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古诗大全| 教学资源| 作文| 扒知识| 扒知识繁体

张伯端 简历 – 名人简历 – 道教 临海 三国人物,古代诗人

发布日期:2020-12-12 19:34:54

张伯端

张伯端

张伯端(983年-1082年),一说(公元984年-1082年),字平叔,号紫阳、紫阳仙人,后改名用成(或用诚),人称“悟真先生”、传为“紫玄真人”、又尊为“紫阳真人”,世界道教主流全真道祖师,北宋台州天台(今属浙江)人,自幼博览三教经书,涉猎诸种方术。《悟真篇·序》有:“仆幼亲善道,涉躐三教经书,以至刑法书算、医卜战阵、天文地理、吉凶死生之术,靡不留心详究”。曾中进士,后谪戍岭南。曾于成都遇仙人(一说此仙人即为刘海蟾)授道,成为全真派南宗五祖(南五祖)之第一祖,后著书立说,传道天下。 在修行上,张伯端反对形式上的出家离俗,隐避山林。而主张“大隐隐于市”。他本人就不出家。南宗直至五祖白玉蟾,始开始有云游道士,也组织了南宗自己的教团组织。 一般认为,白玉蟾为南宗实际建立者。

人物简介

北宋元丰五年(公元1082年)百岁仙逝,飞升前留有《尸解颂》一首:“四大欲散,浮云已空,一灵妙有,法界通融”。

张伯端是道教南宗紫阳派的鼻祖。清雍正年间封“大慈圆通禅仙紫阳真人”。金丹派南宗(因张伯端号“紫阳”,故南宗也称为“紫阳派”)的祖师。道教奉为全真道南五祖之一。

思想著述

张伯端的思想可大致划为三个时期,大约可以以他的三本著作为界:

1、《悟真篇》代表早期的出儒入道,倡道教内丹为中心的三教合一思想;

2、《禅宗诗偈》(即《悟真篇后遗》)代表中期思想,出道入禅,以彻了禅宗性学为归宿;

张伯端

3、《玉清金笥青华秘文金宝内炼丹诀》代表晚期的转变,禅道双融,而正式酿成一种独具特色的内丹学说。

张伯端的内丹学说主张以内丹为修仙途径,而以“性命双修”为其内炼大旨。认为以人体为鼎炉,以精气为药物,以神为火候,通过内炼,使精气凝聚不散,结成金丹。同时,他继承陈抟内丹修炼的系统方法,将炼养分成四个阶段进行,即:筑基、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

张伯端虽然认为道、儒、释“教虽分三,道乃归一”,但与全真不同,他主张先修命、后修性,尤其推崇佛教禅宗“明性”境界。《佛祖统记》说他“尝遍参禅门,大有省发”,他自己亦声称“仆得达磨、六祖最上一乘之妙旨,可因一言而悟万法”。

张伯端认为:“老氏以炼养为真,若得其要枢,则立跻圣位;如其未明本性,则犹滞于幻形”。因此,他将道教炼形气作为修命,以禅宗“明心见性”、“顿悟圆通”释内丹「炼神返虚」之境为修性,主张:“先以神仙命脉诱其修炼,次以诸佛妙用广其神通,终以真如觉性遣其幻妄,而归于究竟空寂之本源”。

在修行上,张伯端反对形式上的出家离俗,隐避山林。而主张“大隐隐于市”,他似乎也无意建立教团。他本人就不是出家的道士。南宗直至五祖白玉蟾,始开始有云游道士,也组织了南宗自己的教团组织。

著作有《悟真篇》、《金丹四百字》、《禅宗诗偈》三十二首。晚年其弟子王叔邦辑有《玉清金笥青华秘文金宝内炼丹诀》,简称《青华秘文》。

其中,于北宋熙宁八年(公元1075年)撰写的《悟真篇》,以《阴符经》《道德经》为两大理论依据,“略仿《参同契》”(清.朱元育的《悟真篇阐幽》),全书宗承传统内丹学说,说明内丹炼养的根本原理就是归根返本,逆炼归元,并描绘内丹修炼的全过程及阐发丹经要点、修炼内丹的方法。《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谓:“是书专明金丹之要,与魏伯阳《参同契》,道家并推为正宗”。《道臧精华录》谓:“是书辞旨畅达,义理渊深,乃修丹之金科,为养生之玉律”。

