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古诗大全| 教学资源| 作文| 扒知识| 扒知识繁体 成语| 古诗大全| 教学资源| 作文| 作文楼| 句子| 历史人物| 范文|
W范文网

重庆电大地域文化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重庆电大地域文化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地域文化》第一次平时作业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古代巴地,的历史演进。P4;2.巴文化,秦汉。P5;3.巴渝舞,重庆。P5; 4.200多。P6;5.龙骨坡。P6; 6.丰都, 2万。P7; 7.船棺葬具。P8; 8涪陵P8;  9.伏羲氏,巫山。P10   10.廪君。P12 ; 11.盘瓠、板楯、廪君。P16;  12.刘禹锡。P27;   13.470,450,8.2。P31  14.大熔炉性、多元性。P31 ;   15.1937. P44;  16.“雾季大公演”。P49; 17.“七七”。P49   18.巴渝,烈士。P57;  19.中国电影制片厂。P50。

二、单项选择题   1.A.P9;2.B.P11;3.B.P12;4.C.P20;5.A.P10;6.C.P16;7.B.P26;8.B.P48;9.B.P53;10.D.P58   

三.多项选择题

1. A B C D.P16;  2. A B C D.P23;  3. A B C D.P27;   4. A B C D.P31;  5. A B C.P53 

三、简述题

1.简述巴渝地区的古人类遗存。P6-8

答:第一、远古时代的文化遗存:①早在200多万年前,三峡地区的巫山一带,便有了人类活动的踪迹。上世纪80年代中期,巫山县龙骨坡就发掘出距今200万年的被称为巫山猿人的古人类化石“直立人巫山亚种”。②14万年前的奉节兴隆洞奉节人,已经萌生了现代人类思维制作能力.第二、旧石器、新石器时期巴渝大地的文化遗存:①2003年11月,在嘉陵江流域“涪江边发现8万年前的‘合川人’”。考古人员新发现距今8万多年的旧石器时期石器制品多件,这是先民猎杀野兽顽强生存下来的“武器”。②上世纪中后期考古工作者曾在丰都发掘出距今万年的旧石器时代遗址,还在铜梁、江津、合川、大渡口等区县境内发现了2万年以前的旧石器。还发现旧石器时代中期文化的遗址——丰都县的井水湾、冉家路口、高家镇、枣子坪、范家河以及能显现旧石器时代晚期文化特征的奉节县的藕塘、云阳的大地坪、忠县的乌杨等。③巫山魏家梁子新石器时代遗址。④云阳县石盘镇龙安村大地坪新石器遗址,发现了新石器晚期的一些房屋遗址、墓葬、窑址,出土了大批陶器、石器。其中陶器有丰富的色彩、文饰和品种。⑤巫山县长江瞿塘峡南岸的大溪发现了公元前约4400~3300年的人类活动遗址,这就是考古学界指称的大溪文化。⑥源于巴县(今重庆九龙坡区铜罐驿)冬笋坝文化,其中最具特征的是船棺葬具。从我国的新石器时代和青铜时代的文化来看,这都是极为少见的。⑦上世纪70年代发掘出的涪陵小田溪上古巴王陵墓,有14件一套的错金编钟、虎纽錞于、铜钲等乐器,有铜戈、铜剑、铜矛、铜镰、铜箭镞等兵器,还有铜盆、铜壶、铜镜、铜釜等生活用具和铜斤(即铜斧)、铜凿等生产工具。这些遗存说明,古代巴文化源远流长,说明了古代巴文化的起源和演进。

2.简述巴渝地区旧石器时期文化遗存。P7

答案要点:①2003年11月,在嘉陵江流域“涪江边发现8万年前的‘合川人’”。考古人员新发现距今8万多年的旧石器时期石器制品多件,这是先民猎杀野兽顽强生存下来的“武器”。②上世纪中后期考古工作者曾在丰都发掘出距今万年的旧石器时代遗址,还在铜梁、江津、合川、大渡口等区县境内发现了2万年以前的旧石器。还发现旧石器时代中期文化的遗址——丰都县的井水湾、冉家路口、高家镇、枣子坪、范家河以及能显现旧石器时代晚期文化特征的奉节县的藕塘、云阳的大地坪、忠县的乌杨等。

3.简述抗战文化精神。P53-55    答案要点:①抗战文化具有坚韧不屈、不怕牺牲的战斗精神。②抗战文化具有开放和包容的精神。③陪都文化具有团结友爱、乐观向上的进取精神。④陪都文化具有大众化、国际化的精神。

4.简述红岩精神的特点。P55-59   答案要点:1)什么是红岩精神。红岩精神就是理想主义的精神,民主的精神,不怕牺牲、坚忍不拔的反抗精神。2)红岩精神的三个特点:①理想主义;②争取民主、自由,反对独裁、专制;③不畏强暴,不怕牺牲、坚忍不拔的反抗精神。

