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古诗大全| 教学资源| 作文| 扒知识| 扒知识繁体 成语| 古诗大全| 教学资源| 作文| 作文楼| 句子| 历史人物| 范文|
首页>历史文学>由弱转强,中国军队在抗战中的白刃战

由弱转强,中国军队在抗战中的白刃战

残酷,是白刃战最大的特征。

一、敌我士兵交战距离极近,造成的创伤都集中于胸腹部和喉咙等人体要害,被刺中的士兵,即便没有马上死亡,很快也会死于失血或呼吸困难。

二、一旦倒地,经常会遭到对方补刺,生存几率几乎为零。

三、受伤的士兵只有在己方获胜、战斗彻底结束之后,才有可能在打扫战场时被救治,此时伤员大多已经死亡。

抗战中的中国士兵,就经常与日军进行这种残酷的肉搏。

由弱转强,中国军队在抗战中的白刃战

侵华日军

重视刺杀的日军

日本陆军重视白刃战,早期是受法国陆军的影响。

日本明治维新后,海军学英国,陆军学法国,而法国向来重视白刃战。

1873年日本翻译并颁布了第一版《步兵操典》,就翻译自法国。其中刺刀训练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刺刀战术”在日本陆军中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逐渐形成了日本特色:强调精神和意志,“以肉搏战致胜”

由弱转强,中国军队在抗战中的白刃战

侵华日军

1904年,日本军事剑术队与英国皇家海军刺枪团在上海进行了一场对抗性表演,技术精湛的日军使用了单兵刺枪术,令在场的各国军事观察员非常吃惊。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白刃战在西方列强中受重视的程度日益下降,但在日军中仍然备受推崇。

一方面这是因为日本没有经历过欧洲战场残酷的堑壕攻防,对“火力”的形态重视不够;另一方面是日本资源匮乏,对弹药消耗过大的战术战法,有天然的抗拒心态。

直到“七七事变”之前,日军仍强调“充溢的攻击精神可以凌驾于物质的威力之上”。这是一个落后于列强的战术观念,但面对战斗力不足的中国军队,缺点并未充分暴露。

由弱转强,中国军队在抗战中的白刃战

侵华日军

日本人对白刃战的偏执,甚至让他们给轻机枪都装上了刺刀。

在这种思想背景下,带来的好处是,日本士兵的拼刺能力非常出色。他们身材虽然矮小,但普遍比较敦实,拼刺时体力比中国士兵好。同时,38式步枪和配装的30式刺刀的设计,也有更利于白刃战。

30式刺刀全长500毫米,下单刃,带护手钩,两侧有宽血槽。38步枪上刺刀后全长1.659米,几乎达到当时步枪拼刺的长度上限。

由弱转强,中国军队在抗战中的白刃战

30式刺刀

中国军队

与日军进行过白刃战的中国军队大体有中央军、非嫡系部队、人民军队三部分。

其中,中央军受德国军事思想的影响很深。而德军更重视射击的速度以及火力的持续性,在近战中强调手榴弹、甚至是工兵锹的使用,对刺刀并不十分重视。

因此抗战早期的中央军,也不重视白刃战训练。直到抗战后期,才系统地学习美式拼刺。

由弱转强,中国军队在抗战中的白刃战

地方部队中,重视白刃战的只有冯玉祥的西北军。

由于刺刀数量不足,他们更多的使用中国式大刀。29军的大刀队和他们练习的“破锋八刀,在1930年中原大战时,就已名声大噪。

“七七事变”后和日军的第一次白刃战,也是在宛平城外由29军进行的。

由弱转强,中国军队在抗战中的白刃战

最重视白刃战的是八路军。

从红军时期起,人民军队就由于武器装备极其落后,被迫大量依靠冷兵器来作战,主要武器是红缨枪。

在井冈山时期的革命根据地,甚至出现过“梭镖营”、“梭镖团”。

当时有一个红军独立营,一共有官兵500余人,却仅有60支步枪,其余官兵只能使用红缨枪。

甚至红军改编成八路军后,武器装备依然很窘迫,刺刀数量严重不足。

八路军120师参谋长周士第在日记中曾这样记载:全师的4092支步枪和卡宾枪,只配有117把可用的刺刀。

由弱转强,中国军队在抗战中的白刃战

一把小小的刺刀,其实对金属制造工艺的要求非常高,制造门槛一点也不低。

生产刺刀需要较高水平的原材料以及机械加工工艺。一把刺刀上的配件很多,比如弹簧、驻笋、卡环等,加工过程中稍有偏差就无法装枪。

因此,当时国民党政府的汉阳兵工厂也只生产了数量很稀少的原版刺刀,抗战初期大量装备的“汉阳造”,只能配发各地兵工厂的杂式刺刀,普遍有长度短、质量差的问题。

由弱转强,中国军队在抗战中的白刃战

“汉阳造”配套的刺刀

铁匠铺能打制大刀和长矛,却造不出合格的刺刀。

人民军队重视白刃战,也敢于进行白刃战,另一个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子弹非常匮乏。