该书是最重要的炼丹理论及实践著作著作之一。与之前的道教经典《周易参同契》齐名。全书由诗词歌曲等体裁写成。其中七言律诗一十六首,七言绝句六十四首,五言四韵一首;《西江月》词十二首(又一首)、和七言绝句五首,以及歌颂诗曲杂言三十多首。有前、后二序。历代都有大量的注疏本,仁智自见。

代表作品

西江月(十二之一)

内药还同外药,内通外亦须通。丹头和合类相同。温养两般作用。

内有天然真火,炉中赫赫长红。外炉增减要勤功。妙绝无过真种。

西江月(十二之二)

此道至神至圣,忧君分薄难消。调和铅汞不终朝。早睹玄珠形兆。

志士若能修炼,何妨在市居朝。工夫容易药非遥。说破人须失笑。

西江月(十二之三)

白虎首经至宝,华池神水真金。故知上善利源深。不比寻常药品。

若要修成九转,先须炼己持心。依时采取定浮沈。进火须防危甚。

西江月(十二之四)

若要真铅留汞,亲中不离家臣。木金间隔会无因。须仗媒人勾引。

本性爱金顺义,金情恋木慈仁。相吞相陷却相亲。始觉男儿有孕。

西江月(十二之五)

二八谁家姹女,九三何处郎君。自称木液与金精。遇土却成三姓。

更假丁公锻炼,夫妻始结欢情。河车不敢暂留停。运入昆仑峰顶。

西江月(十二之六)

七返朱砂反本,九还金液还真。休将寅子数坤申。但要五行成准。

本是水银一味,周流遍历诸辰。阴阳数足自通神。出入岂离玄牝。

西江月(十二之七)

雄里内含雌质,负阴抱却阳精。两般和合药方成。点化魄纤魂胜。

信道金丹一粒,蛇吞立变龙形。鸡餐亦乃化鸾鹏。飞入真阳清境。

西江月(十二之八)

天地才经否泰,朝昏好识顿蒙。辐来辏毂水朝宗。妙在抽添运用。

得一万般皆毕,休分南北西东。损之又损慎前功。命宝不宜轻弄。

西江月(十二之九)

冬至一阳来服,三旬增一阳爻。月中复卦溯晨潮。望罢乾终姤兆。

日又别为寒暑,阳生复起中宵。午时姤象一阴朝。炼药须知昏晓。

西江月(十二之十)

不辨五行四象,那分朱汞铅银。修丹火候未曾闻。早便称呼居隐。

不背自思己错,更将错路教人。误他永劫在迷津。似恁欺心安忍。

西江月(十二之十一)

德行修逾八百,阴功积满三千。均齐物我与亲冤。始合神仙本愿。

虎兕刀兵不害,无常火宅难牵。宝符降后去朝天。稳驾鸾车凤辇。

西江月(十二之十二)

牛女情缘道合,龟蛇类秉天然。蟾乌遇朔合婵娟。二气相资运转。

本是乾坤妙用,谁能达此深渊。阳阴否隔却成愆。怎得天长地远。

西江月(十二首)

妄想不须强灭,真如何必希求。本源自性佛齐修。迷悟岂拘先后。

悟则刹那成佛,迷则万劫沦流。若能一念契真修。灭尽恒沙罪垢。

西江月(二)

本自无生无灭,强将生灭区分。只如罪福亦何根。妙体何曾增损。

我有一轮明镜,从来只为蒙分。今朝磨莹照乾坤。万象超然难隐。

西江月(三)

我性入诸佛性,诸方佛性皆然。亭亭蟾影照寒泉。一月千潭普现。

小则毫分莫识,大时遍满三千。高低不约信方圆。说甚短长深浅。

西江月(四)

