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古诗大全| 教学资源| 作文| 扒知识| 扒知识繁体

GQY-E05井地质与钻井报告

发布日期:2021-05-23 08:37:18

温馨提示:文章最低端有word版免费下载链接

QY-E05井地质与钻井报告
项目单位:格瑞克能源(国际)公司
目 录

1概况3
1.1目的与任务3
1.1.1目的3
1.1.2 任务3
1.2位置和地理3
1.3项目组主要成员4
1.3.1甲方项目组主要成员4
1.3.2乙方项目组主要成员及施工井队4
2基本数据5
3钻井工程5
3.1钻井设备及性能参数5
3.2 钻井工程施工7
3.3 钻井技术措施7
3.3.1 钻头使用及钻井参数7
3.3.2钻井介质使用情况8
3.3.3井身结构及钻具组合8(WORD表格,打开后格式正常,转载请注明来自:好范文网http://www.haoword.com/)
3.3.4井身质量8
3.3.5 时效分析9
3.4井下复杂情况及处理方法15
4地质录井15
4.1钻井取心15
4.2钻时录井15
4.3简易水文地质观测15
5地质成果18
5.1地层18
5.2煤层18
5.2.1 目的煤层18
5.2.2 目的煤层顶、底板19
6 测井20
6.1 测井项目20
6.2测井解释成果20
6.3 煤层成果对比20
7 煤质及煤层气测试21
7.1 煤质测试21
7.2 煤层气分析测试21
8封井22
9 HSE管理体系22
9.1健康管理22
9.2安全管理23
9.3环境保护23
10结论23
附图: GQY-E05井完井综合柱状图(1:200) 1份

1概况
煤层气是成煤过程中生成、并以吸附和游离状态赋存于煤层及周边岩层中的自储式天然气体。现逐渐已经成为一种新型洁净接替能源和化工原料,对其进行开发利用一方面可以保护环境、增加国家的能源供应,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将从根本上避免当地煤矿生产中重特大瓦斯事故的发生,提高煤矿生产的安全性并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区块是**煤层气试验开发区段之一,具有良好的资源条件、市场条件和投资环境,并有了一定的工作基础。开发该区煤层气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根据格瑞克能源公司2006年在该区施工参数井兼生产井所获得的相关资料,该区煤层气含气量、储层渗透率和储层压力及热值均处于高指标,产气量稳定,接近工业气流,实践证明**区块煤层气试验开发具有良好前景。2007年格瑞克能源公司根据已获取的初步成果资料研究、分析后,认为该区煤层相对稳定,储层参数比较有利,是煤层气开发的有利区块,为进一步了解该区深部煤层赋存情况及煤层气储层参数情况,扩大勘探范围,决定在**区块县城附近布署两口煤层气小井眼探井,以获取该区主力煤层的地质、煤质及煤层气含量等相关储层参数,为下一步规模开发打好基础。
1.1目的与任务
1.1.1目的
(1)获取目的煤层的深度、厚度、煤层结构、顶底板及上下围岩段的岩性特征、构造特征、裂隙发育情况。
(2)通过目的煤层的现场瓦斯解吸、室内测试,初步获得目的煤层的含气量、气体成分资料。
(3)获得目的煤层的煤质资料。
1.1.2 任务
按照设计要求实施钻探、取心、地球物理测井、化验测试,以获取储层的相关参数,并完成封井工作。
1.2位置和地理
本次施工的煤层气探井位于**省**县东北**镇城南村东南0.5Km (见图
1),行政区划属**县。本区地处**省**,东南距**80Km,北距省会**155Km,西北距**75Km。区外东部有太长高速公路及G208国道、西部有大运高速公路及108国道通过,区内有S222、S323省道穿境而过,实现了乡乡镇镇通水泥(油)路,沿线各村庄间也有砂石路、水泥路互通,区内交通、运输较为便利。

图1 **省**县位置及交通图
1.3项目组主要成员
1.3.1甲方项目组主要成员
甲方项目组成员 表1
项目负责左科峰、安震
现场项目经理李树友、孙雷
钻井、地质监督李树友、孙雷
1.3.2乙方项目组主要成员及施工井队
该项目由我队石油煤层气钻井处负责管理,214井队负责该井的具体施工,为安全、优质、按期完成施工任务,我队在现场成立了项目部,下设技术管理、生产管理、HSE管理等部门,各部门各司其责,相互协作,密切配合。
工程施工期间,各部门、人员随时保持联系,及时了解井队生产情况,通过碰头会、不定期会议形式,将工程的全部情况集中于项目部,并预测下步施工可能遇到的新问题,同时将问题逐步分解,制定具体的处理措施及方案,责任到基层和个人。项目部经常保持与甲方及甲方现场监理的联系,听取其关于工程施工的建议和意见,确保工程质量符合设计要求,以顺利完成施工任务。
乙方项目组主要成员及施工井队 表2
项目部
姓 名职 务职 责工作时间年龄
王增然项目经理负责项目生产工作199335
宋振西地质工程师负责项目地质工作198148
冯旭工程工程师负责项目工程工作200526
214井队
李海生井队长负责井队全面工作198642
李 军技术员负责井队技术工作200030
王系平司 钻负责本班生产工作199930
陈 林司 钻200128
于 宾司 钻199037
2基本数据
GQY-E05井属于煤层气小井眼探井,设计井深1170.00m, 2007年10月1日开钻,2008年1月18日完钻,完钻井深1250.28m,完钻层位为二叠系**组,1月19日进行完钻测井,1月20日封井。主要数据见表3。
3钻井工程
根据合同、设计及规范的要求,本井按照煤田勘查常规钻井技术钻进。为了取全取准第一手地质资料,保证工程质量,在施工前组织有关人员认真学习了规范、设计,施工中严格要求,认真执行设计、规范及甲方指令。由于组织到位,措施有力,完井后各项工程质量均达到设计及规范要求。
3.1钻井设备及性能参数
本次施工的主要设备配置见表4。其中钻井设备为**煤矿机械厂生产的TXJ1600型岩心钻机。本钻机采用皮带机械传动,块装式结构,易于安装,操作安全,性能可靠;最大钻进深度可以达1600m,最大提升能力30t,最大开孔直径146mm,密封性能好,结构紧凑,布局合理,结构简单,便于维修保养,而且主机与动力机分离,便于运输;适用于钻倾斜45°以内的和垂直的地质矿产勘查孔、煤勘和石油勘查孔的钻探施工。

