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古诗大全| 教学资源| 作文| 扒知识| 扒知识繁体

百闻不如一见的意思?百闻不如一见下一句

发布日期:2021-01-31 23:12:11

温馨提示:文章最低端有word版免费下载链接百闻不如一见的意思?百闻不如一见下一句

百闻不如一见

【发 音】bǎi wén bù rú yí jiàn

【近义词】闻名不如一见
【反义词】见面不如闻名
【释 义】闻:听见。听到一百次也不如见到一次,表示亲眼看到的远比听人家说的更为确切可靠。

【出 处】《汉书·赵充国传》:“百闻不如一见,兵难隃度,臣愿驰至金城,图上方略。”
【翻译】英文: Seeing is believing. /To see is to believe.
Seeing it once is better than being told 100 times.
A picture is worth ten thousand words.

 

成语故事
汉朝的时候,西边湟水一带,聚居着羌族人,称为西羌。自从汉武帝打败匈奴以后,西羌比较安定。汉宣帝时,朝廷派了官员渠安国去西羌视察。那里的一些部落请求朝廷放宽禁令,但问题没有解决,渠安国就回来了。
过了不久,西羌的一些部落联合起来渡过湟水,并派人与匈奴联系。渠安国带了一批人马再去西羌,结果被西羌打得大败。
再派谁去呢?宣帝召集群巨商议,询问谁愿领兵前去拒敌。76岁的老将军赵充国说:“我去最合适了。”
宣帝又派人问赵充国:“皇上请将军估计一下西羌的情况,他们的实力如何,该派去多少人马?”
赵充国说:“百闻不如一见。对方军事上的情况如何,在后方很难准确地估计,还是让我上前方了解了解再来制定策略吧!”
后来,赵充国来到了西北的金城郡(今甘肃兰州和青海西宁一带),实地进行了调查研究,并渡过黄河,侦察羌人地区形势。又从俘虏口中问明羌兵各部首领之间的关系等情况,于是定出了驻兵屯守的计划。主张对羌人不进行攻剿而采取分化瓦解,争取和好的政策,叫做“全师、保胜、安边之策”。
赵充国就这样奏报了汉宣帝。但汉宣帝听了朝中大臣的相反意见,仍然主张硬打,下令进兵。赵充国不同意,一再分析实际情况,据理力争,说明不出兵而“留屯田,得十二便;出兵,失十二利”。
赵充国反复奏报,宣帝和大臣们反复讨论,赞成赵充国的人逐渐由原先的十分之三增至十分之五,最后达到十分之八,赵充国的方案通过了,实行以后,果然效果很好,不久,朝廷就派兵平定了羌人的侵扰,安定了西北边疆。

 2015年3月2日,领导人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英国剑桥公爵威廉王子。领导人用“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和“百闻不如一见”两句中国古话送给威廉,并相信威廉这次访华一定是收获之旅,友谊之旅。

  • 百闻不如一见的意思?百闻不如一见下一句_1612105931.

  • 百闻不如一见的意思?百闻不如一见下一句_.docx

  • 类似文档请点击tags标签查看,或者站内搜索:
  •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