法法法元无法,空空空亦非空。静喧语默本来同。梦里何曾说梦。

有用用中无用,无功功里施功。还如果熟自然红。莫问如何修种。

西江月(五)

善恶一时妄念,荣枯都不关心。晦明隐显任浮沉。随分饥餐渴饮。

神静湛然常寂,不妨坐卧歌吟。一池秋水碧仍深。风动鱼惊尽任。

西江月(六)

对镜不须强灭,假名权立菩提。色空明暗本来齐。真妄体分两种。

悟则便名静土,更无天竺曹溪。谁言极乐在天西。了则弥陀出世。

西江月(七)

人我众生寿者,宁分彼此高低。法身通照没吾伊。念念体分同异。

见是何曾是是,闻非未必非非。往来诸用不相知。生死谁能碍你。

西江月(八)

住想修行布施,果报不离天人。恰如仰箭射浮云。坠落只缘力尽。

争似无为实相,还须返朴归淳。境忘情性任天真。以证无生法忍。

西江月(九)

鱼兔若还入手,自然忘却筌蹄。渡河筏子上天梯。到彼悉皆遗弃。

未悟须凭言说,悟来言说皆非。虽然四句属无为。此等何须脱离。

西江月(十)

悟了莫求寂灭,随缘只接群迷。寻常邪见及提携。方便指归实际。

五眼三身四智,六度万行修齐。圆光一颗好摩尼。利物兼能自利。

西江月(十一)

我见时人说性,只夸口急酬机。及逢境界转痴迷。又与愚人何异。

说得便须行得,方名言行无亏。能将慧剑斩魔魑。此号如来正智。

西江月(十二)

欲了无生妙道,莫如自见真心。真心无相亦无音。清净法身只恁。

此道非无外有,非中亦莫求寻。二边俱遣弃中心。见了名为上品。

西江月(十三)

丹是色身至宝,炼成变化无穷。更于性上究真宗。决了死生妙用。

不待他身后世,现前获福神通。自从龙虎著斯功。尔后谁能继踵。

满庭芳

真铁牛儿,形容丑恶,性刚偏好争驰。人人皆有,那角解牵骑。种就黄芽满院,更须用、神水浇之。宫里,若无此兽,安得似婴儿。乾坤真动静,生成家活,总赖于伊。饥餐虎髓,渴饮水银池。夜半牵车进火,霞光迸、海底腾辉。牧童笑,华池宴罢,乘个月明归。

解佩令

修行之士,功勤不小。识五行、逆顺颠倒。妙理玄玄。玉炉中、龙蟠虎踞,金鼎内、炼成至宝。阳神离体,杳杳冥冥,刹那间、游偏三岛。出入纯熟,按捺住、别寻玄妙。合真空,太虚是了。

朱涣

白云封断仙岩路,重重洞门深窈。翠竹笼烟,苍崖溅瀑,古木阴森回抱。坛空不老。锁一片莓台、几丛莎草。试把桃源,较量风景是谁好。

乘鸾人去已久,只今惟有,鹤飞猿啸。树拥香幢,泉敲玉佩,疑是群仙重到。尘氛可笑。久志慕丹台,梦思蓬岛,愿把英游,细参梨与枣。

传承影响

张伯端在世时并没有亲自创建学派或教派(一般认为,白玉蟾为南宗实际建立者),但在其身后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宗派。

按张伯端传石泰、石泰传薛道光、薛道光传陈楠、陈楠传白玉蟾。辗转授受至白玉蟾,渐壮大为以《悟真篇》为理论经典的重要内丹流派。称为“金丹南宗”,由于张伯端号“紫阳”,故南宗也称为“紫阳派”,与全真道并列金丹南北宗。张伯端、石泰、薛道光、陈楠、白玉蟾,也被尊为“南宗五祖”。

