:1.智力减弱 2.无法松弛的紧张不安 3.极端的自我中心 4.对爱情的过分需要 5.过敏 6.不能做出决断 7.僵硬和保守 8.人格解体 9.反对帮助

3.答:人本主义疗法的根本特征是以人为本。

5.答:优点:1.比较客观,不易受测试者主观偏见的影响。2.测量可以在短时间内获得每个被测对象较为丰富准确的资料。3.如果量表编制得好,组团的效应相当高,远比在实际工作中淘汰的办法更高效。

局限性:1.心理测量本身的科学性有待进一步提高,有不少心理测量确实存在科学性问题。2.运用心理测量很可能不公平得使合适者落选。3.被测试者可能利用心理测量的不足,介入一些非测量规范所要求的行为。4.心理测量可能被为获取测量资格证的人以及未经专门训练的人员滥用而造成失误。

四.论述题

2.答:精神分析疗法是建立在经典的精神分析理论之上,运用自由联想,释梦,对移情的分析与解释等技术,探究个体无意识中本能的冲动和压抑的经验,追寻童年不幸的经历,探究病变的根源,并经历自由练习阶段,移情阶段,疏泄阶段,梦境分析阶段,解说和说服阶段的治疗来帮助患者康复的一种治疗模式。

版本2

心理与健康

第一次平时作业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

1、人口膨胀:是指某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在短时间之内迅速增长而生产总值没有提高或提高很少。P6

2、文化堕距:是威廉.菲尔丁.奥格本在《社会变迁》中提出的概念,是指在社会变迁中物质文化和非物质的适应性文化在变迁速度上所发生的时差。P9

3、健康(世界卫生组织):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健康不仅指躯体没有疾病,还要具备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P13

4、孤独:乃是一种主观上的社交孤立状态,伴有个人知觉到自己与他人隔离或缺乏接触而产生的不被接纳的痛苦体验。P36

5、压力: P39从心理学角度看,压力是心理压力源和心理压力反应共同构成的一种认知和行为体验过程。

二、不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城市病”的具体表现有(  ABCD )P6

A、人口膨胀  B、资源短缺  C、环境问题  D、社会问题

2、现代人的健康内容包括(    ABCD )P13

A、躯体健康   B、心理健康  C、道德健康  D、环境健康

3、现代健康的含义是多元的、广泛的,所包含有(  ABD )P13

A、生理  B、心理   C、环境   D、社会适应性

4、符合对心理健康的描述有( ABCD)P17-18

A、天行健。君子应自强不息   B、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C、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D、三军可多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5、属于聂世茂总结的心理标准有( AB  )P18

A、不为物欲所累  B、悦纳进取  C、心理健康者有工作  D、充分的安全感

6、心理健康的十条标准是(  B C)提出的,该标准被认为是“最经典的标准。

A、奥尔波特   B、马斯洛   C、米特尔曼   D、库布斯

7、对症状自评量表描述错误的是(  A D)

A、作者是弗洛姆     B、该量表有90个项目

C、测验的目的是从感觉、情感、思维、意识、行为直到生活习惯、人际关系、饮食睡眠等多种角度,评定一个人是否有某种心理症状及其严重程度如何。

D、测验功能是对心理正常的人有良好的区分能力。

8、导致孤独产生的原因有(  ABC )P36

A、人格特质   B、环境因素   C、交际技巧   D、社会因素

9、容易陷入工作压力之中而饱受煎熬的特质的人是(  ABCD )P43

A、A型行为   B、消极情感  C、只觉性控制低下  D、自我效能低下

10、压力所引起的心理反应主要集中在( ACD  )方面。P46

A、个体认知能力  B、健康状态   C、情绪   D、行为反应

三、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15分)

1、现代人面临的心理不适应主要有哪些?

答:第一,原有价值观正在消解,新的价值观没有树立,在生活中找不到可以以之为标尺的价值标签,出现价值观混乱。

第二,心理失衡现象日趋严重。

第三,知识更新的速度加快,使人们在学习、就业上的压力加大。

第四,网络依赖群体在扩大。

第五,归属感缺失现象在部分人群中扩散。

2、简述台湾学者黄坚厚提出的四条心理健康标准?

答:第一,心理健康者有工作,而且能够把本身的智慧和能力,从其工作中发挥出来,以获取成就,他乐于工作,能够从工作中得到满足。

第二,心理健康者有朋友,他乐于与人交往,能和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而且在于人相处时,正面的态度常多于反面的态度。

第三,心理健康的人对于他本身有适当的了解,并进而能悦纳自己,他愿意努力发展其身心的潜能,对于无法补救的缺陷,也能安然接受,而不作无谓的怨尤。

第四,心理健康者能和现实环境保持良好的接触,对环境能做出正确的、客观的观察,并能够做健全的、有效的适应,他对生活中各项问题能以切实的方法处理,不企图逃避。

3、比较悲观者和乐观者的处事特征?

答:(1)悲观者的处事特征

①最坏的打算。②周密的心理安排,将焦虑具体化。

(2)乐观者的处事特征

①对未来始终充满信心。②以解决问题为中心的处事方式。③积极的应对挫折。

四、材料分析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

1、通过分析以下两个例子,说明心理学与健康生活的关系。

(1)                          超级病毒

据2010年8 月11日出版的英国《柳叶刀-传染病》期刊介绍,目前有一种新出现的不明原因的病症正在一些国家流行,一些西方医学家把这种病叫做“新德里金属—β—内酰胺酶1”,或者简称为NDM—1。由于许多发病者曾在印度或巴基斯坦旅游和治疗,因而研究人员推测这种携带NDM—1的细菌可能起源于印度次大陆。据报道,这种病可以通过饮水等途径传染,表现症状为肠道感染,这种新型细菌对几乎所有抗生素都具有抗药性,死亡率很高。据报道,这种病毒对任何抗生素都抵御,也就是说,感染这种病毒的人无药可医。

(2)苏联翻译版的《巫术的见证人》中有这样一个例子:一个罪犯因犯杀人罪而判处了死刑,人们告诉他将用切断动脉的方法处决,人们把他押到刑场,向他展示了刑具,一把解剖刀,然后蒙上他的眼睛,接着在他的手臂上划了一刀(但是并没有划破皮),然后用一股细细的温水靠着他的手臂流去,给他一种血流的错觉,水不断在流,放在地上的水盆发出嘀嗒的响声,不久以后,犯人死了,和切断精脉死亡的症状完全一致。

