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古诗大全| 教学资源| 作文| 扒知识| 扒知识繁体
实时新闻:

《忏悔录》读后感10篇

发布日期:2022-04-07 03:59:54

读完一本名著以后,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这时候,最关键的读后感怎么能落下!那么如何写读后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忏悔录》读后感,希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帮助。

《忏悔录》读后感1

一年前,看这本书。开始从卢梭自己的眼里认识他。

年幼的他是家里的宠儿,是与父亲沉浸在书海里的可爱孩子。他善良,会保护挨打的哥哥,他纯真也爱生命,会努力地去为他与朋友的小树苗争取水源,为这个微小的生命争取生存的机会……

渐渐地长大……学徒的生活,漂泊的日子,无尽的贬斥……朝他走来。

或许收获了爱情,与“母亲”那最纯净的感情,得到了泰蕾茨最无私而长久的陪伴……但,这个永远也入不了“上流”社会的高傲灵魂,始终学不会卑躬屈膝,学不会左右逢源,更看不起那些贵族们不可一世的嘴脸……

他有天生的羞怯与内敛,童年的生活又让他与淳朴自然无法分割。(我想在他几度的被迫归隐中必定也收获了那一份心灵的宁静。)

亲眼目睹了那个贫苦的底层人们的生活,青年时却总受到这些不名一文(有点小夸张)的人们的照顾与关怀。他,便担起了为人民申诉的责任,他,想要改变那个不公的社会,所以他发出了对社会的控诉!

我想那充满苦难但思想集成的日子,是他最充实最满足的。

那时的他是最自由的。恣意徜徉在自己的思想世界里。

他爱与亲近的人吐露他的奇思妙想,却也引来嫉妒……而后被坑害

看着这本书,不知为何并不认为是他本人的“忏悔”,却是读者的忏悔之旅。它让人去审视自己是否失去了童真、纯净、善良、勇敢与正直,去审视自己是否已失去了自己曾经坚守的东西,去看看自己不知什么时候学到的妒忌,看看自己惹上的惰性,看看自己贪婪无尽的欲望,看看自己已然失去的信仰……

正如那般,每一个人都有缺点,都有往阴暗发展的倾向,但我坚信,品德高尚、意志坚定的人,会在善恶抉择的瞬间,悬崖勒马,让自己留住那宝贵的正直与善良。

在此,我也为我曾有过的不善之举,发出最虔诚的忏悔。不求谅解。

《忏悔录》读后感2

奥氏母亲的影响

奥氏大致生在一个家境还算不错的家庭中。至少奥氏的母亲,年轻的时候是一个拥有女奴的小姐。应该受过一定程度的教育。相对而言,奥氏对其父亲的印象要稀薄的多,关于其父的描述也仅在为了衬托其母亲的慈爱伟大时,有那么寥寥几笔的刻画。由此可见,奥母对奥氏的影响是非常大的。而奥母就是一位虔诚的___徒。奥氏大致上成年后不久,父亲就去世。在此之后,他几乎一直是与母亲居住在一块的。因此,母子感情非常深厚,甚至当奥氏厌恶迦太基的教学环境,决定要启程去罗马的时候,因为担心母亲的阻拦,不得不夜里偷偷地出发,不辞而别。即使如此,没过多久,思子心切的奥母就不远万里,历尽艰辛,赶往米兰,与其时已于米兰执教的奥氏重逢。由此可见,母子感情之深,完全不受空间距离的阻拦。

可是横挡在他们母子之间,其实却一直有一道厚重的精神隔膜。那就是奥母信仰___,而奥氏信仰摩尼教。正是这层有信仰所筑起的心灵长城,一直以来,不断的消耗着奥氏的心理能量。从奥氏的笔触中可以看出,奥母是个精神力量很饱满强大的人。书中也多有记载奥母的为人也深受邻居的爱戴。

为什么奥氏会慢慢的脱离摩尼教,并且一点一点陷入___的泥潭之中呢?

一个推测就是在母子俩的精神拔河中,奥母胜出。奥氏在精神的某些方面对奥母有较深的依赖。为此他也多有抵触与反抗,一个结果就是离开迦太基,去往罗马。虽然他给出的解释是不满迦太基学校中的教学环境。

之所以要这样去理解,是由于奥氏加入其母所信仰的___对维系其母子关系而言,是非常重要的。毕竟奥母在奥氏平日的生活圈子中是受爱戴的,有名望的,有影响力的。而对奥母而言,一个异教徒的儿子,是让她很难以释怀的。终其一生,她最大的愿望,也就是希望奥氏能改信___。

但这是一种长时间的影响。才逐渐的消耗掉了奥氏对___抵触的力量。

当最后,奥氏终于皈依公教会的时候,奥母便了无心愿,心满意足地去世了。也是因为她一生揪着这情节,终于得以实现,心无牵挂。

公教会的经营

虽然书中没有明确的比较过,但大概可以感受到,___在欧洲的影响力要大于摩尼教,而在非洲则相反。因此,早年一直呆在非洲的奥氏或由于环境氛围因素,信仰了摩尼教。但是到了欧洲后,却又逐渐的信仰了___。

