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古诗大全| 教学资源| 作文| 扒知识| 扒知识繁体

陈晓明 简历 – 名人简历

发布日期:2020-11-19 05:29:45

陈晓明

比较出名的陈晓明有三位,分别是作家陈晓明,淮阴工学院的女教授陈晓明,四川医学院医生陈晓明。作家陈晓明,男,1959年2月生,福建光泽人。民盟成员。1990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文学系,博士生导师。1976年寻参加工作,历任福建省南平师专教师,福建师大中文系文艺学硕士,中国社会科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1984年开始发表作品。1993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陈晓明 –
个人简介


陈晓明,1961年6 月出生于湖北省恩施市。工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武汉理工大学生物材料与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
教育经历
1978年9月—1982年7月 华南理工大学 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 工学学士
1986年9月—1987年8月 武汉工业大学硅工系助教研究生班 结业
1996年9月—2001年11月 武汉理工大学 材料学 工学博士
工作简历
1982年7月—1990年1月 武汉工业大学硅工系 任教和研究
1990年2月—现在 武汉理工大学生物材料与工程研究中心 研究和教学\”

陈晓明 –
人物简介

陈晓明1987年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文学系攻读博士学位,1990年获文学博士学位,并留院工作十多年。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等职。2003年起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当代先锋派文学和后现代文化理论等。

主要著作有《无边的挑战》《解构的踪迹:历史、话语与主体》《剩余的想象》;《表意的焦虑》,《无望的叛逆》等。

曾获“华语传媒文学大奖”2002年度评论家等奖项若干。

陈晓明 –
主要经历

早年有过知青经历,后上大学(77级)和读研究生(1983年)。1990年获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文学博士学位。同年留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文学研究所工作,历任研究员等职。

1995年至1998年先后在英国高级人文研究中心(IASH)、英国皇家学院、英国爱丁堡大学、荷兰国际亚洲研究院(IIAS)、德国鲁尔—波鸿大学等地做研究和访问讲学。2003年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任教授和博士生导师。

主要研究方向为当代先锋派文学和后现代理论等。在《文学评论》、《文艺研究》、《当代作家评论》等杂志发表论文评论近300篇,近300多万字。并在欧美学术刊物“CriticalStudies”,“Boundary2”等发表英文论文多篇。主编编选丛书文丛多种。获2002年首届“华语传媒文学大奖”,年度评论家奖等若干奖项。

陈晓明 –
文学作品

著有专著《文本的审美结构》,论文《历史颓败的寓言》、《反抗危机:论新写实》、《主体与幻想之物》,专著《剩余的想象——九十年代的文学叙事与文化危机》等,专著《移动的边界》、《文学超越》、《后现代的间隙》、《表意的焦虑》等十多部。

获奖作品
专著《无边的挑战——中国先锋派文学的后现代性》获1993年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优秀奖、中国社科院首届优秀成果奖,《解构的踪迹——话语、历史与主体》获中国社科院第二届优秀成果专家提名奖,评论《小说的困难》获《工人日报》三连冠优秀奖,《难能的小说》获《钟山》专家评论奖,《析解深度》获1991年《福建文学》评论奖。

陈晓明 –
人物作品

主要中文论文
1、《中国传统思维模式向何处去?》——《福建论坛》,1985年第3期;《新华文摘》,1985年第9期全文转载,第22-26页,12000字
2、《作家群与读者群的文化反应》——《文学评论》,1986年第2期,第57-63页,12000字。
3、《觉醒与蜕变》——《学习与探索》,1986年,第5期,第4-10页,10000字
4、《文化冲突与文学张力》——《当代文艺探索》,1986年第6期,第4-10页,16000字。
5、《自然美发现的历史透视》——《美学新潮》,1986年第2期,第123-145页,18000字。
6、《论文学视界–文学的文化形态学研究》——《当代文艺思潮》,1987年,第3期,第88-95页,14000字。
7、《文学的苦闷》,《当代文艺探索》,1986年,第2期,3500字。
8、《论象征的审美特性》——《美学新潮》,1987年第3期,第42-61页,14000字。
9、《复调和声的二元变奏–论》——《当代作家评论》,1987年第5期,第16-22页,10000字。
10、《超越粗陋理性》–《上海文论》,1987年第5期,第67-73页,13000字。
11、《论艺术表现的个体敏感性》–《艺术广角》,1987年第6期,第3-10页,14000字。
12、《理解的艰难》–《文学研究参考》,1988年第3期,第22-25页,5000字。
13、《在现代精神边缘的选择》–《文学自由谈》,1988年第2期,7500字。
14、《悟性的空间》–《文学评论》,1988年第3期,第162-165页,8000字。
15、《论文学本文的语义蕴涵》–《艺术广角》,1988年第5期,第17-26页,15000字。
16、《幽暗国度里的光明–论文学作品的深度性》–《花城》,1989年第4期,第192-206页,23000字。
17、《文学:向着亚文化形态开放》、《百花洲》、1989年第2期,3000字。
18、《边缘的萎缩:从现代到后现代》–《艺术广角》,1989年第2期,第4-10页,12000字
19、《拆除深度模式》–《文艺研究》,1989年第2期,第32-41页,14000字。
20、《无边的存在:小说语言的临界叙述》–《人民文学》,1989年第3期。
21、《理论的赎罪》–《文艺报》,1989年5月12日,4000字。
22、《文学的巴比伦塔已经倒塌》–《文学自由谈》,1989年第2期,7000字。
23、《现代主义意识的实验性催化》–《当代作家评论》,1989年第3期,第13-20页,第4期,第18-24页,24000字。
24、《后新潮小说的叙述变奏》–《上海文学》,1989年第7期,第66-73页,14000字。
25、《先锋派与文明解体》(与靳大成等合作)–《上海文学》,1989年第5期,第65-72页,15000字。
26、《苦闷的文学》(与程麻、李洁非等合作)–《当代作家评论》,1989年第3期,18000字。
27、《城市与乡村的冲突》–《当代电影》,1988年第期。
28、《王朔电影:亚文化的象征》–《中国电影报》,1988年月日。
29、《无法拒绝的存在–论王朔》–《文化春秋》,1989年第6期,第63-67页,8000字。
30、《后现代主义与中国先锋小说》(与王宁合作)–《人民文学》,1989年第6期,第107-112页,10000字。
31、《宗教衰落之后:艺术的命运》–《电影艺术》,1989年第12期,第20-26页(另至第54页),13000字。
32、《倾斜与变奏:王朔电影的都市二重奏》–《光明日报》,1989年11月9日,5500字。
33、《无望的超越:从深度到本文》(获《福建文学》优秀评论奖)–《福建文学》,1990年第1期,10000字。
34、《冒险的迁徙:后新潮小说的叙事转换》–《艺术广角》,1990年第3期,第4-12页,14000字。
35、《折除在场:德里达的解构策略》–《当代电影》,1990年第5期,第37-52页,25000字。
36、《道德轴心的破裂》–《电影艺术》,1990年第6期,6000字。
37、《暴力与游戏:无主体的话语》–《当代作家评论》,1991年第1期,第47-62页,24000字。
38、《历史颓败的寓言–先锋小说的后历史主义倾向》–《钟山》,1991年第3期,第144-156页,20000字。
39、《无底的游戏:论解构》–《艺术广角》,1991年第3期,第21-29页,14000字。
40、《最后的仪式–先锋派的历史及其评估》–《文学评论》,1991年第5期,第128-141页,19800字。
41、《反神话与神话写作》–《当代作家评论》,1991年第5期,第105-111页,11000字。
42、《诡秘的南方–论南方的先锋派》–《福建文学》,1991年第5期,第105-110页,11000字。
43、《生存之境:文学价值论》–《当代作家评论》,1991年第3期,5000字。
44、《末路寻踪:都市与历史》–《花城》,1991年第5期,10000字。
45、《反抗与逃避:先锋文学的女性意识》–《文论月刊》,1991年第11期,9000字。
46、《折解神话:回到真实的生活深处》–《福建文学》,1991年第12期,12000字。
47、《文学史杰作》(香港),《大公报》1991年月日,3500字。
48、《在野性与强力的后面》,《当代作家评论》,1986年第5期。
49、《琼瑶、三毛与大陆的精英文化》(台湾)–《中国论坛》,总第368期,月刊第7期