5.简述抗战时期重庆的“雾季大公演”。P49

答案要点:(答题思路: ①审题。抗战时期重庆的“雾季公演”震惊中外。题目要求掌握其基本情况和意义。②阅读教材,掌握基本的史实,并思考“雾季公演”的意义。③按题目要求作答。)①戏剧是陪都文化中最具特色的艺术形式,从1941年10月到1944年6月,“文工会”团结所有在渝的戏剧工作者,连续3年开展了震惊中外的“雾季大公演”。②1941年10月至1942年5月,第一届雾季戏剧公演,参加演出的剧种有话剧、川剧、越剧、评剧及民间曲艺,参加演出的戏剧团体计有中华剧艺社、中国万岁剧团、中央青年剧社、孩子剧团、中央广播电台、中电剧团、中国实验歌剧团、中宣部实验剧院、中国艺术剧社、怒吼剧社、育才学校戏剧组、朝阳大学剧社、国立剧专校友剧团、中国银行业余剧团、越剧剧团、川剧剧团等,演出大型话剧29部,如《天国春秋》、《大地回春》、《棠棣之花》、《屈原》等,此外,还有多部歌剧等。③此后的两次雾季戏剧公演,亦盛况空前,共演出大型话剧40余部。三次雾季戏剧公演,在中外近现代戏剧史上纯属壮举,意义重大,对重庆抗战戏剧乃至整个文艺界、文化界是一次大检阅、大动员,极大地推动了抗战文化的发展,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英勇抗战的决心和勇气。

四、分析题:

1.试析巴渝文化的大熔炉性和多元性。P31-35

    答案要点:一个地区的文化精神,是指该地区文化古往今来最基本的特征(亦称文化定势,或荣格所谓的集体无意识)。它不仅指该地区的地理环境、物产资源,更是指该地区的历史渊源、文化积淀和人文精神。熔炉性说的是敞开胸怀、兼容并蓄,可阅读教材,并联系重庆的历史、重庆的政治和人口结构以及人文精神来分析阐释。(P31-32)多元性说的是巴渝文化又以一种开放的姿态,融合外来文化,创造自己独具特色的文化。(P33-35)

2.试论红岩精神的内涵。P55-59

    答案要点:1)什么是红岩精神。①红岩的得名;②红岩精神的形成过程;③红岩精神的含义:就是理想主义的精神,民主的精神,不怕牺牲、坚忍不拔的反抗精神;④红岩精神的组成部分。2)

红岩精神的三个特点:①理想主义;②争取民主、自由,反对独裁、专制;③不畏强暴,不怕牺牲、坚忍不拔的反抗精神。

《地域文化》第二次平时作业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东部,长江。P62; 2.3/4。P62; 3.西/东。P62; 4.喀斯特。P62; 5.土家族自治县东北部。P74   6.巴雾峡、滴翠峡。P70; 7.“千里画廊”。P67; 8.龙门峡、巴雾峡、滴翠峡.P70;  9.将军坟,附近的莲花池。P94; 10.赵智凤,佛教密宗道场。P99; 11.“大将军”。P101   12.沧白。 P102; 13.张培爵。P101; 14.1945/ 8,40多。P56、P103; 15.机房街,红岩嘴。P56    16.同室操戈,相煎何急.P103; 17.从事收容儿童、救济妇女工作。P104

二、单项选择题  1.A/P64;2.A/P66;3.A/P64;4.D/P66;5.B/P73;6.C/P73;7.C/ P97;8.C/ P87;9.A/ P101;10.B/ P101

三.多项选择题   1.(A C D)P63 ; 2.(B C D)。P68 ; 3.(A C)P72; 4.(A B C D)P74 ; 5.(A C D) P68    6.(A B C)P72; 7.(A B C D)P93-94; 8.(A B D)P95-97; 9.(A B C)P88。10.?

四、简述题

1简述巴渝地区的古人类遗存。P6-8(答案要点略,参见第一次作业的简述题1)