GQY-E05井基本参数表 表3


X:4040000地理位置**省**县东北**镇城南村
Y:19619800构造位置
H:井 别小井眼探井设计井深1170.00m
补 心 高0完钻原则钻穿**组3#煤层底板以下8.00m完钻
施工单位**省煤田煤田地质局二队钻机型号TXB-1600
开钻日期完钻日期完井日期完钻层位
2007年10月1日2008年1月18日2008年1月20日**组
钻头
程序一开钻头直径
(mm)一开钻达井深
(m)二开钻头直径
(mm)二开钻达井深
(m)完钻井深
(m)
19022.29100~941250.281250.28
钻遇
地层地 层QT1lP2shP2sP1xP1sh
底深(m)12.00502.97858.501123.151194.441250.28
视厚(m)12.00490.97355.53122.6571.2953.84
目的
煤层
情况煤层名称测井钻探
底板深度
(m)视厚度
(m)结构底板深度
(m)视厚度
(m)结构
3#煤层1233.771.971234.521.531.53=0.30(0.34)0.89
3#煤层顶板3#煤层底板
深度(m)厚度(m)岩性深度(m)厚度(m)岩性
1232.993.24泥岩1237.983.46泥岩
套管
程序名称外径(mm)钢级壁厚(mm)联入(m)下深(m)
表层套管φ139.7J557.7222.29
生产套管
封井
情况封井层段材料(Kg)封井质量
0.00-1250.28(井口埋暗标)水泥9400Kg、砂子9400 Kg、**6600 Kg合格

钻 井 主 要 设 备 表4
序号名称型号数量制造地出厂时间使用年限
1钻机TXB16001台**煤矿机械厂2005.610
2泥浆泵NBB250/601台**煤矿机械厂2004.315
3柴油机61351台**柴油机厂2004.810
4发电机组WF201台**发电机厂2005.810
5钻铤Φ68mm100m**2004.105
6钻杆Φ60mm1500m**2006.46
7泥浆测试仪NJ-31套**2006.22
3.2 钻井工程施工
本井于2007年9月20日进入施工现场,并进行安装、自检,10月1日10:00通过格瑞克公司组织的钻前验收,一开正式开钻。一开采用φ190mm三牙轮钻头钻进至井深13.92m,起钻下入φ100mm钻头钻进至井深22.29m后,用φ190mm三牙轮钻头划眼至原井深,下入φ139.7mm套管,下深22.29m,并进行了固井,水泥浆返至地面。
2007年10月11日采用φ100mm钻头二开钻进。按照合同要求,进行了分段取心钻进。2008年1月18日钻至井深1250.28m,按照甲方及设计要求,经请示甲方同意后完钻,完钻层位为二叠系**组。
2008年1月19日9:00~14:00由**省煤田地质局二队对该井进行了完钻测井。
1月19日20:00至20日13:30对本井进行封井作业。
20日13:30完井。本井历时110.77天,圆满地完成了各项钻井、地质任务,顺利完井。
3.3 钻井技术措施
本次工程采用常规煤田钻探工艺施工,各项工程质量指标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
3.3.1 钻头使用及钻井参数
钻头使用及钻井参数 表5
编号钻头钻进井段
(m)进尺
(m)纯钻
时间h:min机械
钻速
m/h钻 进 参 数
型号尺寸
mm厂家磨损度(%)钻压
kN转速r/min排量l/s泵压MPa
1H5172190**900.00-22.2922.2928:150.79156040.5
2PDC100**8522.29-1250.281227.99931:151.9220-308840.5
3.3.2钻井介质使用情况
在钻探施工中,根据不同的要求和不同的地层选用不同的钻井循环介质,如**、低固相泥浆、无固相泥浆等多种循环介质,而选择何种循环介质,则根据所钻井类型、地层特性、孔隙压力及破裂压力、井温、测井及环保要求正确选择合适的钻井液类型。
煤层是煤层气井钻探的目的层,钻井液体系直接影响着储层保护工作,钻进过程中我们始终把避免钻井液对煤层的污染和损害作为重点来抓,严格按设计要求选择合理的钻井液体系,确保了本次施工的顺利,达到了目的。
3.3.3井身结构及钻具组合
GQY-E05井井身结构见图2,施工钻具组合见表6。
3.3.4井身质量
本井按照煤田勘探钻孔工程质量标准要求进行施工并进行验收,该井完钻井深1250.28m,最大井斜5°40′(见表7),达到特级孔标准要求。