50、《旧梦难圆–大陆八O年代文化论争》–总第369期,月刊号,第8期(91年)
51、《寻根的谬误》–同上,总第370期,月刊号,第9期(91年)
52、《走出低谷–大陆的先锋小说》–同上,总第371期,月刊号,第10期(91年)
53、《西学化与国学化》–同上,总第372期,月刊号,第11期(91年)
54、《文化救赎》–同上,总第373期,月刊号,第12期(91年)
55、《颠倒等级与先锋小说的叙事策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92年第1期,第60-70页,20000字。
56、《语言的迷津》–《当代作家评论》,1992年第1期,14000字。
57、《解构的界线》–《外国文学评论》,1992年第1期,第98-105页,13000字。
58、《漫谈刘震云的小说》–《文艺争鸣》,1992年第1期。
59、《知识的增长与批评的权威性》–《文学评论家》,1992年第3期,3000字。
60、《新时期的终结与九十年代的新课题》–《文汇报》,1992年7月日,4500字。
61、《小说的困难:回到生活深处》(获全国\”三连冠\”\”文艺短论\”二等奖)–《工人日报》,1992年6月日,3500字。
62、《难能的小说》–《钟山》,1992年第4期。
63、《后悲剧风格-》–《文学自由谈》,1992年第2期。
64、《理论话语:从容启示的时代》–《艺术广角》,1992年第4期,14000字。
65、《胜过父法:绝望的心理自传》–《当代作家评论》,1992年第4期,12000字。
66、《空缺与重复:格非的叙事策略》–《当代作用评论》,1992年第5期,17000字。
67、《挽歌悠唱-评刘心武》–同上,第6期,第12000字。
68、《常规与变异–当前小说形势与流变》–《文艺研究》,1992年第6期,16000字。
69、《终止逃避》–《文学自由谈》,1992年第4期,4000字。
70、《永无归期的流放》–《小说评论》,1992年第6期,14500字。
71、《抒情的时代》–《上海文学》,1992年第11期,17000字。
72、《无望的救赎:从形式到历史》–《花城》,1992年第6期,22000字。
73、《彷徨与蜕变:1991年中国大陆文学形势透视》(台湾)–《文化论评》(三民出版社),1992年10月,17000字。
74、《文化记忆与历史叙事》(香港)–《现代艺术思潮》,1992年第2期,6000字。
75、《历史转型时期的文化模仿》–(台湾)《中国论坛》,总第374期,月刊号,第13期(92年)。
76、《大陆的后现代主义》–《中国论坛》,总第375期,月刊号,第14期(92年)。
77、《悖离与超越–再论大陆的后现代主义》–《中国论坛》,总第376期,月刊号,第15期(92年)。
78、《保守性与合法化》–《中国论坛》,总第377期,月刊号,第16期(92年)。
79、《灰蓝色与失语证–时代的情感记忆》–《中国论坛》总第378期,月刊号,第17期(92年)。
80、《王朔现象与大陆的民间社会》–《中国论坛》总第379期,月刊号,第18期(92年)。
81、《文革记忆:永久的文化幽灵》–《中国论坛》总第380期,月刊号,第19期(92年)。
82、《重唱革命歌曲》–《中国论坛》总第381期,月刊号,第20期(92年)。
83、《写作与政治:第三世界文化的历史境遇》–《中国论坛》总第382期,月刊号,第21期(92年)。
84、《传统文化在商业社会中的命运》–《中国论坛》总第383期,月刊号,第22期。
85、《新情感的危机》–《中国论坛》总第384期,月刊号,第23期86、《走向体育神话的时代》–《中国论坛》总第385期,月刊号,第24期87、《重返乌托邦》–《文学自由谈》1993,第3期,88、《后殖民文化的倾诉》–《中国文化报》1993年4月.89、《为\”后\”一辩》–《文论报》1993,8月.*90、《主体与幻想之物》–《钟山》,1993年第1期,25000字。91、《中国当代文化的双重语境》–《文艺研究》,1993年第1期,4500字。92、《后现代主义与中国当代文化》《钟山》1993年,第1期,3000字。93、《王朔漫论》–《文艺争鸣》,1993年第1期,4500字。
94、《历史转型与后现代的兴起》–《花城》,1993年第2期,25000字。
95、《破裂与见征:新情感的变迁与危机》–《作家》,1993年第期,16000字。
96、《反抗危机:新写实论》–《文学评论》,1993年,第2期,20000字。
97、《精神与欲望:都市末世学》,吴滨《重叠影象》跋,–中国社科出筷版社,1993年6月,6000字。
98、《临界叙述:先锋小说的语言经验》15000字。
99、《文化溃败时代的馈赠》--《艺术广角》,1993年第3期,14000字
100、《欲望如水:女性的神话》–《钟山》,1993,第4期,9500字.
101、《商业时代的窘迫神话》–《文艺报》,1993年8月日.5000字
102、《先锋派:当代性与开放性》–《文论报》,1993年10月日.字.
103、《后文化现象与知识分子的两栖心态》–《作家》,1993年第8期,14000字(与孙津等合作).
104、《文化拼贴的时代》–《文艺争鸣》,1993年第5期,11000字.
105、《城市守望者》–《新生界》,1993年第4期,4000字.
106、《孙甘露:绝对的写作》--孙甘露小说集《访问梦境》?跋。
107、《文化颓败者的狂舞》–《钟山》,1993年第6期,25000字(与张颐武等合作)
108、《东方主义与后殖民文化》–《钟山》,1994年第1期,26000字(与朱伟等合作).
109、《拆解娱乐》–《上海文化》,1994年第1期,5000字.
110、《废都滋味》–河南人民出版社,1993年10月,12万字(与李书磊等合作).111、《1991年军旅文学研究述评》--《1993年文学研究年鉴》,9000字.112、《1992年长篇小说概观》--《1993年文学研究年鉴》,9000字*113、《填平鸿沟,划清界限》–《文艺研究》,1994年第1期,19000字.*114、《反激进:当代知识分子的历史境遇》--《东方》1994年第1期。10000字。115、《后东方视点:穿透历史表象》--《文艺争鸣》1994年第2期,8000字。116、《后现代:文化扩张与文化错位》--《上海文学》1994年第3期,14000字(对话,主持\”批评家俱乐部\”)。*117、《文化控制与文化大众》--《钟山》1994年第2期,22000字。(对话,主持\”新十批判书\”)。
118、《废墟上的狂欢节》--《天津社会科学》1994年第2期,15000字。
119、《表象崇拜:分享剩余意义的叙事法则》--《今日先锋》1994年第3期17000字。
120、《对文学说话》,《当代作家评论》1994年第2期,7000字。
121、《勉强的解放:后新时期女性小说概论》—-《当代作家评论》1994年第3期,18000字。
122、《表象与状态:后新时期城市小说概论》--《文艺争鸣》1994年第4期17000字。
123、《语言神话的破损与重建:1979年以来的中国叙事文学》--《奥莱特?历史档案》,1994年出版,18000字。
124、《消费时代的文化走势》--《中国文化报》1994年1月日,6000字。
125、《生命之轻与文学之重》--《中国作家》1994年第3期(与徐小斌合作)。
126、《后现代:精英与大众的混战》--《东方》1994年第3期,第81-86页,5000字。
127、《过渡性状态:后当代叙事倾向》---《当代作家评论》,1994年第5期,第74-82页,16000字。
128、《历史布景与个人记忆》--《文艺争呜》,1994年第4期,10000字。
129、《人文关怀:一种知识与叙事》--《上海文化》,1994年第4期,5000字。
130、《众声喧哗:走向文化部落的时代》--《原道》,1994年第1期,9000字。
131、《彻底的倾诉:在生活的尽头》--《作家》,1994年第11期,3000字。
132、《陈染论》--《小说评论》,1996年第5期,12000字。
133、《守望与越位:1993年长篇小说概观》--《小说评论》1994年第4期。13000字。
134、《先锋的岐途》,《大家》,1994年第2期。5500字。
135、《阅读的胜利:被拖着走的文学》--《中华读书报》,1994年7月日,3500字。
136、《又见棕榈:无根的迷惘》--序於梨华《又见棕榈,又见棕榈》,8000字。
137、《超越情感:欲望化的叙事法则》--《花城》,1995年第1期,20000字。
138、《生动的空想:特定时期的精神轮廓》--《大家》,1995年第2期字,6000字。
139、《爱欲、自我与诗性的跨越》,同上,2800字。
140、《语言与欲望:后本土小说论》--《作家》,1995年第7期。21000字。
141、《晚生代与九十年代的文学流向》--《山花》1995年第1期,7000字。