2.简述邹容和他的《革命军》P100-101

    答案提示:(答题思路:邹容是重庆近代史上杰出人物。第一,是对邹容的事迹简述,第二,是对他所写的《革命军》的简述。)①邹容,(1885—1905),1885年生于巴县县城(今重庆渝中区)。1898年,邹容赴日本留学,寻求救国救民良方。在日本期间,邹容广泛接触到了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并迅速融入东京留学生革命斗争的行列。1903年4月,邹容离日回到上海,寄寓爱国学社,积极参加了各种活动和集会,成为上海拒俄运动的积极分子。在章太炎的帮助下,他完成了中国近代史上最富战斗性的宣传革命的著作《革命军》。在该书的“序言”中,邹容署名自称“革命军中马前卒”。②《革命军》洋洋两万言,尖锐地批判了封建君主专制,热情洋溢地宣传了民主革命思想,鲜明、系统地描绘了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宏伟蓝图,被誉为中国的《人权宣言》,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篇最全面、最系统地倡言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时代名著,通篇都体现了邹容张扬的个性,独到的风格,犀利的笔锋,浅直有力的语言和石破惊天的气势,表现出极大的感染力和战斗力,在中国近代史上,可谓“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③1903年5月,《革命军》在上海出版,清廷恐慌。1903年六月,《苏报》和爱国学社被外国巡捕与中国警探查封,章太炎被捕,邹容自投入狱,坚持斗争。1905年2月,邹容病逝狱中,年仅20岁。④邹容的《革命军》在专制黑暗的中国不啻是一声惊雷,引起极大震动,唤起了人们的革命激情。《革命军》一经刊行便风行海内外,在短短的几年内重印达29次,发行110万册,占当时革命书籍发行量的首位。辛亥革命成功后,孙中山为表彰邹容的革命功绩,授予他“大将军”的荣衔。

五、分析题:试述巴渝的近、现代革命历史遗迹。P87-89

    答案提示:1891年重庆开埠以后,新的思想观念激活巴渝人杰,他们的名字和业绩竞相让巴渝山水增辉溢彩,并留下历史的遗迹。①邹容烈士纪念碑:邹容烈士纪念碑位于重庆市渝中区南区公园内。建于民国35年(1946)。1982年为纪念辛亥革命70周年重新修复。碑为八角形塔式石碑,通高5.5米,碑身高3.52米,斜坡形八面,其中四面镌有"邹容烈士纪念碑"竖排隶书7个大字。碑座高1.71米,八面皆镌碑文。“革命军中马前卒”邹容虽然英年早逝,故乡人民却缅怀着他,将城中心一条干道命名为邹容路。②沧白路和张培爵烈士纪念碑:辛亥革命前后,杨沧白、张培爵等首义慷慨,沧白路和培爵烈士纪念碑长踞在嘉陵江畔洪崖洞上。张培爵烈士纪念碑建于1945年12月,碑高8.15米,由青峡石砌成。③刘伯承、聂荣臻元帅旧居纪念馆:1915年袁世凯称帝,引发护国战争,刘伯承于次年3月率领川东护国军第四支队血战丰都,至今纪念亭立在名山对面双桂山的绝佳风景中。刘伯承、聂荣臻将毕生精力献给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建设事业,他们的故乡——开县和江津市,也建立了两位元帅旧居纪念馆。刘伯承元帅故居位于开县城南的赵家镇。故居为一土木结构的三合院,刘伯承元帅出生和启蒙读书的房间如今都保存完好。刘伯承元帅故居前有精工浮雕花圈,两棵浓阴如盖的黄桷树。刘伯承元帅纪念馆位于开县县城盛山自然公园内。馆前广场的右方矗立刘伯承全身青铜铸像。聂荣臻元帅故居位于江津吴滩郎家村西南。聂荣臻青少年时期曾在此生活。聂荣臻元帅纪念馆位于江津城西,背靠青山,面临长江。该纪念馆再现了聂荣臻元帅的先进思想、优良作风、崇高品德和光辉业绩。刘伯承、聂荣臻元帅的丰功伟绩与山水长在,与日月同辉。④红三军司令部旧址:红三军司令部旧址位于重庆城东南612公里处酉阳县南腰界乡场(俗称余家桶子)余兰城宅院。四合院布局。中堂面阔5间23.3 米,进深8米,通高6.6米;厢房2间面阔13.2米,进深5米,通高7.6米。中堂为湘鄂西中央分局会议室,中堂左、右侧分别有贺龙军长和关向应政委的办公室和寝室。院内右前方有贺龙亲手所栽花红树一棵,院后右边是红军烈士纪念塔。民国23年(1934)6月,贺龙率红三军来此,在此召开了两次湘鄂西中央分局会议。会议决定在内部停止肃反,恢复党团组织及政治机关,开创了以此为中心的黔东特区。红三军在当地接应了转移北上的红六军团,与红六军团胜利会师,组成了红二、六军团(红三军恢复了红二军团称号)统一指挥部,后挺进湘西,为策应中央红军北上作出了重要贡献。南腰界山水因而名留史册。⑤红岩革命纪念馆:位于重庆嘉陵江畔,包括红岩村13号、曾家岩50号、桂园、《新华日报》社旧址等。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共中央南方局和八路军办事处在重庆的活动基地,是中国共产党在国民党统治区巩固和发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领导人民群众进行革命斗争的中心。⑥歌乐山烈士陵园:歌乐山烈士陵园地处重庆西北郊15公里的歌乐山下,包含11.27烈士墓和烈士纪念碑及白公馆、渣滓洞等监狱旧址。