其中有一个关键的时期,就是奥氏的信仰真空期。在他离开迦太基之后,到他确定要信仰___之前的这段时期,基本上他是既不信仰摩尼教,也不信仰___。这也是我最喜欢他的一段时期。这一段时期,他的逻辑与思想还比较可靠。他自知摩尼教虽然靠不住,但未见的___就靠得住。那个时期,他的思想已经突破了摩尼教迷信的迷雾,看透了宗教谎言的本质。他所提出的问题,即使是摩尼教名气最大的博士,福斯图斯,也无法将其解答。“他很谦虚的推却了,他不敢接受这个任务”(第五章,第七节,第84页)

当然,他也不会因此就信任___。他只是对摩尼教失望。只是在观望,在找寻,可以靠得住的信仰的安宅。

但是,去了罗马,去了米兰之后,这一切开始发生转变,他有一个理性的,思维逻辑清晰条例的人,变得慢慢的糊涂起来。首先,他开始接触了___史最富名望的三博士之一的布罗西乌斯主教。(当然他本是也是其中之一,那是后来的事情)他逐渐地就被布氏的气质所吸引。注意,是气质,不是学识。虽然他认为布氏为人优雅,举世闻名,是个杰出的人。但他并不期望布氏可以解答他的宗教疑惑。“我全神贯注地谛听着,已被他的辞令所吸引,但对于内容并不措意,甚至抱着轻视的态度,我欣赏他吐属的典雅……(第五卷,第十三节,第94页)

这个时候,他依旧清晰着真理的底线。即使被___人物的个人魅力所吸引,还是坚持着自己的见解。那为什么后来逐渐模糊了这条底线呢。第六章第三节的最后一段(第101页)是一段关于对圣经中神按照神自己的肖像造人的分析,这段分析,我以为,恰到好处的暴露了他跨越真理底线的痕迹:

“我一朝发现你通过慈母教会赋予恩赐而使之再生的精神子女们,对于《创世纪》上“认识依照你的肖像而创造的”一节的解释,并不教人相信或想象你具有人的肉体的形状,虽则我对于精神体的性质还是丝毫捉摸不到,但我已经很高兴地感到惭愧,我多年来的狂吠,不是反对公交信仰,而是反对肉体想象出来的幻影。一个本该研究学习的问题,我却先予肯定而加以攻击,在这一点上,我过去真是太鲁莽,太放肆了!你是高高在上而又不违咫尺,深奥莫测而坚临一切,你并无大小不等的肢体,你到处充盈却没有一处可以占有你的全体,你不具我们肉体的形状,但你依照你的肖像造了人,人却自顶至踵都受限于空间之中。”

首先,奥氏认为神不该具有肉体。所以起初当他读到圣经中神按照自己的肖像创造了人的时候,对此加以否定与攻击。而这一处文本,对于分析,如何他会转变为,能接受神依照自己的肖像创造人这句话起到了很有效的作用。

首先,从文字的语气来看,言语中充满着对第二人称的尊敬。这种尊敬,是一个不信仰上帝的人所不具备的。由此而已推论出,此刻在思想上,他已经做好了接受___的准备。而圣经中的许多漏洞,对于他而言,不再是不可饶恕的伪真理,而是他接受___途中的绊脚石罢了。他是基于去接受___的,为此,他也急于回过头来,对过去对真理的坚持一一进行反叛。上面的文字,自始至终,都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上帝是否是用自己的肖像造人这个问题。他把问题说的模糊不清,既按照自己原来的主见,认为神应该是不具有肉体,是无处不在而又无处可见到的,却又在后面说,神按照自己的肖像早了人。如果神是无处不在,到处充盈的话,那么抽象的东西,怎么可以有肖像呢。没有肖像的话,又何以依照自己的肖像创造人呢?他没有回答,没有解释,他只是敷衍的对这个问题进行模糊的处理,然后就绕过去了。一方面对自己解释,我想通了,是自己以前理解错了,一方面可以毫无负担地展开双臂,去匍匐在基督肖像的脚下。

推断

叔本华说,一切知识和学问的根本都是那些无法解释的东西。

人从一个信仰,转移到另一个信仰,人从相信此转移到相彼,人从信到不信,都不是依靠那些可以解释的东西,不是靠逻辑,不是靠理性。

希波的奥古斯丁如是,我们如是,所有的人都如是。

那是什么让我们转变的呢?

对奥古斯丁来说,是他母亲的坚持,是古罗马时代公教会的成功经营。让他处在那样一个环境中。身边的人对___充满敬畏。德高望重的人,学识渊博的人,有魅力的人,有声望的人,都被公教会所吸引收纳。导致那个圈子集中了那个时代,最杰出的人。由此而不断地吸引后面优秀的人加入其中。

因此,让人发生转变的是人。是社会。不是任何道理,不是任何逻辑。只是人。你信了这个人,你就信了他的话,不论他的话,在外人看来多么的不合逻辑。是社会,你活在这个社会中,你就信了他,不论这个社会,在别人看来,多么的不可思议。

我们信相对论,信进化论,信科学,也不是由于他们的逻辑,他们的道理,而是从小到大,家庭学校的教育,因为,我问你,你是如何相信相对论,相信进化论的,你看过那些书吗,你懂那些道理吗,你看都没看过,你懂都不懂,你就相信。所以,我们今天,相信所谓的科学,与古代相信宗教,在本质上,性质是一样的。