142、《只有一个张承志》,《文论报》,1995年7月。6000字。
143、《怀旧的年代:1994年的精神症候学》--《上海文化》,1995年第3期。
144、《真实的迷失:中国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历史与现状》,《湖南文学》1995年第6期,12000字。
145、《面对生活现场的叙事--何顿小说论略》--《山花》,1995年。5000字。
146、《意外的合谋:精英与大众殊途同归的重叠影像》--《今天》,1995年。
147、《文化民族主义的兴起》--《二十一世纪》(香港),1997年第3期,12000字。
148、《九十年代:文学怎样面对现实说话》--《北京文学》,1997年,第4期,26000字。
149、《先锋派之后:九十的年代的文学流向》--《当代作家评论》,1997年第3期,28000字。
150、《文本研究:想象的精神飞地》--《大家》,1997年第2期,11000字。
151、《批评的位置》,《作家》,1997年第4期,8000字。
152、《想象的位置:回归传统的意义》--《天津社会科学》,1997年第3期,14000字。
153、《晚生代与大陆九十年代文学流向》--香港《明报》(月刊),1997年,第8期,5000字。
154、《历史的误置:关于中国后现代文化及其理论研究的再思考》--《文艺争鸣》,1997年,第4期,16000字,第24-34页。
154、《文化想象的间隙》(与刘康对话)--《作家》,1997年第1期,15000字。
155、《假想的出路:评第三种批评》--《文论报》,1997年8月,5000字。
156、《中国大陆的后现代文化》(长篇对话,与王岳川、王一川等合作),香港《中国社会科学季刊》,1997年第2期,10万字。陈晓明承担部分约22000字。
157、《寄生与颠覆:中国当代新电影的叙事法则》--香港,《二十一世纪》,1998年第?期,11000字。
158、《先锋小说派及其发展》--《中华文学通史》,第九卷,华艺出版社,1997年。11000字。
159、《中国大陆的后现代主义现象阐释》--香港,《民报月刊》,1998年,第3期。
160、《后东方视点与当代中国文化分析》——《后殖民理论与文化认同》,牛津大学出版社(香港),张京媛主编。
161、《后现代主义与大陆文化理论研究》——《当代中国批评话语》,牛津大学出版社(香港),1998,张旭东主编
162、《绝对现实主义的崛起》,《南方文坛》,1998年,第3期。
163、《仿真与审美转换》,《当代作家评论》,1998年第1期,25000字。
164、《语言的极地》,《当代作家评论》,同上,8000字。
165、《无望的倾诉–评林白》,《南方文坛》,1998年,第1期。
166、《现代主义的兴起与文学的多元化》,《共和国文学五十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357-416页,46000字。
167,《虚构的危机》,《文学评论》,1999年第5期,19800字。
168,《异类的尖叫》,《大家》,1999年第5期,23000字。
169,《又见三剑客》,《南方文坛》,2000年,第2期,8000字。
170,《批评旷野里的精神之树——评程文超》,《南方文坛》,2000,3,8800字。
171,《跨越红土地——评熊正良的小说艺术》,同上,2000年,第4期,9500字。
172,《文化研究:后-后结构主义的兴起》,《文化研究》,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第1期,第1-42页,36000字。(获文学所第二届2001年优秀论文一等奖,)。
173,《语词写作与修辞的乌托邦》,《九十年代诗歌备忘录》,2000年,19000字。人民文学出版社。
174,《分裂的力量——评电影》,《电影学院学报》,2000年。
175,《经典的危机》,《山花》,2000年,第5期,7800字。
176,《解构男人或语言的妄想症——评海男的》,《大家》,2000年第3期,3500字。
177,《暧昧的身份认同——评林白的》,2000年第1期,3500字。
178,《关于九十年代先锋派变异的思考》,《文艺研究》,2000年,第6期,5500字。
179,《文化研究与政治上正确》,《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第6期。5500字。
180,《无底的游戏——后结构主义与当代中国文化研究》,《文艺争鸣》,2000年,第6期。11000字。
181,《从现代主义到没有主义》,《21世纪》(香港),2000,12,第33-39页。12000字。
182,《记忆的抹去与解脱——评铁凝》,《读书》,2001年,第3期。
183;《怀着知识的记忆创新》,《南方文坛》,2001年,第5期,29-33,9000字。
184,《无根的苦难:超越非历史化的困境》,《文学评论》,2001,第5期,第72-79页,15000字。
185,《媒体批评》,《南方文坛》,2001,3,5000字。
186,《文人格调,文人何为?》《南方文坛》,2001年,第6期,8000字。
187,《逃跑的童话——评杨映川》,《南方文坛》,2002年,第1期,8000字。
188,《在现实主义侧面》,《特区文学》,2001年第6期,5000字。
189,《现代性与文学的历史化——当代中国文学变革的思想背景阐释》,《山花》,2002年,第1期,20000字。
190,《挪用、反抗与重构——当代文学与消费社会的审美关联》,《文艺研究》,2002年第3期,第4-16页。(头条,17500字)
191,《个人记忆与历史的客观化》,《当代作家评论》,2002年第3期,16500字。
192,《无法深化的自我与现实——近期小说的审美意识流向》,《河南大学学报》,2002年第4期。第17-24页,15000字,
193,《消费社会中的文学叙事》,《大家》(云南),2002年第4期,18000字。
194,《道德可以拯救文学吗?》,《长城》(河北),2002年第4期,19500字。
195,《执着不变的李锐》,《中华读书报》,(北京),2002年5月29日,第11版。
196,《专业化小说的可能性》,《南方文坛》,2002年第3期。
197,《无法深化与自我实现》,《河南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3期,第17-24页,14000字。
198,《方法论的焦虑》,《文艺争鸣》,2002年第5期。
199,《历史在别处》,《人民日报》,2002年。
200,《走进历史深处——序路文彬》,《珠海大学学报》,2002年第1期。

陈晓明 –
代表作

主要代表著作有
(1)、著作
1、《无边的挑战——中国先锋文学的后现代性》,时代文艺出版社,1993年5月,23万字。
2、《本文的审美结构》,花山文艺出版社,1993年11月,27万字。
3、《解构的踪迹:话语、历史与主体》,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9月,23万字。
4、《剩余的想象--九十年代的文学叙事与文化危机》,华艺出版社,1997年7月,29万字。
5、《仿真的年代》,山西教育出版社,1998年,18万字。
6、《文化超越》,中国发展出版社,1999年,18万字。
7、《移动的边界――多元文化与欲望表达》,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19万字。
8、《后现代的间隙》,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20万字。
9、《陈晓明小说评论》,河南大学出版社,2002年1月,30万字。
10、《表意的焦虑――历史祛魅与当代文学变革》,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6月,40万字。
11、《无望的叛逆–从现代主义到后-后结构主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7月。35万字。
12、《结构主义与后结构主义在中国》(与杨鹏合作),首都师大出版社,2002年底即出,32万字。
获奖情况《无边的挑战》获1996年中国社会科学院首届优秀成果奖;获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1994年度优秀成果奖。《解构的踪迹——话语、历史与主体》,获中国社会科学院,1997年第二届优秀成果专家提名奖。论文《文化研究:后-后结构主义时代的来临》,获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第二届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获中国社会科学院第二届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