《地域文化》第三次平时作业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  酉阳。P105; 2.开县,丰都。P106; 3.刘伯承/邓小平。P107; 4.法国。P107; 5.铜梁。P131;  6.华西兴业公司。P110; 7.合川,实业家/贫民教育家。P108; 8.宋育仁。P115; 9.徐悲鸿。P117; 10.《张自忠》。P117; 11.郭沫若。P118; 12.陶行知。P120; 13.晏阳初。P120;  14.昆(曲)、高(腔)、胡(琴)、弹(戏)、灯(调)五种。15.铜梁。P183;16.清。P144

二、单项选择题     1.(B)P123 ;2.(B)P109;3.(B)P113;4.(D)P112;5.(A)P53 ;6.(B)P123;7.(B)P125;8.(A)P146 ;9.(A)P97 ;10.(A)P198。

三.多项选择题

1.(ABCD) P108;2.(ABD)P110 ;3.(ABCD)P111-113;4.(BCD) P111-112; 5.(ABC)P114;6.(ABCD) P118; 7.(ABC)P124; 8. (BCD) P139; 9.(ABC)P142; 10.(ABCD) P182。

四、简述题

1.刘禹锡所作11首“竹枝词”,按其内容大致可分几类?每类的主要内容是什么?P23-27

    答案提示:(答题的思路:①阅读教材,了解“竹枝词”的相关知识。诗以言志,歌以传声,民间舞以动容,乐以击节,巴渝人能歌善抒胸臆,宫廷的巴渝舞和唐代的竹枝词同源于巴人的民间歌舞。在巴渝舞盛行于宫殿之时,民间百姓随采集身边的竹枝为杖,舞蹈歌咏身边的生活和生产。竹杖词作为一种民间歌舞,有领有和,有歌有舞,手执竹枝而舞,以脚踏地为节。竹词伴以笛,铜鼓等乐曲,并配以歌舞仍保留了“巴渝舞”的流风遗韵,故有“通衢舞竹枝”之称。②了解刘禹锡所作的“竹枝词”的主要内容。这是教材第四编的内容。③按题目要求作答。)刘禹锡在夔州三年,得三峡旖旎风光的慰籍,为三峡的竹枝词民歌所打动,采写《竹枝词》,他先作《竹枝词九首》,之后,他又作了《竹枝词二首》。综观刘禹锡所作的十一首“竹枝词”,按其内容大致可分为五类:第一,描写爱情的。第二,描写劳动情景的。第三,描写山水风情的。第四,慨叹人世艰难的。第五,寄托乡思的。著名的如“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每类应有简单的举例)