我们没有自己的思考,不论社会允许不允许,我们没有。

虽然,以今天的眼光看,奥古斯丁失败了。但他了不起的地方在于他的挣扎,他的苏醒,他的努力,他的坚持,他的探索。他有意义的地方在于,他留下了很多宝贵的,细腻的第一手资料,记录保存了他真实的思绪起伏变化的过程,供人们研究学习。

在一个社会,在一个时代,有所苏醒,有所坚持,是非常不容易的。那个人,是站在了人类历史最前沿的人,为人类文明指引新的道路。他要有足够的睿智,顽强,才能把人们从歧途中引领出来。从奥古斯丁身上,我看到了这样的气质,这样的努力。虽然最终他是失败了,但还是值得我们去纪念。

后记

前面写的很凌乱。第一次没写完宿舍就熄灯了。中间割了两天,思绪就混乱了。忘记写翻译的事情了。我看的版本是商务印书馆汉译版,译自巴黎文学公司1926年版。这好比什么,这好比我们要吃一口肉,要让老外嚼一遍,再让国内懂外语的再嚼一遍,最后我们嘴里嚼的,基本上,都是别人的吐沫星子。

由此可见,在中国做学术是非常有前途的,因为很多最基本的工作基本上都没有做。我们的外国著作,竟然几乎都是译自译本。

难怪季羡林去德国学了趟梵语回来就成了国宝了。

如果一个国家的国宝的含金量并不高,那只好认为,这个国家其实根本就没有什么财宝了。

《忏悔录》读后感3

这部分的考据、阐释和问题:

1工匠“在内心咨询主宰自身的真理,决定制作的好坏”,说明真理寓于一切事物,人也有可能依照这个真理判断外物。Sheed英译:sothatthemindmayjudgebythattruthwhichpresideswithinitwhethertheworkiswelldone,无“咨询”义,拉丁文同。(Ch5P235Para3)

2“死和生,即是先有而后无,或先无而后有。”生死即所谓“生灭”,上帝的言语与上帝同属永恒,因此不生灭。上帝的言语(Word)常自表达着一切(inoneeternalact),而又不是借助声响说出的言语,因此似乎应该是指为理性所理解的“意思”?于是问题在于,“意思”如何能够使得天地万物生成。

但:allthingsaremadethatYousayaretobemade,被“造”的东西是否即是“存在”的东西或者“实体”?假如受造物也是实体,即使是转瞬即逝的实体,那么也会威胁到至上者的地位。因此似乎并不能认为受造物是实体。(未完成)

1b)主是元始,教诲我们归向本原(8-9)

这部分的考据、阐释和问题:

1“元始,因为他向我们讲了话”,Sheed英译作thebeginningwhoalsospeaksuntous,thebeginning若解作上帝,那么句意为“向我们说话的上帝”

2b)天主在创造天地之前不造一物;永恒超越时间——不属时间;时间的本性(10-28)

2bi)一切都由天主创造;上帝是永恒的(10-13)

这部分的考据、阐释和问题

1天主的意愿属于天主的本体:三一论(周伟驰P184-185)

2Ch11Para2英译:

3天主享有永恒的现在:那么对他而言,天地万物是怎样的呢?没有变化的万物,是否有边界?

4天主对基督说:“我今日生你。”这对永恒的他们而言有何意义?为何要如此说?

2bii)时间是什么?过去和未来都不存在——时间的度量——时间与运动:时间不是物体的运动(Ch24)——度量不是度量“时间本身”,也不是记录物体的运动,而是度量记忆和期望的长度(14-28)

这部分的考据、阐释和问题:

1“这是你(天主)说的”:出处是哪里?(Ch24P251Para1)

《忏悔录》读后感4

看到作者母亲离世的章节,作者那种无法抑制的悲伤让我很忧伤。

我同时担心自己,害怕终有一天遭遇到同样的事情,虽然我知道那一天很远很远。

这个世界上最应该陪伴的人,便是自己的母亲。

她为了自己操碎了心,无时无刻不在牵挂和担心。

这份恩情,真的难以回报。

我发誓,以后一定不会离家很远,尤其是在他们越发苍老的时候。

对于作者那种抑制悲伤,认为这种悲伤是一种罪过而不理解,甚至有些颤抖。

因为,他认为这是尘世的牵挂,是有罪的

我们应该真正爱的人是上帝,应该透过上帝去爱母亲,这样便永远不会失去她,因为上帝是永存的是不会改变的。

这里作者对上帝是一副卑躬屈膝的态度,如果他看到我这篇文章,一定认为我是有罪的,而且在远离上帝。是恶

我不信,但是我觉得谦卑的对待一切倒是实实在在地真理。

《忏悔录》读后感5

奥古斯丁在其著作《忏悔录》的卷1-9中记叙了他出生至33岁母亲病逝的一段历史,卷10-13则写出了他著述此书时的思想情况,讲述了他对上帝的理解,以及对《创世纪》的解读。其中,卷11-12中集中论述了他对时间问题的看法,本篇读书笔记着重于梳理其关于时间问题的论述:

