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古诗大全| 教学资源| 作文| 扒知识| 扒知识繁体
W范文网作文频道精选小学生作文,初中作文,高中作文,优秀作文投稿!
在线投稿
作文大全 > 初一作文 > 老舍:峥嵘岁月稠

老舍:峥嵘岁月稠

发布时间:2021-04-19 16:05:35 作文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

亢舜





20 9年是著名作家老舍先生诞辰 20周年。

899年2月3日,老舍在北京出生,那一天是腊月二十三农历小年,又恰好是立春,于是父母给老舍起名“庆春”。 老舍的一生,过得并不平静。他早年丧父,家里条件困难,得人资助才上得起私塾。他历尽了生活的酸甜苦辣,勤勉写作,获得了“人民艺术家”的赞誉。老舍的一生是充实的一生,他写作勤奋,作品众多,被誉为文艺队伍中的劳动模范。

他的作品语言朴实,通俗风趣,有口语的韵味,特别是人物对话,读来如见其人,如闻其声,不愧为杰出的语言大师。让我们走近老舍先生,领略他那峥嵘岁月中不平凡的人生。

苦难童年



在北京新街口南大街路东、护国寺街以北,有一条小杨家胡同,它从前叫小羊圈胡同。 9世纪末20世纪初,小羊圈胡同里是下等人居住的地方。光绪二十五年,老舍就诞生在小羊圈最靠东南的一个小院子,一个属满族正红旗下的贫苦家庭里。 900年八国联军打进北京时,他父亲在巷战中受伤,不治身亡,当时老舍才 岁。老舍长女舒济说,八国联军烧杀抢掠,冲进了老舍家,捅死大黄狗。炕上有两个大箱子,被他们翻得底朝天,箱子正巧扣在熟睡的老舍身上,使他躲过一劫,死里逃生。 4岁之前,老舍一直住在小羊圈胡同。母亲和小姐姐一天到晚忙着替人家做活、洗衣服,在老舍的记忆中,母亲的手永远是红肿的。可以说,孤独、寂寞和清苦伴随着他的整个童年。小羊圈和小羊圈东南角上那个小院子便是他的活动场所。院外的大槐树、院内的石榴树和歪歪拧拧的枣树是他不会说话的好伙伴。他没有玩具,南屋里翻出来的染红颜色的羊拐和几个刻泥饽饽的模子成了他仅有的宝贝。小羊圈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成了他生命的一部分,深深地融进他的血液里。一天,小羊圈胡同的大槐树底下来了个刘大叔,他见老舍六七岁了,就帮助他上学。老舍说:“没有他,我也许一辈子也不会入学读书。没有他,我也许永远想不起帮助别人有什么乐趣与意义。”刘大叔后来出家,法号为宗月大师。

小羊圈胡同给老舍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他后来的写作奠定了基础。在老舍先生的作品中,至少有三次把小羊圈胡同和诞生地的小院子写了进去。最早的一次是 937年,《小人物自述》;第二次是 944年,《四世同堂》;第三次是 962年,《正红旗下》。老舍让作品中的人物把小羊圈当作地理背景和活动舞台,演出一幕又一幕20世纪上半叶苦难中国的悲壮史剧。

◎编辑提点:童年的经历在人的一生中无疑是重要的,老舍贫苦的童年是不幸也是幸。他早早就明白生活的不易,也在苦难中感受到人性的溫暖。童年的生活给他奠定了写作的基础,他把大量的笔墨投向底层百姓生活,以此揭露苦难,讴歌善良,赞美忠诚,向往美好,用一支笔书写时代风云。

◎适用话题:贫穷,也是财富;生命的馈赠;风雨之后见彩虹……

文武双全



老舍是八旗子弟,旗人本来就崇尚武力,其父战死后,家道中落。但民族尚武的基因,加上后天的浸染,让老舍小小年龄就对武术感兴趣,走上习武之路。师范毕业后, 9岁的老舍成了方家胡同小学的校长。恰逢北平举行全市小学生联合运动会,大会免费刊印发放一本《舞剑图》,文字作者就是老舍。当时的报纸还做了专题报道,对健身术的推广普及起到了极大的宣传作用。剑术达到出书的地步,可见老舍的武功造诣。 930年,老舍从英国回国,有一次一名记者拜访,老舍正在练昆仑六合拳,称能养生防身。记者不信,打了一记冷拳,老舍就势化解,轻轻将对方击败。他从济南搬到青岛住,写作累了就练拳脚。诗人臧克家来老舍家探望他,一进门吓了一跳,墙上挂满了刀、枪、棍、棒。臧克家问:“你这怎么搞的?”老舍说:“我锻炼身体用的。”在大学任教时,老舍遍访名师,拜师学武,技艺精进。在名师的指点下,老舍剑术、棍术、拳术等样样精通,数十年如一日,每天练拳,坚持不懈。正因为有名师为友,并且亲身练习,所以老舍对武术精髓掌握颇深,并且在多篇作品中,塑造了武术大师形象。

964年,老舍率中国作家团去日本访问。有一名日本青年听说老舍是习武之人,向他请教武艺。65岁的老舍婉拒不得,只能接招。没几个回合,小伙子被撂倒在地,众人皆惊。没想到拄着拐杖的文人老舍竟然还有这般力量。