(2)、主要主编和编选物
1、编选《中国先锋小说精选》,《中国新写实小说精选》,《中国女性小说精选》,《中国城市小说精选》,《中国新本土小说精选》,《中国超情感小说精选》--甘肃人民出版社,1993年,1994年,1995年出版。每本书前附有陈晓明写的长篇序言,每篇小说后附有陈晓明写的三千字左右的评论。
2、主编“晚生代丛书”(10卷,华艺出版社,1995年,1996年),“中国女性文学”丛书(,10卷,华艺出版社,1995年,1996年)等。
3,参与主持编选《当代潮流:后现代主义经典丛书》(五卷),并编选《抚摸的纯粹感觉--新表象小说》,敦煌文艺出版社,1994年。

陈晓明 –
作品赏析

《表意的焦虑》
本书以精湛而富于激情的笔致,全面梳理八九十年代中国文学和文化变革的流向。作者抓住“表意的焦虑”这个切入点,审视当代文学是如何“建构”而又“解构”历史叙事的。本书既揭示出那些最有活力的创新景观,也分析那些激进变革引发的矛盾和困境。

《无边的挑战》
本书是“南方批评书系”之一。国内最早系统分析当代先锋派文学的著作;最早探讨了中国当代文学的后现代性问题。当代文学研究领域引用率最高的著作之一。多年来,它的敏感与精辟,锐气与生动,始终令人振奋。

陈晓明 –
人物言论

多视角透视女性的疼痛与觉醒——评汪洋《在疼痛中奔跑》

“文学终究要变成一项妇女的事业,”这种论断已经不是对未来的预言,似乎已经是一个即将到来的事件。现在女性写作越来越普遍,倒不是说其数量和质量足以支撑起文坛——就此而言可能还差得远,而是就她们写作状态,态势以及表征的文学的可能性而言,她们的写作构成中国消费主义时代的主导力量。不再与旧有文学建制有相联系,也不再依赖原有的建制来存活,而是有另一种发生、起源以及话语的代表方式——这就是近年来方兴未艾的女性写作,一种自在的女性写作,其写作的冲动是基于生活的切肤之痛,个人的直接经验,基于对文学的偏执迷恋。在这样的意义上,这种文学写作反倒具有真正的个人性和纯粹性。在这个意义上,她们的写作已经勾勒了未来文学存在方式。

因此,读到新近出版的汪洋的《在疼痛中奔跑》(在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就不会过于吃惊。作为一种自发的女性写作(说自由太奢侈),其小说所表达的经验和话语方式,那种穿透生活的锐利感,那种倔强地往前推进的叙述,那种把一切本真经验都奉献出来的精神,确实有一种主流文学所难得拥有的质朴力量。

这部小说写三个女子(芊芊、裴裴、顾美瑜)不同的性格、不同的命运、不同的追求的故事。三个女子是少女时代的密友,都美丽动人,有着不同的出身背景,同在一个小城市,她们的生活不同小异,但她们的心理性格却各有不同。小说着力去写的是女性在自我成长过程中奋力抗争的那种疼痛,写出她们实现自我价值的心灵历程。

小说的叙述视角颇有特色,以第一个称从三个女子的不同的视角来透视出女性丰富诡异的心灵世界,她们在疼痛中依然奔跑的那种意志。这种第一个称的叙述就使小说始终透视内心世界,对这些女性的生活状态的表现总是有一种心灵和性格的丰富性。小说以不同的人物作为视角,也使叙述具有变化,语言和风格都呈现出相应的变化,这都可见出作者艺术上的自觉。小说叙述语言因此显得干净利落,有一种鲜活的气息。

当然,小说最出色之处在于对女性经验的开掘,即始终把握住在与男性的抗争中去呈现女性经验的直接性和彻底性。小说中的人物与男性的冲突都是发生在爱情的纠葛中,这里的女性并不是因为女权主义的社会意识或立场而与与男性冲突,她们作为女性,总是凭着女性的天性和自然的情感与男性产生关联,总是在对男性的爱与信任中,在渴求爱和关怀中,女性受到伤害。小说相当真实而细致地揭示女性如何被困于男性的权力,又如何以各自不同的方式冲出“爱的”牢笼。女性经验之所以表现得彻底,是在女性耗尽了所有的爱时,那些男人还是如此自私,由此给女性以深切疼痛。桑、许雷、凌逆……等等,这些男人都以爱名义伤害这些善良、软弱的女子,男女的矛盾并不是社会化的,而是自然的,天性的。这种矛盾注定了是男女冲突存在于自然的基础中,存在于人之作为动物本能的矛盾中。

女性的问题当然同时是一个历史性的话题,这就在于,它并不是观念革命就能解决的问题。五四时期的家庭对女性的束缚,现在以不同的方式在呈现。过去是冲出家庭的束缚,历史的难题是“娜拉出走”怎么办,现在则是女性如何在家的环境中能得到她的最内在最切身的自我认同。这部作品相当真实地表现了女性作为女人成长所经历的所有困难,这几个女性都有女性最本质的资质——美丽,但她们并不幸福,她们为抵达真实的爱情而付出所有的代价。但她们对自已的生活都有清醒的认识和评价,裴裴经历过凌逆的欺骗,但她却可以认识到:“爱,让一个女人变得丰富,变得热情,变的宽容,变的富有同情心……,而我,却因这段爱脱胎换骨。”经历过爱的屈辱,失明的顾美瑜最后表现出扬眉吐气的坚强:要活了个样子来,“没有眼睛顾美瑜远比大多数有眼睛的人更优秀,更出色,更成功!我要让男人为我倾倒,匍匍在我的脚下,而不是我去可怜巴巴地攀附于他。”

这部作品不仅仅是写出女性内心疼痛,同时表达出女性自强不息的精神—–在疼痛中依然奔跑的那种渴望和激情。她并不只是一味描写女性蒙受的爱的挫折,同时期望如何爱人,如何给人以爱,同时以女性的自强不息来完成自我的塑造和走向未来的道路。

陈晓明:一本探求当代人精神困境的伟大小说

现在,“先锋派”这种说法已经显得太老派,相比较起来,“另类”显得更新鲜刺激得多,它兼具“先锋”和“时尚”双重色彩。显然,陈希我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另类”作家,他不玩弄叙述技巧,也不从事晦涩的语言实验,但他的小说就是怪模怪样,非同寻常。他一直在犯规犯禁,这不是说他触犯道德和政治的戒律——他对此并无特别兴趣,而是说在小说叙事方面,那些故事总是在什么地方超出常规太多。陈希我敏锐而执着,他只关注生活最根本的问题,他的写作纯粹而彻底。他总是进入到平庸化的现实,在日常生活最无聊的状态
中去推敲生活的本质。这使他的笔触始终在撞击那堵墙——那堵看不见的无形的生活极限处的墙,而这道墙又与小说观念之墙最终纠缠在一起。也许在这一意义上,陈希我是少数几个真正的另类作家。

《抓痒》就是这样的作品,清晰流畅的故事却离奇古怪,生活向着不可控制的方向无止境地发展,最终崩溃。小说讲述一个叫嵇康的男人与妻子乐果的故事。嵇康作为一名的成功的房地产商人,在金钱与事业方面都取得了成功,但他生活并不幸福。结婚八年他已经厌倦了婚姻生活,整天沉迷于网络,在网上与各种女人聊天。嵇康的妻子乐果是一名优秀的中学教师,她的洁癖习惯使她每天热衷于打扫居室内的卫生。但故事发展到后来才知道,她也在网上冲浪,那封不断发给嵇康的电邮,就出自她的手笔。她后来神经接近错乱,做出了种种荒唐不可理喻的行为。最终的结果是,他们夫妻二人在网上聊天,既有内心的对话,也有下流的体验。同居一室却彼此不能沟通,甚至彼此厌恶敌视,但却在虚拟的网络世界纵横驰骋,与陌生人一拍即合。