处理时间问题的引入

伊始,奥古斯丁便写道,“主啊,永恒既属你所有,你岂有不预知我对你所说的话吗?你岂随时间而才看到时间中发生的事情?……”已稍稍暗示了其时间观的基本观点。其后,他又说,“使我听受,使我懂得你怎样‘在元始创造了天地’。”引出了对于受造物的讨论:“天地存在着,天地高呼说它们是受造的,因为他们在变化。……天地也高喊着它们不是自造的……”。

将视野引到受造物身上之后,奥古斯丁开始处理“上帝如何创造天地”这一问题——

当然,你创造天地,不是在天上,也不是在地上,不再空中,也不在水中,因为这些都在六合之中;你也不在宇宙中创造宇宙,因为在造成宇宙之前,还没有创造宇宙的场所。你也不是手中拿着什么工具来创造天地,因为这种不由你而你借以创造其他的工具又从哪里得来的呢?哪一样存在的东西,不是凭借你的实在而存在。

因此你一言而万物资始,你是用你的“道”——言语——创造万有。

而此“道”、此言语又是如何创造了万有呢?奥古斯丁在否定其是“一响即逝的言语”,认为它是“永永不寂的言语,常自表达一切,无起无讫,无先无后,永远而同时表达一切”奥古斯丁在此通过将言语分为“一响即逝的”和“永永不寂的”,来进一步说明上帝何以用言语创造万有。由此出发,可变世界和永恒的世界亦区分开来——“即使我们在变易的受造物之前受到教益,也是为引导我们走向不变的真理”。

而这种区分,亦是奥古斯丁探讨时间的思维进路之一。奥古斯丁最终在回答“天主在创造天地之前做些什么?”的诘问的过程中,开始正式处理时间问题。

总结

1.奥古斯丁时间观简述

奥古斯丁通过考察“时间如何度量”等一系列问题,提出了他的时间观。他通过否定过去与将来的存在,而将过去和将来归入人的思想意识中的“记忆”与“期待”中。而当下则存在于“注意”里,因此,时间就不是外在于人的,而是人的思想的延伸、延展,通过记忆、注意与期待三者而表现。

2.对过往时间观的颠覆

亚里士多德在《物理学》中,将时间定义为“关于前后的运动的数”。在这里,时间被理解为客观自在的、可通过运动测量的东西。

而这种时间观念在奥古斯丁的论述中便已有涉及。即是他在讨论“时间如何测量”时所提到的“时间为物体的运动”这一观点,奥古斯丁驳斥的过程上文已有详述,不再赘言。

这种作为自在之流的时间与上帝是难以相容的。因为若将时间理解为自在的,则上帝在时间之中,就无法解释上帝如何创世、如何无限等问题;若上帝在时间之外,则上帝与受造物的关系就变得难以处理,会出现柏拉图在《巴门尼德篇》中出现的困境之一,在时间视域中可表述为,无时间的意识如何料知、管理时间中发生的一切?

换句话说,自在的时间和自在的上帝成了两个实体,违反了上帝作为唯一的实体的信仰。

因此奥古斯丁的时间观就要从根本上质疑作为物理之物的时间,从而重新处理时间与上帝的关系。他的做法是将时间归于受造物,成为受造物可变的思想延伸,即被归为受造物才具有的特性,这么一来上帝与时间的关系就被归在上帝与受造物的关系下,上帝依然是绝对的、唯一的实体。关于上帝如何创世的问题,得到的解答是——上帝是“无中创有”,不在时间中创造万有,因而还是绝对自由的。而对于“上帝在创造万有之前做些什么”这类的问题也得到了解答,因为上帝是创造了受造物之后,受造物才具有了时间,上帝自始至终都是永恒的,无所谓前后,因此该问题就没有了追问的理由。

《忏悔录》读后感6

能在这样的人生阶段,选择阅读奥古斯丁的《忏悔录》,与遥距1600年的先哲相遇。奥古斯丁,也在书中说,是圣灵引导他写下对自己的忏悔,对天主的歌颂,如果有人阅读这本书产生共鸣,也必是圣灵的引导。

三十三,不是个巧合,一切都在上帝的预定中,就如上帝在创世之初,预定拣选了我们在基督耶稣里成为无瑕疵的圣洁的。

曾经的哲思都臣服在信仰之下,曾经的骄傲都是罪中之乐。

奥古斯丁在不停歇地思索中,对己内省,对上探求,在第十章之后他回转后的心声中越来越明显地看到,他思维探索的每一步都在祈求主的原谅,细听主的教会,他常说:天主用振聋发聩的声音敲击他心灵的边缘。

他思考罪、人、上帝之间的关系,他思考记忆、思维、心灵,他思考时间的过去、现在、将来(如我在灵光乍现中想到上帝无始无终,没有时间活在永恒,他的预定即是现在),他思考物质的形态在创世之前的样式,虚无与混沌的确别。人类眼中美丽的大海,原来是欲望的沼泽,陆地才是生命得以栖息的地方。这世俗的世界不正是可怕的陷阱,不从神来的艳丽都深藏着远离神、引向罪的毒钩。这不是耸人听闻,这是世界的本相。人却离开造万有的,创造一切美好的神太远太远。忘记了自己作为管理者的身份。

他带领我的心不停地屈膝匍匐,这日光下岂有新事。能看到的美好,能感受到的美好,都是圣灵内在的工作。我又如何能仰望神的荣美!