2.简述卢作孚作为爱国实业家和平民教育家主要贡献。毛泽东为什么把他与张之洞、张謇、范旭东一道誉为旧中国实业界“四个不能忘记的人物”。P108-109

    答案提示:1890年,中央《烟台条约续增专条》签字,重庆被迫在次年正式开关,重庆民族工业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封建军阀的多重压迫的历史夹缝中逐步兴起,涌现出以一批以“实业救国”为己任的杰出人物。如味精大王吴蕴初、铅笔大王吴羹梅、猪鬃大王古耕虞、兴办旅游业的汪代玺等,他们为重庆的经济发展、为重庆这个内陆城市的现代化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卢作孚是其中的杰出的人物。①卢作孚是合川人。1921年,卢作孚在任道泸州尹公署教育科长时推行了两项重大的教育改革:一是开展以民众教育为中心,创办通俗教育会以继续推进“五四”以来的文化运动的全面展开;二是以整顿川南师范学校为中心,彻底改变川南地区的落后教育制度,进行先进的教育实践。在创办了“民生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后,卢作孚开始了成人教育的尝试,大大提高了职工的技术水平和基本素质。1930年卢作孚在北碚创办了新式中学——兼善中学。同年,他在北碚正式创办了中国西部科学院,对四川和重庆的工农业发展作出了较大的贡献。(这是他作为平民教育家的贡献。)②1926年5月,卢作孚在重庆成立“民生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并在上海打造名为“民生”的新船。7月23日“民生”轮抵达合川,从此开始了重庆合川间的定期航运。由于营业兴旺,信誉大增。公司相继订造新船,又开辟了渝涪、渝宜、渝叙等线。卢作孚大力整顿经营管理,带动全公司人员艰苦奋斗,勤俭经营,创业五年后,公司的资产总值即增长为三十五万元,职工由几人增至一百六十四人,公司充满一片朝气。至1931年,卢作孚以“买饼”(即一部份付现款,一部份转为股票)的方式,几乎接收了长江上游的所有商轮,又先后将川军将领刘湘、潘文华、范绍增、李家钰、杨森等经营的轮船并入民生公司,使公司轮船增至十九艘,共七千吨,职工近千人,成了重庆以上至宜宾,以下至宜昌这条航线上一支强有力的航运力量。在经营民生公司的同时,卢作孚与长期霸占川江航运权的外国轮船公司进行了历时数年的激烈斗争。外轮竞争失败,民生公司得到了发展壮大。(卢作孚以民生公司为纽带,用川江航运的商业语言表述了一个探索国家出路的巴渝地方精英的思考和抗争。)③抗战时期,国难当头,卢作孚和他的民生公司支撑了关系国家命运的大撤退,创造了长江航运的奇迹。从38年10月24日始到12月,卢作孚用非凡的组织才干和顽强毅力,指挥24艘轮船不停地往返于宜昌与川江各港口之间。白天航行夜间装卸,一方面迅速将十万吨军工器材和迁川的工厂设备安排运抵后方,一方面将10万川军健儿输运到抗日前线。宜昌至重庆的航线有十多个县,险滩多达数百处,航程达千里。宜昌大撤退,卢作孚和他的民生公司承受着经济的巨大压力。战时钢板价格上涨千倍,机油上涨二百倍,煤价超过战前一百五十倍,其他各种所需原材料,也大都上涨百倍,卢作孚不断调集民生公司其他产生的资金,顽强支撑着这场事关国家命运的撤退,日军在川江航运实施轰炸,40天的运输,民生公司损失轮船16艘,116名民生公司员工牺牲,61人受伤致残。(民生公司为事关国家命运的大撤退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卢作孚的民生实业公司逐渐成为战线内河运输的主力。此外,卢作孚还对西南70多家企业进行了投资,特别是与民生实业公司业务关系密切的煤、钢、机器制造业等,这使民生实业公司成了大后方最大的民族资本企业集团。卢作孚一生致力于现代化建设,是内陆中国现代化精英。④1950年6月,卢作孚在周恩来总理的关怀、香港党组织的缜密安排下,秘密离港回到北京,并先后将被劫持到台湾和留在香港的轮船近二十艘(约值五千多万美元)驶回广州,完成了保产的任务。1952年2月8日,卢作孚在重庆遽尔逝世。毛泽东把他与张之洞、张謇、范旭东一道誉为旧中国实业界“四个不能忘记的人物”。 

3.盛唐诗人李白曾几次游历三峡,给我们留下哪些动人的诗篇?请分次进行阐述。P111-112

答案提示:盛唐诗人李白曾三次游历三峡。第一次是在唐玄宗开元十三年(725)秋天,写下了《巴女祠》、《巫山枕障》等诗篇;第二次是在被流放夜郎的途中经过渝州,写下了《上三峡》、《南流夜郎寄内》等诗篇;第三次是在唐乾元二年(759)三月,经明月峡到渝州,作《赠从弟南平太守之遥二首》。

4.谈谈你的家乡最有特色的农业耕作的节令习俗和过春节的风俗. P136-139

    答案提示:(答题的思路:①审题,了解题目要求。这个题目,可以是重庆的,也可以是重庆某个地区的,如黔江、万州、涪陵。但应是重庆这个范围之内。②这个题目给个同学们较大的自由发挥的空间,应关注自己地区的文化习俗。)①打闹草,重庆东南部地区广为流行的一种劳动习俗。常在集体薅二道包谷草时动用。②打锣鼓:盛行于重庆土家族聚居区。土家族人民世居深山,以耕作旱地为主,在挖地、播种、薅草薅秧等生产劳动中,常有“打锣鼓”的习俗。③薅秧歌:又叫“薅秧号子”,在重庆广大农村十分流行。稻田薅秧大多是早间集体劳作。待到晨露快干时,薅秧号子也就开始了。(也可谈本人所在地的劳动习俗。)

