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古诗大全| 教学资源| 作文| 扒知识| 扒知识繁体

红色故事汇观后感下载

发布日期:2021-01-29 04:49:13

温馨提示:文章最低端有word版免费下载链接红色故事汇观后感下载

范本1

信仰——《红色故事汇》观后感

作者:泽泉乡观音桥村党支部书记助理王晶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自2012年9月分配至泽泉乡观音桥村担任党支部书记助理以来,不知不觉已工作近一年。回顾村官生活,有挫折更有收获。当初从校门出来,我选择了农村,远离了喧嚣的城市,走进了静谧的农村。因为我认为学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而农村是大有作为的天地。但刚来到观音桥村,连最基本的语言沟通对我来说都是一件困难的事,更别说要开展工作了。有一段时间我很彷徨,甚至怀疑自己是不是选错了路,能不能胜任现在的工作。

    在迷失与坚持之间挣扎的时候,《红色故事汇》中前辈与先烈的崇高信念与伟大品格在我心中亮起了一盏盏明灯,在一件件传奇的史实、真实的奇迹中,我对于中国共产党领航中国的能力有了新的认识,对国家的发展和对民族的未来充满了信心。让我更加深刻的感受到,只有坚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百姓才能圆小康之梦。

      “大钊精神——视死忽如归”:慷慨就义易,从容赴死难,李大钊同志为了坚守自己的信仰,从容赴死,他的精神经激励着后来者不断的奋勇向前;“红岩绝恋——烈火来升华”:红岩烈士马秀英、齐亮夫妇为了革命,把生的希望留给同志,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信仰!党性!在他们身上表现得淋漓尽致。他们对信仰的忠诚让人肃然起敬;“陕北江南——苦乐南泥湾”:1941年3月,三五九旅指战员在旅长王震率领下,从绥德警备区出发,斗志昂扬进军南泥湾,用汗水浇灌出万亩良田。在这样一场生产运动中,我们的党和根据地人民坚持着信仰进一步弘扬光大我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立足于自己的力量,用自己的力量开创一片新的天地;“虎穴暗战——奇兵郭汝瑰”:郭汝瑰作为蒋介石身边的高级将领,被蒋介石赞为军事天才。为了自己的一份信仰,放弃国民党的丰厚待遇,在国民党这样的龙潭虎穴中为共产党提供有效的情报,使共产党在战役中能够轻而易举的夺取胜利;“战神粟裕——百战炼金刚”:1935年9月,粟裕率领挺进师在浙南地区坚持斗争,创造出“牵制队”和“突击队”的斗争方式。在极端艰难的环境下,他所表现出来坚定的革命信仰、斗争勇气是我们代代相传的精神财富。

      寻访历史足迹,重温红色经典。岁月带走的是年轮,带不走的是那个时代的精神。通过观看《红色故事汇》,让我更加深入的了解我们党是如何领导人民一步步取得革命胜利的,我们党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付出了怎样的代价,作出了多么巨大的贡献;可以更深刻理解党为什么能够从小到大、从弱变强,能够深切感受到中国共产党人有着怎样的革命情怀和崇高的风范,真切领悟到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是多么来之不易,从中受到教育和启迪,受到激励。坚持信仰是建设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只有坚持信仰才有前进的方向,才可以使国家和人民走向繁荣、富强。

      缅怀革命先烈,体会别样人生。我忽然意识到:“只要心中坚持一份信仰,所有的艰难困苦都将成为坦途。而牢记自己党员身份,从眼前开始,一步步做出工作成绩,积累人生经验,今后为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实现人生价值的最大化。就是我的信仰!”想到这里,我又坚定了信念,树立了信心。我能学好外语,难道还学不会“群众语”吗?首先要做的就是听懂星子的方言,我主动找村民聊天,听不懂就问,一直问到听懂为止。就这样,我现在已经能听懂星子方言了。虽然还不会说,但是与村民们沟通已经没有障碍了。面对自己工作中的不足,我拜农民为师,拜同事为师,拜领导为师,了解村民们真正需要什么,而自己又该怎样做才能帮助他们。在这里我不仅要学习科学理论知识,而且要学习业务知识。在农村的广阔天地中需要认识,认识,再认识;实践,实践,再实践。作为一名大学生村官,我要不断学习前辈与先烈甘于奉献的崇高品格,继承他们不怕吃苦的优良传统,发扬他们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要坚持信仰,立足本职工作,锐意进取,提升能力、扎根基层、服务基层,坚决做到讲党性、重品行、做表率,更好地发挥共产党员在群众中的先锋模范作用。

 

范本2

 

红色故事汇观后感

寻访历史遗迹,重温红色经典。在学院党总支的组织带领下,怀着对红军的敬仰和对红色文化的崇敬之情,认真观看了《红色故事汇》的几期节目,主要有南昌起义、三湾改编等红色经典。那一段段耐人寻味的红色记忆,一个个历史与现实对话的感人瞬间,一暮暮场景以真实、生动的力量打动我着的心,一次次地感触着我!     