这部小说揭示了当代人生活的困局,当人们的物质生活愿望得以实现之后,人们的心灵却陷入迷惘,以至于夫妻之间在“家”这个人类最为亲密的共同体中也无法相互理解,生活失去了方向和价值坐标。嵇康对妻子乐果的厌倦并没有充分的理由,小说中提到的只是对她不断地清扫居室之类的洁癖行为有所反感,对她做爱的机械麻木显得不满,此外并没有什么特别的矛盾分歧。他们的婚姻生活是在正常的生活过程中被消耗掉了,只剩下无聊乏味。嵇康显然不是最坏的男人,在他们一伙选择最佳男士时,周围的人还选择他,他不出去乱搞,以他作为成功男士的典型,他也没有涉嫌包二奶,但他对家的厌倦和逃避是如此绝对,在表面的和谐掩盖下的,是个人独处一室上网然后手淫。“乐果”这个名字就包含着悖论,乐果可读解为“快乐的果实”,但它却是一种剧毒农药的名称,而农药具有杀灭害虫的功效。整部小说在对乐果的描写上并不是很清晰,只是在她作为优秀的中学教师的形象背后,掩藏着她长期压抑之后的变态。正如嵇康要服用“威尔刚”才能产生对妻子的欲望——那其实也不是欲望,只是一项行动。而乐果也只有到网上,面对一个陌生男人,才能为成一个荡妇。实际的效果是,这一对夫妻只有在网络里才能做爱,他们就近在咫尺,但现实中的他们却不能完成肉体更不用说灵魂的交合。

在这部小说里,陈希我改变他过去并不在刻意在叙述方法上玩花样的做法,他还是以隐蔽的手法把乐果处理成一个多面而多变的可能性人物。乐果是一个无处不在的幽灵,即是一个受害者,又是一个变异的幽灵。嵇康以为远离并且抛弃了她,但她却是如影随形与他粘连在一起。在现实中,她是一个优秀的教师,为人师表,而在虚拟的网络世界里,她是一个怨妇和荡妇。“乐果”的故事始终藏在嵇康背后,一点点揭示出来。这部小说有叙事方法显然是在乐果身上下功夫,小说的主角一直是嵇康,乐果只是在嵇康的对生活和对自我反思中才显现,但她就藏在嵇康背后,她早就对嵇康了如指掌。知道他会苏州女人(很可能那个苏州女人就是他妻子),看到他在汽车里手淫。她最后一步步剥去了优秀教师的外表,露出了精神变态的真相。也许这一切都是生活的压力一步步造就的。对乐果的描写显然令人惊异,她是正反、善恶、此在与不在、自我与他者之间构成的搏弈论,文学叙事中少有的拓朴学意义上的人物形象。尽管乐果的形象还不能说十分成功,也不够清晰。但她把文学与网络经验最紧密地联系起来,这也是迄今为止真正意义上的网络文学。也就是说,它是文学叙事对人物和事件行为的处理,完全依照网络的游戏方式来展开。网络特征决定了人物的存在方式和性格心理特征。这部小说对人性的揭示是如此深刻,对性支配人类生活的可怕后果也揭示如此充分,其不留余地的叙事无疑表达了当代小说的极端经验。

尽管从常规小说的角度看,一对夫妻同处一室却无法沟通到如此地步,他们穿不过日常生活之墙。他们各自在网络上扮演反常的角色,这在现实生活的经验逻辑意义上是无法理解的,初读之下也会产生强烈的疑问。但陈希我显然是要穿过生活本质那堵墙,他要在极端的意义上来追问当代人的精神困局,穿墙之后他就可以放开手在游戏的意义上来展示文学叙事处理人物形象的方式。陈希我的睿智不是用在语言修辞上,而是用在扭干那些细节的水分,使其具有本质性的硬度。在他的小说叙事中,这些被处理的细节就象一些跟贴一样放在BBS上一样,直接而生意盎然地放在故事的各个场境中。那些不可思议或过度的细节描写(特别是那些牵涉到性的描写),都是以网络游戏式的幽默玩弄的恶作剧,他是对人类最热衷的一种行为的敲打和质问,象是在展示一出残酷戏剧。陈希我对当今时代精神生活的坠落以及网络的覆盖显然是持极端的忧虑态度。他展示的小说世界充满了乐趣,更流宕着绝望。网络使人解放,也使人堕落;解脱意味着更深的沉迷。虚拟世界是一个游戏世界,无宁说是一个精神迷宫,更象一个毒品网络。陈希我显然对网络进行了激烈批判,那个不真实的虚拟世界,是如此真实地侵蚀着人们的灵魂,最终使人的肉体消亡。嵇康与乐果二个人最终在家中自杀身亡,网络终止处,也是现实存在的尽头。这部小说显然把当代人的精神危机和情感枯竭推到极端,人是如何变成欲望的机器,变成存在的机器人。提前到来的网络社会,正在造就一个早熟的虚拟文明。陈希我的这部小说既是对现实的尖锐批判,也是对未来的预言和警示。

陈晓明 –
小说可以作为教课书

这是“天地人神”——四方世界,思与诗的最高境界。天在下雨,地是油麻地,人是对人性的刻画,神是一种异化。真正完整地写的是大地,母性实质的爱。

小说中可读的东西很多。小说探讨的是一种深挚的爱,三个人的世界出现了历史的裂痕,以暴力的形式揭露,三个人的矛盾,只有通过在大地母亲的怀抱才能得到升华和放松,在大地上和自然融为一体的做爱,才能逃离现实的压抑和痛苦。作者写出来,乡土,最本真的一种。

回归到大地上的爱欲和充满了生殖能力的年轻人,伦理之爱是建立在对母亲的崇拜上的,真正写到母性才能深刻、感动,抓住乡土中国的要害。

以解构方式去理解杜元潮,他是个精神分裂症,无法用抒情的语言展示对美和爱的缝合,因为它缺失了神,对母性的崇拜。有一种静的东西,通过爱欲表现出自然之美,有一种创伤的存在,表现出历史之爱,创伤之爱。主人公的爱欲是错误的,悲剧是必然。

小说可以作为教课书,叙述事情极其到位,有统一深邃的精致之美!

陈晓明 –
女性化的时代

母系社会已经过去十多万年,人们已经习惯于父权统治,妇女深受男权统治的压迫,这是不争的事实。但人们也有必要看到男女关系的复杂性。妇女在作为从属等级时,并不是被动的,妇女也有可能瓦解乃至于颠覆男权的支配地位。中国古代就有过各种说法,夏商周的覆灭似乎都与女人有关,唐的兴衰也被归结为女人起的作用。这些说法在把女人看成祸害的同时,其实也表达了男人对女人的恐惧,这种恐惧是不可逾越的,因为他来自男人的内心深处,男人的根本弱点在于他无法战胜自己的力必多,这使他终究要成为女人的俘虏。在男人占据绝对统治的时期尚且如此,一旦男权有所削弱,社会趋向于文明,并且适当解放人性,妇女的地位就会被推到奇特的高度。

早在欧洲的十八世纪,妇女的地位就有过飚升时期。在法国君主专制时代,上层社会发展出以女性为中心的生活氛围。说它是一种氛围,是因为这是一种生活格调和情趣。在十八世纪的欧洲,这种氛围构成最时髦的生活场景。龚古尔兄弟在其享誉一时的著作《十八世纪的女性》一书中描述了突然出现的妇女黄金时代。他写道:“在1700至1789年间,女性不仅是促使一切动起来的独一无二的弹簧。她是最高级的力量,是思想领域的女王。她是被置于社会顶峰的意象,所有人的视线都射向她,所有人的心灵都向往着她。她是人们跪拜的偶像,是人们祈祷告的圣像。一切幻想和祈求,一切憧憬和宗教痴迷,都以女性为对象。女性起了通常是宗教所起的作用:充实人们的心智。在路易十五和伏尔泰统治的时代,在没有宗教信仰的世纪,她代替了上天。人人都慌着去向她表示自己的感动,把她抬到天上。为了她创造的偶像崇拜使她君临凡界……。结果,女性对于十八世纪不仅成了幸福、享受和爱情的女神,而且也是真正诗的、真正神圣的生物,是一切精神振奋的目标,是体现于人体形象的人类理想。”如果注意到这一时期正是宗教走下坡路,世俗生活开始流行,那么也不难理解妇女突然走到偶像地位的缘由。

