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古诗大全| 教学资源| 作文| 扒知识| 扒知识繁体

揭秘常遇春为何英年早逝:是谋杀还是累死?

发布日期:2020-12-15 09:15:23

  关于常遇春民族之争,有两个说法,一是说,常遇春为汉族人,一是说常遇春为回族人。北方回族认为常遇春是回族人,并且将他的英雄事迹编入到了回族英雄谱中。为何会出现这一说法,他们给出的理由是,常遇春属于穆斯林后代,在当地家谱中,有相关的证明说常遇春家人为回族系。

搜狗截图16年11月21日1447_165.jpg

  常遇春画像

  这只是他们的一个说法,后来根据考察,常遇春后代遍布山西、陕西、云南、四川等地,根据调查,他们大多数都不信奉伊斯兰教,所以,常遇春是回族人这一说法还有待商榷。

  常遇春是汉族人这一观点的呼声较高,根据常遇春和祖籍和出生地进行推测得出,常遇春生活的这两个地方都是汉族人聚集地,所以常遇春为汉族人。根据《明史》记载,常遇春的生活习惯和日常作风,都与汉族人相同,完全看不出有回族的印记,在《明史》中记录了常遇春的故事,明史讲述的是汉族人的故事,如果常遇春是回族人的话,就会给予标志说明,所以这也为证明常遇春是汉族人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常遇春的妻子蓝氏为汉族人,如果常遇春是回族人的话,通婚这一观点在当时还不被人所接受。除此之外,常遇春去世后,他的葬礼是按汉族的丧葬习俗来举行的。如果常遇春信仰回族,那么他的葬礼应该会遵从回族的风俗而举办。

  种种证据表明,常遇春是汉族人的可能性会更大一些。

  常遇春为何英年早逝

  常遇春生于安徽农村,自幼习武,体貌魁梧,二十五岁参加朱元璋的义军队伍,随朱元璋东征北伐。四十岁时,在北征途中逝世,享年也才四十岁。为什么常遇春会英年早逝?一种说法是被朱元璋谋杀,另一种说法是被累死的。

搜狗截图16年11月21日1447_164.jpg

  常遇春画像

  回顾常遇春的一生,第二种可信度更高。众所周知,常遇春嗜好出征,在战场上更是带头冲锋陷阵,以大将的身份与敌军的小兵厮杀,给手下的士兵极大的鼓舞,这也是为什么常遇春战无不胜的一个重要的原因。洪武二年五月,元军将也率兵侵扰通州,常遇春与另外几名大将北上讨伐,在近两月的对战中,明军不断传出捷报。洪武二年七月,元军退至开元,明军俘获“元军万人、车万辆、马三千、牛五万”。讨伐胜利了,但对于常遇春来说,他的精力也被消耗待尽。常遇春自开平启程搬师回京,大军行至柳河川,常遇春突然发病,召唤郎中过来看后,便说是得了“卸甲风”。不久后,就暴病身亡。其实,从常遇春的生活轨迹来说,得“卸甲风”是可想而知的事。常遇春常年南征北战,中原人去北元那样的地方征战,多少有些水土不服,加之北方白天艳阳高照,厮杀在战场的战士又要身穿盔甲,奋力迎敌,免不了一身的热汗。到了晚上,北风凄凄,军队随处安营扎寨,卸下盔甲,免不了贪享那一抹凉风,这样一热一冷,加之战后的疲惫,再强壮的身体,哪经受得住这样长年累月的摧残,出问题是很自然了。

  常遇春后代

  说起中国古代名将,不得不提常遇春。常遇春跟随朱元璋南征北伐,立下战功无数,是大明王朝的开国功臣。虽说常遇春戎马一生,但却英年早逝,其子女却也未得善终,常遇春后代的下落也成为历史的一个谜团。

搜狗截图16年11月21日1447_162.jpg

  常遇春画像

  据史料记载,常遇春育有三男三女。分别是长子常茂、次子常升、三子常森、长女常氏史称元妃。明王朝建国后,常遇春的长子常茂沾了老爸的光,被封了郑国公,驰骋沙场,继续为朱元璋效力。有一次,常茂跟随大将军冯征讨伐纳哈出,常茂平时骄傲稚气,不听冯征的管束,因而冯征与常茂有了间隙。后纳哈出请求投降,双方言谈过程中失和,常茂察觉到纳哈出策划逃跑的计划,当机立断,欲擒住纳哈出,激起兵变。冯征状告皇上常茂的鲁莽行径。皇上没收了冯征的兵印,同时将常茂流放龙州。四年后,常茂卒,无子。但据坊间传言,常茂当时是“炸死”,实际上是藏匿于广西一带,与冯氏夫人(冯胜女)曾有三个儿子,与李氏夫人也有四个儿子,全部隐姓埋名。次子常升在生前曾被封开国公,加太子太保。但正史对其死因却从未提及。坊间传言,朱棣“靖难”之时,常升作为建文帝的国舅爷,奉命阻击朱棣,死于战场。永乐年间,常升的儿子继祖与母亲被流放至云南。明孝宗时期,常升的子孙被召回当人南京担任世袭职位。三子常森的故事也是有多种传闻。朱棣“靖难”,南京城被围,眼下境况堪忧。常森便带领自己的妻女逃去今陕西一带,定居陕西米脂县陈家岔村。传闻今米脂县忠武堂常氏家族便是常森的后代。

  常遇春墓

  常遇春的墓位于六朝古都南京,具体位置在太平门外紫金山之阴白马村,是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和世界文化遗产,常遇春墓占地约2500平方米,高2.4米,墓基周长约29米,在墓的周边设有一根石柱、两个石马、两个石羊、两个石虎以及两个武将。

搜狗截图16年11月21日1447_163.jpg

  常遇春墓

  史载,常遇春墓原址六朝古刹草堂寺。常遇春生平战无不胜,为朱元璋立下汗马功劳,于四十虚岁时死于归途。失去一个能臣忠将,朱元璋伤心不已,常遇春对于朱元璋来说,或已成为出生入死的兄弟。常遇春英年早逝,朱元璋理当厚葬,所以,朱元璋追封常遇春为“开平王”,赐葬钟山,配享太庙。提及今天的钟山,大家常常光顾的可能是明孝陵或中山陵,常遇春墓相对来说人烟稀少。这与它的位置闭塞难找也有一定关系。近年来,众多爱好明史的学者、常遇春的忠实粉丝,都会慕名去常遇春的陵墓拜上一拜,但要找到这个墓的具体位置,却是要下一番功夫,也有很多人找不到,遗憾离去。当年骁勇善战,驰骋沙场的一代名将,如今却也是落个无人问津的萧条景象,让人不禁感叹世态炎凉。不过话又说回来,勇士常遇春已然活在了一些人的心中,陵墓人烟稀少,也给当年的战士留下了一片清静的土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