——摘自俄语版《巫术的见证人》

答:超级病毒的例子让我们明白,医学并不能解决所有健康生活所需要的身体安全问题,而《巫术的见证人》中的事例则让我们明白,我们的心理一旦出现问题,将会对身体产生极大的影响。综合这两者,那就是:健康的生活必须是躯体处于强壮和精神充满活力的状态。心理学关注健康的促进和维护,关注社会的稳定性,关注生活质量的提升和卫生保健费用的使用等。大量的日常生活经验证明,危险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是发生疾病和导致异常死亡的主要原因。而科学研究又进一步告诉我们,健康行为是由情感与动机、赞赏与惩罚、态度与信念、心情与特性等多因素模型唤起的。自然而然,这些都强有力地证实了心理学对健康生活的影响。

2、《症状自评量表—SCL90》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心理健康测试量表之一。以下表格的内容属于强迫症状,请完成以下表的自测,并分析。

1分—从无   2分—很轻   3分—中等   4分—偏重   5分—严重

问题

得分

头脑中有不必要的想法或字句盘旋

 

忘性大

 

担心自己的衣饰整齐及仪态的端正

 

感到难以完成任务

 

做事必须做到很满意保证做得正确

 

做事必须反复检查

 

难以作出决定

 

脑子变空了

 

不能集中注意力

 

必须反复洗手、点数

 

答:只提示答案或解题思路、方法:

以上题由学员根据实际情况自己填写,填写完之后,根据得分情况进行分析。

强迫症状。主要指那些明知没有必要,但又无法摆脱的无意义的思想、冲动和行为,还有一些比较一般的认知障碍的行为征兆也在这一因子中反映。该分量表的得分在0—40 分之间。得分在 0 分以上,强迫症状较明显。得分在 0 分以下,强迫症状不明显。总的说来,得分越高,表明个体越无法摆脱一些无意义的行为、思想和冲动,并可能表现出一些认知障碍的行为征兆;得分越低,表明个体在此种症状上表现越不明显,没有出现强迫行为。

3、以下例子说明了什么? 

                              最后一根稻草的故事

主人为了解一只老骆驼能承受多少重量,便给它背上搁稻草,一直搁一直搁,在它身上放了一捆稻草,骆驼很轻松;然后又放了一捆稻草,骆驼站得很直;然后又放了一捆稻草,骆驼安然无恙;然后又放了一捆稻草,骆驼依然如故;然后……一直到最后,地上只剩下了一根稻草。当最后一根稻草放到骆驼背上时,没想到,老骆驼已经是强弩之末,不堪这最后一根稻草的压力,骆驼瞬间倒下。

答:通常,生活中发生的重大事件很容易让人产生压力,如重大疾病、离婚、破产等,这被称为“应激巨砾”;此外,一些生活中的小烦恼也能带给人压力,如钥匙丢了、午餐吃完之后发现没有带钱包、约会时间快到了却发现轮胎没气了,这被称为“应激细砾”。当几件能给人带来压力的事情一起发生的时候,心理压力就会剧增,特别是几件重大事故接二连三发生的时候,人更是可能处于崩溃边缘,甚至完全崩溃。这就是压力的累积效应,即事件越严重,数量越多,持续时间越长,影响就越大。

 

心理与健康     第二次平时作业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

1、认知偏差:是指人们根据一定表现的现象或虚假的信息而对他人作出判断,从而出现判断失误或判断本身与判断对象的真实情况不相符合。P74

2、情绪:是一种躯体和精神上的复杂变化模式,包括生理唤醒、感觉、认知过程和行为反应。P94

3、未竟事物: 是指一切未能表达出来的情绪,包括悔恨、愤怒、痛苦等。P115

4、空椅技术:是一种使当事人的未竟事物得以宣泄的一种有效途径。这种技术通常运用两张椅子,要求来访者坐其中的一张,扮演事件的一方,然后再换到另一张椅子上,要求当事人扮演双方进行对话,将未竟事物再现,充分体验冲突,将心中积郁的感受充分地表现出来。 P115

5、自我概念:是指一个人对自己人格特质的知觉,包括认为自己是什么样的人的所有想法和感觉。P139

二、不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关于记忆的说法正确的有(  B C )P64-65

A、记忆包含有编码和提取两个历程

B、记忆有三个存储系统即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

C、信息的提取通常会采用两种方式即回忆和再认

D、长时记忆是具有巨大容量、可长期保持信息的记忆系统,信息容易提取。

2、关于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描述错误的是(  ABC  )P67

A、竖轴表示学习中记住的知识数量   B、横轴表示时间(天数)

C、曲线表示记忆量变化的规律       D、曲线表面了遗忘发展的一条规律是“先慢后快”

3、导致遗忘的原因有(  ABC  )P70

A、衰退   B、干扰   C、线索依赖性遗忘  D、外界刺激

4、导致认知偏差的因素有(  ABCD  )P75

A、系列位置效应   B、刻板效应    C、晕轮效应   D、投射效应

5、理性行为治疗法是由心理学家(  A  )提出的。P80

A、阿尔伯特·艾利斯  B、伯恩斯   C、塞利格曼  D、贝克

6、比较有代表性的认知治疗技术有(   ABC  )P83-84

A、理情行为治疗法   B、三栏目技术  C、ABCDE反驳记录  D、自我拷问治疗法

7、具有创造力的人通常具有的行为表现特征是(  ACD  )P90

A、变通性   B、创新性   C、流畅性   D、独特性

8、抑郁产生的原因有(ABCD  )P109

A、遗传   B、环境   C、药物   D、个性

9、关于人格特质理论描述错误的是(  ACD )p132-133

A、奥尔波特将人格特质在类别上划分为共同特质和个人特质。

B、奥尔波特将人格特质按照重要程度分为枢纽特质和中心特质。(还有次级特质)

C、艾森克强调人格的结构包括三个基本维度即外向性、神经质和精神质。

D、人格五因素模型中五个基本人格特质为外倾性、宜人性、责任心、情绪稳定性和开放性。

10、常用的人格测验方法有(  ABCD )

A、访谈法  B、观察法   C、自我报告法  D、人格投射测验

三、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1、简述改善记忆的方法。

答:(1)过度学习;(2)及时复习与理解记忆;(3)场所记忆术;(4)谐音词和故事链;(5)组织线索;(6)注意集中;(7)运用多种感官;(8)勤做笔记。

2、简述不合理认知的典型特征。

答:(1)绝对化的要求;(2)过分概括化;(3)糟糕至极;(4)两极性思维;(5)选择性提取;(6)人格化;(7)情绪推理;(8)乱贴标签。

3、自我防卫表现的形式有?

答:潜抑与压抑、代偿、投射与自居、转移、否定、抵消与隔离、反向作用、合理化与幻想、幽默、认同。

4、情绪调控的方法有?