根据鲁西南地区的八路军老战士回忆,在残酷的“五一”大扫荡结束之后,每个八路军战士的子弹平均只有20发。

为了迷惑敌人,战士们甚至在子弹袋里塞上秫秸,以显得弹药充足。

八路军的刺杀训练

抗战早期,由于日军士兵体力好、训练量大、战斗意志也很顽强,中国军队在白刃战中普遍处于劣势,一个日军士兵经常可以和三名中国士兵进行白刃战而不落下风。因此中国军队付出了很大的代价。

由弱转强,中国军队在抗战中的白刃战

晋察冀军区第一军分区司令员杨成武总结教训时说,白刃战中日军“体力好,技术好”,八路军损失甚大。

1937年9月,115师进行的平型关战斗中,八路军曾和日军展开过白刃战。

据八路军686团3营排长田世恩回忆:“......我们终于冲上公路和敌人展开了肉搏.....没有刺刀的战士拔出砍刀,有的战士连砍刀都没有,就徒手和敌人撕打。我们人多,三五个战士对付一个鬼子,刺倒的每个鬼子都要挨上两三刀”。

平型关一战虽然取胜,但占据有利地形的我军精锐之师,仅仅和日军的一支二流辎重部队打成了1:1的伤亡比,说明当时中国军队面临着严峻形势。

由弱转强,中国军队在抗战中的白刃战

八路军士兵正在白刃战,此战缴获了一挺机枪

因为没有足够的子弹进行火力战,更没有足够的子弹进行训练,八路军特别重视刺刀训练。刺刀,成了战士们最可靠的武器。

其中,吕正操的抗日救国军最有代表性。

吕正操原先是东北军的将领,对日式刺枪术很了解,他的部队几乎天天练刺杀。该部老战士回忆说,“我们除了吃饭就是拼刺刀”,为了练习刺杀,他们还制造了专用的护甲。

由弱转强,中国军队在抗战中的白刃战

八路军正在进行拼刺训练

在刺杀训练中,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日本人民反战同盟对八路军的帮助。

这些来自日军的老兵和下级军官,手把手教八路军战士练习刺杀,对八路军拼刺技术的提高有很大帮助。

为了增强臂力,这些日本教官要求八路军战士在烈日下把枪举过头顶,一举就是上千次。经过严格的训练,八路军的拼刺能力有很大提高。

原129师敌工部科长回忆:“他们教我们的战士刺杀,教大家如何达到”气、剑、体”一致。发出喊杀声、刺刀指向敌人、向刺杀对象猛扑过去,这些动作战士们一练就是几个钟头”。

1940年八路军各部队开始了有计划的轮训,刺杀技术的训练提到了一个非常高的高度。

戚继光在《练兵纪要》中写道,士兵只要能够将其平时所学在战场上用到十分之一二,就可以在白刃战中取胜。

所以,白刃战术只有经过反复练习,形成肌肉记忆后,才能在高度紧张时下意识地完成出枪、突刺、防刺等动作。

训练,对白刃战尤其重要。

由弱转强,中国军队在抗战中的白刃战

练习刺杀的八路军

愈战愈勇

经过严格系统的训练后,到了抗战末期,八路军已经基本可以应付各类白刃战,白刃战术也日益娴熟。

八路军尤其强调配合,经常是三人形成战斗小组,新老战士互相搭配进行拼刺。

三人战斗小组中,通常是老战士佯动,吸引敌人注意力,由新战士完成突刺。使用这些战法后,新战士也能在战斗中迅速成长,白刃战的伤亡率大幅度下降。

当时日军老兵曾有一段关于八路军作战的回忆:“八路军是不到150米不开枪的。在突发的枪声中,如果不迅速作出反应,那么几分钟后,八路军就会端着刺刀冲到你眼前。”

由弱转强,中国军队在抗战中的白刃战

1944年8月,八路军鲁中军区某部与日军进行了一次白刃战。当时的老战士回忆,“100多把明晃晃的刺刀,勇猛地刺向敌人,只一个对刺,前排的鬼子就倒下了。”

八路军在战斗中学习、吸收日军拼刺术的优点,结合自身特点,愈战愈勇。

后来解放军和志愿军敢于“刺刀见红”的精神,就是在和日军搏斗厮杀中一点点磨练出来的。

简单的一把刺刀承载着中国军人的光荣传统:“是刺刀,就有可能见红;是军人,就要面对牺牲。“(全文完)


中印士兵不止在1962年交过手,卡吉尔之战后的印度军队,不能轻敌

志愿军入朝,斯大林从不信任到深受震动:“苏联空军马上参战!”

  • 其他历史故事
  • 推荐栏目:诗歌发朋友圈句子其他范文(可搜索)历史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