十八世纪的君主专制时代正是通过创造一种以妇女为核心的生活氛围,从而创造了专制统治下的温情脉脉的生活场景。从路易十四时代起,国王和臣子争风吃醋就不是什么奇闻,而国王和臣子们举办的所有公共消遣无一不是向他的情妇表达的敬意。路易十五时代是一个无所作为的时代,臣子们和贵族模仿骑士的唯一方式就只能是向妇女献殷勤。路易十五时代的沙龙充斥着绯闻和伤风败俗,但这一切都被当作一种生活情趣加以品味,再也没有什么其他方式能象勾引妇女那样成为衡量一个人才能的最有力的证据。十八世纪法国的起居室里四壁镶满了镜子,这就可以理解人人装腔作势都显得训练有素,在男女风流场中有用武之地。那一时期一位情场老手蒂里伯爵在他的回忆录里写道:“在法国,必须付出不少的努力、机灵、外表的真诚、游戏和艺术,才能征服值得征服的女人。必须面面俱到,每个环节都是同等重要,同等的必须做到。不过,几乎总是能够获得胜利的乐趣,只要进攻方不是窝囊废,而被进攻的女人不是美德的化身。”法兰西民族无疑是一个伟大的民族,以沙龙为中心创造的文化趣味和审美风尚,在相当长的时期引导着欧洲的文化,而沙龙的中心实际是由一些令男士神魂颠倒的女人为核心,那么,我们不得不把妇女对现代文明的转型期所作的贡献给予更高的评价。当然,有人会争辩说:“女性统治的时代从来不是女性地位真正提高,反而是她受侮辱最深的时代。”(爱德化·傅克斯)十八世纪的妇女对文化的统治不过是一种假象,妇女的地位和权利没有任何实际的保障,妇女被抬到如此重要的地步,不过是掩盖了那个时期人们所崇尚的情欲而已。只有女性才能使情欲的表达得以实现,在贪图世俗享乐的时期,还有什么比男女情欲的表达更幸福的事呢?

如果说这种现象不过是君主专制时代的特例,欧洲的君主专制时代不过存在了二百年,进入工业革命,这种制度连带它所创造的文化生活氛围都寿终正寝。从资本主义扩张时代来看,国家—民族的宏大事业支配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妇女只能扮演家庭主妇的角色。当妇女的地位和男人平等而不是更高时,或者说,当妇女从偶像的圣坛走向粗鄙的日常生活,甚至变成一个普通劳动力时,这也是男权猖镢的时代。可想而知,有一种更高更有力的神取代了爱欲女神,这肯定是男权的末日。好在世界历史终究迎来了它的太平盛世,甚至于有人大胆断言“历史已经终结”(福山语),世界历史已经没有什么大是大非需要大动干戈。历史在平稳地发展,社会趋于稳定,人们丰衣足食,人们又开始仰望圣坛上的女神而想入非非。消费社会不失时机支配了人们关于现在和未来的选择。

在妇女解放观念深入人心,以及女权主义运动呼声一浪高过一浪的今天,可能需要我们重新思考一下现时代的生活特征。我们也许步入一个女性化的时代。这种说法难免有些耸人听闻,人们会说,男性强权时代并未终结,男性压迫和暴力在私人生活中屡见不鲜;男性强权在公共事务中也随处可见。尽管如此,我依然认为,男性强权遭遇到从未有过挑战,乃至于危机。其挑战和危机并不是来自女权主义者的对抗,而是男性强权现在愈来愈趋向于女性化,或者说有权势的男性也在自觉模仿女性。

现在世界上屈指可数的的几个政治强权人物,如萨达姆、卡斯特罗、卡扎菲、阿拉法特等,当然还保持着传统极权社会的强权人物形象。萨达姆无疑是顽强的一个,但他已被他的美国敌人的巡航导弹搞得狼狈不堪,在F15的狂轰滥炸下,他的强权更象是愚民政治的产物,忠于他的伊拉克人民,更象是一群喝了迷幻剂的人质。而坐在他头上拉屎的美国三军总司令却在美国国会听候发落,原因是他在白宫办公室与一位女士玩了一种游戏(按克林顿自己的解释)。据第一夫人的指控,这完全是这位不要脸的女人设下的圈套,勾引她丈夫,以至于美国总统不慎失足。这一陈述如果成立的话,也确实令人遗憾。堂堂一个超级大国的总统,尽管可以随意教训这个世界上最强硬的男子汉(萨达姆),却被一个二十出头的女子弄得晕头转向。过去的谚语说,一个成功的男人的背后有一个贤慧的女子,现在则可以认为,一个失败的男人背后,肯定有一位妙龄女郎。如果说这是男性的力比多作祟使强权人物毁于一旦,那么古典时代的强权人物决不至于在力比多面前载跟头。现代文明在提高妇女地位的同时,当然也削弱了男性强权。与其说民主社会限制了男性随意挥霍力比多,不如说它从根本上就抑制了男性荷尔蒙的分泌。在古典时代,人们崇尚的人物无不是金戈铁马气吞山河的英雄,就在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帝国主义的殖民版图,也是由一伙手持莱福枪的强盗去扩大。当现代资本主义依靠民主科技二个车轮渡过血腥和经济危机,民主政治使强权人物日趋平民化。这不仅表现在他们的政治姿态方面,也表现在他们的日常生活行径方面。六十年代的肯尼迪还大言惭地声称,他如果一天不做爱,头就痛。九十年代的政治家除了偷偷摸摸,已经不敢言勇。民主制度最大限度地抑度了强权人物的荷尔蒙激素分泌水平。他们的行为举止不得不由横眉冷对怒发冲冠而转变为温柔敦厚。有的甚至做出媚态,以取悦选民和公众。他们为“作秀”刻意修饰得容光焕发,使人想起旧时代待字闺中的怀春女子。而如意郎君不过是坐在电视机前的一群乌合之众。

只要看一看国际政治坛上那些被认为最有魅力的政治家,例如,英姿勃发的布莱尔,他那职业性微笑,早已使大英帝国的蛮横讳莫如深。布莱尔在大不列颠口碑甚佳,因为他笑口常开,随时准备取悦于从北爱尔兰的新风党到英格兰乡村的牧羊人。因此也就不难理解,试图充当国际警察的美国,在近年也不得不换上女流之辈充当国务卿,这使强硬的美国似乎多了一些温和,在宣布扔炸弹的时候,能够产生抛绣球的感觉。事实上,奥尔布赖德并非一个吃素的角色,她在把前联合国秘书长加利赶下台的活动中,看不出她有心慈手软的品性。但无论如何,女性总是可以造成一些表面温和的形象。这就可以理解,不少国家乐于推选妇女作为国家的领导人。象北欧那些当年的海盗王国,现在却是由气质高雅的女人当政,弱肉强食的历史,在美目盼兮之中,好象不曾发生过一样。现在让英国人多少有些遗憾的是,女王的继承人不是一位公主,而是一位王子,尽管这个王子已经温文尔雅得可以,他的准俄狄浦斯情结似乎还不足以让国人忘掉男子气。数年前,黛妃的花容似乎可以冲淡一下王子肩章闪烁的刺目光辉。而黛妃仙逝,王子不仅显得孤零零,而且显得生硬。如果问一问荷兰人,他们最满意的事情是什么,他们准会告诉你,他们庆幸有一位女王,而不是国王。现在,据说欧洲其他还保留王室的国家,都在考虑一位美丽贤慧的女继承人,这样使王室出现在王国的各种礼仪庆典显得亲切温馨。