井身结构及钻具组合表 表6
井 身 结 构Φ190mm×22.29mΦ100mm×1250.28m
套 管 程 序Φ139.7mm×22.29m
序号钻进井段钻 具 组 合
10.00-22.29mΦ190mm钻头+Φ68mm钻铤×3根
222.29-1250.28mΦ100mm钻头+Φ68mm钻铤×12根+Φ60mm钻杆
井 斜 数 据 表 表7
序号深度(m)井斜角方位序号深度(m)井斜角方位
10.001°30′14650.003°30′316°
250.001°30′275°15700.003°10′320°
3100.002°10′277°16750.003°50′325°
4150.003°280°17800.003°30′330°
5200.003°50′282°18850.003°05′332°
6250.004°10′285°19900.002°45′336°
7300.005°290°20950.002°55′340°
8350.005°30′300°211000.002°55′341°
9400.005°40′302°221050.003°345°
10450.004°50′304°231100.002°40′350°
11500.004°30′307°241150.003°10′351°
12550.004°10′310°251200.003°353°
13600.004°05′314°261238.003°05′354°
3.3.5 时效分析
GQY-E05井全井完井周期2658:30,其中生产时间为2242:45,占总时间的84.36%,非生产时间415:45,占总时间的15.64%。生产时间中纯钻为959:30,起下钻为303:00,划眼扩孔为879:50,接单根为29:45,循环辅助为70:40,测井为5:00;非生产时间中修理56:45,停待160:00,其他199:00(见表8)。
全井平均机械钻速1.30m/h,钻机月速401.55m/台月。
时 效 分 析 数  据 表     表8
日期井 深(m)进 尺(m)合 计(h:min)生 产 时 间(h:min)非生产时间(h:min)
纯钻起下钻划眼扩孔接单根循环泥浆辅助固井测井测试事
故修
理处理
复杂停
待其它
10.18.198.1916:0013:500:102:00
10.216.708.5124:004:301:000:3016:002:00
10.316.700.0024:0024:00
10.417.130.4324:001:250:206:0016:000:15
10.518.541.4124:004:0011:058:000:55
10.618.540.0024:0024:00
10.718.540.0024:003:005:0016:00
10.819.240.7024:001:308:300:2013:40
10.922.293.0524:003:0012:106:002:50
10.1022.290.0024:0024:00
10.1132.179.8824:006:3016:001:30
10.1264.7032.5324:0019:350:300:303:35
10.1392.4627.7624:0019:200:201:203:00
10.14152.8160.3524:0021:250:400:351:20
10.15202.5049.6924:0020:201:001:001:40
10.16253.5051.0024:0019:501:002:001:10
10.17318.0064.5024:0020:301:001:301:00
10.18350.5032.5024:0020:101:001:051:45
10.19379.5029.0024:0020:501:001:001:10
10.20389.009.5024:006:500:200:1016:40
10.21389.000.0024:0024:00
10.22389.000.0024:0024:00
10.23397.358.3524:008:408:001:203:402:20

时 效 分 析 数  据 表   续表8
日期井 深
(m)进 尺
(m)合 计
(h:min)生 产 时 间(h:min)非生产时间(h:min)
纯钻起下
钻划眼
扩孔接单根循环泥浆辅助固井测井测
试事
故修
理处理复杂停
待其它
10.24432.5035.1524:0022:001:400:20
10.25453.3220.8224:0017:001:402:003:20
10.26457.003.6824:0023:100:50
10.27477.5020.5024:0018:403:201:001:00
10.28515.0037.5024:0017:001:401:004:20
10.29541.0026.0024:0018:503:201:400:10
10.30572.0031.0024:0016:301:302:301:302:00
10.31609.0037.0024:0019:102:501:300:30
11.1638.5029.5024:0023:150:45
11.2647.008.5024:0016:205:100:501:40
11.3675.0028.0024:0018:402:402:40
11.4697.0022.0024:0020:302:100:500:30
11.5703.506.5024:0018:005:050:150:40
11.6745.5042.0024:0022:201:40
11.7761.5016.0024:0012:556:100:304:25
11.8799.5038.0024:0021:352:000:25
11.9819.5020.0024:0015:107:101:000:40
11.10852.1932.6924:0019:303:001:100:20
11.11877.5025.3124:0019:303:001:100:20
11.12889.5012.0024:009:303:450:3010:000:15
11.13912.5023.0024:0015:553:000:454:20
11.14951.3038.8024:0021:351:051:20
11.15976.0024.7024:0014:208:201:20
时 效 分 析 数  据 表     续表8
日期井深(m)进尺
(m)合计(h:min)生 产 时 间(h:min)非生产时间(h:min)
纯钻起下钻划眼扩孔接单根循环泥浆辅助固井测井测
试事
故修
理处理
复杂停
待其