在第十三章中,奥古斯丁把男人和女人的关系,比喻成:理智和理性行动的关系。灵魂有两面:一面是通过思考发号施令,一面是服从施令。虽然在创造的原质上男人和女人一样,都是有灵的有血气的活人。从性别差异上,女人像行动服从思维那样,服从男人。

至少是另我折服的比喻,第一次对于男女性别顺序幡然醒悟是从保罗书信而来。

我们这种人(也许这样说不对)有个特点:万事纸上不得,终是不可相信。既然上帝将他的话语启示在文字中,让我们阅读,想来也是要我们通过阅读来默想思考,进入心灵吧。奥古斯丁说,只有让心灵愉悦的,才能进入心灵。

商务书局周士良版本的翻译美词如诗,只是不符合___文献的阅读习惯,经文翻译不是通用中文版本,旧约不能同步参考。不知道百花出版社的翻译版本如何。

经典的魅力是种隔世的礼物。如果你觉得太忙,就不要浪费时间在追随时代的潮流中了吧,那永恒的眼光才会有我们追寻满足。

《忏悔录》读后感7

1人生的其他的一切,越不值得我们痛哭的,人们越为此而痛哭;而越应该使我们痛哭的,却越没有人痛哭。

2我的口舌缄默,我的心在呼喊。

3我将在哪里寻获你?如果在记忆之外寻获你,那末我已忘掉掉了你。

4幸福生活就是在你左右、对于你、为了你而快乐。

5我走遍了记忆的天涯地角找寻你,在记忆之外没有找到你。

6当我知道要认识你时开始,凡我找到有关你的东西,都不出乎我的记忆的范围,因为从那时起,我从未忘掉你。

7从你认识我时,你就常驻在我的记忆之中,我在记忆中想起你,在你怀中欢欣鼓舞,找到了你。

8既然从我认识你时起我就想着你;而且我想起你时,一定在记忆中找到你。

9但我想认识你时,哪里去找你呢?因为在我认识你之前,你尚未到我记忆之中。那末要认识你,该到哪里找你?

10是否这时的我是另一个我?为何在我入梦到醒觉的须臾之间,使我判若两人?

11多少次我们最初是碍于情面不要使人难堪,勉强听着无聊的闲谈,逐渐听得津津有味了。

12迅速站立起来是一回事,从不跌倒是另一回事。

13白天是你的,黑夜也是你的。

《忏悔录》读后感8

大概一年多前,我刚刚换了一个新的学校,内心流连而满是焦虑。我在云县的一个小旅馆里,无所事事地翻阅着这本声名煊赫的《忏悔录》。准确地说,我并大喜欢这本书。虽然我偶尔被奥古斯丁(AureliusAugustinus,354-430A.D.)敬虔和直率的呼告所打动,甚至会默诵书中安布罗西乌的诗句以求得某种安慰:“天主啊,万有的创造者,穹苍的主宰,你给白天穿上灿烂的光明,给黑夜穿上恬和的睡眠,使安息恢复疲劳的肢体,能继续经常的工作,松弛精神的困顿,解除忧伤的郁结。”但是,我很快就被淹没在书中浩瀚的求告和圣经分析而渐感厌倦。

在某种思念的焦灼中,我明明地晓得他求告的无上的天主,可是我宁愿把他换成一个人,我脑海中的一个幻象。“我在如此思索时,你就在我身边;我叹息时,你倾听着;我在飘荡时,你掌握我;我走在世俗的大道上,你并不放弃我。”【奥古斯丁:《忏悔录》,周士良译,商务印书馆1963年8月第1版,第104页,下同】这时我便有一种僭越和渎神的快感。

我清晰地记得我是在无聊的监考中读完的——与其说成功地读过一本名著,不如说终于结束了一场煎熬。我想,我再也没有兴趣读他的任何作品了。我当时特别不能理解的奥古斯丁名言:“信仰,尔后才理解(crede,utintelligas)。”于我而言,不理解怎么能信仰呢?我诚然知道有信仰的人是蒙福,可是我就是不信,甚至仅仅把信仰当作安顿人心的居所,认为有害于理性的发挥,是让人无知的。

没想到,真正无知的是我自己。在《忏悔录》里,奥古斯丁记述了他青少年成长经历、求学生活和教书生涯,这一段时间他是浪子,是摩尼教徒,是修辞学教授,唯一不变的是他的母亲,天主的仆人,二十年如一日为他代祷:“回来吧,在天主的怀抱里得安息。”他非常节制地记述这位母亲与仆人的去世,却非常动人地再现了一个浪子、一个辩士归主的传奇,在后来的篇章里,他完全沉浸在对善与恶的起源及本质,对时间,对记忆和影像,对《创世纪》和三位一体的探寻中——而这些我之前是完全忽略的。他并没有把生命中的遭遇和智慧的结晶归之于个人的才智,而是把这尘世的悲伤喜乐安息在天主的怀中,让上主的真光借这真理而显现,“因为我灵魂不能光照自己,也不能浇灌自己,因此只有到你生命之泉边,同样也只有在你的光明中能看见光明。”

