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古诗大全| 教学资源| 作文| 扒知识| 扒知识繁体 成语| 古诗大全| 教学资源| 作文| 作文楼| 句子| 历史人物| 范文|
首页>演讲稿>土茯苓

土茯苓

蒲昭和

论中药的名气,土茯苓远不及茯苓。但土茯苓也有很好的药用价值,能治不少疑难病,只是它的药用价值长期被人忽视。

●治梅毒一举成名

土茯苓是百合科光叶菝葜的块茎,又称禹余粮、仙遗粮、土萆薢、冷饭团等,主产于长江流域南部各省,多生长在海拔2000米以下的林下、灌丛、林缘或山坡阴处。土茯苓品种有赤、白二种,以白者入药为佳。

土茯苓之名首见《本草纲目》。明代以前,土茯苓名气不彰,多认为它是充饥的“食物”,也有人用以敷疮疗毒而取效,故李时珍说“昔人不知用此”。到明弘治、正德年间,土茯苓开始“扬名立万”,却与它能治杨梅疮有关。《本草纲目》土茯苓条下有这样记述:“近时弘治、正德间,因杨梅疮盛行,率用轻粉药取效,毒留筋骨,溃烂终身。至人用此,遂为要药。”杨梅疮即梅毒,因疮形似杨梅而得名。当时治此病常用轻粉(汞粉),但轻粉有毒,用之过量过久,易出现汞中毒。这时有人试用土茯苓治疗此疾,结果竟然一炮打响,为当时倍受汞毒煎熬的杨梅疮患者带来了福音。李时珍谓“至人用此,遂为要药”,实乃中肯之言。至今,土茯苓仍是中医治疗性病的首选之药,其独特疗效,经久不衰。

土茯苓主要功效是解毒散结、祛风通络、利湿泄浊,可治梅毒、喉痹、痈疽恶疮、瘰疠、筋骨挛痛、水肿、淋浊、脚气、湿疹、汞中毒等。过去土茯苓用于外科病居多,自李时珍提出土茯苓能“健脾胃”而“止泄泻”之后,后世医家发现,土茯苓治头痛、泻痢、肝炎、胆囊炎、淋证、肿瘤、痛风、汞中毒等,均能收到良效。现代研究表明,土茯苓有抗菌、解毒、抑制细胞免疫、利尿、镇痛、抗癌及抗动脉粥样硬化等作用。

●临床用可治多病

土茯苓可配伍使用,以本品为主药的治病方剂也甚多。临床证明,某些疑难病,单用或重用土茯苓就有极佳效果。下面就介绍一些土茯苓治病简效方。

.顽固性头痛:土茯苓60克,蔓荆子、川芎、菊花各 0克,甘草5克,水煎服,每日 剂,日服2次,可治偏头痛、血管性头痛等。另,单用土茯苓 20克煎服,治顽固性头痛也效佳。

2.冠心病:赤土茯苓50克,加水文火煎2~3次,取汁300毫升左右,分2次服,连服 00天 个疗程。经治32例患者,缓解心绞痛显效率75%;心电图ST段和T波改变有效率分别为93%和86%。

3.银屑病(牛皮癣):土茯苓60克,水煎,分2次服,每日 剂, 5天 疗程,治50例患者,结果痊愈25例,显效7例,总有效率92%。另,土茯苓、猪苓、泽泻合用,有效率可达95%。

4.慢性肾炎:土茯苓60克,金银花30克,水煎取汁,代茶频饮,连服5~ 0天。如患者体虚水肿明显,也可用土茯苓、黄芪各30克,水煎服。

5.痰喘:土茯苓30克,车前子、浙贝母各 5克,水煎服, 日 剂,日服2次。可治痰多咳喘、痰黄黏稠、咯吐不爽。如单用土茯苓50~70克,水煎,早晚各服 次,连服3~7天也有良效。

6.肺肿瘤:白花蛇舌草 5克,土茯苓30克,水煎服, 日 剂,日服2次。本方能抑制癌细胞生长,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并可治肺癌等癌骨转移所引起的骨痛。

7.食道炎:土茯苓、金银花各 00克,熬成膏状,每日多次咽服。连服5~7天有效。

8.梅毒:土茯苓50克,苍耳子、白鲜皮各 5克,甘草6克,水煎分3次服,30天为 疗程,可改善梅毒症状和血清变化,对隐性梅毒更佳。另,土茯苓与马齿苋、金银花、蒲公英、生甘草煎服也有效。

9.尿路感染:土茯苓、白茅根、淡竹叶各30克,水煎服,每日2次, 日 剂。结合多饮水,一般服 ~2天,尿急、尿频、尿痛症状会消失。如用西药抗菌尿急、尿痛不减时,更适宜选服本方。

0.鼻渊:土茯苓30克,水煎服,每日 剂,分2次服完。其药渣再复煎,以药液外洗鼻部。一般连用4剂,可消除鼻塞、流黄浓涕、头重等症状。

.钩端螺旋体病:土茯苓60克,甘草9克,水煎服,每日 剂。病情较重而体质较好者,土茯苓可加至 50克。

2.颈淋巴结结核:鲜土茯苓500克(或干品90克),夏枯草20克,甘草4克,大枣6枚,水煎分3次服。能达到消肿止痛效果。

3.过敏性皮炎:大枣、土茯苓各30克,加水煎汤饮用, 日服2次。本方清热解毒、健脾除湿,对过敏性皮炎有效。

●性平和可入食疗

土茯苓性味平和,除湿解毒功效强,大剂量用也鲜有毒副作用,因而适用于食疗(用鲜品较多)。

.痛风:土茯苓 0~30克(纱布包煎),薏苡仁、粳米各50克。共煎煮至苡仁、粳米烂熟服用,每日2次,连服

  • 推荐栏目:发朋友圈句子其他范文(可搜索)历史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