11.161001.3025.3024:0018:402:450:401:55
11.171007.255.9524:009:205:409:00
11.181029.5022.2524:0023:100:50
11.191052.0022.5024:0019:203:201:20
11.201065.6813.6824:0018:403:201:001:00
11.211068.703.0224:0017:001:405:20
11.221089.0020.3024:0018:503:201:400:10
11.231108.5919.5924:0020:201:001:001:40
11.241120.1511.5624:0019:501:002:001:10
11.251125.155.0024:0020:301:002:30
11.261133.007.8524:0020:101:000:152:35
11.271165.0032.0024:0018:003:001:002:00
11.281169.504.5024:002:2011:000:109:500:40
11.291182.5613.0624:008:406:300:208:000:30
11.301189.426.8624:006:3011:205:001:10
12.11192.382.9624:004:2012:300:105:002:00
12.21197.965.5824:006:1016:201:30
12.31206.628.6624:0011:0011:301:30
12.41206.870.2524:005:0015:002:301:30
12.51208.091.2224:008:0012:202:001:40
12.61212.594.5024:009:2011:502:50
12.71213.240.6524:003:106:002:008:004:50
12.81217.063.8224:006:509:004:004:10
时 效 分 析 数  据 表     续表8
日期井深(m)进尺
(m)合计(h:min)生 产 时 间(h:min)非生产时间(h:min)
纯钻起下钻划眼
扩孔接单根循环泥浆辅助固井测井测试事
故修
理处理复杂停
待其它
12.91223.476.4124:006:0014:002:002:00
12.101226.753.2824:006:3012:002:301:401:20
12.111232.996.2424:0010:009:403:001:20
12.121233.870.8824:000:5015:205:402:10
12.131233.870.0024:0024:00
12.141233.870.0024:0024:00
12.151233.870.0024:0024:00
12.161233.870.0024:0024:00
12.171233.870.0024:0024:00
12.181233.870.0024:0024:00
12.191233.870.0024:0024:00
12.201233.870.0024:0024:00
12.211233.870.0024:0024:00
12.221233.870.0024:0024:00
12.231233.870.0024:0024:00
12.241233.870.0024:0024:00
12.251233.870.0024:0024:00
12.261233.870.0024:0024:00
12.271233.870.0024:0024:00
12.281233.870.0024:0024:00
12.291233.870.0024:0024:00
12.301233.870.0024:0024:00
12.311233.870.0024:0024:00
时 效 分 析 数  据 表     续表8
日期井深
(m)进尺
(m)合计(h:min)生 产 时 间(h:min)非生产时间(h:min)
纯钻起下钻划眼扩孔接单根循环泥浆辅助固井测井测试事
故修
理处理复杂停
待其

1.11233.870.0024:0024:00
1.21233.870.0024:0024:00
1.31233.870.0024:0024:00
1.41233.870.0024:0024:00
1.51233.870.0024:0024:00
1.61233.870.0024:0024:00
1.71233.870.0024:0024:00
1.81233.870.0024:0024:00
1.91233.870.0024:0024:00
1.101233.870.0024:0024:00
1.111233.870.0024:0024:00
1.121233.870.0024:0024:00
1.131233.870.0024:0024:00
1.141233.870.0024:0024:00
1.151233.870.0024:0024:00
1.161247.8213.9524:003:004:0017:00
1.171248.200.3824:001:007:004:0012:00
1.181250.282.0824:003:008:008:005:00
1.191250.280.0024:007:004:005:002:006:00
1.201250.280.002:301:001:30
合计1250.28
282658:30
30959:30
10303:00
00879:50
3029:45
4565:00
305:40
405:00
0056:45
45160:00
00199:00
10

3.4井下复杂情况及处理方法
该井钻井施工过程基本顺利,未发生钻井事故和其他事故,达到了优质、安全的目标。
4地质录井
根据设计及甲方要求,GQY-E05井采取分段取心,地质录井工作主要包括钻井取心、钻时录井、简易水文地质观测等工作。
4.1钻井取心
本井非煤系地层分段取心,每50m取一管(要求取心长度大于0.70m),煤层顶板以上100m~30m之间,每20m取一管(要求取心长度大于1.00m),煤层顶板以上30m和煤层底板以下15m,全取心。
该井取心共计65回次,取心进尺158.83m,获取岩心132.85m,岩心平均采取率84%。
煤层进尺1.53m,获取煤心1.40m,煤心采取率92%(见表9)。
4.2钻时录井
本井井深186.00~1250.28m进行了钻时录井。按照1.00m间距记录一次钻时,全井共记录钻时1064次(见钻时录井记录表)。
4.3简易水文地质观测
根据设计及实际情况,本井认真地进行了简易水文地质观测工作,通过每日观察循环池中钻井液水位变化及泵量,计算消耗量;在每次起钻后、下钻前测量井筒水位,并通过水位变化对有关涌、漏水层段进行了详细观测,计算涌出、漏失量。
本井共进行水位观测394次,达到应测次数的100%;消耗量观测1065次,达到应测次数的100%。
钻 井 取 心 统 计 表 表9
层位筒次
(回次)井段
(m)进尺
(m)心长
(m)收获率
(%) 岩性备注
112.52-13.921.401.1079砂质泥岩
216.70-17.931.231.2098砂质泥岩、粉砂岩
349.07-50.151.081.0093细粒砂岩
4100.91-101.911.000.9090细粒砂岩