为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屠杀政策,唤醒广大中国人民,表明中国共产党要把中国革命进行到底的坚定立场,于1927年8月1日,在周恩来、朱德、贺龙等领导的带领下,在江西南昌发起了南昌起义。它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地创造革命军队和领导革命战争的开始。  为解决党难以掌握军队的问题,在1927年9月29日,毛泽东在江西省永新县三湾村,领导了举世闻名的“三湾改编”,他创造性地确立的“党指挥枪” 、“支部建在连上” 、“官兵平等”等一整套崭新的治军方略。三湾改编从政治上、组织上保证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我党建设新型人民军队最早的一次成功探索和实践,标志着毛泽东建设人民军队思想的开始形成。 

故事不多,感触颇深。此次观看红色文化,让我再一次深刻体会到“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同时让我也进一步接受了革命领袖和革命先辈的崇高理想、坚定的信念、高尚的品质和艰苦奋斗、勇敢创新精神的一次深刻洗礼,深切缅怀了我们的革命先辈为党和人民的事业所建立起来的丰功伟绩,形象深刻地领略到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革命先辈当年生活和战斗的风采。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我们的革命先辈既要克服生活上的种种困难,又要面对国民党的大势围剿,但他们并没有放弃,而是艰苦奋斗,迎难而上。回想当下的我们广大青年,更应向革命先辈学习,珍惜机会与时间,刻苦努力学习!当然做为一名当代青年,我深知,不仅要学习红色文化,更要传承红色文化、红军精神,弘扬时代主旋律和培育伟大民族精神!     

回顾党的光辉历史,坚定理想信念!作为一名中共预备党员,要学习革命先辈们的崇高品格,继承优良传统,发扬优良作风,更好地发挥共产党员在群众中的先锋模范作用,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永跟党走,好好学习先进的现代化科学知识,坚持不懈的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来不断武装自己,强化自己的政治理论水平,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永葆一名共产党员的政治本色。把对党、对伟大祖国的无限热爱转化为建设美好家园的实际行动。为实现“中国梦”不懈奋斗!

 

范本3

 

品味红色故事 感悟红色情怀─看《红色故事汇》之女杰葛健豪有感

 

  寻访历史足迹,重温红色经典。怀着对革命先辈的敬仰,我看了几期江西电视台的《红色故事汇》节目。由此,我对红军以及红军精神有了更深的了解和感悟。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革命先烈,为了人民解放、祖国富强,身先士卒。红色故事汇,让我的心灵经历了革命先辈们的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的一次次洗礼,深切缅怀了革命先辈们为党和人民的事业所建立的丰功伟绩。特别是当我看完革命母亲女杰葛健豪之后,我更深受教育,倍受鼓舞。她被称为当代的奇女子,48岁上小学,54岁留学法国,利用毕生的精力默默地支持儿女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在她抚育的后代中,出现了两位烈士,四位中共中央委员。她就是蔡和森和蔡畅的母亲-葛健豪。在得知她逝世的消息后,毛泽东提笔写了“老妇人,新妇道;儿英烈,女英雄”的挽联,给她以最好的褒奖。试问,现在谁有这样的胸襟、这样的胆识、这样的气度?

      当她以48岁的高龄到第一女校报名时,学校老师见她年纪这么大,不肯让她报名。她很气愤,便要儿子帮她写一张“状纸”到县衙去告状。县官看完呈文,例行公事地说:“叫什么名字呀?”葛健豪答:“我原叫葛兰英,现改名叫葛健豪,‘健’就是要做改造社会的健将,‘豪’就是要做打倒封建的豪强。”县官闻言一惊,又问:“为什么要读书?”她大声说:“要寻求救国道理,男女都要读书”。一位48岁的妇女,在当时社会环境下竟有这样的豪言壮志,其精神是多么的可贵。我们现在的生活环境如此优越,更应该珍惜学习的机会,活到老,学到老。作为一名大学生村官,一名共产党员,是否更要有这样的气魄,心系国家命运,心系百姓福祉,为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幸福生活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在葛健豪56岁高龄时,她毅然决定和子女远赴法国留学。在那里,她刻苦攻读法文。在同去的人中,她起得最早,睡得最晚。她凭着顽强的毅力,从一个个单词学起,经过不懈的努力,几个月下来她就能用法文对话和阅读法文报刊。这需要多大的毅力和决心啊!作为一名刚刚从“象牙塔”直接踏入工作岗位的大学生村官,是否更要有这种虚怀若谷的心态?农村是一个新环境,我们应该像个小学生一样,多问,多想,多总结。更要传承老前辈们时刻不忘学习的理念,向书本学,向村干部、老党员学,向田间的农民伯伯们学,向实践学,真正“沉”入基层,以理论指导实践。农村工作虽然很辛苦,但是我们不能逃避,更不能放弃。我们要抱着干事业的心态对待这份工作,耐心的对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虚心的向有工作经验的同事请教,热心的服务于每一位村民。在农村这块广袤的土地上,中国共产党得以生养、发展并壮大。同样,农村是我们学知识,增长才干的地方,也是我们村官得以施展才华和放飞梦想的地方。我们大学生村官一定要把握好这个机会,既要踏实的服务农村,又要积极地提高自身素质。因为提高自身素质是服务农村的保障,服务农村是提高自身素质的途径。

