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古诗大全| 教学资源| 作文| 扒知识| 扒知识繁体 成语| 古诗大全| 教学资源| 作文| 作文楼| 句子| 历史人物| 范文|
W范文网

高敖曹(军事) 简历 - 名人简历 - 军事 将军 南北朝 东魏 高欢

高敖曹

高敖曹(军事)

高敖曹(高昂,501年-538年),渤海蓨县(今河北景县)人,东魏时期名将。

他随兄高乾起兵,响应葛荣起义,后来投降朝廷,封武城县伯。其轻敌大意,为西魏丞相宇文泰所败。538年,高敖曹逝世。


人物生平

横行乡里

高敖曹年幼时便气概豪迈,长大后更是豪爽洒脱、胆力过人。其父高翼求得严师,令其对高敖曹严加捶挞。高敖曹不遵师训,到处惹是生非,常道:“男儿当横行天下,自取富贵,谁能端坐读书当一个老博士。”

此后,高敖曹随兄长高乾四处劫掠,并倾尽家产,召聚剑客。乡间百姓对他们非常敬畏,不敢有所违背。高翼常对人道:“这个孩子如果不使我灭族,必能光宗耀祖,不会仅仅做一个州中豪杰。”

由于高敖曹兄弟常到处劫掠,高翼也受到牵连,常被关在监狱中,只有遇到大赦才能得以出来。高翼曾对人道:“我四个儿子都是五眼(五眼,佛教用语,此处形容不知忌惮),我死后也不知还有没有儿子给我添土?”高翼死后,高敖曹为父亲大起坟墓,道:“您生前就怕死后没人给您添土,现在你知道我的本事了吧。”

效忠魏帝

建义元年(528年),高乾与高敖曹在河济聚众起事,并接受葛荣的官爵,屡次击破北魏军队。后来,高乾因与北魏孝庄帝元子攸有旧交,便投降朝廷。高敖曹被任命为通直散骑侍郎,封武城县伯。

尔朱荣认为高氏兄弟先叛后降,不应担任重要官职,便将他们免归乡里。二人在乡里暗中搜集勇士,继续进行抄掠。尔朱荣闻后,便密令刺史元仲宗诱俘高敖曹,与薛修义一同囚禁在晋阳(今山西太原)。

高敖曹

永安三年(530年),尔朱荣进入洛阳,掌握北魏军政大权,并将高敖曹带在身边,又将他关押在驼牛署。不久,尔朱荣被孝庄帝诱杀,高敖曹被放出。尔朱家族闻讯后,四处起兵,围攻洛阳,孝庄帝亲至大夏门指挥抵御。当时,高敖曹刚被释放,有感孝庄帝之恩,亲自披甲执戈,并与侄子高长命等人率军推进,所向披靡。

后来,高乾从东冀州驰援洛阳。孝庄帝遂任命高乾为河北大使、高敖曹为直阁将军,让他们返回家乡,招集乡曲以为支援。高氏兄弟临行时,孝庄帝把他们送到黄河边,举起酒杯,指着河水道:“你们兄弟是冀州豪杰,一定能让士卒效死。京城倘若有什么变故,你们可以为我支援。”高乾流着眼泪,接受诏命。高敖曹则拔剑起舞,发誓要为皇帝效死命。

屡破尔朱

普泰元年(531年),高敖曹听闻洛阳城破,孝庄帝遇害,便与父兄在信都(今河北邢台)起兵。殷州刺史尔朱羽生率五千兵马袭击信都,高敖曹来不及披挂铠甲,便率领十余骑迎战。高乾怕他有失,于城中用绳索垂下五百人相助,追赶高敖曹,而此时高敖曹已经击败尔朱羽生。

不久,封隆之、高乾又联络晋州刺史高欢一起反对尔朱氏,并开门迎纳。当时,高敖曹在外征战,闻知后心中不满,认为高乾软弱,将其视为妇人,还送布裙来羞辱他。高欢派长子高澄以子孙之礼相见,高敖曹这才随高澄返回信都。

十月,高欢拥立安定王元朗为帝,高敖曹被任命为使持节、骠骑大将军、冀州刺史,仍担任大都督,并随高欢在广阿(今河北隆尧东)击破尔朱兆。532年(中兴二年),高敖曹又随高欢与尔朱兆在韩陵(今河南安阳东北)交战。