值得注意的是,《忏悔录》原名“Confessiones”,据译者周先生说明,古典拉丁文本作“承认、认罪”解,但在教会文学中,转为承认神的伟大,有歌颂的意义。和卢梭的名不副实的忏悔录不同,奥古斯丁的这本书是在追忆往事,更是在追求真理,路上有堕落,有挣扎,有呼告,更有大欣喜和大荣耀。正如他在书中所言:“忏悔我已往的罪过——你以加以赦免而掩盖,并用信仰和‘圣事’变化我的灵魂,使我在你里面获得幸福——能激励读者和听者的心,使他们不再酣睡于失望之中。”他希望唤醒睡梦中的人,让他们由弱而变强,改过而迁善。

卷一

本卷以赞颂主的伟大和万能开头,求主垂听自己的呼告,并追述了作者15岁之前的零散记忆。

主“充塞一切,亦包容一切”,以瓶作喻:“一只瓶充满了你,并没有把你固定下来,瓶即使破碎,你并不散溢。你倾注在我们身内,但并不下坠,反而支撑我们;你并不涣散,反而收敛我们。”追问主是什么。“至高、至美、至能、无所不能、至义、至隐、无往而不在,至美、至坚但又无从执持,不变而变化一切,无新无故而更新一切…行而不息,晏然常寂,总持万机…爱而不偏,嫉而不愤,悔而不怨,蕴怒而仍安…我的天主,我的生命,我神圣的甘饴。”予欲无言。

“谁能使我安息在你怀中?谁能使你降入我的心灵,使我酣畅,使我忘却忧患,使我抱持你作为我的唯一至宝?”惟有主。婴儿并不是纯洁无暇的。“婴儿的纯洁不过是肢体的稚弱,而不是本心的无辜。我见过也体验过孩子的妒忌:还不会说话,就面若死灰,眼光狠狠盯着一同吃奶的孩子。”

从小憎恨希腊文,却酷爱拉丁文。“当时我为狄多(维吉尔史诗《埃涅阿斯》中的迦太基女王)的死,为她的失恋自尽而流泪;而同时,这可怜的我,对那些故事使我离弃你天主而死亡,却不曾流一滴泪。”读外国文字很辛苦,“甜蜜的希腊神话故事上面好像撒上了一层苦胆。”

曾因纵情恣欲而陷入黑暗,远离天主的荣光,也曾耽于嬉游,欢喜看戏,欺骗师长,在餐桌上偷东西吃。“我的犯罪是由于不从他那里,而独在他所造的事物中、在我本身和其他一切之中,追求快乐,追求超脱,追求真理,因此我便陷入于痛苦、耻辱和错谬之中。”

卷二

奥古斯丁是问题少年,16岁曾退学,上树偷梨,拿去喂猪。

“我愿回忆我过去的污秽和我灵魂的纵情肉欲,并非因为我流连以往,而是为了爱你,我的天主。…我青年时一度狂热地渴求以地狱的快乐为满足,滋长着各式各样的黑暗恋爱,我的美丽凋谢了。…这时我所喜欢的,不过是爱与被爱。但我不以精神与精神之间的联系为满足…从我粪土般的肉欲中,从我勃发的青春中,吹起阵阵浓雾,笼罩并蒙蔽了我的心,以至分不清什么是晴朗的爱,什么是阴沉的情欲。”这满腔心酸回忆,都为你幸福可靠的甘饴。

16岁那年停学,去邻近的马都拉城攻读文章和雄辩术,并准备去迦太基留学。家中并不富裕,父亲只是塔加斯特城中的一个普通市民。闲在家中,“情欲的荆棘便长得高出我头顶,没有一人来拔掉它。”

和一群年轻的坏蛋乘夜摇下许多梨子,不是为了大嚼,而是偷去喂猪。“我并不想享受所偷的东西,不过为了欣赏偷窃与罪恶。”美好的东西,金银,荣华,权势和地位以及其他,有动人和光耀之处,但获得这些,不应该脱离和违反你的法律。人与人的友谊,是一种可贵的心灵联系,温柔而甜蜜,但不可燃起贪心,行那些多人合作的犯罪。

不想过去的那些丑恶不堪,“我现在需要的是你,具有纯洁光辉的、使人乐而不厌的、美丽灿烂的正义与纯洁,在你左右才是无比的安宁与无忧无虑的生活。”

卷三

在迦太基求学,读到西塞罗的著作,向往哲学,思考善与恶,陷入摩尼教。

“我周围沸腾着、震响着罪恶恋爱的鼎镬。…我追求恋爱的对象,只想恋爱;我恨生活的平凡,恨没有陷阱的道路;我心灵因为缺乏滋养的粮食,缺乏你、我的天主而饥渴。…我心灵患着病,满身创伤,向外流注,可怜地渴求物质的刺激。”“我冲向爱,甘愿成为爱的俘虏。”这里看好像奥古斯丁深陷情欲,不过下文说:“我被充满着我的悲惨生活的写照和燃炽我欲火的炉灶一般的戏剧所攫取了。”却是虚构的戏剧让他远离慈爱的天主。

