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古诗大全| 教学资源| 作文| 扒知识| 扒知识繁体

志愿军突破38线100公里,彭德怀却突然预感到危险:停止追击

发布日期:2020-11-21 19:04:49

1950年12月24日,英勇的志愿军入朝作战后仅用两个月时间,就以迅雷般的速度,将美军驱逐五百余里,赶到三八线以南。两次战役的胜利,使麦克阿瑟“圣诞节前结束战争”的战略企图化为泡影。

然而,当志愿军和美军在三八线附近对峙时,摆在彭德怀面前的有两个选择:

第一:据守三八线不越界,和美军长期对峙,直至双方协议停战撤兵。第二:乘胜追击,打过三八线,一直到把美国侵略者赶出朝鲜半岛,结束战争。

从表面上看,这两个方案似乎都是可行的,因为在战争初期,志愿军已经掌握了战争的主动权。但事实上,这两个方案都伴随着巨大的风险,哪一个都不可取。在当时的三八线以南,一场巨大的阴谋正在酝酿着。

志愿军突破38线100公里,彭德怀却突然预感到危险:停止追击

面对中国可能做出的两个选择,美国在当时的应对方案也有两个:

第一:美军之所以前期一直溃退,主要是因为缺乏防御工事,以及轻敌。若志愿军止步三八线,美军就有时间大规模修筑防御工事,然后伺机反攻。以当时美国军事实力对中国的绝对优势,反攻朝鲜理论上不成问题,毕竟初期中国并没有得到苏联的多少帮助。第二:若志愿军乘胜追击,美军就边战边退,消耗志愿军的同时,延长志愿军后勤补给线,然后伺机重新实施一次大规模登陆作战(参考仁川登陆),分割战场,使志愿军首尾不能相顾,只得被美军各个击破。

美军的这两套方案的制定,意味着志愿军看似占据主动地位,实则进退维谷。在这种情况下, 志愿军应该如何决策?

志愿军突破38线100公里,彭德怀却突然预感到危险:停止追击

麦克阿瑟

在美军方面,他们最希望看到的就是志愿军在三八线以北停火休整,这样他们可以获得喘息时间,重整残部,卷土重来。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美英早在1950年12月14日,志愿军战线还未推进至三八线附近时,就秘密操纵联合国非法通过成立“朝鲜停战三人委员会”的决议,要求“立即停火”。意在用先停火,后谈判的欺诈手段,拖住志愿军。

另外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美军很清楚朝鲜半岛的环境,志愿军的阵地和运输线在北方,气候相对更加恶劣,而美军的后方在在南部,相对温暖。处于这方面的考量,志愿军也应当希望能休整到第二年春季,等气候转暖了再发动新一轮攻势。

志愿军突破38线100公里,彭德怀却突然预感到危险:停止追击

然而,这个看似十分可行的意图却没能瞒得过志愿军决策层的眼睛。面对美军试图主张停战的做法,毛主席和彭德怀一致认为,兵法讲求“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如果同意停战修正,那么就意味着志愿军休整的时间越长,美军的防御时间也就越长,到头来志愿军不仅不能从停战中换取任何优势,反而还会因为拖延而丧失掉进攻的锐气。所以,毛主席当即电告彭德怀:

“美英正在利用三八线在人们中存在的旧印象进行其政治宣传,并企图诱我停战。故我军此时越三八线再打一仗然后休整是必要的。如到三八线以北即停止,将给政治上以很大的不利。”

毛主席意思很明显:志愿军需要休整,但在三八线以南休整和在三八线以北休整,所达到的战略和政治目的是截然不同的。志愿军敢于越过三八线,说明志愿军有和美军决战到底的意志。反之,如果顺应美国要求,在三八线以北停战,就意味着志愿军不敢轻易越界,亦或者说不敢轻易和“多国部队”彻底撕破脸,还是有所顾忌所谓“联合国”的。

志愿军突破38线100公里,彭德怀却突然预感到危险:停止追击

在这种背景之下,1950年12月底,为了打破美军争取喘息时间的阴谋,志愿军决定打到三八线南部去,进一步消耗敌军的有生力量,瓦解帝国主义阵营的斗志,促使他们尽快主动停战撤军。同时,派出中方代表伍修权于向联合国发表中国的战争诉求和建议:

一、严厉制裁美国侵略中国领土台湾和武装干涉朝鲜的罪行;二、使美国政府自台湾完全撤出它的武装侵略力量;三、使美国及其他外国军队一律撤出朝鲜。

诚如大家所预料的那样,美国操纵的表决机器所否决了这一合理且正义的建议和诉求。显而易见,当时的联合国,本质上是美国的后花园,根本不是讲道理的地方。它所通过的决议,是不具备公平性可言的。

故此,1950年12月31日,志愿军六个军联合朝鲜人民军三个军,决定对三八线以南的防线发动全线进攻。1月3日,志愿军先头部队已经攻入汉城郊区,时任第八集团军司令的李奇微见大势已去,遂下令弃城逃离。临行前,他拿出自己的睡衣定在指挥室的墙上,并用笔在旁边给彭德怀留言:

“第八集团军司令官谨向中国军队总司令官致意!”