层位筒次
(回次)井段(m)进尺
(m)心长
(m)收获率
(%)岩性备注
5148.28-149.281.000.8080细粒砂岩
6197.50-199.101.601.5094粉砂岩
7251.50-253.502.001.9095细粒砂岩
8301.00-303.442.441.9078粉砂岩
9332.00-333.801.801.5083粉砂岩
10350.50-352.001.501.4093细粒砂岩
11395.50-397.351.851.5081细粒砂岩
12449.50-453.323.822.7071细粒砂岩
13498.97-502.974.003.5088粉砂岩
14548.50-550.672.172.0092砂质泥岩
15598.00-600.422.422.0083泥岩、粉砂岩
16644.38-646.111.731.4081中粒砂岩
17700.00-701.831.831.6087细粒砂岩
18750.00-752.822.822.4085泥岩
19799.50-802.102.602.0077中粒砂岩
20849.50-852.192.692.0074中粒砂岩
21897.06-900.663.603.0083泥岩
22951.30-954.092.792.5090泥岩
231001.30-1004.573.272.5076泥岩
241051.00-1054.593.593.5097泥岩
251061.87-1065.683.813.6094砂质泥岩
261065.68-1068.683.002.0067细粒砂岩
271068.68-1071.002.322.1091砂质泥岩
281071.00-1074.753.753.7099砂质泥岩
291105.58-1108.593.012.5083细粒砂岩
301108.59-1112.563.973.0076泥岩
311112.56-1116.443.883.8098泥岩
321116.44-1120.854.412.6059细粒砂岩
331120.85-1123.152.302.0087细粒砂岩
341123.15-1125.622.472.0081粉砂岩
351125.62-1128.372.752.7098泥岩
钻 井 取 心 统 计 表 续表9

钻 井 取 心 统 计 表 续表9
层位筒次
(回次)井段
(m)进尺
(m)心长
(m)收获率
(%) 岩性备注
361178.89-1182.563.673.6098砂质泥岩
371182.56-1186.163.603.5097细粒砂岩
381186.16-1189.723.562.1059细粒砂岩
391189.72-1192.382.662.5094中粒砂岩
401192.38-1194.442.061.5073中粒砂岩
411194.44-1197.963.523.2091泥岩
421197.96-1198.710.750.6080泥岩
431198.71-1202.623.913.6092泥岩
441202.62-1203.500.880.8091细粒砂岩
451203.50-1206.503.002.8093砂质泥岩
461206.50-1207.070.570.4070细粒砂岩
471207.07-1208.091.020.9088细粒砂岩
481208.09-1209.161.070.7570细粒砂岩
491209.16-1212.593.433.4099细粒砂岩、中粒砂岩
501212.59-1213.240.650.6092砂质泥岩
511213.24-1216.042.802.2079砂质泥岩
521216.04-1217.761.721.4081中粒砂岩
531217.76-1221.213.453.0087泥岩
541221.21-1224.373.161.5047细粒砂岩、泥岩
551224.37-1226.752.382.0084细粒砂岩
561226.75-1230.553.803.6095泥岩
571230.55-1232.992.441.5061泥岩
581232.99-1233.290.300.30100煤层
591233.29-1233.630.340.3088炭质泥岩
601233.63-1234.520.890.8090煤层
611234.52-1235.741.221.0082泥岩
621235.74-1237.982.241.5067泥岩
631237.98-1241.403.122.7087粉砂岩
641241.40-1244.623.523.0085粉砂岩
651244.62-1247.823.202.0063细粒砂岩
合计158.83132.8584
5地质成果
本井通过钻井取心、钻时录井获得了地层剖面和原始资料,掌握了3#煤层的埋深、厚度、煤层结构等与生产相关的基础数据。
5.1地层
本井钻遇地层自上而下为:第四系、二叠系上统上石盒子组、二叠系下统下石盒子组及**组(地层简表见表13)。现将钻遇地层分述如下。
第四系(Q)
井深0.00-12.00m,厚12.00m。浅部为耕植土,深部为砂卵石。与下伏地层呈不整合接触。
三叠系刘家沟组(T1l)
井深12.00m~502.97m,厚度490.97m。主要由紫色、浅紫灰色、暗紫色细粒砂岩、粉砂岩及泥岩组成。与下伏地层呈整合接触。
二叠系(P)
上统石千峰组(P2sh)
井深502.97m~858.50m,厚度355.53m。主要由灰色、灰绿色泥岩、砂质泥岩、粉砂岩组成,间夹薄层紫色泥岩。与下伏地层呈不整合接触。
上统上石盒子组(P2s)
井深858.50m~1123.15m,厚度122.65m。主要由浅灰色、灰色细粒砂岩、泥岩组成。与下伏地层呈整合接触。
下统下石盒子组(P1x)
井深1123.15m~1194.44m,厚度71.29m。主要由灰色泥岩与灰色粉砂岩组成,顶部的灰色铝土质泥岩,俗称“桃花泥岩”。与下伏**组呈整合接触。
下统**组(P1sh)
井深1194.44m~1250.28m,厚为55.84m。为主要含煤地层,由灰黑色炭质泥岩与粉砂岩互层及煤层组成,其中3#煤层为目的煤层,厚度基本稳定。
5.2煤层
5.2.1 目的煤层
本井的目的煤层3#煤层位于**组,井深1232.99~1234.52m,厚度1.53m,属中厚煤层,煤层结构1.53=0.30(0.34)0.89,层位和厚度基本稳定。
煤岩宏观描述:黑色、黑色条痕,似金属**,以亮煤为主,夹少量镜煤,块状,较硬、揉碎后染手,属于光亮型煤。
GQY-E05井地层分层数据表 表13
地 层 单 位底界
深度
(m)厚

