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古诗大全| 教学资源| 作文| 扒知识| 扒知识繁体

大宋明相寇准从奢靡中突然醒悟只因月娘一句话

发布日期:2021-01-02 02:31:09

若论中秋的热闹,大概无人能比北宋景德二年(公元1005年),大宋宰相寇准家的中秋节。

这人在今天大大的有名:忠诚刚直的铮臣。他是挺身抗击辽国侵略,最终促成澶渊之盟,为大宋换来百年和平的卓越政治家。他还是长篇评书《杨家将》里为杨家忠良平冤的“寇青天”。无论正史野史,对寇准都是好评一箩筐。唯独有瑕疵的,就是宋史里对他“好奢靡”的评语。不过这在当时,倒也不算啥大错。北宋恩养士大夫,“炫富”是北宋官员的风气。官做到寇准这个级别的,年薪换算成人民币也要上百万,在今天也算超级金领。奢靡一把,也是正常的。那年正是寇准仕途如日中天之际,又恰逢中秋。是日,寇家大排宴席,门前车水马龙,府内高朋满座,按照寇准自己的话讲,是“座上客常满,樽中酒不空”。

首先,请了开封城最知名的歌姬助兴。其次,吃的是极品山珍海味,比如著名的“鸡舌汤”,一小盆汤,全用鸡舌头熬成,杀上百只鸡,才能做出一份汤。连府里的蜡烛,都要用当时的精品巨烛,半人高的上好蜡烛,连庭院里都摆满。寇府上下耀如白昼。亮堂如此,奢华如此,倒也符合寇大人的身份地位。

1.jpg

然而志得意满的寇准,觥筹交错间,却突然皱起了眉头。因为他发现,一个原本应该出席的人,座位上却是空的。这人不是什么高官显贵皇亲国戚,却是寇准人生里极其重要的人,寇家的养娘月娘。

说到月娘,那就话长。寇准少时命运多艰,自幼父亲亡故,然后家道中落,生活贫寒,月娘,正是母亲嫁到寇府时的陪嫁丫头,按现在的话说,是抱着寇准长大的。后来寇母亡前,曾千叮咛万嘱咐,命寇准把月娘当亲娘侍奉。多年以来,寇准事月娘极孝,不但锦衣玉食,逢寇家重大活动,更为月娘安排首座。寇大人的“仁孝”之名,长年来都是京城美谈。但春风得意的寇准,却没有想到,月娘正变得越发的不快乐,山珍海味吃着无味,绫罗绸缎放着不穿,还成天里愁容满面。而这些,是正风光无限的寇大人不在意的。直到这一天。

2.jpg

见月娘不在,寇准连忙差人去问,得到回复:月娘在后院里哭呢。七十多的老太太,正在后花园里哭得稀里哗啦。寇准大为不快,大过节的搞哪出啊?也顾不上席前高朋了,怒气冲冲地起身离席,到了后花园亮如白昼的灯火下,一个佝偻身影的老人,正在轻轻啜泣。探过身去,不满地责备几句,却只见月娘止住哭泣,长叹一声,轻轻地回了一句话:“大人,您还记得下邽茅屋里的油灯吗?”只这一句话,原本一脸怒气的寇宰相,居然一下子呆住了。呆完了后回到席间,却再不见刚才的志得意满。那日之后,大家惊地发现寇大人变了,原本的夜夜笙歌,变成了闭门谢客,原来的山珍海味,变成了粗茶淡饭,咸菜米粥。就连遍布寇府上下的红蜡巨烛,也统统折价卖了,换成银钱捐了。坊间议论纷纷,下邽茅屋里的油灯,是什么?

答案只有寇准知道。下邽,今天陕西渭南,是他的家乡,求学生涯开始的地方,那艰辛童年的每个夜晚,母亲靠替人缝补供他读书,他在油灯下勤奋苦学,为他掌灯的正是月娘。伴他度过寒窗岁月的,正是那一盏昏黄的灯火。那是在经历了多年宦海沉浮,见过太多尔虞我诈后,寇大人心灵深处一段最温暖的记忆。在那个特殊的中秋夜,月娘的一声提问,足令浮华泡影散尽,寇大人的心,重新找回那个原点。寇准七岁时,其父大宴宾客,饮酒正酣,客人请小寇准以附近华山为题,作《咏华山》诗,寇准在客人面前踱步思索,一步、二步,到第三步便随口吟出一首五言绝句:“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