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古诗大全| 教学资源| 作文| 扒知识| 扒知识繁体 成语| 古诗大全| 教学资源| 作文| 作文楼| 句子| 历史人物| 范文|
W范文网

日常生活与养生

才仁吉

《黄帝内经·素问》中指出:“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这段文字指出,从养生学的观点来讲,为保持健旺的精力和强健的体魄,人们把日常生活起居也应放到议事日程上来多加注意。

人类的日常起居生活都离不开活动,但活动得有节制,不能太过,这就是劳逸结合。活动时最好是有动有静,动静结合,任何只动不静或只静不动的做法都是不利于养生的,正如元代养生家李洽在《敬斋古今》卷五中说的:“大抵人不能常动,亦不能常静。常动则胶于阳,而有以失于阴;常静则胶于阴,而有以失于阳。阴阳偏胜,则伤之者至矣。”

寒则增衣,热则减衣,这原是人们为了顺应四时气候寒暖变化所采取的必要措施。唐代养生家逊思邈在《孙真人卫生歌》中说:“春寒莫使绵衣薄,夏热汗多需换着。秋冬衣冷渐加添,莫待疾生才服药。”总之一句话,要以恰到好处为宜。清代医学家曹慈山在《老老恒言》中也说过:“衣食二端,乃养生切要事。心欲淡泊,虽肥浓亦不悦口。衣但安其体所习,鲜衣华服与体不相习,举动便觉乖宜。所以食取称意,衣取适体,即是养生妙药。”

人类的平常起居,阳光是很必要的,适度的光照不但能杀灭细菌、健美肌肤,促进血液循环,还能在很大程度上为心理健康提供一种感觉上的愉悦,有一首养生的《日光诗》这样写道:“给我光明暖我身,不分秋夏与冬春。太空神妙如何限?第一关垂总让君。”

关于阳光的好处和阳光浴的方法,清代医学家曹慈山在《老老恒言》中还说过:“清晨略进饮食后,如值日晴风定,就南窗下,背日光而坐,列子所谓负日之暄也。脊梁得有微暖,能使遍体和畅。日为太阳之精,其光壮人阳气,极为补益。过午阴气渐长,日光减暖,久坐非宜。”这里说得非常清楚,即日光可以补益壮阳,老人日光浴的方法是择取日晴无风之日就南窗背光而坐,时间以上午为宜。同时他还提出日光浴的时间不要太长,否则反而不利。

日常起居中,早起梳头是一件必做的事。发要常梳,因为不仅可以梳去灰尘头屑,保持头发干净和发根的空气流通,同时还可以改善和增进血液循环,防止脱发和延缓白发产生。明代医家沈仕在《摄生要录》中指出:每天梳发一次可以疏通血脉,散去风湿。由于梳发具有良好的健康防病功效,清代养生家俞樾甚至把它叫做“神仙洗头法”。头和脚是人体顶天立地的上下两端,临睡时既梳头又洗脚,可增进健康,使夜睡安稳,宋代养生家把这两件事称为养生大要,张端义曾在《贵耳集》中记载:“郭尚贤耽书落魄,自阳翟尉致事,尝云服饵导引之余,有二事乃养生之要,梳头浴脚是也。尚贤云‘梳头浴脚长生事,临睡之时小太平。”从此诗中可以看出,梳头浴脚不仅有益健康,而且还是临睡时的一种享受呢。

我国古代还把洗漱当作一种养生法,漱是漱口,目的是清洁口腔,防止口齿之疾。唐代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说:“食毕当漱口数过,令人牙齿不败,口香。”清代曹慈山在《老老恒言》中也说:“食后微渣留齿隙,最为齿累……如食甘甜物,更当漱。每见年末及迈,齿即落者,乃甘甜留齿,渐至生虫作慝。”可见食后需漱口,尤其要注意甜食后漱口。传统养生理论还认为早起和入睡前都要漱口,且入睡前漱口的作用更胜于早起漱口。至于漱口用的水,以不温不冷为好,倘能习惯用冷水漱口那就更好。

将小便、大便之事提到纸面上来说似乎有伤大雅,但生活中却是难以避免的事情。正常情况下,人的小便大约每隔 ~4 h一次,晚上则因新陈代谢减慢而减少。大便最好每天一次,形成习惯。为了不违背正常生理功能,除特殊情况外,平时千万不要强忍小便和憋大便,忍憋大小便对健康都是有害的,明代医家沈仕在《摄生要录》中说:“忍尿不便成五淋,致膝冷成痹;忍大便可成五痔。”