读了西塞罗劝人读哲学的《荷尔顿西乌斯》。这本书使他的思想发生转变,“突然看到过去虚空的希望真是卑不足道,便怀着一种不可思议的热情,向往着不朽的智慧,我开始起身归向你。”决心去读圣经,“以为这部书和西塞罗的典雅文笔相较,真是瞠乎其后。我的傲气藐视圣经的质朴,我的目光看不透它的深文奥义,圣经的意义是随着孩子的年龄而俱增,但我不屑于成为孩子,把我的满腔傲气视为伟大。

归入摩尼教,“背着真理,还自以为面向真理;我不懂得‘恶’不过是缺乏‘善’,彻底地说只是虚无。”虔信主的母亲“为了我向你痛哭…她看见我在她所得自你的信仰和精神方面已经死去。”她梦见自己站在一条木尺上,又见一位容光焕发的青年含笑走到她跟前,问她为何悲痛,那位青年请她放心,让她留心看,于是看见“我”站在她身边,就在那同一条木尺上。

虽然奥古斯丁深陷摩尼教九年,但他的母亲从未放弃希望,“在祈祷时继续为我向你发出哀号”。母亲还请来一位教会里精通圣经的主角来谈话,并没有效果,只听到主教说:“让他去。你只要为他祈求天主;他自会在书本中发现自己的错误和狂妄。”

奥古斯丁看见了这一切美好,并希望所有人看见这一切美好。他祈愿主赐给我们和平,在天主至善至美的怀中得安息。

《忏悔录》读后感9

——我们都应该忏悔

我们也应该是忏悔者,在读这本书时碰到几个朋友跟我开玩笑说:“你做了什么亏心事,要看忏悔录?”我连忙解释道:“在西方忏悔录一般都是自传,作者并不是做了什么亏心事或丧尽良心需要忏悔。”这样解释言外之意似乎也是在告诉他们:“我本人也没有因为干什么缺德事才看这本书的”

玩笑止于此,但转念想来,这个世界谁是干净的?不过是有人敢于直面自己的肮脏,并把它讲出来,自己来剖析,把他晒在阳光之下,让大家都看到,或许他只是在痛心疾首的忏悔,其实大家不也应该警醒吗?你看那些肮脏的东西难道你自己就不曾排泄过吗?

作者奥古斯丁西方罗马时期著名___神学哲学家。在他年轻时,那那种生活大家都在过,都不以为脏,不以为丑,感觉自然,甚至拿出来炫耀。可以说那也是一个以丑为美、颠倒黑白的时代。奥氏博学多识,长于辩术,所以他曾为自己的丑恶生活辩驳,谁能辩过他呢?

奥氏娓娓道来,从母腹中的自己讲起,直到止笔。与其说在讲自己,倒不如说在讲述那个时代,那个时代的罗马,那个时代的人们,那个时代的天空,那个时代的大地。

我不禁叹服作者认罪悔改后的坦诚,他抛弃了沉重的罪的负担,与其说他心清手洁的面对世人,倒不如说他轻轻松松的面对自己了,他坦然无惧的来到了上帝的面前。

一个可以如此坦诚面对别人轻松面对自己的人,他的心胸整个就开阔了起来,他看到了别人看不到的世界——上帝打开了他的心眼。

作者来到至善的上帝面前,方意识到自己的肮脏自己的不足,自己的无知。一个曾经那个自以为是的人就这样谦卑下来。

作者向上帝倾诉着他的全部,他知道即便他不说,全知的上帝也知道他的全部罪恶与苦楚。他一吐为快,他在反省。忏悔之所以是对上帝,是因为人皆如此,只有全善的上帝才配得起他的忏悔,而人们则是通过他这部忏悔录来把自己的罪恶对号入座而已。

作者对理性光辉的渴望除了上帝以外无人能满足,他在这里得以饱足,所以他用更大的篇幅来向上帝献上自己由衷的赞美与赞叹,难道仅是作者如此吗?我们谁人不是在探求,谁人不渴望理性的光辉呢?

《忏悔录》读后感10

395年,狄奥多西将罗马帝国分封给自己的两个儿子。从此,曾经辉煌的罗马帝国开始了东西分治、首尾难顾的痛苦历程。西边的罗马不断被日尔曼蛮族和哥特人入侵,东边的罗马日益忙碌于汪达尔人、波斯人、土耳其人的战争。彼时的罗马更多只是一个地理概念,而不是一个王权的象征。

罗穆路斯、努马、凯撒、屋大维、图拉真这一代代英雄人物打下的江山为什么会如此衰落。是军事不如别人么?非也。罗马军队应该是当时唯一懂战法守纪律有保障的正规军,对手都是游兵散勇、山野草寇;是经济拖了后腿么?非也。那时的整个地中海沿岸都成了罗马的粮仓。“宏伟即罗马”,就算放在今天,罗马的基础设施也不落后;是政治体制落后么?好像不是。罗马从王政时期发展到共和国再到帝国,跨越了好几个文明,后世的拿破仑、___都在效仿。

原因是信仰出了问题。

罗马一直不缺神。建国伊始,土著神亚奴斯与外来神萨图恩共同统治着罗马人的信仰,基本上传承了希腊人的那套神谱。但罗马人骨子里不受约束,他们崇尚战争,战神玛斯的地位不亚于神王朱庇特。当尤里乌斯•凯撒跨过卢比孔河的那一刻,好战的罗马民族找到了让战神“道成肉身”的媒介,新的神王诞生了。西塞罗无比肉麻地奉承他,“在上天为我们设定的界限内,你的精神永远无法得到满足”。