答:深呼吸法;扮鬼脸法;精神胜利法;临场活动法;凝视法;消遣法;自我暗示法;类比法;联想法;系统脱敏法。

5、简述艾森克的PEN三维度模型。

答:英国心理学家艾森克也是一个人格特质理论研究者,他强调人格的结构包括三个基本维度: 外向性(Extraversion)、神经质(Neuroticism) 和精神质(Psychoticism),可用首写字母E,N,P 分别代表三个维度。为了方便,通常用缩写词PEN 来指艾森克的三维度模型,后人也将其称为“三大”(big three)人格模型。构成外向性的特征包括:好社交、活泼、好动、武断、寻求刺激、快活、好支配人、感情激烈、好冒险。可用这些形容词来描述外向性得分高的人,而用这些形容词的反义词来描述外向性得分低(内向)的人;构成神经质的特质包括焦虑、抑郁、内疚、低自尊、紧张、不理性、害羞、喜怒无常、易动情。这些形容词可用于描述神经质得分高的人,而这些形容词的反义词则可用于描述神经质得分低(稳定性)的人;构成精神质的特质包括好攻击、冷漠、自我中心、不关心人、好冲动、反社会、无同情心、顽固、有创造性。可用这些形容词的反义词来描述高精神质的人,而用这些形容词的反义词来形容精神质得分低(冲动性)的人。

6、简述胆汁质、多血质、抑郁质和粘液质的人格类型划分法。

答:多血质,该类型人格者活泼好动、善于交际、思维敏捷、容易接受新鲜事物、情绪情感容易产生也容易变化和消失、容易外露、体验不深刻;抑郁质,该类型人格者沉静、对问题感受和体验深刻、持久、情绪不容易表露、反应迟缓但是深刻、准确性高;黏液质,该类型人格者感受性低、耐受性高、不随意反应低、外部表现少、情绪具有稳定性、反应速度不快但灵活;胆汁质,该类型人格者坦率热情、精力旺盛、容易冲动、脾气暴躁、思维敏捷、但准确性差、情感外露、但持续时间不长。

四、材料分析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1、某次某公司召开全公司会议,小李因为去资料室领材料耽搁了时间所以迟到了。会议途中,领导提出要重申纪律问题,开会时员工要做好榜样准时到会,小李听到次觉得非常的委屈和不平。请用三栏目技术帮助小李调整他的认知思维。

答:

随想

不合理认知

合理认知

领导虽然没当众批评,但这不是和批评一样嘛,多没面子。

极端化思维

 

每个人都会有错,再说领导也不是针对我来的,是为了公司的工作,虽然我也是为了公司的工作,但毕竟首先要服从大局,个人的工作可以先放放。以后一定要注意。

 

同事们还不知道会怎么想呢,他们肯定在看我的笑话,心里肯定在幸灾乐祸。

瞎猜测、极端化思维

不对,还是好人多,起码我那些好朋友不会这样,再说,同办公室的同事可以证明我是在干×× 工作,他们不会这么想,这点小事对我也不能形成什么坏影响,大可放心。

 

领导真可恶,他肯定是有所指。

诅咒、情绪、推理

 

其实,领导是针对开会准时这件事,并没有针对具体某个人,再说,不是还有别的同事也来晚了嘛。

 

我真没用,怎么偏偏碰到枪口上了,我这是怎么混的。

人格化、以偏概全

 

不对,我现在能干这份工作,不正说明领导对我的肯定,如果我没有能力,领导也不会把这份工作交给我。今天这件事算不了什么,以后注意就是了。

 

我真倒霉,偶尔一次就让领导碰上了。

诅咒

 

弱者才会怨命,我的命一点也不比别人差,只要我工作积极肯干,类似事情多注意,前途还是很光明的。目前需要做的是,找领导沟通解释一下来晚的原因。

2、请分析以下两个材料,说明了什么问题?

(1)某小学正在办理新生入学手续。有两个小男孩同时来到招生老师面前,他俩长相一样,父母的姓名也一样。招生老师不禁问道:“你们是双胞胎吗?”他们异口同声地回答:“不是。”老师大吃一惊,不是双胞胎怎么会有这么多相同的地方?两个学生说:“我们是三胞胎中的两个。”

(2)镇上有个理发师,有时候镇长都得让其三分。镇长颁布了一条法令:规定每

个人都不能留胡子,但不能自己剃须。理发师因为人人都来剃须而变得很富。但

是有一点,到底谁来给理发师刮胡子呢?答案是,理发师是个女的。

答:以上材料说明了心理定势在影响着问题的解决。心理定势是一个心理学概念,是对某一特定活动的准备状态,使人以一种已有的固定看法为根据去认知一个新事物。心理定势一方面可以使我们在从事某些活动时能够相当热练,甚至达到自动化程度,节省很多时间和精力;但另一方面,心理定势也会束缚我们的思维,使我们只会用常规方法解决问题,因而给解决问题带来消极影响。常见的影响问题解决的两种心理定势是:功能固着和刻板印象。功能固着是指由于一个物体经常用于某种特殊的功能,而使人们把该功能固定于这一物体。比如,功能固着使你想到砖是用来盖房子的,而忽略了它也可以当武器、当板凳等。刻板印象是指人们对某一类人或事物产生的比较固定、概括而笼统的看法。比如上面例子中的理发师,人们想当然的认为一个让镇长都让三分的理发师肯定是个男的,并且还可能是个体格健壮、威武有力的男性。这就是受刻板印象的影响。

3、分析以下两个材料,从负性情绪上分析,它们分别说明了什么?

(1)从前,有一个国王,每个月都要去理发。他发现理发师很快乐,很是羡慕,就问:“你为什么这么快乐?”理发师回答说:“快乐?我不知道,我只知道我做我的工作,挣我的面包,从没有想过其他事。”国王回去后问他的大臣:“为什么理发师会这么快乐,而我却还不如他快乐?”大臣回答:“那是因为他还没有陷进恶性循环里。”国王又问:“恶性循环是什么?”大臣说:“我们做个实验,今天晚上把99 块金币放进他们家。”于是,晚上国王派人把99 块金币放进理发师家。当国王再去理发时,发现理发师变得很忧郁。他每天晚上都在数那99 块金币,心想怎样让那99 块金币变成 00 块,这问题让理发师寝食不安,他再也快乐不起来了。

(2)张某自幼父母离异,由母亲抚养。由于幼年时期父亲对其打骂,母亲又对其溺爱,所以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行为暴力的性格。其在学校表现不良,经常被老师当同学面训斥其为“人渣”,他在学校时就喜欢和同学中所谓的坏孩子一起玩耍。随着年龄增长他开始冲撞母亲,内心充满抱怨,认为父母老师同学都对不起自己,在与同学相处时不信任同学,心理变得非常敏感,经常出现攻击他人的行为。他的人际交往出现很大障碍,和同学老师都难以相处。因为他经常认为别人会伤害自己,所以情绪抑郁消沉,一旦情绪波动就会出现胃痛、胸闷等躯体化症状。

答:故事中的理发师有了自己的财产,贪婪心就出现了,他希望自己的财产变得更多,希望自己的财产比别人的多,希望自己的财产不要丢失,心里念想着怎样节省钱,怎样能挣钱,怎样花钱,钱还有多少……这是一种金钱欲的恶性循环,他向往的不再是快乐,而是钱。要避免金钱欲的恶性循环并不难,时刻谨记,钱财乃身外之物,一切以快乐为目标,就不会走入这种恶性循环了!