四味效方是宋代养生家苏轼在《东坡志林》中介绍的一种起居养生法:“张君持此纸求仆书,且欲发药,君当以何品?吾闻战国中有一方,吾服之有效,故以奉传。其药四味而已,一曰无事以当贵,二曰早寝以当富,三曰安步以当车,四曰晚食以当肉。夫已饥而食,蔬食有过于八珍,而既饱之余,虽刍豢满前,惟恐耳不持去也。”这里的苏轼只对四味效方中的“晚食以当肉”作了解释,其他三味则一扫而过。第一味“无事以当贵”,说的是没有杂事,就既不劳形也不劳心,好像做气功似的,身心两者都可感到舒坦,所以是一味抵得上“贵”的药方。每二味“早寝以当富”,说的是人过中年不宜熬夜,所以饭后一枕黄粱,自然就成了一味抵得上“富”的妙药。第三味是“安步以当车”,说的是无事而早寝,未免动少静多,这对养生来说不利于气血流畅,因此步行以当车,即少坐车多运动。

明代养生家郑在《昨非庵日纂》中写道:“有人看到三个老叟,年纪尽管都已过了百岁,却还在田里锄草,其人出于好奇的驱使和长寿的愿望,上前拜问:你们三老何以这样长寿健康?一叟先答室内姬粗丑。二叟答量腹接所受。三叟答:暮卧不覆首。”仔细分析,“室内姬粗丑”是说老婆长相难看,这可减低丈夫对房事的兴趣,从而节欲积精。古人认为肾藏精,肾为人的先天之本,先天之本因节欲而强固,所以就长寿。“量腹接所受”是说饮食适量,从不饱食。人身除了肾为先天之本外,还有脾为后天之本的说法,而饮食适量正好极大程度地保护了后天之本。“暮卧不履首”是说不蒙头睡觉,因为人的生理活动不仅需要地上所栽谷气的滋溉,同时也少不了天上清气的涵养,而不覆首的睡法正好保证了一夜间有足够的清气摄入。蒙头而睡会被被子中的浊气熏蒸,使人昏沉,长此以往怎不有损健康呢?

人类的日常起居涉及面广,且比较琐碎,因此叙述起来很难概全。清代养生家褚人获在《坚瓠三集》卷二中说:“少饮酒,多啜粥;多茹菜,少食肉;少开口,多闭目;多梳头,少洗浴;少群居,多独宿;多收书,少积玉;少取名,多忍辱;多行善,少于禄。便宜勿再往,好事不如没。”这里为我们指出了多啜粥、多茹菜、多闭目、多梳头、多收书、多忍辱、多行善以及少饮酒、少食肉、少开口、少洗浴、少群居、少和玉、少取名的七多七少原则。少洗浴是因为古人浴室设备简陋,尤其是冬天,因洗浴而导致伤风受寒的事时有所见,为此《千金要方》有“不欲数数沐浴”之说,《摄生消息论》中也有“冬月阳气在内,阴气在外,老人多有上热下寒之患,不宜沐浴”的说法,但今天则大可反其道而行之,因为多洗浴可清洁肌肤,促进身体健康。至于“便宜勿再往,好事不如没”,则是把养生要点归结到清心寡欲上,可见古人养生不仅注意养形,而且更注重养心。又如清代养生家金武祥在《粟香随笔》中指出:“尝见养生格言云,宠辱不惊,肝木自宁;动静以敬,心火自定;饮食有节,脾土不泄;调息寡言,肺金自全;淡泊寡欲,肾水自足。”说的是要做到肝宁、心定、脾固、肺全、肾足,就要摒除一切干扰。

古代养生家们除了正面阐述日常起居中的养生外,还从反面提出了“五难”,例如清代养生家丁国钧就在《荷香馆琐言》中说过:“名利不去,一难也;喜怒不除,二难也;声色不去,三难也;滋味不去,四难也;神虑精散,五难也。”反提的目的是为了更加引起人们的注意,究其实质,也是在告诫人们不要被过多的情志、声色、滋味所干扰,从而打乱了宁静的身心。

  • 推荐栏目:发朋友圈句子其他范文(可搜索)历史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