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古诗大全| 教学资源| 作文| 扒知识| 扒知识繁体 成语| 古诗大全| 教学资源| 作文| 作文楼| 句子| 历史人物| 范文|
W范文网

孩子被欺负,父母这样做,比教他打回去更重要

导读:

  • 对父母来说,看到孩子受欺凌后的变化,是一种痛苦的经历。
  • 保护本能会让父母对恃强凌弱者感到愤怒,但这种愤怒会增强孩子的受害者身份,让他们觉得自己很软弱。
  • 父母可以通过问一些问题来帮助孩子了解欺凌者的动机,从而帮助他们摆脱欺凌的影响。
9.



8. 校园欺凌和网络暴力是一种流行病,对所有年龄段的儿童都会造成严重的后果。可是,大多数恶霸都曾经被欺凌过,所以校园霸凌和网络暴力是一种恶性循环。


11. 校园欺凌是常见的现象。在上小学二、三年级的时候,我就被人欺凌了。到读中学的时候,我成了一个恶霸。我最终能走出这个恶性循环,是因为偶然遇到了一个曾被我欺负过的孩子,他正在体育馆的看台下独自哭泣。比起欺负他,我更愿意尊重他——这是所有欺凌者都需要学习的一课。


13. 尽管学校现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积极地打击欺凌行为,但互联网已经把欺凌这种黑暗的行为带到新的层面,使其无处不在,无法避免。


15. 最让父母痛苦的经历之一,是目睹霸凌对孩子的影响。我们的保护本能很容易让我们愤怒起来。尽管父母的愤怒是针对那些校园恶霸和网络喷子,但被欺负的孩子很可能会从父母的愤怒中推断:“我受伤了。”


17. 我辅导过那些被欺负的孩子,父母对欺凌者的愤怒并没有让他们觉得受到保护。相反,他们为自己给父母带来那么多痛苦而感到内疚,他们觉得自己一文不值。


19. 为了评估受欺负的孩子的自我价值,我通常会问他们在犯错或丢失东西时,会不自觉对自己说些什么。一个十几岁的孩子,她的父母对女儿受欺负感到非常愤怒。这个女孩报告说,当她犯了错误或丢失东西,她会不自觉地对自己说:“我恨你。”


21. 父母对霸凌者的愤怒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但是这种愤怒会让他们的孩子感到无力。因为孩子知道自己无法控制别人说什么,也无法控制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对于孩子来说,别人对自己不好的看法,比别人说出来的坏话更多。


23.父母对欺凌者的愤怒,会放大孩子的受害者身份,这样孩子们就会把注意力放在自己的受伤害感受和弱点上,而不是关注自己的复原力和强项。他们在抑郁和于事无补的怨恨之间摇摆不定,偶尔会爆发出强烈的愤怒。


01 发生欺凌行为,是谁有问题?

27.

28. 好心的父母最容易想到的方法,是完全禁止孩子上网。可是对于孩子来说,虽然看到有害的网络信息很糟糕,但不知道别人怎么说自己可能更糟糕。因为孩子会发挥自己无限的想象力,并且他们的想象对自己更加没有同情心。


30. 帮助孩子为自己挺身而出是很重要的,但这本身无助于减轻孩子的受伤感,也不能增强孩子的力量感,因为他们对自己的感觉仍然会受欺凌者的反应所影响。


32. 虽然孩子和成年人都不能控制别人说什么和想什么,但他们完全可以控制自己对别人说什么和想什么。孩子们必须知道:


欺凌这一行为,暴露的是欺凌者的信息,而不是被欺凌者的信息。



02 父母通过提问来增强孩子的力量感

39.

问题一:你认为那个同学为什么要欺负人?

40. 当注意力转移到欺凌者身上时,你会惊讶地发现,孩子能洞悉他人的动机。为了避免孩子不愿意回答或者因为太抑郁而无法回答,你可以提供参考答案:欺凌者想要通过欺凌弱小,来感到优越或强大。


问题二:你还记得你做过什么让自己感觉良好的事吗?

如果有必要,你可以帮助孩子想起他们做过的一些同情友善的行为。然后告诉孩子:在那些良好的行为中,他/她并没有要觉得自己比别人更强大,也没有要让别人觉得他们很糟糕。

42. 由此,我们可以让孩子理解:欺凌者想要表现自己的优越感或权力感,他们的唯一动机是避免感到自卑或无能为力。


问题三:你觉得会说出这种话的人,他们对自己是什么感觉?

处理孩子遭受的具体欺凌信息。例如欺凌者这样说孩子: “你又笨又丑,又胖又邋遢,人人都讨厌你。”。问问孩子:你觉得说这些话的人对他/她自己是什么感觉?

44. 同样,你可能会对孩子的洞察力感到惊讶。




48. 由于自责和愤怒,被欺凌的孩子会感觉很受伤。但是,通过了解欺凌者的动机,孩子可以超越这些受伤的感觉。

尽可能多地与孩子进行眼神交流,对他们微笑,拥抱他们。这比愤怒的咒骂那些欺负他们的恶霸要强得多。这将帮助孩子走出被霸凌的阴影,不再抑郁。

(注:本文有对原文进行增删。)

50. 作者:Steven Stosny, Ph.D.

51. 翻译:唐诗

52. 编辑:知年

53. 来源:Psychology Today《How to Empower Bullied Children》

54.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公众号赞同或支持其观点。本公众号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55. 【欢迎关注我们微信公众号:广州伊理雅通心理咨询中心】

  • 推荐栏目:诗歌发朋友圈句子其他范文(可搜索)历史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