负性情绪经常形成这样的恶性循环:痛苦→想摆脱痛苦→强化了痛苦→更加痛苦。在我们的发展历程中,随着经验的积累,会对自己负性情绪的产生有一种预期感应。一旦我们预期到了自己的负性情绪以及失控行为,就会对它产生担忧和焦虑。如人们知道抑郁会给人的生活带来许多坏的影响,当感觉自己出现了抑郁症状时,本能上就想避免它,但有时候会越想避免越不能避免,会更加抑郁,如此循环,人的精神状态就越来越差,相互交织,结成一个解不开的死结。

负性情绪容易走向恶性循环,有一个重要原因,即它很容易导致人们的无效行为。如抑郁让人提不起劲,办事拖拉,造成任务积累,造成事情越处理越多的情况,最后导致工作不能完成;焦虑让人心神不宁,手忙脚乱,不知所措;愤怒让人行为态度失常,激发矛盾,加剧不舒适感。

第二个材料中说到的是负性情绪的另外一种危害:负性情绪的外化。心理学家认为,当我们的负性情绪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就会产生不同形式的外化。负性情绪需要一定的渠道宣泄,一旦没有正常的渠道疏导,就会以各种不同的形式外化。负性情绪最常见的一种外化就是躯体化,即心理能量转化成了身体能量,表现为各种躯体症状,如手脚发麻、头痛恶心、胃痛腹泻等,时间长了可能引发更严重的身体疾病。负性情绪另外一种外化为特征性的行为方式:固执、退化、自我惩罚、攻击、利他等等。固执表现为明明知道事情毫无意义却克制不了,如强迫性洗手、行为必须遵循某种固定化的仪式等;退化又称倒退或回归,即表现出与自己年龄、身份很不相称的幼稚行为;攻击可以分为直接攻击和转向攻击,有的学者认为自我惩罚也是攻击的一种方式,即是自我攻击。直接攻击是对让自己产生负性情绪的人和物的攻击,如对领导的批评不满,和领导对骂。转向攻击是指迁怒于其他人,对无关负性情绪产生的个体进行攻击,如挨了领导骂后回家无故骂孩子、家人等。自我攻击即是自我惩罚,表现为自暴自弃、堕落、不修边幅、蓬头垢面、不负责任,严重者表现为自杀。所有的攻击行为既可以是武力形式的,也可以是言语形式的,有些冷暴力也可以被认为是一种攻击行为。利他行为就是将负性情绪转化为帮助别人,从而获得负性情绪的合理宣泄,这是被认为最有建设性的反应。

注意:以上第一个材料说明的是负性情绪的恶性循环,第二个材料说明的是负性情绪的外化,分别对各自进行阐述。

心理与健康     第三次平时作业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

1、爱情地图:心理学家指出,我们对声音、气味、身材、肤色的偏好都在我们头脑中有所预设,每个人都是按照这些信息去寻找自己的伴侣。这些对异性的喜好,心理学家称之为爱情地图。P167

2、首因效应:也称为第一印象作用,或先入为主效应,是指个体在社会认知过程中,通过“第一印象”最先输入的信息对客体以后的认知产生的影响。P186

3、沟通:就是人与人之间、人与群体之间思想和感情的传递、反馈的过程,以求达成思想一致和感情畅通。P192

4、服从:是指个体或群体在权威命令之下,迫于直接的或规范的压力而做出命令指定行为的现象。P200

5、过度睡眠:是与失眠相对应的一种睡眠障碍,它分为睡眠过度症和睡眠过度状态。睡眠过度症表现为睡眠时间过长,持续许多小时乃至几天,甚至更长;睡眠过度状态表现为难以从睡眠中完全醒转,强行唤醒时往往出现意识模糊。P222

二、不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美国心理学家斯滕伯格提出的爱情的基本构成成分是(  ACD )P162

A、动机   B、情感   C、情绪   D、认知

2、失恋者的心理调节法有(ABCD   )P172

A、采用认知疗法  B、改变认知视角  C、适度的宣泄   D、移情

3、沟通的过程包括的步骤有( ABCD  )P192-193

A、构思和编码  B、传递和接收  C、解码和理解  D、采取行动(行动反馈)

4、沟通障碍克服的方法有( ABC  )P195

A、要有自信的态度  B、了解信息接收者C、配合有效的肢体语言  D、提高你的表达技巧

5、从众心理带来的影响有(ACD   )P198

A、带来群体力量意识 B、失去了自我认识C、产生情绪和行为的污染 D、易于接受暗示

6、常见的依从诱导策略有( ABD   )P205

A、虚报低价

B、“登门槛”原理

C、“糖衣炮弹”