志愿军突破38线100公里,彭德怀却突然预感到危险:停止追击

志愿军三天就攻破韩国首都汉城,将战线推进至三十八度线以南100余公里,还顺带歼敌一万余人,在当时,这的确是一件值得轰动的事情。苏联大使和金日成都纷纷建议志愿军应当乘胜追击,将美军驱逐至釜山一带,然后集中力量歼灭之,直至把联军彻底赶出半岛。

然而,彭德怀毕竟不是一般人。在这个人人都以为胜利在望的时刻,即使志愿军内部也出现大量“由北向南,一推就完”之类的轻敌想法,但久经沙场的彭老总却敏锐地捕捉到一丝危险的气息。他对金日成和苏联大使说:

“据我看,敌人并未打算死守三八线,汉城也是自动放弃的。有许多迹象表明,李奇微是在有计划地后撤,企图诱我们南进,待我们部队疲劳、给养缺乏时候。再来一次登陆夹击……我们不上他的当!”

彭德怀认为,李奇微轻易撤军是有阴谋的。如果我们不能有效地重创敌军主力,在补给线过长的情况下,贸然把敌人压到朝鲜半岛南部沿海的釜山一线,不仅不利于我军分割歼敌,甚至还有被敌切断后路的风险,仁川登陆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并且,志愿军近期因冻伤和战斗减员太严重,预备役不足,急需休整,等待来年春季作战。遂下令停止追击。

志愿军突破38线100公里,彭德怀却突然预感到危险:停止追击

李奇微

根据后来的资料显示,彭德怀的预感是十分准确的,志愿军如果当时大肆南进,很有可能就会正中敌人圈套。

就在志愿军下令向三八线以南进军之后几个小时,消息就传遍了世界。在日本东京的联合国军总司令办公室里,麦克阿瑟刚刚还在因为调不来援兵而牢骚满腹,大骂美国高层和联合国意欲采取阶梯防御,退守日本是“可耻的决定”。下一秒就不禁暗自窃喜:志愿军终于落入了自己的圈套。

麦克阿瑟曾透露过他在当时蓄谋已久的一个战略计划:

面对中国军队的猛烈攻势,且战且退,诱使他们南进,以延长他们的补给线,在南部的一定地段适当抵抗,以图达到双方力量的相对均衡……然后命令两栖登陆部队从靠近鸭绿江的半岛两端登陆,同时敷设放射性钴废料以断绝志愿军与中国东北地区的联系……整个过程有点像仁川登陆作战,但显然规模要比仁川作战大得多。

不得不说,麦克阿瑟真可谓无所不用其极,十分歹毒。用放射性钴废料替代原子弹,在阻断运输线这件事情上,放射性钴废料的作用确实比原子弹要强很多。

志愿军突破38线100公里,彭德怀却突然预感到危险:停止追击

美军登陆艇

但是,对于美军可能实行的这个计划,彭德怀早有预料,他在志愿军兵临三八线时,就已经做出初步判断。他认为,虽然现在战争初期的形势看上去对美国不利,但假如美国真的放弃朝鲜,对于当时的整个帝国主义阵营都是极不利的。在这种情况之下,如果志愿军贸然地大规模进军,即使最终能够将联军逼至几个桥头阵地(釜山、仁川、群山),他们也不会马上全部撤出朝鲜。

如果战局真到了这一步,志愿军的战线和后勤补给线会被拉得极长,如果这个时候美军突然采取大规模登陆作战分割战场,那么对志愿军是极其不利的。

最终,鉴于"联合国军"大规模后撤,似有阴谋,企图诱使中朝人民军队深入后实施反击。同时,也为避免推进过远而使志愿军陷于不利地位,彭德怀果断下令停止追击,第三次战役遂告结束。

志愿军突破38线100公里,彭德怀却突然预感到危险:停止追击

志愿军停止追击,将战线稳定于三十七度线附近,使得麦克阿瑟疯狂的计划被迫落空。美国一直到战争结束,也没有成功进行过一次后方登陆作战。

至于这位“决胜千里”的麦克阿瑟,第三次战役结束之后他收到华盛顿的电报:按照有关电令组织梯次阵地防御,在优先考虑的部队的安全和保卫日本以基本任务的情况下,最大限度地杀伤在朝鲜的敌军。一旦你判明必须撤退才能避免人员和物资的严重损失时,就从朝鲜撤往日本。

麦克阿瑟看到电报,很清楚华盛顿这是希望他下达撤出朝鲜的命令,在他看来这是十分耻辱的事情。于是,他气愤地对身边的惠特尼少将说:“我打了五十年仗没有哪一次作战不是为了取胜,如果为了安全撤离朝鲜,那么我们当初就不该向朝鲜出兵!”

1951年4月11日,不可一世的麦克阿瑟被撤职,由李奇微担任联军总司令,继续在朝鲜战争上和志愿军作战。1952年5月12日,李奇微又被克拉克取而代之。而这位克拉克将军,最终也没能在和志愿军的战斗中获得胜利,成为了美国历史上唯一一个在没有获胜的战争协议上签名的将军。

穿越70年的时光,当我们回望抗美援朝这段历史,从将军到士兵的大小故事中,满满的都是智慧与勇气。试问这样的军队又有哪个国家可以战胜呢?

本文参考资料:《汉江雪》《决战朝鲜》《毛泽东传》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