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古诗大全| 教学资源| 作文| 扒知识| 扒知识繁体

古代普通人如何才能出人头地?

发布日期:2020-11-28 21:42:58

古代普通人如何才能出人头地?

人才是国家发展的基石,是维持国家运转的动力。没有这些人才国家便无法充分发展,那么我们古代的平民百姓是如何从基层一步步成为国家的人才呢?

最早贵族高官都是世袭制,如果你的家族是名望贵族,那么你就是含着金汤匙出生的成功人士,这是一个讲究血统的时代,贫民百姓也是如此。这就是古代人的宿命,他们无法选择自己的出身和未来。古代的统治者把老百姓的职业分门别类,纳册管理。这种职业世袭制,可以稳定社会秩序,所以各个朝代都会延续使用,传承了好几千年。

古代普通人如何才能出人头地?

先秦时期的官员仍然是世袭,他们的职权可以一直传下去,直到秦国打破了这种职业世袭制度,秦始皇要求按军功授爵,很多普通的士兵可以晋身为官员。到了汉朝,统治者们觉得世袭制不好,会打仗的将领不一定会治理国家,因此发明了一种可以在和平时期,从平民百姓中找到人才的办法,就是察举制。汉朝的开国皇帝刘邦,虽然没有文化,但是他的孙子汉武帝却是孔子的追随者,孔子最注重有品德、孝顺的人。汉武帝就要求地方官员从平民百姓中找最孝顺,品德高尚的人来做官。于是很多居心叵测的人利用这种机会开始演戏,他们利用察举机会,靠关系千方百计使自己成为被察举的对象,到了东汉时期,就有了“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的童谣。导致了察举制也选不出真正的人才,于是东汉中期改革了察举制,除了孝顺、品德很重要外,还要经过考试,这让一些没有真才实学的人原形毕露。考试没通过,即使你再孝顺、品德再高尚也没用。不但被刷下来,而且还要追究推荐人的责任。三国后期,曹丕掌权的时候,他将人才的选拔权收归于中央,这就是九品中正制。但是这种制度的主观性非常强,而且问题非常大,中央的面试官都从世家大族中挑选人才,有钱有势尽管来,背景越硬、越有钱,你越是人才。真正的平民百姓很难往上爬。因此造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现象。九品中正制也逐渐走到了尽头。到了隋朝,隋炀帝为了铲除异己,稳定国家大一统的局面,创立了科举制,类似于现在的公务员考试或者高考,这种制度让平民百姓真正有了当官的机会,虽然各个朝代的科举制度有很多不同的地方,但总体来说,这个制度是成功的,它一直延续了一千三百年。

从前面的故事,我们可以发现,从职业世袭制到各种人才选拔制度,每个朝代都有不同的侧重点。汉朝看重软实力,要你品行优良还要孝顺,到了隋朝的科举制度则是看重文化功底。虽然古代的人才选拔制度非常不公平,但是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却已经是当时最好的方法了。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