[以上南宗嫡派都主张“一己清修”。另据《中国道教史》(任继愈主编):还有自称出于张伯端之传的一派,主张“男女双修”,该派始于两宋间的刘永年,刘曾于绍兴壬申(公元1152年)刊彭晓《周易参同契分章通真义》,其序言中自谓于绍兴戊午遇至人亲授口诀,而未言所遇者姓字。刘永年传象川无名子翁葆光及寺簿卢公,翁葆光撰有《悟真篇注》等,其徒若一子门人某跋《金液还丹印证图》,称刘永年于绍兴戊午“遇悟真得其道”。然绍兴戊午(公元1138年)张伯端已卒五十多年,当为依附之说。《混元列仙图》亦未列双修一系。

相关介绍

江山美人,英雄辈出。说到临海的著名人物,实在是有几个的,宋代的张伯端即是其中的一位杰出代表。但由于生平经历非常的坎坷,知道其本面目的,却不是很多了。

璎珞街是临海城里的一条古街,常年流连往返于此的人们不在少数,但谁也不大想得到,当年张伯端的故居就在这里。

清朝的时候,《临海县志》记载着这样一段文字,说张伯端“……性嗜鱼,在官办事,家送膳至,众以其所嗜鱼戏匿之梁间。……疑其婢所窃,归扑其婢,婢自经死。一日,虫自梁间下;验之,鱼烂虫出也。……乃喟然叹曰:u2018积牍盈箱,其中类窃鱼事不知凡几u2019。因赋诗曰:u2018刀笔随身四十年,是非非是万千千。一家温饱千家怨,半世功名百世衍。紫绶金章今已矣,芒鞋竹杖经悠然。有人问我蓬莱路,云在青山月在天u2019。赋毕,纵火将所署案卷悉焚之,因按火烧文书律遣戍”。事实是不是如此所说,让我们穿过时间的隧道,重回到张伯端的生活年代去看一看吧。

张伯端,字平叔,后改名用成,号紫阳,临海人。道教南宗的开祖,也即是道教紫阳派的祖师。生于北宋太平兴国九年(984年),卒于神宗元丰五年(1082年)。关于张伯端的籍贯,还有其为天台人的说法、主要依据是张伯端的《悟真篇自序》,张伯端在序中自称“天台张平叔”。元赵道一的《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卷四十九的《张用诚传》也沿用此说法:称“张伯端,天台人也”。而后,明传灯的《天台山方外志》与清张联元的《天台山志》均持所说。然在宋代,天台作为台州的别称,为台郡各县之人士争相沿用。张伯端自称“天台张平叔”,应该是在情理之中的。

寻找历史留下的痕迹,宋临海人陈耆卿(1180~1237年)的记载是比较重要的。陈耆卿在其所著的《嘉定赤城志》卷三十五中称:张伯端“郡人,字平叔”。大家都知道,宋代时,设府于州,“郡”即州府所在地。临海是台州的所在地,故“郡人”的意味自是不言而喻。而后,言称张伯端为“天台璎珞街人”或“璎珞街人”,还有玉枢子王建章的《历代仙史》及《张真人本末》与清康熙《临海县志》等。按戚学标《台州外书》,璎珞街在临海“府治东北,有宋真人张伯端故宅,即今紫阳楼是也”。陈耆卿本为临海人,其生活年代与张伯端仅相差百余年,有关张伯端生平活动的口碑和史实,他应该是比较清楚的。陈耆卿受学于叶适,文章法度,具有师承。他所著的《嘉定赤城志》为台州总志,以所属临海、黄岩、天台、仙居、宁海五县,条分件系,分十五门。宋世荦赞其志“积十数年参考之功,创千百载遗缺之迹,词旨博赡,笔法精严,称杰构焉”。因此,陈耆卿的记载应该是可靠的,即张伯端为临海人。

清雍正皇帝在其御书的《道观碑文》中讲得更明白了:“紫阳生于台州,城中有紫阳楼,乃其故居”。尤其重要的是,齐召南在清乾隆三十二年所撰的《重订天台山方外志要》卷七中,清清楚楚的有张伯端“临海人,字平叔”之记载。齐召南(1703~1768年),字次风,号琼台,晚号息园,天台城关人。自幼聪颖,有“神童”之誉。后累官内阁学士、上书房行走、礼部侍郎等职。曾得到乾隆皇帝“不愧是博学鸿词“的赞美。作为一个天台人,早在清乾隆时就以科学的态度,来认识张伯端的籍贯问题,足见其治学的严谨。再则,临海历代《县志》均记载有张伯端及其生平,而天台没有;临海城内有紫阳故居、紫阳道观,天台也没有。这些于陈耆卿的记载相印证,足以证明张伯端为临海人,是无可辩驳的事实。