      通过收看《红色故事汇》,我深切地感受到了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人、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创业的艰辛;我深切地感受到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的崇高情怀;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对国家的发展和对民族的未来充满信心。作为当代大学生村官,我们不仅要从先烈身上汲取强大精神力量,立足本职岗位,了解民情,增长见识,还要以远程教育平台为抓手,宣传好党的政策,普及农业生产知识,帮助村民致富。

 

范本4

红土地上的红色感动
——《周总理与放牛娃》观后感

 

星子县开福寺村村委会主任助理 周霏

 

     一直很少看关于革命战争题材的电教片,是缘于以往电教片生硬说教和叙述史实的手法,所有的故事都是千篇一律,都是伟大的人物,伟大的事迹,大而化之。然而,大型党员教育系列片《红色故事汇》开播以来,在我们大学生村官中掀起了一股红色热潮,大家普遍认为,《红色故事汇》里的人与事、情与景真实生动、感人肺腑,让我们受到了一次红色革命的精神洗礼。在观看《周总理与放牛娃》后,我深受感动,几度热泪盈眶。

     《周总理与放牛娃》让我看到了周总理崇高人格和亲民情怀,无论是对小桂花的嘘寒问暖,还是他们依偎照相,不像是位开国总理,更像一位慈父。在小桂花家中和她父亲拉家常,更显亲切平易近人。当周总理问他们吃得饱不饱时,周桂花的父亲沉默了,周总理宽慰并鼓励他们自力更生战胜困难。这次观音桥的偶遇改变了周桂花的一生,也让我们看到了一位共和国总理伟大的亲民情怀。

     民为邦本、重民亲民,是历代进步思想家所尊崇的道德准则。周总理一生关心人民疾苦,密切联系群众、鞠躬尽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堪称楷模。鲁迅先生说过:“将血一滴滴地滴过去,在饲养别人,虽自觉渐渐瘦弱,也以为快活。”周总理正是这样一位把自己的全部心血献给人民的人。

     《周总理与放牛娃》勾起了我太多关于周总理的记忆,闭上眼睛,周总理的形象在脑海中升腾。年少时多是从课本里获得的,还记得《温暖》吗?那个握着清洁工人的手亲切地说“同志,你辛苦了,人民感谢你”的总理送来了春天般的温暖。在以后的每次写作文用到“春天般的温暖”时我都会记起这篇文章,想起敬爱的周总理;还记得《周总理的关怀》吗?邓妈妈带总理的话出来给站岗的士兵,说“打雷下雨的时候,不要站在大树下”,工作到深夜的总理仍然不忘关心值勤的工作人员;还记得《飞机遇险的时候》吗?周总理在飞机遇险时,把自己的伞包让给叶挺的女儿——小扬眉的感人事迹,赞扬了周总理临危不惧、舍己为人的品质及对革命后代的深切关怀;还有那个拍案而起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英气少年,那时候,当师长问及理想时,我都喜欢那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十里长街送总理》每次读这篇文章都悲痛不已,泪眼婆娑。是什么让人们在严冬里站在十里长街旁含泪相送?又是什么让成千上万的国人为了追悼周总理弄出这么大的动静?……我们敬爱的周总理,他具有超凡的气度、才华和人格魅力,融集中华民族种种智慧美德与共产党人的气质品格于一身,大仁大义,大智大勇,宏博精深,吞吐日月。

     作为一名大学生村官,我始终秉承着周总理亲民爱民的理念,认为这是做好大学生村官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在日常工作中,接触最多的就是村民,学会亲民爱民才能有利于工作的开展。在同群众朝夕相处中可以增进对群众的感情、增强服务群众的本领。大半年来,我从一个农村工作的生手磨练成了村里的得力助手,自己在调整磨合中不断地适应着农村工作,在与村干部和村民的广泛接触中逐渐地熟悉了村情,逐步实现了由一名大学生向农村基层村官的转变,而自己在工作实践中也逐渐地对这份工作充满了乐观和自信,体会出了“广大农村,大有作为”这八个字的深刻内涵。组织上努力培养大学生村官亲民爱民情结,练就富民惠民本领,将是推动农村发展的重要力量。

 

 

  • 红色故事汇观后感下载_1611866953.

  • 红色故事汇观后感下载_.docx

  • 类似文档请点击tags标签查看,或者站内搜索:
  •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