当时,高敖曹部将王桃汤、东方老都是汉人。高欢道:“高都督你所率领的都是汉族子弟,恐怕不济事,我看得分一千多鲜卑兵去才行,你意下如何?”高敖曹答道:“我这些部曲训练已久,前后历次战斗,战斗力不弱于鲜卑。现在如果加入鲜卑人,军情不能和合协调,胜了就会争功,败了就会推罪。我愿自领汉军,不需要另配鲜卑人。”高欢同意了他的要求。

两军交战后,高欢作战不利,率军后撤,尔朱兆趁胜追击。这时,高岳率五百骑兵在前冲锋,斛律敦随后召集败兵,而高敖曹则与蔡俊带领一千兵马从栗园出击,将尔朱兆的军队拦腰截断,大败敌军。不久,高敖曹加封侍中、开府,进爵武城县侯。

投奔高欢

永熙二年(533年),魏孝武帝元修赐死高乾,又密令东徐州刺史潘绍业杀死高敖曹。当时,高敖曹已经知道高乾被杀,便于中途埋伏兵马,生擒潘绍业,然后率十几人投奔晋阳。高欢见到高敖曹后,抱着他痛哭道:“天子枉害司空。”

永熙三年(534年),高欢以诛杀斛斯椿为名,率军南攻洛阳,并命高敖曹为先锋。孝武帝逃往关中,依附宇文泰。高敖曹又率五百轻骑追赶,一直追到崤陕方才返回。不久,高敖曹担任豫州刺史,平定三荆诸州不肯归附的地方势力。

十月,高欢立清河王世子元善见为帝,是为孝静帝,并迁都邺城(今河北临漳西南),任命高敖曹为侍中、司空。高敖曹因兄长高乾死于司空之位,不肯担任司空,被改任为司徒。

攻伐西魏

天平四年(537年),高敖曹被任命为西南道大都督,率军攻打上洛(今陕西商县),他在渡河时,祭拜河神道:“河伯是水中之神,高敖曹是地上之虎。今天经过你的地盘,故此与你痛饮一番。”当时,山道峻隘,又有巴寇坚守。高敖曹转战前进,无人可挡其锋。

这时,上洛人泉岳、泉猛略、顺阳人杜窋密谋出城响应高敖曹,被刺史泉企获知,结果泉岳、泉猛略被杀。杜窋逃脱后,投奔高敖曹。高敖曹以杜窋为向导,攻城十余日,终于攻破上洛。

高敖曹攻陷上洛后,又欲进兵蓝田关。这时,窦泰兵败,高欢让高敖曹单骑返回。高敖曹不忍心丢弃部众,经过奋力拼杀,终于带着全部兵马退回。当时,高敖曹身中流矢,伤势严重,对人道:“我死没什么好遗憾的,只可惜见不到季式当刺史了。”高欢得知后,立即任命高季式为济州刺史。

高敖曹回军后,仍旧担任军司、大都督,并统领七十六位都督,与侯景、任祥等人一同在虎牢练兵。后来,高欢又攻打蒲津(在今山西永济),让高敖曹进攻河南。当时,关中饥荒,宇文泰所部不足万人,得知高欢进兵便撤军入关。高敖曹进围恒农,后闻高欢兵败,退守洛阳。不久,西魏大将独孤信进兵新安(今山西翼城),高敖曹只得撤退到黄河以北。

战死河阳

元象元年(538年),高敖曹进封京兆郡公,并与侯景等人围攻金墉,宇文泰前来救援。当时,高敖曹因小过杀死家奴京兆。京兆道:“我三次救你于危难,你怎能因小过便杀死我。”当夜,高敖曹梦到京兆将血涂到自己身上,醒后大怒,又命人将京兆的双腿打断。

高敖曹素来看不起宇文泰,命人竖起旌旗、伞盖,跨马临阵。西魏军集中兵力围攻高敖曹,高敖曹全军覆没,单骑突围,逃到河阳城。河阳太守高永乐与高敖曹有旧怨,关闭城门不让他进城。高敖曹又要求城上放一根绳子下来,见不被理睬,便拔刀劈砍城门。城门尚未凿开,追兵已经赶到,高敖曹只得藏到护城桥下。