◎编辑提点:在武功方面,刀枪棍棒,老舍样样精通;在文艺方面,说学逗唱,老舍样样不俗。文武双全,这在作家行列,实属少见。从中,我们看到老舍不但兴趣广泛,而且善于钻研;从中,我们看到老舍身上的英雄气质、刚强之风。此外,正是有了这样的经历,他才能在多篇作品中塑造出精彩的武术大师的形象,可见,艺术来源于生活,永远是不错的。

◎适用话题:魅力源于实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力量……

苦中作文



抗战时期,老舍一家住在重庆北碚,生活相当困难。冯玉祥闻讯,专门派副官送来一袋白米,以解燃眉之急。老舍自济南逃出,单靠写作为生,而稿酬之低,3000字才能换回两斤肉,经常是数月不知肉味。后来,夫人胡絜青带着3个子女从北平沦陷区逃难而来,在欢庆团聚之余,三餐破费更是难以招架。许多新老朋友纷纷前来看望,尤其是一些家住北平的朋友,迫不及待地来打听故乡的各种情况。胡絜青每接待一位客人,老舍都要找出一件旧衣服,从后门出去,悄悄拿到北碚街上卖了,买点酒菜招待客人。

老舍先生的家,取名为“多鼠斋”。有多少老鼠?老舍的说法:“多鼠斋的老鼠并不见得比别家的更多,不过也不比别家的少。前些天,柳条包内,棉袍之上,毛衣之下,又生了一窝。”鼠多,所写手稿和玩耍的扑克,经常不翼而飞,床下屋角处多有被嚼烂了的碎片。鼠多,总不能喂着,该怎样抓耗子呢?当然靠猫了。有次他买回一只猫,无奈太小,反被体大之鼠咬死了。也巧,猫死了干脆买只猫头鹰,即是猫又是鹰,还怕你耗子?有天他真的买了回家,惹得满屋宾朋哄堂大笑,后被传为佳话。

老舍先生天生风趣且怀一颗童心,对“多鼠斋”及日夜所見的耗子,印象太深了,于是用杂文记录下来,定名为《多鼠斋杂谈》,幽默,大度,苦中寻趣,穷中作乐。老舍先生就是这样在这北碚街边的“多鼠斋”生活着,在数年贫困的日子里,写下了他的《多鼠斋杂谈》,写下了他的长篇《火葬》,接下来又调动他全部身心的积累、文学素养和阅历,动笔创作举世闻名的长篇巨著《四世同堂》……

◎编辑提点:时局的动荡,生活的艰辛,并没有熄灭老舍的创作热情,他以乐观的态度、始终如一的执着,既用笔记录生活的趣事,又以笔抒发对侵略者的痛恨、对家国的热爱。从中,我们不难看出这位文学大师身上难得的从容、平和的心态以及对生活、创作的热情,始终未改。

◎适用话题:苦与乐;赤子之心;患难见真情……

笑之哲人



老舍24岁赴英国,原本但丁是他特别崇敬的作家,可当他读到狄更斯的幽默原著时,更感到一拍即合,那才是他的知音!他感悟到:胆识过人,敢于笑骂而又善于笑骂,而后幽默生焉。讽刺与幽默理论上可分,但运用起来就很难分。老舍一旦动笔,发现自己原来是一个有一点点幽默天赋,很善于讲故事的能人,北京这片沃土,成了他独有的矿藏。于是幽默成了老舍写作灵感的喷泉。酣畅跳脱的文字落在练习簿上,写作原来是一件这么快活的事儿!《老张的哲学》诞生了。

文学研究会的发起人之一许地山来到伦敦,看了《老张的哲学》,怎么也憋不住乐,笑道:“应该马上寄回国!”老舍把这部稿子寄给了郑振铎,连个号也没挂。不久《小说月刊》就发表了。老舍这个名字,从此不胫而走。之后,《赵子曰》又出笼了。交给宁恩成,老宁看了,笑得不可开交,早餐时竟把盐当成糖喝了。国内的广大读者的反应则是:“真好笑!很生动!别开生面!”

幽默几乎成了老舍风格的同义词,有朋友劝他不幽默行不行?他说:“要放弃幽默,对我,就像一条狗要它变成一只猫。”在重庆,曾举行过一个老舍创作二十周年纪念会,郭沫若的祝词中,有以下十个字很传神:“寸楷含幽默,片言振聩聋。”道出了老舍风格之精髓。

老舍说:“幽默首要的是一种心态。所谓特具的心态就是‘笑的哲人的心态:和颜悦色,心宽气朗,怀揣善意,富有同情心。我喜欢充满奇趣的唐·吉诃德那种人。”他还说,“没有生活,就不可能有活的语言,幽默作家必须极会掌握语言。要为人民服务,就得说人民的话,必须写得俏皮、活泼精辟!”

◎编辑提点:老舍作品的语言,大多以幽默见长并为读者所称道,但他的幽默并非只为博人哈哈一笑,而是笑中带泪,笑中让人思考。他将生活的疾苦,将生活中那些可怜的小人物,以一种风趣的语言表现出来,让人读完笑中带泪。他的语言,源于生活,充满善意,富有同情心,有着永久的魅力。

&

  • 推荐栏目:诗歌发朋友圈句子其他范文(可搜索)历史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