冷战结束之后,国际政治极力去显示一派自欺欺人的祥和平安气氛。昔日的强权人物也尽力作出宽仁为怀的姿态,甚至偶尔客串一下能歌善舞的角色。俄罗斯的那位大权在握的总统叶利钦,居然不惜以逃摇摆舞的姿势来表明自己身体健康,与民同乐。台湾的选举就更象是一场闹剧,那些权重一时的党棍政客,居然纷纷上台与民卡拉OK一把,李登辉甚至于表示:“如果对选举有利,上台扭一扭也是可以的”。如今的政治家,只知一味取悦民众,装腔作势,已经很有些青楼遗风,早已不识弯弓射大雕,更无金戈铁马的威风。

如果说这些不过是政客们玩弄的把戏,取悦民众,最终还是更好地掌握民众;那么,就从后期资本主义的工业化社会来看,整个社会的的生活方式,审美趣味都趋向于女性化。现代消费社会在创造一个想象的女性生活的同时,不知不觉已经跟着这个想象的女性越走越远。现在,没有人会怀疑广告对人们的日常生活起到的决定性影响,而绝大多数的广告是由女性来表演,或者暗示与女性有关,这一事实表明消费社会是如何以女性为轴心来生产新产品和生产消费欲望。大到豪宅香车,小至服装手饰,这些物品如果不与女性发生关联,它们的消费价值将大打折扣。所有的物品当然首先是满足基本的生存需要,但所有这些物品因为隐含了与女性的关联,它才摆脱了原始功用的粗陋,向着无限的高品质方面进化。不难想象,如果不是因为豪宅里有一位被称为妻子或其他什么的可人的女性,人们没有多少理由仅只为了炫耀成功才不顾及债台高筑去购置房子。消费社会在推销那些高消费品的时候,无不是以女性作为招牌,所有的高消费品,因为暗含着取悦女性的意味才称得上货真价实。时装、香水、手饰等等,这些奢侈品无不是为女人准备的,它们带动了多少相关产业啊!如果男人不能为这些东西慷慨解囊,他就很难活得理直气壮。女人的消费欲望既构成这个社会的生产动力,也构成无数力不从心的男人的生活压力。现在,“男人活得很累”,这句话的真实的含义不仅仅是指社会竟争给男人造成的压力,更重要也许在于背后有一双女人的眼睛。男人不能松懈,否则,他不可能让女人投来赞许的目光。上司的首肯不过是暂时的肯定,而女人的肯定才是个人价值的永久体现。尽管这是男人的错觉,但不少男人已经在这种错觉中迷失了方向。

当然,贫困时代是男人的时代,男人出卖体力,勉强维持生计。女人地位无从谈起。当“发展权”取得之后,养家糊口已经不成问题,成问题的仅仅是如何让家庭幸福,而家庭幸福的重要前提是让女人幸福。只有富裕社会才会意识到妇女的地位,才会把妇女推到社会的中心,让男人围着妇女转。无可否认,始作俑者当然是男人,但男人一旦习惯于围着女人转,他就给自己戴上了脚镣,他只能不断舞蹈下去,直到筋疲力尽为止。

现代文明社会在很大程度上是根据人性的自然发展来设计生活幸福的目标的,当人们最低的生活需要满足之后,追求富裕则是人性的必然要求。当男性一直在这个社会中占据主导地位时,他们的愿望满足当然是首要的。当男人把最高的幸福和快乐都建立在女性身上时,男人追求富裕和享乐的就不得不通过女人这一中介环节才得以实现。男人只有首先满足女人的幸福才可能获得幸福,这实际上就把女人的愿望满足放到了起源的位置上。而女人需要的正是她所缺乏的。女人长期处在经济不平等的地位,她需要经济方面的证明来填补她的匮乏。于是,男女的交换原则就建立了。资本主义就是按照这种男女的交换原则建立它的生产,资本主义关于富裕生活的想象,关于幸福和快乐的诉求,奇怪地是女性化的,也就是说是为满足女性而设想的。关于房屋,汽车,服饰,日常用品等,选择了女性作为消费诉求主体,以此为出发点,资本主义生产又必然创造了女性审美趣味为社会的最高级趣味。男性现在不得不为他的创造物——关于女性的消费想象所支配,于是他的生活必然充满了女性消费诉求。他生活在各种各样的女性符号之中——不管这些符号是真实的,还是歪曲的,他的目光所及,他的听觉所触,总之,他所接受的生活信息的主导内容都与女性有关。

说到底,“民主”与“消费”就是现代社会趋向于女性化的基础,而这二个基础,已经不可避免构成未来和平富裕的人类社会的基础,因而,女性化也正是现在与未来生活的特征。对此,我们应该感到庆幸,还是感到悲哀呢?不管怎么说,优雅从容的社会,总比野蛮凶残更好;而矫揉造作也不会比剑拔弩张更坏。

陈晓明 –
名人轶事

给青春中国以激情的徐坤

2008年奥运会是中国人的一件大事,中国作家无疑应该参与进来,应该以他们的才情为这件大事做点贡献。当然,以文学的方式,可谓难上加难。读读这部《八月狂想曲》,我们就可以看到徐坤以她的勇气和智慧,如何超越文学不可能的界线,如何领略另一种文学的雄伟风光。

徐坤把故事的主要发生地点改换到东北某城市,她并不写北京主战场,而是写一个协办的城市,那是她曾经生长的故土,她写起来得心应手。如果放在北京,那就太纪实了,就这一点来看,徐坤是顽强地要给她的这部作品提供更多的虚构空间,也就是要注入更多的文学性要素。实际上,要写作一部奥运题材的纪实文学作品并不难,要以虚构的视角去构思一部文学性的奥运题材那才是难上加难。据我所知,徐坤曾经动摇过,她的文学性追求把她搞得很痛苦,她几乎无法调和这二者的矛盾,她几乎要半途而废。是什么重新激发她干下去?是什么点燃了她的文学想象力?她说过,那是她采访奥运场馆的设计者,她发现那是一群燃烧着青春激情的青年人,这些设计者和建造者如此年青,如此充满青春活力,这让她突然间感动。天地之间,她感到到2008年不就是少年中国之新生吗?这让她猛然间找到了文学感觉,找到一条宽阔的道路。理解这一点是至关重要的:书写青春激情,书写青春中国的再生,就是这部作品根本的文学性动力,也是她的文学性生命。

于是,我就不难理解,这部作品居然徐坤一口气写了五十万字,那里面的人都活生生地站出来了,他们涌现在青春中国崛起的大地上,他们展现了新世纪中国人的青春激情。

当然,激情流宕于其中,小说还要按照小说的规则来写。作为一部讲述一个发生着的历史事件的作品,这部作品无疑是属于宏大历史叙事。尽管我们在理论上会说“历史终结”;在文学上会说“宏大叙事”的终结等等,但实际上,“宏大叙事”无疑还会以各种方式延续下去。说起来,“宏大叙事”无疑是对一个小说家的艺术才能的考验,徐坤过去更倾向于写作反讽类小说,这回要在肯定性的意义上来书写大题材,这对她的创作也是一次考验。可以说,这部作品如此宏大的结构,如此众多的人物,如此复杂多变的故事情节,却被作者组织得有条不紊,错落有致,大处着眼,小处落墨。从政治事件到家长里短,从官场的权力之争到男女微妙的情爱关系,从社会化的纵横驰骋,到人际关系的举手投足,这些都表现得十分清晰协调,结构的转承,矛盾的冲突激发和解决,都显示出收放自如。就这点而言,徐坤有能力驾驭宏大叙事。