张伯端年轻时聪明好学,他在《悟真篇》序中自云:“仆幼亲善道,涉猎三教经书,以至刑法、书算、医卜、战陈、天文、地理、吉凶生死之术,靡不留心详究。唯金丹一法,阅尽群经及诸家歌诗论契,皆云:u2018日魂月魄,庚虎甲龙、水银朱砂、白金黑锡、坎男离女,能成金液还丹,终不言真铅真汞是何物色u2019”。说明当时即热衷于道教的学习和研究。及年长,伯端因“肄业辟雍不第”,遂据刀笔,“为府吏”。后因玩佛书有感,顿悟无生。并因火烧文书罪,被流放岭南。张伯端获罪充军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是对所掌冤屈案件的同情,更主要的是他内心对封建社会的不满。

张伯端坐累谪岭南兵籍后,由于官场无望,遂在“晚年浪迹云水(今广东乐昌县),访求大道”。治平年间(1064~1067年),适逢余杭陆介夫知桂州,得以“引置帐下,典机要”。熙宁二年(1069年),陆介夫改知成都,张伯端随同前往,在成都天回寺遇异人,“以夙志不回,初成愈格,遂感真人授金丹药物火候之诀”。陆介夫死后,张伯端失去依托,遂“自成都归于故山”。回临海后,“筑室于山青水绿之中,乃扬罄然而怡怡然,若有所得。客传于市曰:遭贬张平叔归于山矣”。其后,张伯端再次出山,“转秦陇”。并遵陆介夫遗嘱,往荆南(今湖北江陵)得转运使马处厚资助,“择兴安之汉阴山中(今陕西紫阳县紫阳洞)修炼”。最后,张伯端回到临海隐居,往来于灯坛、盖竹、龙顾及天台的桐柏、赤城之间。

元丰五年(1082年),张伯端在百步(今临海百步)“天炎浴水中”,趺坐而化。所留《尸解颂》云:“四大欲散,浮云已空。一灵妙有,法界圆通”。弟子“用火烧化得舍利千百,大者如芡实,色皆绀碧”。张伯端死后,百步乡里在其羽蜕之地立“紫阳化身处”纪念碑。南宋庆元三年(1197年),台州郡守叶筑改城内黄牛坊桥为“悟真”桥,以示对张伯端的纪念。后又有悟真坊、悟真庙等纪念性的街区和建筑出现。明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台州府推官张滂在百步修建紫阳庵,并重修碑石,题曰:“重修紫阳题诗碑记”。清雍正十年(1732年),世宗皇帝敕封张伯端“大慈圆通禅仙紫阳真人”号。并亲撰《道观碑文》,命工部主事刘长源来临海,于其故居璎珞街和羽化地百步,及天台山桐柏宫,各建“紫阳道观”一所,用以祀祠张伯端。