追兵见高敖曹的家奴手持金带,便向他追问高敖曹的下落。高敖曹见家奴指出他的藏身之处,自知难免一死,于是昂起脑袋对追兵道:“来吧!送你一个开国公的爵位。”追兵砍下他脑袋离去,时年四十八岁。高欢得知高敖曹战死,如丧肝胆,杖责高永乐二百军棍,又追封高敖曹为太师、大司马、太尉、录尚书事、冀州刺史,谥曰忠武。

560年(皇建元年),北齐孝昭帝高演追封高敖曹为永昌王,并将他的灵位放在世宗高澄的陵庙中。

主要作品

《北齐诗》收录有其诗三首:《征行诗》《从军与相州刺史孙腾作行路难》《赠弟季式诗》

家庭生活

父亲

高翼,历任渤海太守、东冀州刺史、镇东将军,封乐城县侯。

兄弟

高乾,高敖曹长兄,官至司空,封长乐郡公,后被北魏孝武帝赐死。

高慎,高敖曹次兄,官至御史中尉,加开府,后因高澄谋夺其妻,叛逃西魏,被任命为侍中、司徒。

高季式,高敖曹四弟,官至仪同三司,封乘氏县子,追赠侍中、冀州刺史。

子嗣

高突骑,袭封京兆郡公,早死。

高道豁,高敖曹第三子,袭爵京兆郡公,后又袭永昌王,授开府仪同三司。

轶事典故

高敖曹曾经与北豫州刺史郑严祖玩握槊游戏,御史中丞刘贵派人来叫郑严祖。高敖曹不放郑严祖离开,还把刘贵的使者用木枷锁住。使者道:“用木枷锁上我容易,但要给我开枷时就难了。”高敖曹拔出刀来,顺着木枷砍断使者的脖子,然后道:“这又有什么难的?”刘贵也不敢追究此事。

次日,高敖曹与刘贵坐在一起,有人进来报告,说治理黄河的民工被淹死很多。刘贵道:“只值一个钱的汉人,死就死了吧!”高敖曹大怒,拔刀就向刘贵砍去。刘贵跑回军营,高敖曹便命人敲鼓,集合军队,准备攻打刘贵营寨。后经侯景、万俟洛的劝解,高敖曹方才罢休。

当时,鲜卑人普遍轻视汉人,但是唯独惧怕高敖曹。高欢平时向将士们发号施令时常用鲜卑语,但只要高敖曹在,便改用汉语。高敖曹曾经到丞相府,不经通报便要闯入。守门人不让他进,高敖曹当场就开弓把他射死。高欢知道后,也不怪罪高敖曹。

人物评价

李百药:高、封二公,无一人尺土之资,奋臂而起河朔,将致勤王之举,以雪庄帝仇,不亦壮哉!既克本藩,成其让德,异夫韩馥慑袁绍之威。然力谢时雄,才非命世,是以奉迎麾掞,用叶本图。高祖因之,遂成霸业。重以昂之胆力,气冠万物,韩陵之下,风飞电击。然则齐氏元功,一门而已。但以非颍川元从,异丰沛故人,腹心之寄,有所未允。露其启疏,假手天诛,枉滥之极,莫过于此。

李延寿:①昂马槊绝世,左右无不一当百,时人比之项籍。②乾邕兄弟,不阶尺土之资,奋臂河朔,自致勤王之举,神武因之,以成霸业。但以非颍川元从,异丰沛故人,腹心之寄,有所未允。露其启疏,假手天诛,枉滥之极,莫或过此。昂之胆力,气冠万夫,韩陵之下,风飞电击。然则齐氏元功,一门而已。其余托而义唱,亦足称云。

郑观应:古之所谓将才者,曰儒将、曰大将、曰才将、曰战将。英布、王霸、张辽、刘牢之、曹景宗、高敖曹、周德威、扩廓贴木儿等,战将也。

史籍记载

《北齐书·卷二十一·列传第十三》

《北史·卷三十一·列传第十九》

《资治通鉴·卷一百五十二·梁纪八》

《资治通鉴·卷一百五十四·梁纪十》

《资治通鉴·卷一百五十五·梁纪十一》

《资治通鉴·卷一百五十六·梁纪十二》

《资治通鉴·卷一百五十七·梁纪十三》

《资治通鉴·卷一百五十八·梁纪十四》

  • 更多历史人物
  • 推荐栏目:诗歌发朋友圈句子其他范文(可搜索)历史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