D、“闭门羹”后效

7、关于睡眠周期描述错误的是( ABD   )P215

A、睡眠周期有快速眼动睡眠和非快速眼动睡眠

B、第一阶段是浅眠状态,特征是非快速眼球运动、肌肉放松、体温降低等

C、快速眼球运动是第二阶段的特征,也是深眠的状态。

D、第四阶段是快速眼球睡眠阶段

8、失眠的原因有(  ABCD  )P220

A、因身体疾病造成的失眠       B、因生理造成的失眠

C、心理和精神因素导致的失眠   D、服用药物和其他物质引起的失眠

9、对于睡眠过度症说法正确的是(  A D )P223

A、有克莱茵—列文综合症和匹克威客综合症  B、克莱茵—列文综合症多发于中老年

C、匹克威客综合症多发于青少年

D、克莱茵—列文综合症是由大脑中控制睡眠和欲望的一个化学变异造成的

10、三大睡眠障碍是( ABD   )P225

A、睡行症   B、夜惊   C、梦魇    D、遗尿症

三、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简述美国心理学家斯滕伯格提出的爱情三元论。

答:他认为,人类的爱情虽然复杂多变,但其基本构成成分不外乎动机、情绪和认知三种。动机成分是产生爱情行为的驱动力。人类爱情行为动机是极其复杂的,其中性动机包括异性身体容貌特征的彼此吸引是爱情行为的重要原因之一;情绪成分是爱情满足人的身心需要所产生的态度体验,如酸甜苦辣的爱情滋味、喜怒哀乐的爱情情绪;认知成分是爱情的理性认识,对情绪和动机有着控制作用。以爱情的三种成分为元素,斯滕伯格进一步把动机、情绪和认知各自在两性间发生的爱情,分为激情、亲密和承诺三个要素。即以动机为主的两性关系是充满激情的,以情绪为主的两性关系是亲密的,以认知为主的两性关系是承诺的。其中,“激情”是爱情的第一要素。它是一种渴慕与对方结合的心态,是一种强烈的渴望与需求。它很多时会导致性满足的需求,但却不等同性关系。“亲密”是爱情的第二要素,是在情缘中能心心相印、灵犀相通的因素。是为对方着想,看重对方,了解对方,相互分享,相互支持的感受与心态,这种感受是令人舒畅的感受;感受到伴侣无条件接纳。亲密感出自一种不自私的愿为满足对方牺牲自我的精神。“承诺”是爱情的第三要素,好像一个三脚架一样,三者不能缺一。承诺是维系爱情关系的基础,并且是爱情长期存在的决定。相爱的人愿意排除万难,培养亲密感和激情。反过来有亲密感和激情的关系亦使承诺更能持久。

2、如何利用首因效应来给他人塑造良好的第一印象?

答:第一,注重修饰外表。

第二,注意自己的穿着。

第三,注意自己的身姿。

第四,注意语言的表达。

第五,注意说话的场合。

第六,注意态度的保持。

3、请比较从众、服从和依从的区别。

答:从众和服从,一种是在需要“与别人一致”的情境下,由于间接的压力而做出与别人一致的行为;一种是面对权威或者规范,不得不面对一些直接的、难以抗拒的压力而产生顺应的行为。这两种行为,都会给我们的人际交往带来一定的影响。在心理学中,还有一种介于两者之间的,即既不是因为受到某种社会影响力作用,亦不是因为受到某种权威影响,只是因为受到他人的期望压力而接受他人请求,使自身行为符合别人期望的现象,这被称之为依从。依从现象在推销中最为常见。

4、如何不失眠?

答:第一,建立良好的睡眠习惯。

第二,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第三,坚持一定的体育锻炼。

第四,构建一个适宜睡觉的环境。

第五,保持良好的心态。

5、简述梦存在的作用和价值。

答:第一,梦有助于脑功能的恢复和加强。

第二,梦可以调节心理平衡,稳定精神情绪。

第三,梦能给创造性思维提供线索。

第四,梦有传递早期信息,预示疾病发生的作用。

四、材料分析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1、以下材料说明了一个什么问题?导致这种问题的因素有哪些?

爸爸,你一个小时赚多少钱?

爸爸下班回到家很晚了,他很累并有点烦,发现他五岁的儿子靠在门旁等他。

“爸,我可以问你一个问题吗?”

“什么问题?”

“爸,你一小时可以赚多少钱?”

“这与你无关,你为什么问这个问题?”父亲生气地说。

“我只想知道,你一小时赚多少钱?”儿子哀求。

“假如你一定想知道的话,我一小时赚20 美金。”

“哦”,儿子低下了头,接又有说,“可以借给我10 美金吗?”父亲发怒了:“如果你只是想借钱去买毫无意义的玩具的话,给我回到你的房间并上床,好好想想为什么你会那么自私,我每天长时间工作,没时间和你玩小孩子的游戏。”

儿子安静地回到自己的房间并关上门。

父亲坐下来还是生气,后来,他平静下来了。开始想他可能对儿子太凶了——或许儿子真的想买什么东西,再说他平时很少要过钱。

父亲走进儿子的房间:“你睡了吗,孩子?”

“爸,没有。”儿子回答。

“我刚刚可能对你太凶了,”父亲说,“我将今天的气都爆发出来了——这是你要的10 美金。”“爸,谢谢你。”儿子欢叫着从枕头下拿出些被弄皱的钞票,慢慢地数着。

“为什么你已经有钱了还要?”父亲问。

“因为这之前不够,但现在足够了。”儿子回答,“爸,我现在有20 美金了,我可以向你买一个小时的时间吗?明天请早一点回家——我想和你一起吃晚餐。”

答:以上材料说明了爸爸和儿子有沟通障碍,沟通信息没有被合适表达。

沟通信息没有被合适表达:这主要表现为不能理解对方注意所在并正确地表达信息,所以不能得到对方对信息的注意与理解。故事中的父亲主观断定孩子要10 美金是为了买玩具,而没有正确理解儿子的注意所在:想和父亲多点相处时间。所以他们的沟通中出现了一些障碍——父亲对孩子的愤怒之言和孩子的无言转身。

导致沟通障碍的因素有三点:

1. 信息传递双方出现理解障碍。

2. 沟通信息没有被合适表达。

3. 沟通中的辅助信息被误解。

(注意:回答本题首先要判断出材料说明的问题—沟通障碍,然后再回答造成沟通障碍的因素。)

2、分析以下一段文字材料,此材料说明了什么现象?并解析。

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 瑟伯用一段很经典、很传神的文字进行了这样的描述:突然,一个人跑了起来。也许是他猛然想起了与情人的约会,现在已经过了时间。不管他想些什么吧,反正他在大街上跑了起来,向东跑去。另一个人也跑了起来,这可能是个兴致勃勃的报童。第三个人,一个有急事的胖胖的绅士,也小跑起来……十分钟之内,这条大街上所有的人都跑了起来。嘈杂的声音逐渐清晰了,可以听清“大堤”这个词。“决堤了!”这充满恐怖的声音,可能是电车上一位老妇人喊的,或许是一个交通警说的,也可能是一个男孩子说的。没有人知道是谁说的,也没有人知道真正发生了什么事。但是两千多人都突然奔逃起来。“向东!”人群喊叫了起来。东边远离大河,东边安全。“向东去!向东去!”

答:以上材料的现象为从众。从众,是指个人的观念与行为由于群体直接或隐含的引导或压力,向与多数人相一致的方向变化的现象。从众行为的本质,是个体受到某种社会影响力作用之后,所产生的一种适应性行为反应。从众一般受两种因素影响比较大:一种是信息性影响过程——希望准确无误,想了解给定情境下正确的反应方式。一种是规范性影响过程——希望被别人喜欢、接受和支持。

从众心理带来的影响有:

1. 带来群体力量意识。

2. 产生情绪和行为的感染。

3. 易于接受暗示。

(注意:回答本题首先要判断出材料说明的问题—从众。)

3、分析以下两段材料中的现象引起的相关疾病有哪些?怎么进行药物治疗?