5.简述重庆火锅的文化特征。P144-147

     答案提示:饮食是物质文化与社会风俗的重要组成部分,最能反映民族与地域特色。而最能代表重庆饮食习俗的莫过于“麻、辣、鲜、香、脆”五味具全的火锅。重庆火锅现巳成为蜚声中外的风味食品,它那“麻辣烫”的风味显示了巴渝儿女粗犷豪放性格,成为山城饮食文化的象征。①平民性和包容性。重庆火锅来自民间码头,传统毛肚火锅的原料是“牛杂”和杂菜。重庆火锅的产生就具有民间色彩和平民特性。重庆火锅在发展过程中也体现除其兼容性,火锅的原料除牛毛肚、牛脊髓、牛肝片外,如今还增添了生鱼片、或鲫鱼、鸭肝、鸭胗、鸭肠、生鸡片、蟮鱼、血旺片等。素菜由原来单一的葱蒜,扩大到白菜、菠菜、豌豆尖、大葱、窝笋、芹黄、粉丝、土豆、耦片等等。动物、禽类、海鲜、山珍、野味等原料都被重庆火锅包容。用料广泛、取材丰富给重庆火锅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也体现出重庆火锅兼收并蓄的文化特色。②独特性和多样性。重庆火锅各除了具有在包容性特征外,仍具有自己的独特性,那就是调味独特、麻辣烫鲜。重庆火锅的卤汁是用带辣味的辣椒,郫县豆瓣;带麻味的花椒,以及辛辣味的老姜、蒜等调制熬煮而成。在调制火锅卤汁时,注意了烹调中的“五味”如同“五行”一样相生相克的道理,在熬制火锅汤汁时加入适量的冰糖、醪糟(酒酿)、黄酒、陈年豆鼓等,所以一锅好的汤卤能使人品尝后辣而不燥、麻而不烈,进口浓味、回味柔和的感觉。何况醪糟、黄酒、豆鼓还有避腥、增香、助鲜的功能。火锅调料中的两个主角——辣椒与花椒它们也在相互作用:花椒之麻相对抑制了辣椒之辣,并且挥发出一股股浓浓的香气,刺激人们的食欲。重庆火锅麻辣烫鲜,《扬州晚报》陆华先生曾在《重庆大写意》一文中写他吃火锅后的感受:“辣得泪涕交流,只觉得少时受了风寒,祖母让灌了几勺姜汤,浑身舒服!”一些外地食客终究禁不住这美食的诱惑,最终落入“陷阱”而不能自拔,发出了吃火锅上瘾的感慨。并总结出了品尝回锅的三步曲,头回望而生畏,二回三回吃出有味,四回五回闻香欲醉。③广泛的参与性。火锅的最大特点就是炊餐合一。一般进餐方式是服务员把厨房烹调好的菜点送上着后,食者仅被动享受。而火锅则要求吃客在进餐过程中,自己去掌握涮烫的火候,涮料的选择和味道的调剂。在这参与过程中。在吃火锅中,不论男女老少都领略到自己的烹调手艺,并从中享受到饮食的乐趣。著名美食家、老报人车辐先生曾生动地描绘了这样一幅全家人置办火锅的景象:“仿若过节日一般的快乐,全家动员备办作佐料,平时在家懒得烧菜吃家庭成员也精神抖擞,一齐加入战斗行业。”吃火锅不仅成了当前人们饮食消费的时尚,它那强调自己动手的进餐方式更是体现了“重在参与”的时代精神。特别是火锅自助餐的兴起,无论从深度和广度上都赋予进餐者更大的自由度。④风格的多样性。重庆火锅业界不断开拓创新下,兼收并蓄其它火锅的优点长处,在坚持麻辣烫火锅主旋律的同时,又打破了麻辣味一统火锅天下的模式,形成了当今重庆火锅风格多样化的新格局。传统的火锅是一锅一味,或红汤或清汤,截然分明。现在不仅有一锅两味的鸳鸯火锅(红汤、清汤),还发展到一锅三味(麻辣、清汤、酸菜)或“四味”的火锅(即在加上一种荔枝香辣味或鱼香味)。这种“一锅多味”的火锅为食客带来了丰富多样的口感,吸引了南北各地的广大顾客,使火锅具有更灵活的调味性和更广泛的适应性,是火锅调味技术上的重大突破。从汤卤制作上看,由有渣火锅向无渣火锅方向发展。无渣火锅的出现是火锅汤料制作由粗放型向精细加工制作型转变的标志。近年来涌现的火锅新品种五花八门,除传统的毛肚火锅,菊花火锅外,还开拓出牛尾牛鞭火锅,全牛火锅、甲鱼火锅、猛蛇火锅、海鲜火锅、羊肉火锅、山珍火锅、龙凤(蛇、乌鸡)火锅等数十种火锅品种。展现了当今重庆火锅取料广博、风格多样、口感丰富的新特点,体现了重庆饮食文化的多元化特征。⑤开放性和创新性。上世纪30、40年代的火锅店,大多是红泥小火炉,赤铜小锅以及那些高矮木板凳和中间挖了个圆洞的小方桌。到了80年代,随着人们消费品位的提高,对进餐的环境越来越讲究,一些火锅专业店率先对火锅店进行了改造,注重进餐环境的舒适。高靠背椅配光亮精致的火锅桌,代替了过去的简陋桌凳;传统的棡炭炉、煤油炉换成了液化气灶具,并且专门配置了抽油烟机;锃亮的不锈钢锅顶替了赤铜小锅和面盆。有的将进餐环境布置得古色古香;有的以花墙装饰,点缀上串串葡萄和片片绿叶,给人以清幽静谧之感。以往被人们视为荒诞的“安上空调吃火锅”的说法也变成了现实,而且还配备了彩电和音响,把享受美味和文化娱乐结合在一起。火锅业界盛行装修热时,并未忘记营造能提高档次的文化氛围,体现中华饮食文化的深重内涵。重庆一家火锅新店立有高18米的“金龙抱柱”,另有反映古文化的大型壁画。这种装修营造的气氛令食客发思古之幽情,感叹华夏饮食文化的源远流长。一些火锅店却将希腊神话雕塑请进了店堂,令人耳目一新,土生土长的“麻辣烫”与西方神话中的爱神,美神结为伴侣,让人们进餐时沉浸在一种中西文化交融的独特气氛之中。火锅的调味料也作了很大的调整,将酿造酱油的副产品豆母换成香鲜味较浓的陈年豆鼓;以醪糟汁代替原有的冰糖;陈年郫县豆瓣与辣椒配合使用。这些味料经火锅师的调整和进行适当的组合熬制,使重庆毛肚火锅的风味大增,赢得了食客的赞赏。同时,重庆火锅在食物结构方面注重营养平衡、滋补健体。(同学们在吃火锅的时候,不妨细细思考和体验重庆火锅的文化特色。)

