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古诗大全| 教学资源| 作文| 扒知识| 扒知识繁体

黄国荣 简历 – 名人简历

发布日期:2020-11-19 05:29:35

黄国荣

黄国荣,男,曾用笔名箫簧、秋野,江苏宜兴人。现为解放军文艺出版社副社长,大校军衔。1978年开始文学写作,已出版小说集《蓝色的梦》、中篇小说集《蓝海之恋》、《尴尬人》,长篇小说《兵谣》、《乡谣》以及小说、散文、评论等文学作品近200万字。短篇小说《信任》、《山泉》、《福人》,中篇小说《尴尬人》、《履带》、《走啊走》,长篇小说《兵谣》、《乡谣》等多部小说被《小说月报》、《中篇小说选刊》、《小说选刊》转载推荐。

黄国荣 – 人物简介

黄国荣,男,曾用笔名箫簧、秋野,江苏宜兴人,1947年7月30日生,毕业于山东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省高等自学考试)。1966年参加工作,1968年入伍,1970年提干,历任排长、文化干事、文化处副处长、宣传处副处长、师政治部副主任、解放军文艺出版社编辑、总编室主任等职,现为解放军文艺出版社副社长,大校军衔。1970开始文艺创作,多部作品在军区文艺会演中获奖。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1978年开始文学写作,发表出版文学作品400余万字。代表作品有短篇小说《信任》、《山泉》、《福人》,中篇小说《尴尬人》、《平常岁月》、《履带》、《走啊走》、《苍天亦老》,长篇小说《兵谣》、《乡谣》、《街谣》,已出版小说集《蓝色的梦》、中篇小说集《蓝海之恋》以及小说、散文、评论等文学作品近200万字。作品多次获《解放军文艺》、《昆仑》优秀作品奖、全军文艺新作品一等奖,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艺奖,入围第六届茅持文学奖,五个一工程奖。

影视代表作品,14集电视剧《兵谣》,获飞天奖二等奖;32集电视剧《沙场点兵》.获第23届金鹰奖优秀长篇电视连续剧奖.2006最佳收视奖.五个一工程奖。

黄国荣 – 作家评论

黄国荣的小说都是写小人物,普通人的,但是这些小人物,普通人的形象都是很耐人寻味的。这些小人物和作者对他们的刻画都体现出一种人文精神,思想内涵,有一种对社会的深入思考,有一种对基层人民的关心。古义宝、二祥、,还有中篇小说《师道》中的乡村教师,都是如此,都是通过对小人物的病态和不幸,写出引起疗救和改革的愿望。这种笔直法令人想到鲁迅小说医人救国和中国现代小说 为人生的优良传统,反映出作者有艺术良知,有文学追求,不随波逐流的艺德。这在今天的文学创作中是十分可贵的。小康文艺的发展是更高层次的发展,这种更高层次就是需要与物质文明和政治文明相协调,精神世界要更丰富和更高尚。

——选自路侃《黄国荣的小说世界》

黄国荣作品充满着浓郁的生活气息,国荣用典型化方法塑造了几个让人难忘的典型人物。塑造人物用了非常个性化的方式,显示了典型化塑造人物的生命力。在人物细节的刻划画方面,生活的风趣方面,都给我们以新鲜厚重的感受,构成了“三部曲”成为我们长篇小说创作重要收获的要素。

——作协党组书记处书记、副主席陈建功(摘自文学报《文学画廊的崭新形象》2003、9、18)

我非常敬佩黄国荣,他长期担任解放军文艺出版社副社长,而且分管发行和经营管理工作。我自己搞出版,我知道这个职务是日理万机的职务,同时他还长期兼任版协经营管理委员会的秘书长,那也是个非常辛苦、非常劳累、非常操心的职务。但我非常奇怪,他在担任两个“非常”职务的情况下,而且他不是个挂着职务不干事的人,他还能写出那么多的小说,一部接一部的小说,文学界、评论界反映很有生活,评价都很好。

——作协党组书记处书记、作家出版社社长兼总编张胜友(摘自文学报《文学画廊的崭新形象》)

小说能留给历史的只有人物。黄国荣用八年时间“磨”他的作品,他对笔下人物的酝酿多达20年,可以说这些人物都是他从身边抓出来的。汪二祥“憨”与“精”多元性格的双重组合,写出了中国普通农民的人生和他们的生存状态,成为阿Q在新时代的深化与发展。像二祥在大庭广众面前用脚步捡钱、跌跤捡烟、在上海讨钱又丢钱、许茂法与周菜花食与性的交换等等细节,没有平民的视角,没有与群众血肉相融,没有长期对老百姓深切的关注,作者是发现不了的。

——总政治部宣传部副部长、少将王兆海(摘自解放军报《“三贴近”的成功收获》2003、11、6)

《兵谣》、《乡谣》、《街谣》这三部作品,不仅是军队长篇小说创作的收获,也是整个创作界的一个重要收获。证明了国荣的文学实力,达到了三种境界。

一是达到了史诗的凝重。三部作品都是厚积薄发的。正像他自己所说,既是他的人生起点,也是他的文学之根。也许这一点,黄国荣没有在他的作品中没有欺骗,没有误导,能够让我们相信这就是生活的本色和原声。相信日子的艰辛,也相信日子的美好。能够把第一自然和第二自然无障碍地过渡,这是一种境界。