张伯端的出名,是因为其所著的《悟真篇》。《悟真篇》体现了张伯端炼养思想的总成,是南宗的代表著作。张伯端在书中力主内丹,“要得谷神长不死,须凭玄牝立根基。真精既返黄金屋,一颗明珠永不离“。视外丹黄白为旁门邪术,主张按照万物化生的法则,反其道而修炼自己的精、气、神。书中还吸取了老子的一些哲学思想,利用它来说明内丹的修炼方术,并加以深化和发展,使之成为自己内丹学说的理论基础。他还顺应当时儒、释、道三教合一的思想潮流,了彻于“性海心源”的究竟。说“心境两忘,一念不动曰u2018戒u2019;觉性圆明,内外莹彻曰u2018定u2019;随缘应物,妙用无穷曰u2018慧u2019。”又云“见了真空空不空,圆明何处不圆通。根尘身法都无物,妙用方知与物同”。公开标揭道禅合流的旗帜,以修炼性命之说来融贯诸家学说。《悟真篇》宣扬内丹修炼,还从传统的“人身一小天地”的天人合一哲学观出发,它以人的自身比做修炼的鼎炉,以精气为药物,用神为运用的火候,循行一定的经络,经过一定的步骤,使精、气、神在体内凝聚不散,结成内丹。内丹以去疾健身为初效,延年永寿为中效,“阳神飞升”为最高目标。具体修炼是收心敛性、养气守神、无欲无念三个过程。这三个过程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逆行,即重新由三而二、由二而一、守一而归无,最后归于万物之初的“道”。亦即所谓的命功(收心敛性、养炁守神)和性功(无欲无念)。实际上就是积精累气的气功之学,在修身养性方面,具有较高的科学价值。

《悟真篇》成书于临海,熙宁三年(1070年),张伯端“丹成返台州,传道授徒”。因丹法“三传非人,三遭祸患”,学者多为“逐名利”。遂萌发著书之意,于熙宁八年(1076年)在临海著成是书,使有缘者能“寻文解义”。有所心得。故陈耆卿《嘉定赤城志》亦载其自成都得“金丹术归,以所得萃成秘诀八十一首,号《悟真篇》”。

张伯端著成《悟真篇》后,再次离开临海,一度寓居于常州红梅阁(今江苏常州市红梅公园东南隅)。在红梅阁,他又成《玉清金笥青华秘文金宝内炼丹诀》三卷和《金丹四百字》一卷。及后,张伯端在陕西的凤州(今陕西凤县)、阶州(今甘肃武都)传道时,因得罪凤州太守而“按以事坐黥窜”,被判流放,解送边塞。至邠州境内,会大雪阻于乡村酒肆,巧遇石泰。石泰见张伯端被解差押送,乃询问其来历,张伯端据实相告。石泰便与解差相商,引伯端前往邠州衙门,经与太守交涉,终于作出了免于流放的判决。张伯端获释后,始忆其师曾云:“异日有与汝解缰脱锁者,当宜授之”语(54)。遂将《悟真篇》及心要倾囊相授于石泰,使之成为嫡系传人。离开石泰后,张伯端“事扶风马默处厚于河东”,并又将《悟真篇》“授之”。

《悟真篇》一书在《宋史·艺文志》、宋马端临《文献通考》、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清《四库全书》、《古今图书集成》及明清《道藏》中皆有著录。其传世本很多,作注者不乏其人。最早的注本应为南宋叶士表的《悟真篇注》,叶士表,字文叔,临海人。其于南宋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为《悟真篇》作注,元人戴起宗在其《〈悟真篇注〉辨》一文中说:“前乎文叔,未有注《悟真篇》者”。叶士表与张伯端同为临海人,且生活年代不远,故叶士表所注之《悟真篇》,当为张伯端《悟真篇》之旧本。另有最早的注本为薛道光的《悟真篇注》之说,但此注在元至元元年(1335)已为戴起宗否定。戴起宗为此注作疏,阐发未尽之义。复撰《金丹法象》一篇,解释有关金丹术语,并著文辨明所谓薛注,实际上是翁葆光所注,乃是坊家为扩大影响假名于薛。另原题为翁葆光所述的经书还有《紫阳真人悟真直指详说三乘秘要》一卷、《紫阳真人悟真篇拾遗》一卷。此外,宋代为《悟真篇》作注的还有袁公辅、陆子野数家。元代为《悟真篇》作注的有上阳子陈致虚,其文题为《注悟真篇序》,由张士弘编集在《紫阳真人悟真篇三注》一书中。张士弘在书中另有《紫阳真人悟真篇筌蹄》,又书中编首所录薛道光《悟真篇记》一文,为宋人陆彦孚所撰。空玄子戴起宗则作有《悟真篇注疏》和《〈悟真篇注〉辨》。明代作注的有潜虚子陆西星、一壑子彭好古、晦卿李文烛等;作异注的为九映道人甄淑。清代会稽存存子陶素作有《悟真篇脉望》,朱元育有《悟真篇阐幽》,刘一明有《悟真篇直指》,董德宁有《悟真篇正义》,傅金铨辑有《悟真篇四注》等。