战神无疑是欲望的化身。即使放下了屠刀,也控制不住欲望的膨胀。当打遍天下无敌手时,就必然拿自己人、对老百姓开刀了。到了尼禄这一代,只能从人与兽的角斗中找回神的尊严。这时候的神,已不再是人们信仰的对象,而是躲避的瘟疫。

“如果上帝不存在,必须把他造出来”。同样,如果神不听话,必须把他换成听话的神,换成受老百姓欢迎的神。顺应民意的君士坦丁大帝让___徒们看到了希望。在他的推动下,

尼西亚公会通过了“尼西亚信经”,确立了___的正统地位。

这仅仅是___走向辉煌的第一步。异教的流毒、教义的完整、信仰的统一……,一系列课题和难关还需要虔诚的教徒去一步步攻克,斗争,甚至牺牲。

圣•奥古斯丁们成了教父的先驱。他们高举基督的旗帜,冒着凛冽的寒风,走在队伍的前列。这一路走来,并不顺利。

首先,他是个异教徒。曾经的摩尼教信仰,令人沉迷于世俗的快乐和肉体的享乐。“我用性欲的脏垢玷污了友谊的清泉,用肉欲的迷雾遮住了友谊的光芒;我是如此丑陋不堪、放荡污秽”,“我分不清什么是晴朗的爱,什么是阴沉的情欲”,“情欲的荆棘便长得高出我头颅。”他还接受柏拉图的理性主义,“在逻辑和哲学方面所受到的训练,使他成为___会中最精微的神学家”。31岁时,奥古斯丁在安布罗斯主教的劝诫下,发现越来越多的大公教义的真理,开始思量着更美好的生活方式,从而投入主的怀抱。

其次,这是一个在权力的根基上建立信仰的时代。“让权力让位于信仰”,“让人们抛弃地上之城而走向上帝之城”,需要的不仅仅是勇气,还依靠磨难让民众畏惧,令权力退缩。好在西罗马帝国的衰落让昔日的强权抬不起曾经高昂的头颅,贫穷的泛滥和无穷的战乱也需要温和的宗教来抚慰贫苦百姓伤痕累累的心灵。由犹太教弥赛亚发展而来的基督运动正好契合了这种彼岸福音和灵魂救赎的普世需求,___应运而生。

但是,罗马源于希腊。理性主义和柏拉图思想,在罗马人中根深蒂固。如果说___的圣教历史来自于犹太教,那么___的神学思想则主要来自于希腊哲学。形而上学地建立___的理论体系是教父神学和哲学的重大课题。奥古斯丁再次成为集大成者。

一是善恶问题。善恶问题是奥古斯丁一生关注的焦点,“我探究恶究竟是什么,我发现恶并非实体,而是败坏的意志叛离了最高的本体,即是叛离了你天主,而自趋于下流”。早年信奉摩尼教的奥古斯丁曾经把罪恶看作是与善良同样具有本质性的实体。在皈依___之后,他改变了早年的观点,认为只有善才是本质和实体,它的根源就是上帝,而罪恶只不过是“善的缺乏”或“本体的缺乏”。上帝作为至善,是一切善的根源,上帝并没有在世间和人身上创造罪恶。但是始祖亚当、夏娃却滥用了上帝赋予人的自由意志而犯下“原罪”,因此罪恶的原因在于人的意志对上帝或善之本体的背叛。

二是时间问题。“现在是时间的全部”。“时间是心灵自身的延伸”。“时间分过去的现在、现在的现在和将来的现在三类。这三类存在我们心中,别处找不到;过去事物的现在便是记忆,现在事物的现在便是直接感觉,将来事物的现在便是期望”。.奥古斯丁再次发挥雄辩术教授的看家本领,不输“飞矢不动”、“阿喀琉斯追龟”的芝诺。

三是三位一体。奥古斯丁认为,圣父、圣子、圣灵合一,是三位一体的最高实体。“三位的每一位是上帝而合起来是一个上帝,每一位充满实体而合起来是一个实体……在圣父是统一,在圣子是同一,在圣灵是统一与同一的谐和。三位由圣父而为一,由圣子而同等,由圣灵而联结”。无疑,他深受柏拉图的“共相”理论影响。

任何理论在被接受之前都是荒谬的。“正因为其荒谬,才是可信仰的”。奥古斯丁有言,“信仰,尔后才理解”。

信上帝,得永生。

《忏悔录》读后感10篇相关文章:

★ 高中生忏悔录读书心得作文

★ 罪与罚读后感500字最新10篇

★ 世界名著读后感400字10篇

★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读后感最新10篇

★ 警示教育大会精神心得体会5篇

★ 羿射九日读后感300字10篇

★ 爱因斯坦传记读后感300字10篇

★ 一千零一夜读后感优秀心得作文范文10篇

★ 《圆明园毁灭》读后感最新10篇

★ 斗罗大陆读后感600字最新10篇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可爱、生活、教师读书心得体会、正能量句子、生活说说、经典、军训心得体会、小学生、标语、教师工作个人心得、昆虫记读后感、英烈、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