6.试述抗战胜利纪功碑修建的经过及意义。P84-86

答案提示:(答题的思路:①审题,了解题目要求。抗战胜利纪功碑指的是重庆的解放碑。②认真阅读教材,掌握具体的材料。)①从1938年2月18日1943年8月23日,日本海陆空航空部队联合对重庆实施“航空战略轰炸”,1939年5月3、4日两天,63架日机首次大规模轰炸重庆,1941年6 月5日,日机持续轰炸重庆达三百余分钟之久,为期五年半日本侵略军对重庆的轰炸,史称“重庆大轰炸”。重庆各界上至元戎、国共两党领袖、各界名流,下遍黎庶,以及各国驻华外交、新闻、教会、商务和旅游人员,居无宁日、行无坦途而同仇敌忾、相濡以沫,上演了一场旷日持久、空前绝后、惊天地,泣鬼神的悲壮史诗。②1941年12月30日,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二十二天,重庆人民在曾数度一片火海、断壁残桓的民族路、民权路和邹容路三条主干道交叉中心,修起一座蜚声中外的木质纪念建筑物,公议定名为“精神堡垒”。③象征意义:“精神堡垒”高七丈七尺,取“七七”抗战之意,方型锥体炮楼式建筑。象征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浩然正气。该建筑物象征着抗战到底的决心和弘扬御侮的精神。④1947年10月10 日,中国唯一一座全国抗日战争胜利纪念碑在原“精神堡垒”旧址落成。定名为“抗战胜利纪功碑”,是举国上下在抗战胜利后所产生的共同的结晶。⑤1950年10月1日,抗战胜利纪功碑被更名为“人民解放纪念碑”,简称解放碑。时任西南军政委员会主席的刘伯承题写了碑名“人民解放纪念碑”。

五、分析题:试论巴渝人的品格特征. P130-135

    答案提示:(答题思路:①审题,了解题目要求。这一题给同学们较大的思考的空间。同学们应结合重庆人的特点进行思考和分析。 ②认真阅读教材,掌握具体的材料。)①刚勇坚毅、不屈不挠。②热情豪爽、重义守信。③兼收并蓄,团结协作。④开放求新,注重实效。(注意:要有要点、事实和论据,并且论据要充分。对论点进行必要的阐释。)

《地域文化》第四次平时作业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巫山。P157; 2.激流险滩,人与自然。P158; 3. 6888,盐业资源。P159;

4.“川江行轮有限公司”,“蜀都”。P161; 5.卢作孚, 70%,近3000。P161;

6.公路、铁路。P162; 7.川黔路.P163; 8.通远门外七星岗。P162; 9.? 。P?; 10.2003。P165  11. “一环八射”。P166; 12.忠县石宝寨。P83; 13.白象街。P171; 14.“朝天扬帆”。P173; 15.昆(曲)、高(腔)、胡(琴)、弹(戏)、灯(调)五种。P180; 16.重庆人民大礼堂。P173;  17. 20。钓鱼城 。P169; 18.大足石刻。P81; 19.程颐。P188; 20.育才。P194; 21.张伯苓。P194; 22. 60。P193; 23.《新华日报》. P199; 24.邓小平。P200; 25《电脑报》。P200。