如今,古老的璎珞街还长在。无论是漫步于此逶迤,思绪有如穿越八百年的时空。《悟真篇》也还长在,它带来了南宗的成功。那伟大的张伯端更应该长在。

传奇史实

张伯端曾为幕僚。据清.仇兆鳌《悟真篇集注》卷首“陆彦孚记”,张平叔“少业进士,坐累谪岭南兵籍”。治平中,曾随龙图公陆诜“师桂林”,并“引置帐下,典机事”。陆诜“移他镇,皆以自随”,最后陆诜“薨于成都”。平叔“转徙秦陇。”《悟真篇·序》有:“至熙宁己酉岁,因随龙图陆公入成都,以夙志不回,初诚愈恪,遂感真人,授金丹药物火候之诀。”

张伯端曾为府吏数十年,一日忽悟“一家温暖百家怨,半世功名半世愆”,遂看破功名,纵火烧毁案上文书,因之,以“火烧文书”罪发配岭南。

熙宁二年(公元1069),张伯端在成都“以夙志不回,初诚愈恪,遂感真人授金丹药物火候之诀”,潜心修炼。曾“三传非人”,而“三遭祸患”。熙宁八年(公元1075),因“患此道人之不信”,遂著《悟真篇》,叙丹药之本末。书成后,学者云集而来,晚年“自成都归于故山”,返回江南传道。

关于张伯端的师傅是谁,史籍上都没有记载。根据我的考查,张伯端的师傅是桂林人,名叫刘仲远。据刻于桂林南溪山刘仙岩上的宋代石刻记载,刘仲远是桂林人,先为屠户,再为商人,后遇异人而得道术,能够几天不食,亦能够严寒而穿单衣或酷暑穿棉衣,曾在宰相贾昌期家中为宾客,后来回到家乡桂林。当时张伯端为陆诜属吏,因不慎而误焚府库,就在这时张伯端结识了刘仲远,之后陆诜调职成都,而已学了刘仲远道术的张伯端也随陆诜前往成都,再往后张伯端就成了道教的著名人物。现原文附录桂林南溪山刘仙岩所刻之《刘真人歌》全文:石刻原文:

桂林刘真人歌(额)

桂林刘真人传迹

仙翁姓刘名景字仲远,桂林人也。幼尚气节,初为屠,次为商,常贩私铅。遇方士,与刘的谕,以法禁之严,翁告以贫而不能矣,方士大笑,取所荷铅一块药之,即为银,以授之,达旦,失方士所在,于是大悟,乃习医卜,遍历名山,至京师,馆于贾丞相昌期家二十年。好奕饮,或终日不食,冬夏一裘,,瞑目诵庄老周易。皇祐间还乡,容色不衰,父老异之,知其得道者也。乃栖于南溪山之阳石室中,妻孥时欲省之,至山下辄见毒蛇猛兽,不得进。公性嗜酒,每出,市人争见之,欣然应接,樵歌而归。或有问道者,即指真心真心即可学也。人以忧虞求者,无不应验,有疾病告者,施以药,随愈。远近皆爱敬之。

公自号大空子。人问点化之术,即笑而不答。天台张平叔真人赠以长歌,叙以神仙造化之妙,公警悟,即与平叔施眉吾从游,人莫知其契也。元丰八年九月告其子曰:“此形不可恃,吾亡日,当以火化。”一夕,无恙而逝。其子依其遗言,将举火发棺视之,惟存布袍绦履而已。后百余日,廉州合浦还珠驿密授东山逍遥子金玄秘要诀,并至家书于桂林。人知公尸解化矣,寿年一百一十八岁。后游山士夫惟见张真人歌而刘仙翁歌诀今获此,恐久而濛没,余遂勒石以存仙迹,是垂不朽云。

  • 更多历史人物

  •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