(m)岩 性 简 述
界系统组段代号


界第

系Q12.0012.00浅部为耕植土,深部为砂卵石。与下伏地层呈不整合接触。


界三

系下
统刘


组T1l502.97490.97浅紫灰色、暗紫色细粒砂岩、粉砂岩及泥岩组成。与下伏地层呈整合接触。

界二

系上

统石


组P2sh858.50355.53要由灰色、灰绿色泥岩、砂质泥岩、粉砂岩组成,间夹薄层紫色泥岩。与下伏地层呈不整合接触。




组P2s1123.15122.65主要由浅灰色、灰色细粒砂岩、泥岩组成。与下伏地层呈整合接触。

统下



组P1x1194.4471.29主要由灰色泥岩与灰色粉砂岩组成,顶部的灰色铝土质泥岩,俗称“桃花泥岩”。与下伏**组呈整合接触。

西
组P1s1250.2855.48为主要含煤地层,由深灰、黑色炭质泥岩与粉砂岩互层及煤层组成,其中3#煤层为目的煤层,厚度基本稳定。
5.2.2 目的煤层顶、底板
3#煤层顶板:井深1229.75~1232.99m,伪厚3.24m,为深灰色泥岩,较硬,水敏性弱。
3#煤层底板:井深1234.52~1237.98m,伪厚3.46m,为深灰色泥岩。
6 测井
根据设计要求,按照常规煤田地球物理测井技术于2008年1月19日对本井进行了完钻裸眼测井,获取了该井地层的相关物性参数,建立了测井地质剖面。
6.1 测井项目
测井项目及曲线见表10。
测井项目及曲线表 表10
测井类型测井项目测量井段(m)备注
裸眼测井补偿密度10.00-1250.28
自然伽玛10.00-1250.28
自然电位10.00-1250.28
井径10.00-1250.28
井斜10.00-1250.28
侧向电阻率10.00-1250.28
补偿声波10.00-1250.28
6.2测井解释成果
本井测井资料经过预处理、数学计算、分层定性、交会图技术体积模型分析和相关分析等,获取了目的煤层的相关资料。3#煤层测井综合解释成果见表11。
3#煤层测井解释成果表 表11
煤层名称深度厚度
(结构)方法名称深度厚度
(结构)曲线
反映质量
评级
3#1233.77m1.97mHG1233.72m1.92m清优
HGG1233.77m1.97m清
DLW1233.77m1.97m清
6.3 煤层成果对比
钻探与测井分别获取的煤层气储层埋深、厚度及结构见表12。
3# 煤 层 成 果 对 比 表 表12
深度(m)厚度(m)结构
钻探1232.99-1234.521.531.53=0.30(0.34)0.89
测井1231.80-1233.771.97
7 煤质及煤层气测试
7.1 煤质测试
根据设计及规范要求,对目的煤层进行工业分析测试,获取目的煤层的相关煤质资料。施工过程中,按照要求对3#煤层进行了煤质化验分析测试,测试结果见表13。
3#煤层煤质化验测试成果表 表13
检验项目计量
单位检验成果
名称符号原煤浮煤
水分Mad%0.610.68
灰分Ad%21.137.57
挥发分Vdaf%15.9311.24
焦渣特征CRC22
固定碳FCD%66.3082.04
干燥基高位发热量Qgr、dMJ/Kg27.7729.92
干燥基低位发热量Qnet、dMJ/Kg27.14/
全硫St,d%0.340.38
氢Hd%3.88/


层最终收缩度Xmm/11.0
胶质层厚度Ymm/0.0
曲线形状/平滑斜降型
熔合情况/凝结的
粘结指数G/0
真相对密度TRD1.54/
视相对密度ARD1.47/
浮煤回收率%/63.00
浮煤比重液密度Kg/L/1.40
煤类划分贫煤
7.2 煤层气分析测试
根据设计及规范要求,对目的煤层的煤层气含量及成份进行了现场解吸和实验室分析测试。施工过程中,按照要求对3#煤层进行了现场解吸及实验室分析测试,测试结果见表14。
采样
地点样品编号煤底
深度
(m)厚度
(矸/煤)
(m)瓦斯成份
(%)瓦斯含量(ml/g•daf)质量情况结果
评价
CO2CH4N2CO2CH4N2O2
(%)Mad
(%)Aad
(%)样重
(g)气


