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古诗大全| 教学资源| 作文| 扒知识| 扒知识繁体

探析当前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职能的转变

发布日期:2021-03-12 13:43:00

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审计是行政事业单位内部依法建立、监督行政事业单位内部一切工作、活动的专项工作,主要通过对单位内部的财务工作和经济活动进行监测和评估,确保活动的合法性和工作信息资料的真实性,以达到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管理,降低内部风险的效果。内部审计工作对行政事业单位完善自身建设,加强单位内部控制力度,更好地为市场经济和社会大众服务具有深远的意义。

一、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审计职能

原国家审计署审计长李金华将单位的内部审计定义为管理与效益的结合, 这句话明确的指出了内部审计的工作重心并不只是局限于单位内部的经济效益,单位的管理职能同样重要,甚至有时候其重要性还要超越经济效益。在行政事业单位中,内部审计的效益和管理职能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其一,加强了单位内部的财务管理。单位财务管理是单位内部审计工作的重要内容,通过单位内部的审计工作顺利开展,发挥审计职能,能够保障行政事业单位内部账目清晰,避免出现坏账和账外账,维护了国家的财产安全,减少了国有资产外流的现象。

其二,加强内部审计,能够有效利用财政资金。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审计工作,通过对单位内部财政管理的监督,有利于促进资金用在合理的地方,达到最大的利用率。另外,对单位内部进行工作监督,督促员工认真工作,激发员工的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实现行政管理目标和最优社会、经济效益。

二、当前行政事业单位审计工作的现状和突出问题

(一)审计人员的素质跟不上时代发展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的审计工作涵盖多个方面,包括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的财务核算、内部控制、投资效益、经济责任等,由于审计工作的涉及面广,对于审计人员的要求自然也就相应的比较高了。就目前情况来看,在行政事业单位中像这种全能型人才比较缺乏,大多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不高,具体表现为法律意识不强、政治道德素质低、知识结构不均衡、员工老龄化加剧等,甚至还出现专业的审计人员外出兼职的现象,造成两方面工作不能兼顾,给单位的内部审计工作带来诸多不便。多方面不利因素造成审计人员素质低下,严重影响工作质量,达不到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的具体标准。

(二)内部审计工作的技术水平低下

当前,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行政事业单位管理制度的完善,审计人员的技术水平和工作方法的改进成为各单位急需解决的首要问题。现在审计人员的工作方法大多都是采用问询的手段,或者采用查阅资料的方法来了解现阶段单位内部的相关活动和财务状况,这样的工作方法比较单一,而且工作效率低,工作只是浮于表面,无法深入,不能准确的了解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的具体工作情况和财务状况,对现实认识不清。

三、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职能的转变

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现在普遍常用的审计模式有两种,即管理导向模式和风险导向模式。

(一)管理导向模式

管理导向模式主要是通过内部控制机能对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的绩效和经济效益进行监督评估活动,然后根据得出的审计结论对审计工作做出具体的调整和改进。虽然管理导向模式能够从总体上对行政事业单位进行管理控制,加强自身建设,但是这种管理模式往往会因为太注重自身管理而忽略外部因素,不能够做到统筹兼顾;且在工作和活动中进行整体改进的话会使得工作过程愈加繁琐,降低工作效率;管理导向是单位内部整体工作上的管理和调整,用大方面的调整策略全面覆盖,不能根据实际情况重点改进,容易造成改进方法与真实情况不符,导致事倍功半的效果。

(二)风险导向模式

风险导向模式主要是通过对行政事业单位内外两方面情况的具体了解,然后检测单位内部各项工作、活动将要面临的各种风险,并制定最小风险的工作计划,做到尽最大可能减免损失。风险导向模式贯穿于行政事业单位活动中的方方面面,既能够在前期做好规划,又能够在工作中掌握具体情况降低风险程度,与其他的审计模式相比,具有明显的优越性。

(三)审计职能的转变

鉴于当前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中凸显的主要问题,如审计工作制度的不完善、审计人员的素质低下、审计工作的方法落后等,内部审计工作的计划和职能已经到了不能不改进的地步,当前最关键的就是在行政事业单位中完善内部审计制度、加强内部控制管理、转变审计职能,将审计职能逐步的向风险导向审计转变。

1.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工作制度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的审计工作首先要结合管理工作的过程,对单位已形成的数据进行全方位的核实,并对各项制度和决策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分析其中利弊,提出科学、合理、可实行的意见;然后加大方针政策的推广力度,确保各部门顺利采用,督促行政事业和经济活动高效高质完成。行政事业单位可在对各项工作进行总结评估后,根据市场上的具体情况,考虑多方面意外因素,建立一套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和评估标准,规范单位内部的一切管理工作和经济活动。

2.提高风险意识

任何经济组织在进行内部工作或开展外部业务时,一帆风顺的时候很少,总是担着一定的风险,时刻在心理上保持警惕心和风险意识,能够有效帮助组织节省额外时间、减免损失。行政事业单位也是如此,要时刻谨记外部的不稳定因素,提高风险意识和自身的修正纠错能力,在单位内部加强风险性管理,用强烈的风险意识去规范工作行为和活动过程,降低决策的失误率和单位内部的财产损失。

3.内部审计职能向风险导向审计转变

内部审计职能想要向风险导向审计转变,需要从人员素质、规划分工、风险分析和应对对策等数方面入手,增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的风险意识,推进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的顺利进行。首先,提高审计人员的素质。从员工培训开始就进行风险意识的教育,提高他们的防范意识和整体荣誉感,在工作中根据战略目标用内部控制机制对员工进行过程管理,提高审计人员的工作能力和整体素质。其次,合理规划目标,正确分工。在行政事业单位的工作或活动开展前,依据总目标和对本单位的实情了解进行前期规划,制定短期内的工作目标,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并划分明确的工作职责,最好将细节具体化,合理分工,将职责落实到人。再次,识别风险度。面对未知的风险,审计人员可通过查询、资料搜集等多种方法降低风险,然后将剩余未知部分进行测验,得出实质性的应对方法,减少风险因素,提高成功率。最后,根据审计工作得出的最终结论,分析具体问题的成因,发现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的重要缺陷和主要劣势,研究应对策略,从大方向进行设计和管理,健全内部审计制度,完善各部门的机构设置。

四、结语

时代在不断前进,许多事情都在发生着转变。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作为单位内部加强内部控制、提高工作效率的重要管理工作,面临着审计方法单一、审计人员素质低下等问题,需要进一步研讨改进方法。在新形势下行政事业单位要转变审计职能,提高审计人员的整体素质,增强风险意识,完善管理机制,从全局出发针对具体情况作出相应的调整策略,更好的为社会和市场经济服务。

  • 探析当前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职能的转变_qCwDMah8QA.

  • 探析当前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职能的转变_.docx

  • 类似文档请点击tags标签查看,或者站内搜索:
  •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