宏大叙事“大”在何处?并不是说篇幅长架子大就是宏大叙事,这部作品声称“献给一个时代,献给青春中国”,口气不小啊!激情与青春,就是徐坤抓住小说叙述的动力,而根本在于她要写出一群人在这个时代的责任和抱负。奥运只是一个事件,奥运场馆建设只是一个“场”,她要展现这里活动着的人们的精神风貌、责任和气魄,就这点而言,徐坤达到了她的目的。小说的核心人物2008奥协办总指挥、市委常委、年轻的常务副市长旷乃兴,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年轻的副总设计师黎曙光就被塑造得相当成功。这些少壮派气吞环宇,敢做敢为,有想象力,有魄力。这些人的活动和性格被徐坤写得无比热烈洒脱,真所谓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自现代主义以来,中国文学已经很难在作品中写出正面人物,现代主义文学的主角几乎没有是正面人物的。文学不写正面人物,这几乎是一条基本的潜规则。但中国的社会主义文学及其遗产偏不信现代主义的邪,还要正面强攻,但无奈一种文学的潮流、氛围和语境摆在那里,让人不能有更多的越界的作为。现实主义冲击波也曾经重新燃起文学的正面理想主义,但最终不管怎么说还是不得不在“分享艰难”这一纲目底下见好就收,使得“冲击波”保持住了文学上的一定的体面。现在,徐坤的正面塑造当代新新中国的一群天之娇子,那肯定是在向我们已经形成的文学氛围挑战,她的胆略在于她敢于去写出当代中国精神焕发的状态。对于这样的时代来说,文学应该留下它的耀目的形象。

这部作品是如此丰厚,故事大起大落,人物命运也是一波三折,无论从哪方面来看,都可见出徐坤在驾驭大题材方面毫不手软,才情纵横。她的语言的妙趣也给这部小说增色不少,对人物的刻画细致入微,并且富有立体感,这与她始终怀有反讽的眼光有直接关系。总之,这部作品试图给当代新新中国立传,这是一个难度很大的文学写作,徐坤敢于去挑战,而且做得相当出色。能写出这个时代的青春激情,写出这个时代的抱负与责任,写出这个时代的辉煌,也是一种文学的“狂想曲”,也是文学不可推卸的使命。在此前提下,这部作品当然还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可以改进之处,然而,再说或许就是多余的了。

陈晓明 –
个人影响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评论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秘书长。北京大学文化书院跨世纪学院客座教授。欧洲汉学研究会成员等。1995年至1998年先后应英国皇家学院,荷兰皇家学院邀请,在英国高级人文研究中心,英国爱丁堡大学东亚系,荷兰莱顿国际亚洲研究院、德国海德堡大学、德国鲁尔大学等地做访问研究和讲学。1998年兼任德国鲁尔大学东亚系常任客座研究员,研究顾问(现已御任)。被收入英国剑桥国际传记中心编纂的《世界名人录》(1992年度,第16版)等名录辞典。

陈晓明 –
人物评价

中国当代先锋派文学、当代文学思潮,后现代文化理论。目前正在研究“现代性与20世纪中国文学转型”课题。1992年被评定为副研究员;1997年被聘为文学所职称评定委员会委员。1998年被评定为研究员,研究生院教授;担任当代室副主任。1998年被聘为所学术委员会委员。1999年被聘为中国社会科学院高级职称评定委员会委员。2000年被聘为博士生导师。

陈晓明 –
作家风采

陈晓明 –
女教授陈晓明

陈晓明,女,1969年4月出生,江苏淮安人,副教授。分别于1989年7月、2001年6月毕业于无锡轻工大学食品工程专业,获工学学士、硕士学位,2005年9月考入江南大学,现为该校的在读博士。

1989年8月以来,她一直在淮阴工学院(以及其前身淮阴工业专科学校)食品工程系任教。曾获“校十佳青年教师”、“淮安市2001年度百名新女性”、“校青年骨干教师”等称号,现是我校的学术带头人培养对象。她坚持教书育人的正确方向,尊重学生,关心学生,能及时帮助他们解决思想困惑和生活困难,深受同学们的喜爱。担任班主任工作负责,所带班级连续两年被评为校先进班级,本人获优秀班主任称号。  陈晓明同志一直从事食品科学与工程领域的教学工作,先后承担过化工原理、食品分析、食品工艺学、食品工程原理、食品化学等多门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教学任务,并指导学生毕业论文、课程设计、实验及生产实习等实践环节教学。她教学严谨,注重研究教育规律,讲究教学方法,自制多媒体教学辅助软件,教学效果好,年年教学考核为优秀,曾两次在校青年教师课堂教学竞赛中获二等奖,曾获优秀毕业设计指导教师,主持制作的食品工艺学课件在省多媒体竞赛中获好课件奖。

陈晓明同志积极从事食品领域的科学研究工作,主持淮安市科技项目2项,参与市科技项目8项;参与完成了国家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和国家教育部骨干青年教师基金项目“法夫酵母产虾青素的研究”的子课题“虾青素的提取、性质与应用”的研究工作,成果通过省级鉴定,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碱法破壁部分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获江苏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发表论文16篇,其中“法夫酵母的碱法破壁”获淮安市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二等奖,“富含虾青素的法夫酵母对金鱼体色的影响”获淮安市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三等奖。

陈晓明同志积极参加科学技术推广活动,是淮安市轻工协会理事。被聘为涟水县的技术顾问,为多家企业进行科技咨询,为盱眙仇集小磨麻油厂成功实现了“麻油快速澄清”,并进行了“保健香油1#”的研制;2003年到2005年间,先后为淮安市天康食品有限公司、淮安市晶星米业有限公司、涟水泓保家禽养殖合作社、洪泽食用菌养殖有限公司、淮安市凌桥米业有限公司、淮安市华茂食品有限公司编写申请省农业开发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这些项目在2003、2004、2005年分别获得资金200万元、400万元、200万元、400万元、400万元、500万元。

陈晓明 –
医生陈晓明

1977年毕业于四川医学院,1981年考入湖南医科大学眼科攻读研究生,1984年获硕士学位,1990年获眼科学博士学位。1992—1994年赴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WILMER眼科研究所作博士后研究。陈晓明教授从事眼科临床和科研26年,具备坚实宽广的医学基础理论和深入系统的专业知识,主攻青光眼,熟悉和掌握青光眼研究的最新动态,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高超的青光眼诊断治疗技术,对临床视野学也有深入研究。在临床工作中认真负责,业务技术上精益求精,同时不断努力学习和进取,以精良的技术和丰硕的成绩赢得国内同道的好评,在国内有一定影响。1999年获中国卫生部国际交流中心,日本参天制药眼科医生奖。作为博士生导师,陈晓明教授教书育人,现已培养12名研究生,为国家栽培了一批优秀专业人才。

现任职务:眼科教研室主任
现任职称:眼科教授

学术任职:中华医学会眼科分会常委、中华医学会眼科分会青光眼学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眼科分会委员、四川省医学会眼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教育部回国人员启动基金评审专家委员会评审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评审专家、《中华眼科杂志》编委、《眼科》编委、《实用医院临床杂志》编委。
工作成绩:
1.原发性青光眼早期诊断—视野及视乳头检查法的研究
湖南省卫生厅科技成果三等奖(1985年)及省科技进步奖(1987年)(第一作者)
2.早期青光眼视野改变及视乳头改变与视野缺损的关系
张文山眼科基金会二等奖(1988年)(第一作者)
3.青光眼最早期视野损害
张文山眼科基金会三等奖(1991年)(第一作者)
4.青光眼早期诊断与治疗
湖南省卫生厅科技成果一等奖(1995年)(主要研究者)
6.中央角膜厚度对Goldmann压平眼压的影响
中国卫生部国际交流中心.日本参天制药眼科医生奖(1999年)(第一作者)

陈晓明 –
相关词条


巴金
李季
陈染
西川
格非

余华
郭小川
刘震云
张承志
王跃文

 

陈晓明 –
 

陈晓明 –
主要学术成果

代表性论文 : 钛合金人工关节炳烧结复合生物活性玻璃陶瓷涂层的研究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