二是写出了人物的心灵史。这也是一种境界。我觉得人物的命运、性格、心灵是人物形象的三个层面,命运后面是性格,性格后面是心灵,我是这么看。只有揭示人物的心灵,才能很好地表现性格,很好地表现命运,莎士比亚时代就概括出来了。

三是形而上的充沛和自然流露。作品不是刻意去追问追求生命的意义,把生活颠覆,搞得支离破碎。一部长篇,在叙述背后,总要让人得到一些东西。终极的东西,形而上的东西,有没有,是衡量一部作品艺术质量高下的一把尺子。他的作品有这个东西,而且流露得比较自然,让人感受,不是硬去耳啼面命。国荣他做人也是这样,非常本色。我们都很熟悉他的性格,他的作品中,也印证了这一点。

——《文艺报》常务副总编、评论家范咏戈(摘自科学时报《三段日子 三种境界》2003、9、25)

描写农村生活的小说,从传达情绪上看可分三类:一类是充满欢乐情绪的,读了让人心里轻松;一类是充满悲伤情绪的,读了让人心头沉重;再一类是伤感与喜悦交集的,读了让人沉思却又心获慰籍。我喜欢第三类小说。《乡谣》就属于这类小说,它对农民生活的真实状况不存在遮蔽现象,它能引导读者去思考有关中国农民的问题,却又不使人陷入痛苦和绝望之中。

——小说家周大新(摘自中国文化报《黄国荣和他的“日子三部曲”》)

人们通常把民间文化与民间精神理解成与主流意识相对的东西。现在小说里把主流生活,或者历史主潮,表现得越强烈就越民间,这种想法非常偏面。黄国荣的民间精神在小说里有一个升华,升华到那里去?可以升华到革命、也可以升华到道德。他作品的民间精神体现的不同是:一、与主流生活和历史主潮紧密相联系;二、抓住了民间道德这样一个具有普遍意义和覆盖率的东西在写;三、他在民间精神上是有升华的。我觉得这三部作品是可以统一起来的,又是非常有价值的。

——评论家伍秉杰(摘自文学报《文学画的崭新形象》2003、9、18

黄国荣 – 写作风格

农村题材作品,首先得让农民喜爱
黄国荣认为:“作家写小说,不应该人为地去应时应景,一味地跟着新闻赶。急功近利的写作,只能制造‘假、大、空’的思想大于形象的概念垃圾,塑造出‘高、大、全’式的没有血肉的符号典型。写作应该从作家自身的生活积累出发,就农村题材写作而言,真要想为农民代言,塑造出中国农民的典型,作家先得问问自己,自己知道不知道农民身上的衣服是什么滋味?尝没尝过只用咸盐煮出来的菜是什么味道?能不能体察到男人一辈子娶不起媳妇的日子是什么滋味?有没有体会到三百六十天天天空着半截肠子度日是什么心情?是不是了解农民赚一元钱所付出的辛劳?如果连这些都不具备,他绝对无法为农民代言,也写不出真正的中国农民的形象。农村题材的小说,首先得让农民接受和喜爱。”

关注农民的苦难,更要关注农民的不屈和微小的成功
黄国荣说:“当前,农村题材作品写作,有几个值得注意的倾向。一个是写农民不像农民。长期以来,乡村写作一直是革命书写,写农村生活,必写权力斗争、宗教斗争、派系斗争,写农村改革也同样必写反腐败,跟其它题材一个套路,缺乏乡村小说应有的独特的东西。另一个是一味地为写苦难而苦难,只见其苦难和辛酸,不见其人的苦斗和创业;只写其角落里的阴暗,而不见其农民付出汗水和智慧的跋涉之路,无法给人以启迪和力量。再一个倾向是拿农民开涮,要不嘲弄他们的落后、愚笨、无知,要不把乡村生活城市化,把农民当猴耍,出他们的洋相,冷嘲热讽,以嘻笑来替代命运的坎坷和生存的艰辛。在今天,关注农民的苦难,更要关注他们不屈的精神和他们微小的成功。”

强调生活真实,并非忽略作品的思想内涵
黄国荣还认为:“乡村写作强调生活真实,并非忽略作品的思想性。作品的思想性并非流于人物的语言,更不能依赖作家幼稚地跑到作品里去发议论。作品的思想内涵,应该隐含于人物的行动,寓于人物的形象。”

黄国荣 – 相关文章及评论

《作家要找到自己写作的根——“日子三部曲”研讨会上访黄国荣》

《专家文章摘要》

《走出乡村书写的怪圈》

《范咏戈:小说的三种境界》

《李敬泽:乡村世界的奇特人物》

《王兆海:“三贴近”的成功收获——简评黄国荣的“日子三部曲”》

林为进:人生如此沉重——读黄国荣的《日子三部曲》

《丁临一:献给大时代和普通人的歌——简评黄国荣的长篇小说“日子三部曲”》

《乡谣》等“日子三部曲”研讨会摘要

《路侃:黄国荣的小说世界》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