GQY-
E053#解1234.521.535.2594.060.680.6614.000.070.7019320良好优
3#煤层煤层气分析测试成果表 表14
8封井
本井为煤层气小井眼探井,在获取目的煤层的有关储层参数、煤质资料及煤层气资料后进行封井。根据设计及规范要求,对该井进行了全封井,封井使用42.5#普通硅酸盐水泥、**及干净河砂,配比为水泥:砂:水=1:1:0.7,采用泥浆泵注入,并在井口埋设了暗标。封井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9 HSE管理体系
9.1健康管理
(1)管理制度
为了严格遵守HSE有关规定,队及项目部制定了严格的健康管理制度:
①保持宿舍内清洁卫生,定期清扫,定期检查。
②生活用具、食品要消毒,生熟食品的存放要符合健康管理规定。
③禁止酗酒、打闹、赌博等和其它不良行为
④不允许私自乱用药,如生病后,要找医生及时诊治,使用经过医生处方的药品。
⑤ 在作业施工区禁止吸烟,吸烟都到指定地点、区域。
如有违反以上规定和公司有关安全管理规定的每发现两次以上由项目经理部退回原基地接受学习。
(2)现状:在真正实施中,由于我国企业的经营管理和HSE管理基础还比较薄弱,管理水平不高,职工的健康意识不很强,队积极要求全员参与,从基层、班组开始,做大量的扎扎实实的工作,整个施工结束,没有发生食品卫生和伤害工人身体健康的事件,但仍然存在个别人不在指定区域吸烟等现象。
(3)解决途径:充分利用各种场合,进行培训、宣传和贯彻工作,努力营造良好的企业文化,不断提高员工HSE思想意识和表现水平
9.2安全管理
(1)现状:队及项目部已经制定了详细的防井喷、防火、防伤亡应急程序和相应的管理措施,队和现场也都成立了安全委员会,虽然在整个项目没有发生重大的安全事故,没有对设备和职工造成伤害,但管理并没有全面铺开,仍需要建立安全管理长效机制。
(2)解决办法:应该按照金字塔原理进行事故控制,注重隐患报告和跟踪,及时整改不安全行为和不安全状态,每个设施每月向队和甲方管理层汇报隐患报告及整改情况。
9.3环境保护
钻井施工要产生大量的油污、泥浆、岩屑,在能源贫乏时代,每打一口钻井,可能就要污染一片土地。如今随着人类对环境保护意识的日益加强,如何减少钻井“副产品”对周围环境的污染及恢复钻井井场原貌已成为钻井生产必须面对的一个课题。
为了解决这一难题,队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详尽的环境保护控制目标及相关措施,首先通过多次会议、讲座,使上至项目经理下到钻工从思想上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认识到环保关系到国家、个人,最直接的是关系到我们能否在煤层气钻井市场上站住脚根,关系到个人的经济利益。在日常施工中,通过相应的规章制度和处罚措施使环境保护得以真正落实。
在钻井液处理上,要求对钻井液循环槽和沉淀池铺设防渗布或打水泥防止泥浆污染土壤,对于废浆、废水基本上以蒸发为主处理,剩余的废渣、岩屑按照格瑞克公司要求统一集中进行处理,确保了施工区域生态环境和水源不受影响。
对于生活垃圾,钻井队提出了“走一处,净一处”的口号,实行井场、驻地袋装垃圾,受到了甲方的高度赞扬和好评。
完井后,并按照甲方要求对井场进行平整,保持施工前后井场和驻地的原貌不改变。
10结论
GQY-E05井在施工中严格执行合同、设计及甲方现场监理的意见,加强管理,精心组织,认真施工,优质地完成了本井的全部施工任务。各项地质资料和技术数据收集及时、准确、齐全;绘制的地层剖面准确、可靠,圆满地完成了本井总体设计要求的各项任务,各项技术指标均达到要求,并顺**过格瑞克公司组织的现场验收。
通过本项目工程的施工获取了以下成果:
一、综合使用钻探、地质录井、测井等手段获得了全井段完整的地质剖面和物性剖面资料。
二、揭露了本井第四系、三叠系、二叠系各组段地层厚度,掌握了各组段的岩性、物性、含煤特征、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特征等信息。
三、掌握了目标煤层3#煤层的埋深、厚度、煤层结构及其生、储、盖组合特征、煤质及含气性等资料。
四、获取了本井的所有原始资料,包括地质、钻井、测井等一整套现场及成果资料,各项地质资料收集及时、准确、齐全,各项技术指标达到了设计和规范要求。
五、提交的各专业总结报告、图件等完井综合资料为全面评价本井乃至本区煤层气资源及进行下一步作业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上部为耕植土,下部为砂卵石。