(1)如果你的睡眠时间比理想的睡眠时间少,但你感觉正常,这是否仍会损害你的健康?最近的研究提供了一些令人吃惊的答案。

成年人通常需要每晚睡7—9 小时才能感到恢复彻底、状态良好。遗憾的是,我们没有意识到睡眠不足的不良影响。宾夕法尼亚大学的研究人员要求志愿者在两周时间内每晚睡眠时间少于6 小时。这些志愿者只是稍稍感到困意,认为身体状况正常。然而,测试表明,两周时间里,他们的认知能力和反应时间逐渐下降。到测试结束时,他们健康受损程度与48 小时不睡觉的实验对象是一样的。

不仅如此,睡眠过少的后果可能不只是影响认知能力和情绪问题。芝加哥大学的研究人员已经证明,睡眠过少能够改变体内某些激素的分泌。这些变化会促进食欲,削弱对饱食的感觉,并改变身体对糖类摄入量的反应,导致体重增加,增加患糖尿病的风险。

(2)由凯斯—西部保留地大学医学院的苏珊· 雷德兰及其同事进行的一项研究显示,高中生的睡眠时间与肥胖程度成反比,睡眠时间越短,超重的可能性就越大,睡眠时间为6—7 小时的学生身体超重的可能性是睡眠超过8 小时的学生的2.5 倍以上。在人们发现睡眠不足和肥胖之间可能存在联系之前,研究人员已经把睡眠不足和高血压、心脏病患病率加大联系起来。有好消息是,充足的睡眠可以抵消这些影响。研究发现,让实验对象连续两天睡10 小时可以把激素水平恢复到正常,饥饿感和食欲水平下降近25%。

答:第一段材料中的现象有可能引起1、2 型糖尿病,芝加哥大学的曼德博士通过长期的临床研究发现:长期的睡眠缺乏(夜间睡眠≤ 6.5 小时)所导致的结果和胰岛素抵抗是一样的,同样表现为对胰岛素失去敏感性。而胰岛素是调节人体内血糖的激素,胰岛素抵抗会引起血糖升高,引发2 型糖尿病。该研究小组进一步发现,如果健康成年人每天的睡眠时间平均为3小时的话,连续8天之后,身体分泌的胰岛素就会比每天睡眠时间约为8小时的正常睡眠人高50%,而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则下降了近40%。

第二段材料中的现象有可能引起睡眠性高血压。顾名思义,睡眠性高血压就是在睡眠时或者睡醒后血压急剧上升,高于正常值的症状。其发病原因与睡眠时呼吸浅、慢、暂停和心率快慢波动、血氧饱和度下降、二氧化碳浓度上升而导致的交感活性增高有关。交感活性亢进可造成周围阻力小动脉发生代偿性改变,引起管壁肥厚,管腔狭窄,对缩血管活性物质的反应性增高,使之出现血压升高,并常因血压改变而发生各种心律失常及其他心血管疾病。睡眠性高血压多发于阻碍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患者和鼾症伴有睡眠呼吸暂停的人群。

睡眠障碍的药物治疗中,镇静催眠和抗焦虑药是应用最多的药物,这类药物的作用特点是使失眠者入睡快,浅睡眠时间明显延长,入睡后不易醒,两者主要是程度不同地缩短NREM和REM睡眠。目前国内常用的安眠药有苯二氮类药物,如三哇仑,口服一般0.25-0.5mg,老年体弱者减半,但长期治疗者应定期检查血象和肝功能。近年来,新一代安眠药即非苯二氮类药物逐渐被开发使用,如咪哩毗睫类,可维持导入睡眠和睡眠疗效,能减少对睡眠基本结构的影响,也能减少患者对药物的依赖性。中成药治疗失眠也是一种有效方法。一般认为,有酒精或药物滥用史的患者不能使用镇静催眠药物,酒精与镇静催眠药物一起会降低药物的安全阈值,也容易产生药物成瘾依赖。老年人因为药物代谢慢,可以产生更高的血浆浓度而使药物在体内的停留时间延长。具体禁忌对象主要包括:①儿童;②孕妇;③呼吸功能障碍;④重症肌无力;⑤饮酒之前或之后;⑥睡眠期间需要被唤醒且要保持警觉状进行工作的人员。

(注意:回答本题的一个重点就是睡眠不足的影响及药物治疗。)

心理与健康   第四次平时作业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

1、自我概念:是指一个人对自身存在的体验。它指一个人通过经验、反省和他人的反馈,逐步加深对自身的了解和认知。P238

2、网络成瘾症:即“互联网成瘾综合症”,英文简称为IAD。基本症状是上网时间失控,欲罢不能,可以不吃饭不睡觉,但不能不上网。患者即使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也仍无法控制。常表现为情绪低落、头昏眼花、双手颤抖、疲乏无力、食欲不振等。P245

3、焦虑:是指一种内心不安或恐惧,预期即将面临不良处境的一种紧张情绪,表现为持续性精神紧张、担忧、不安全感或发作性惊恐状态。P251

4、心理疾病:是指一个人在情绪、观念、行为、兴趣、个性等方面出现一系列的失调,亦称心理障碍和心理问题。P271

5、心理咨询:从心理学角度讲是指心理师运用心理学的原理和方法,帮助求助者发现自身的问题和根源,从而挖掘求助者本身潜在的能力,来改变原有的的认知结构和行为模式,以提高对生活的适应性和调节周围环境的能力。也可以说是借助语言、文字等媒介,给咨询对象以帮助、启发、暗示和教育的过程。P278 

二、不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自我概念的功能有( ABC  )P238

A、保持个体内在的一致性     B、决定个体对经验的解释

C、决定个体的期望           D、决定个体的意愿

2、网络成瘾有(ABCD   )P245

A、网络游戏成瘾、B、网络色情成瘾  C、网络关系成瘾  D、网络信息成瘾

3、信息焦虑症按照其症状轻重分为( ABCD  )P255

A、信息焦虑  B、信息恐惧   C、信息抑郁  D、信息躁狂

4、成功焦虑症的治疗有(  ABCD )P260

A、改变成功理念  B、学会耐心等待  C、重新定位自我  D、适时享受生活

5、关于心理咨询的主要对象描述错误的是(D   )P279

A、精神正常,但遇到了与心理有关的现实问题并请求帮助的人群

B、精神正常,但心理健康出现问题并请求帮助的人群

C、特殊对象,临床治愈的精神疾病患者。

D、病态人群,心理不健康或者处于亚健康。

三、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网络成瘾的表现有哪些?