二、单项选择题: 1.(A)P12 ;2.(A)P157 ;3.(A)P158;4.(A)P163 ;5.(D)P163 ;6.(B) P168 ;7. (A) P112 ; 8.(A)P197;9.(A)P198;10.(A)P195 

三.多项选择题

1. (ABCD)P160; 2.(ABC)P160; 3. (ABCD) P161;  4. (ABCD) P178 ; 5.(ABC)P193;

6.(ABC)P179;7. (ABD) P191;8. (ABCD)P192;9. (ABC)P195;10. (ABC)P202。

四、简述题

1. 明清巴渝书院的兴盛,对于巴渝文化的发展具有的意义。P188-189

    答案提示:①明清巴渝书院的兴盛推动了巴渝教育的发展,传播了文化,为巴渝地区创办了很好的文化教育氛围。②明清巴渝书院受政府和科举的影响小于官学,因而给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提供了一个较好的学术天地,涌现了许多热心教育的官绅和卓有眼光的教育家。③巴渝的书院还为搜集和保存文化典籍作出了重要贡献。巴渝书院藏书甚多,为提高教育质量,繁荣学术提供了条件。④书院的兴盛,促进了重庆教育的发展。宋朝,重庆府所辖州县先后中进士208人,元朝不重科举,统治近百年间,重庆府中进士仅9人。明朝一代,重庆府科举中进士318人,举人1295人。清朝二百年间,重庆府中进士98人,举人1117人,中武进士20人,武举人336人。

2. 简述重庆现代交通的发展。P164-167

   答案提示:1)陆上交通;①高速公路, ②滨江路,③普通公路,④半小时主城,⑤铁路2)空中走廊;航空。

3. 巴渝文化与蜀文化的比较。P211-213

   答案提示:巴渝文化与蜀文化同属一种文化系统。蜀文化渊源于四川盆地西部的新石器晚期文化;巴文化渊源于长江三峡地区新石器晚期的季家湖文化(类型)。尽管巴渝文化与蜀文化各自独立,但是,从大的地缘角度看, 巴蜀属于一个大的文化区。①这一点首先可以从考古发现找到证据;②其次,从文化间的相互影响角度看,巴蜀两地地域紧邻,政治、经济、文化交流频繁,这也是俗常将巴蜀合称的一个原因。

    巴渝文化与蜀文化的区别:①蜀文化重商,民风尚文;巴渝文化崇武,民风强悍②巴渝文化受楚文化的影响较大,蜀文化受秦陇文化的影响较深。

4.简述巴渝人创办的近代学堂的影响和意义。P189-191

答案提示:1)洋务学堂和新式学堂的兴办,标志着巴渝教育进入一个新的阶段。2)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和意义:①结束了以科举取士为目的、以四书五经为主要内容的封建主义教育体制;②培养了一大批思想进步、“富于政治感觉”的青年学生;③推动了巴渝工商业的发展;④在辛亥革命中起了积极作用。

5.试析清末重庆学生的留学运动。P191

答案提示:1)概述清末重庆学生的留学情况;2)留学运动的两条主线:①留日运动;②留法勤工俭学;3)留学运动的意义和价值。

6.简述吊脚楼民居的特点。P167-168

    答案提示:①吊脚楼独具山地建筑的特有风格;②吊脚楼是巴渝最富有特色的民居建筑形式。

五、分析题: 

1.试论巴渝文化与时俱进的整合。P225-231

    答案提示:1)在文化的继承中整合;2)在文化的交流中整合;3)在不断的自我净化中整合。(每个方面必须具体阐述)

2.试比较巴渝文化与蜀文化的异同。P211-213

答案提示:巴渝文化与蜀文化同属一种文化系统。蜀文化渊源于四川盆地西部的新石器晚期文化;巴文化渊源于长江三峡地区新石器晚期的季家湖文化(类型)。尽管巴渝文化与蜀文化各自独立,但是,从大的地缘角度看, 巴蜀属于一个大的文化区。①这一点首先可以从考古发现找到证据;②其次,从文化间的相互影响角度看,巴蜀两地地域紧邻,政治、经济、文化交流频繁,这也是俗常将巴蜀合称的一个原因。

    巴渝文化与蜀文化的区别:①蜀文化重商,民风尚文;巴渝文化崇武,民风强悍②巴渝文化受楚文化的影响较大,蜀文化受秦陇文化的影响较深。(每个方面必须具体阐述)

 

 

 

 

  • 重庆电大地域文化形成性考核册答案_1611524472.docx" download>点击下载该文档word版:
  • 重庆电大地域文化形成性考核册答案_
  • 推荐栏目:发朋友圈句子其他范文(可搜索)历史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