紫红色,中厚层状,水平层理发育,具方解石细脉,间夹粉砂岩条带,局部含钙质结核,加酸剧烈反应,致密坚硬。

据钻时曲线及岩屑判层。

紫红色,具方解石细脉,含较多钙质结核,加酸剧烈反应。

紫红色,间夹细粒砂岩透镜体及薄层,含钙质结核,铁质胶结,较坚硬。

紫红色,细粒砂状结构,主要成分为石英、长石,次为暗色岩屑,分选性好,圆状-次圆状,顶部含泥质团块,铁质胶结,坚硬。

紫红色,细粒砂状结构,水平层理发育,分选性好,层面含星点状白云母,断口呈贝壳状,铁质胶结,致密坚硬。

紫红色,细粒砂状结构,层面含白云母片,具方解石细脉,分选性好,铁质胶结,水平及缓波状层理发育。

紫灰色,水平层理发育,分选性好,具方解石细脉,夹薄层细粒砂岩,铁质胶结,致密坚硬。

紫红色,主要成分为石英、长石,含浅紫灰色钙质结核,由上至下粒度渐变细,分选性好,铁质胶结,致密。

紫红色,主要成分为石英,水平层理发育,层面含云母片,间夹薄层细粒砂岩,界面清晰可见,含浅紫灰色砂质结核,坚硬。

浅紫灰色,主要成分为石英、长石,分选好,中部含泥质条带及薄层,铁质胶结,坚硬。

浅灰色,细粒砂状结构,中厚层状,主要成分为石英、长石,分选中等,次圆状-次棱角状,间夹泥质条带,斜层理发育,硅质胶结,致密坚硬。

据钻时曲线,在365~380m间夹薄层砂岩、泥岩与粉砂岩,呈互层状。

浅紫红色,细粒砂状结构,主要成分为石英、长石,分选中等,次圆状,间夹少量暗紫色泥质条带,致密坚硬,硅质胶结。

浅灰紫色,细粒砂状结构,厚层状,主要成分为石英、长石,分选性好,间夹紫红色泥质条带及团块,斜层理发育,铁硅质胶结。

暗紫红色,粉砂状结构,主要成分为石英,局部砂质分布不均匀,裂隙发育为方解石充填,呈水平状分布,含不规则方解石晶体2-4mm,致密,较坚硬。

紫红色,粉砂泥质结构,厚层状,局部含菱铁质鲕粒,厚层状,具滑面,含方解石晶体,粒径2-5mm,较致密。

暗紫红色,泥质结构,含砂质结核,具滑面及挤压擦皱裂面。

暗紫红色,粉砂状结构,致密均匀,钙铁质胶结。

灰绿色,中粒砂状结构,厚层状,主要成分为石英、长石,次为暗色岩屑,分选性中等,次棱角状,裂隙面附方解石薄膜,硅质胶结,坚硬。

灰绿色,厚层状,含铝土质及紫红色斑块,具滑面,向下砂质成分渐增,下部为灰绿色中粒砂岩,分选性差,底部含少量石英砾。

暗紫色,泥质结构,上部含少量砂质,具灰绿色斑块,含铝土质,底部含紫红色铁质结核,坚硬。

暗紫色,厚层状,间夹薄层砂岩,下部含青色斑块,泥质结构,具挤压擦皱裂面,松软。

浅灰色,厚层状,中粒砂状结构,成分主要为石英、长石,含泥质团块,分选性中等,次棱角状,硅质胶结,平行层理发育,具裂隙,较坚硬。

浅灰色,含紫色斑块,粉砂泥质结构,厚层状,具滑面,坚硬。

暗红色,含青色斑块,泥质结构,较坚硬。

灰色,含紫斑,夹砂质条带,具滑面,较坚硬。

灰色,上部含紫色斑块,中厚层状,间夹薄层细粒砂岩,断面光滑,较坚硬。

灰色,含紫斑,厚层状,中部夹薄层砂岩,具滑面,较坚硬。

浅灰色,含紫色斑块,粉砂泥质结构,下部夹薄层砂岩,钙质胶结,较坚硬。

浅灰色,主要成份为石英、长石,含紫色斑块,中厚层状,上部夹泥岩,分选性中等,下部断口呈平坦状,坚硬。

浅灰色,含紫斑,中厚层状,具滑面及裂隙,间夹薄层粉砂岩,致密,较坚硬。

灰色,含紫斑,细粒砂状结构,中厚层状,主要成分为石英、长石,分选性中等,次棱角状,间夹泥质条带,斜层理发育。

灰色,含大量紫斑及菱铁质假鲕,夹砂质条带,具滑面及裂隙,较坚硬。

浅灰色,中厚层状,主要成分石英、长石,细粒砂状结构,分选性中等,断面含大量暗色矿物,坚硬。

浅灰色,中厚层状,下部含泥质团块,具滑面。

灰色,中厚层状,泥质结构,含少量紫斑及砂质条带,具裂隙及滑面,较坚硬。

灰-灰黑色,中厚层状,局部含砂质条带,下部夹少量煤屑。

浅灰色,产植物化石,下部夹400mm灰黑色泥岩,含少量煤屑。

浅灰色,中厚层状,主要成分为石英、长石,细粒砂状结构,分选中等,岩芯较破碎。

浅灰色,中厚层状,主要成分为石英,中粒砂状结构,含钙质结核,次棱角状,分选性中等,坚硬。

浅灰色,中厚层状,产植物化石,平行层理发育,坚硬。

灰-灰黑色,产植物化石,具滑面,岩芯较破碎。

浅灰色,主要成分为石英、长石,中粒砂状结构,脉状层理发育,间夹薄层泥岩。

灰-灰黑色,产植物化石,具裂隙,岩芯破碎。

灰色,主要成分为石英、长石,分选性差,下部产植物化石,较坚硬。

灰-灰黑色,上部灰黑色泥岩,断面附少许煤屑,产植物化石。

灰色、浅灰色,主要成分为石英、长石,分选中等,铁质、硅质胶结,坚硬。

灰色,中厚层状,主要成分为石英、长石,含少量云母片,钙质胶结,坚硬。

灰-灰黑色,粉砂泥质结构,下部粉砂状结构,裂隙为方解石脉充填,硅质胶结,坚硬。

灰、浅灰色,主要成分为石英,中粒砂状结构,分选性好,钙质胶结,坚硬。

浅黑色,泥质结构,产植物化石,夹泥质条带,较松软。

浅灰色,主要成分为石英,平行层理发育,细粒砂状结构,岩心较破碎。

灰黑色,夹少量煤屑,具滑面,质纯,较坚硬。

灰-灰黑色,中厚层状,主要成分为石英、长石,含星点状云母片,夹大量细脉状泥质条带及煤线。

浅灰色,中粒砂状结构,主要成分为石英,分选性好,夹少量泥质条带,坚硬。

深灰色,具滑面,产少量植物化石,夹煤线。

黑色,块状,玻璃**,条带状结构,断口呈参差状,较脆。

灰黑色,石岩泥质结构,夹少量煤屑,具滑面,裂隙不发育。

黑色,块状,玻璃**,松软。

深灰色,中上部夹薄层细粒砂岩,产植物化石,平行层理发育,具裂隙及细脉状条带,坚硬。

灰色,中厚层状,主要成分为长石、石英,上部夹少量煤线,产少量植物化石,致密、均匀,坚硬。

灰色,中厚层状,主要成分为石英、长石,分选性好,质匀,坚硬。

  • GQY-E05井地质与钻井报告_U9gKvAo3eJ.

  • GQY-E05井地质与钻井报告_U9gKvAo3eJ.docx

  • 类似文档请点击tags标签查看,或者站内搜索:
  •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