答:(1)只有不断增加上网时间才能满足心理需求;

(2)下线后继续想象上网情形;

(3)无法控制上网冲动;

(4)将上网作为解脱痛苦的唯一方法;

(5)长时间迷恋上网导致睡眠节律紊乱;

(6)对家人或亲友隐瞒迷恋网络的程度;

(7)将上网放在最重要的位置;

(8)因为上网而失学或是失去朋友、亲人;

(9)虽然上网后会很后悔,但还是忍不住要上网。

2、简述网络成瘾导致的问题与自救方法。

答:网络成瘾会导致出现人际关系、学习和工作等各方面的问题。

网络成瘾的自救方法:

自我提醒法,自我暗示法,自我辩论,强化法,厌恶疗法,转移注意法,规范生活法,系统脱敏法,放松训练法。

3、挫折的概念包含的内容有哪些?

答:挫折概念包括三方面的内容:其一是指存在着动机不能实现、需要不能满足的干扰情境,如考试不及格、工作很吃力、干部没选上等;其二是指对挫折情境的认知与评价,这种认知与评价的过程存在着很大的个体差异;其三是指在对挫折认知评价的基础上,产生情绪或行为反应,如愤怒、攻击、紧张、焦虑、退缩、逃避等。

4、简述心理疾病的特点与常见症状。

答:(一)心理疾病具有以下特点:

(1)患者病前均有相应的性格缺陷;

(2)起病有一定的诱发因素,常在某一精神打击或心理压力下患病;

(3)患者能感觉到自己正一步步走向“误区”,但常常难以摆脱;

(4)患者本身十分痛苦,且疾病本身不为常人理解;

(5)大多数患者的主动求治欲强烈;

(6)需要在医生指导下付出一定代价,即主动与医生配合方可彻底治愈;

(7)患者的自知力比较完整。

(二)心理疾病的常见症状:

(1)睡眠障碍,(2)情绪障碍,(3)应激相关障碍,(4)精神障碍,(5)焦虑障碍,(6)强迫障碍,(7)恐惧障碍,(8)疑病障碍,(9)疼痛障碍,(10)神经衰弱,(11)进食障碍,(12)器质性精神障碍,(13)性心理障碍。

5、现代人心理疾病的诱因有哪些?

答:(1)感情与家庭的变故。   (2)超负荷的工作压力。

(3)对网络的依赖心理。      (4)生活贫困加重心理压力。

(5)急功近利的心理倾向。   (6)升学考试的重负。

(7)过分溺爱独生子女。     (8)投资受损后无法承受。

(9)老年人缺乏精神关爱。   (10)难以适应社会发展。

四、材料分析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1、通过以下材料分析夏炎存在什么问题?应该怎样解决?

夏炎是一个不能正确评价自己的年轻人,尽管他已经读完大学,并找到了一份不错的工作,但他还是觉得周围的人都比自己强——他出生在一个偏僻的小山村,家境十分贫困,靠着救济金才读完了从小学到大学的课程,而他的同学、朋友个个都比他家庭条件好。由于自卑,到了30 多岁他还不敢谈女朋友,总担心女孩子瞧不起他,也觉得自己配不上那些时尚、骄傲的女孩子。其实,也曾有不少女孩子追求过他,但他总是不敢面对她们,拼命地躲闪,直到人家对他失去耐心和兴趣,他又为自己的怯懦行为感到懊恼。

他经常责备自己是个懦夫,对自己言谈举止、思考问题的方式和观点总感到十分不满,但又没有改变的勇气,他总是觉得自己低人一等。夏炎一直生活在苦恼之中。

虽然夏炎这样看待自己,但他的同事们却认为他是优秀的。夏炎其实是一个很优秀的年轻人,他长得虽然不能说英俊帅气,但也有一米七八的个头,五官端正,更重要的是,他工作踏实,同事和领导都很喜欢他。

答:故事中同事们对夏炎的正面评价,他并没有认识到。他对自己的认识停留在自己是个贫穷的山里小伙子上,他总是对自己进行负面评价,结果不仅给他的心理造成了困惑,更是影响到了他的生活、感情。而这些其实都源于他没有一个客观、正确的“自我概念”。培养积极的自我概念,要做到以下几方面:

1. 正确地认识自己。

2. 愉快地接纳自己。

3. 自觉地控制自己。

(注意:本题主要就是要回答自我概念的含义。)

2、分析材料,三段文字的主人公存在的共同问题是什么?该怎么调节?

在某外企工作的王小姐近日外出休假,手机却不慎摔坏了,一种不安的情绪便开始困扰着她:客户资料失去了去哪里找回来?误了工作怎么办?老板联络不到她会不会很生气?……越想越急,还没等到假期结束,王小姐就迫不及待地从度假村出来马上买了个新手机,并挨个找客户电话,和每一个人联系上。

从事新闻工作的刘先生也出现过类似困扰,每天起床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开电脑,在机器启动的空当儿匆匆刷牙、洗脸、吃早点,当获得新闻线索后开始寻找资料,和编辑沟通、写稿。每天晚上睡觉前,刘先生总觉得自己的脑袋中装了太多信息,有时候真想狂吐一番,把那些垃圾信息吐出来,这种情况有时会令他感觉头晕、胸闷、急躁。

从事咨询工作的秦经理每天都要浏览大量的信息,然后接触不同客户谈论种种合作事宜,见面时手机、电话、电子邮件等从不停歇,不仅如此,在面对客户时还必须打起一百分精神笑脸面对。而等到夜晚回家,老秦发现自己瘫倒就睡,根本没有精力再和妻子女儿沟通,有时候下班回来,老秦觉得自己的脑子空荡荡的,甚至发狠辞职不干,可当新工作日开始,老秦还是不得不再继续同样的工作。

答:以上三段材料说明了一个现象:信息焦虑症。电视、电话、电脑、电子邮件、手机、互联网、MSN、QQ 等各种现代化的通讯设备和传播手段给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带来方便,同时也给我们带来新的困扰。经常会有这样的现象,当某些信息突然在我们的身边消失时,心里会觉得特别焦躁、恐慌,甚至身体还会出现头晕、胸闷等症状。这种现象在心理学界已经有了一个专有名词——信息焦虑症。

信息焦虑症的调节:

第一,养成看报的习惯。虽然网络能够较快获得大量信息,但筛选这些海量信息以得出真正需要的资讯,需要一个过程。有人可能存在偷懒心理,无论什么信息都看并统统兜进脑海,所以一旦失去信息来源便觉得很不适应。传统的报刊可能可以避免这个问题,通过报纸编辑的筛选,阅读可以省心很多,还可以看到相关报道的深度分析与评论。

第二,培养多方面的爱好。信息焦虑者也往往可能是过分依赖信息工具且工作认真的人。他们之所以依恋互联网等信息来源,是因为他们从中感觉到一些虚幻的快乐,所以如果培养一个别的兴趣爱好,如听音乐、玩乐器等,都可能会转移自己这种过分的信息依赖。

第三,归类和放弃。把信息进行良好归类,及时放弃那些自己并不必需的信息,有利于大脑清理。此外,无论是下班还是休假,当自己处于休息状态时,就应该注意调节并尽量彻底放松身心,告诉自己“休息是为了走更远的路”,以此注意自己的身心定期保养。

(注意:回答本题要找到三段材料的一个共同点:信息焦虑症。)

3、分析下面一段材料,小明存在什么问题?并说明该问题来临时该怎么应对?

小明是某大学美术系大一新生,在高中时,他的美术作品常常被当成范本,到处张贴,被大家赞扬。可是上了大学后,小明就高兴不起来了,不知为何,他引以为豪的美术功底在大学的班级里却垫了底,来自五湖四海的同学们各个身怀绝技,无论是知识、灵感还是创作能力都比小明更胜一筹。小明开始埋怨自己,为什么我现在不能作佼佼者了呢?他非常地用功,希望能够赶上同学们,却跟得非常吃力……慢慢的,他开始惧怕进入课堂了,对着应该画下五彩斑斓作品的白纸,脑袋也是一片空白。当教室里的墙面上贴满了同学的作品时,别人的画都是完美的,自己的画却显得那么不起眼。越来越自卑的小明不知道剩下的三年应该怎么度过,曾经的辉煌就永远属于过去了吗?

答:俗话说,山外有山,人外有人。到一个新的环境,有比自己厉害的人是很正常的,然而不能出类拔萃的挫折严重伤害了小明的自信心。挫折感是普遍存在的社会心理现象。

第一,学会应对挫折的小技巧。主要有以下几种:

1、倾诉法,2、优势比较法,3、痛定思痛,4、目标法,5、自我安慰法。

第二,培养对挫折的耐受力。第三,要正确认识挫折。

(注意:回答本题要找到此材料的点—挫折。)

4、通过以下材料并结合现实谈谈你对心理咨询师的理解。

一名活泼爱笑的女护士,因为男友的背叛而出现自杀倾向,3 天暴瘦5 公斤,自怨自艾自卑到了极点,以至于工作时不能集中注意力,给病人打错了针。最终,领导让她停职反省。从此,她茶饭不思,昼夜失眠,对一切都失去了兴趣。她的家人束手无策。在朋友的建议下,她走进了心理咨询室,在心理咨询师的帮助下重新找到了生活的方向,不久回到了工作岗位上。

有一位心理咨询师遇上这样一位来访者:整整一小时,她都在哭诉,他就听她哭诉,时间到,她说:“我还没有说完,能不能延长一会儿?”他说:“下次再来。”到了下次约定的时间,她失约了,倒是她母亲出现在诊所里,问咨询师:“我女儿都说了些什么?”咨询师说:“你可以去问她。”母亲说:“她什么都不肯告诉我,只说,咨询师光是听,而且只肯听一小时,我找个朋友,还可以随便谈它三五个小时。”

答:1. 不能改变现实,但能改变你的视角。生活不可能只有快乐,没有痛苦,心理咨询当然也不是速效止痛药。如果一个人失恋了,很痛苦,咨询师必须承认:“失恋当然会痛苦,这很正常也很自然。”但是,如果这种痛苦太深了也太久了,咨询师就会与你一起来分析:“为什么这个痛苦会被如此放大呢?它对你有什么更深层的心理意义?为什么你久久地抓住它不放?”你的故事,咨询师在听,但他却是用眼睛在听。他观察你的表情、情绪、无意识动作,分析你在如何说故事,故事里哪些内容是你解释的,哪些是你的赋义。好的咨询师总是在激发你对自己的反思,使你从你的问题中看到自己。有时候,你受到启发,改变了视角,从“我是一个被动的受害人”变成“我是某一个问题的形成者”,很多东西就会变得不同了。

2. 不能扮演你想要的角色,但能打破禁锢你的“蛋壳”。

3. 不能或很难立竿见影,但能陪你慢慢成长。如果她只是哭诉,咨询师就只能当一双好耳朵,提供最基本的心理支持。他必须等待,等待一个时机,等待一个“入口”,等待她过了最初的宣泄阶段,做好领悟的准备,等待她开始投入,才能陪她慢慢地成长,慢慢地改变。如果治疗关系在起点时就中断,那就只能是一次失败的咨询,来访者没有收获。

4. 不同于与朋友间的倾谈,具有极强安全感和私密性。情绪不好时,我们也会与亲密的朋友做一番倾心交谈,经常也有很好的效果。心理咨询中那种亲密信任的关系,有时与朋友的感觉非常相似,但不完全一样。你的种种感受与看法,会受到咨询师完全地接纳与尊重,你的隐私,绝对受到保密;咨询结束,关系立刻中断,没有任何牵扯——这会为倾诉带来很大的安全感和私密性。

5. 一个咨询师,不可能适合所有的来访者。每个咨询师都有他最适合的来访者,一位咨询师就曾说:“我最适合那些与我有相同心理问题的来访者。”就像两个物体,振动频率越接近,就越容易产生共鸣。理想的咨询就像谈恋爱,要双方都找到感觉,在同一频率互动,影响才会真正发生。所以,你在选咨询师,咨询师也在选择来访者,当然,一个咨询师的技术越成熟,经验越丰富,适合的范围会扩大。

6. 很可能不会让你一直感到满意。很多人对心理咨询有一种误会,以为就像咨询师和来访者坐在一起分糖果,你好我好大家好。其实,有些时候,心理咨询也是很痛的,咨询师不会永远让你感到高兴,体验痛苦在心理咨询中也有着重要的意义,因为症结往往是在那里。

7. 你是水,咨询师是船,水涨船高。弗洛伊德说:“精神分析只能治好有精神分析头脑的人。”大意就是,来访者才是治疗的主体,咨询师只是一个工具,他是被动的,从属的,就像案头一本字典,需要的时候就去翻一下。

(注意:可以根据材料答出自己的理解,再做简单的阐述。)

 

 

 

 

 

  • 电大心理与健康形成性考核册作业答案2个版本_1611913639.

  • 电大心理与健康形成性考核册作业答案2个版本_.docx

  • 类似文档请点击tags标签查看,或者站内搜索:
  •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