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古诗大全| 教学资源| 作文| 扒知识| 扒知识繁体 成语| 古诗大全| 教学资源| 作文| 作文楼| 句子| 历史人物| 范文|
W范文网

铜雀台影评

铜雀台影评(一)

之所以写这篇影评,是实在气不过那么多烂评。明明是非常优秀的一部电影,却被人说得一无是处。许多评价,一看就知道根本就没去看过这部电影,或者看了也没看懂。只是按照从小被洗脑后对曹操的印象来瞎说一通。还有甚者,估计是冲着YY中的激情戏去的。充了血却没得到发泄,阳萎之余便骂此片不爽,实在是混蛋得不行。

先从技术层面上来看,这部片子无论从色彩、音乐、服饰,甚至是道具,都堪称绝对的上乘。对于一个刚出道的导演,能够驾驭这么多优秀的元素,使整部片子几近完美地呈现,不得不欣喜中国电影的未来希望。

再说剧本。这是一部让人拍案叫绝的剧本。众所周知,我们从小接受的教育称曹操是一奸雄。在此之前,绝大部分的影视作品都将曹操的奸险一面表达的淋漓尽至。哪怕是央视所拍的三国连续剧,大家公认的曹操扮演者演技高超,但仍然没有脱离原着的描述,即曹操本质上是一个坏蛋,只是这个坏蛋水平太高了,所谓的好人们拿不住他。

但是,这是历史真实的情况吗?事实上,我们现在大部分人对曹操的印象实际上是来源于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之后,大量的戏剧作品都按照这个路子来对曹操进行描绘。久而久知,我们所得到的对曹操的印象,实际上是来源于一部小说(演义)。

但是,如果我们关注几个要点,或者说设身处地把自己放在那个蛮荒时代想一想,问题就不是那么简单了。

即使是三国演义,作者也没有忽略了一个故事,就是曹操刺杀董卓。要知道,曹操在当时的士大夫阶层中,连个屁都不算。一个太监的养子,其社会地位是非常低下的。而权倾一时的董卓却是高不可攀的人物。如果曹操依附董,则荣华富贵不成问题。但是,就在这种情况下,他独自挺身而出刺杀之。成功说白了也没他什么事儿,不成功就得亡命天涯。这个时候的曹操,可以说是一个理想主义者。用电影里的话讲,是有着天真情怀的不懂事的正直年轻人。希望通过刺杀一个人达到天下大治的目的。

结果可想而知,平日里天天喊着维护皇权的士大夫们,关键时刻全没了影。亡命天涯的经历才使得曹操转变成了一个真正的英雄。他应该意识到,这些整天想着刺谁的大臣们,根本不是真正为了皇上的安危。他们要的,只是希望皇上成功后,能够争着当功臣,争着能更加富贵。这样的人物关系,在这部电影里同样展现了出来。当曹操成为了大臣们口中的“董卓”时,这些大臣们又在干什么?

其实,电影在这里就揭示了中国官场上一个非常邪恶的逻辑。这些当权者们在位子上并没有为统一国家或治理百姓做出任何贡献。却整天打着保护皇权的旗帜,希望把政敌搞垮,然后获得更大的利益。

作为曹操而言,事实上已经承担了整个国家的管理责任。生活在曹操治理下的老百姓是幸福的,所以人人拥戴曹操。然而,作为皇帝的汉献帝和一班老臣们不满意。他们宁可国家给别人抢了去,也不愿意被曹操夺走。人性的自私在这里展现得非常透彻。电影里,曹操对皇帝的一句话,讲得非常好。如果皇帝是如汉高祖般英明,曹操倒也可以当个如张良般的贤臣。然而,汉献帝连个屁都不是,除了有所谓正统的血统,没有任何的能力和品质。这点在自己妻子被杀时表现得非常清晰,这是个只会保住自己性命的小人。其它这些大臣呢,更是一班能力也不行,品德更加低下的烂人。你要真是想保护皇权,学曹操当年一样,自己去杀了他便是,为什么一定要逼着皇帝下诏书呢?有份皇帝的血诏,无非是为了出事了可以有人给顶一下子罢了。所以,这些天天喊着为皇帝出力的小人们,真正的意图是眼红曹操的权势,希望取而代之。这些人物,才是真正导致朝代更替的原因。

曹操的愿望是平定天下。这不管是出于对百姓的爱护,还是掺杂了自己一统天下的雄心。但客观事实是,在那个年代,也只有曹操才能有足够的能力和实力来统一天下。试想,如果汉献帝落在了刘备那个真小人手里,后果和下场只怕也一样。更何况,汉献帝这颗棋子在刘备那里也发挥不了作用。真正发现其政治意义的是曹操。等他挟天下以令诸侯时,大家才恍然大悟,原来这个被人抛弃的皇帝还可以这么用的。如果汉献帝落在了孙权手里,恐怕下场更糟。

所以,在一个战乱的年代,想要不使计谋,象一个书呆子一样去平定天下是不可能的。只有比对手更狠更奸,才能把这些小人们一一摆平。分辨一个人的忠与奸,不能只凭是否对皇权忠与奸,而要看其最终的目标对百姓是好是坏,还是只是为了实现自己的私心。

曹操所治下的领土,其实力要超过刘备与孙权之和。然而,即使到其死去,也没有废汉称帝。要说实力和众望所归,称个帝根本不算什么。但是他没有。我的理解是他根本就不屑。众人不是说他是奸雄吗?他就偏偏不称帝。但是,作为他的儿子,曹丕是想死了当皇帝。作为父亲,曹操心里很清楚,也知道阻挡不了儿子的想法。电影中,作为父亲的曹操,明知道儿子也希望自己死,但是在布局给了他一个恐怖的教训后,并没有杀了他,而是选择了将其身边人诛杀,给了他一个严重的警告。当然,他知道死后,曹丕必须要废汉。但是,这也是他无法去控制的。总不能为了自己的名声,将儿子杀了吧。从这点看,曹操际上是非常疼爱自己的儿子的。电影同样把这点表达了出来。

曹操就是这样一个到老仍然充满了理想主义,想拯救天下,但在严酷的现实面前,却不愿意当一个迂腐的人。他的权谋、奸诈、实力让对手闻风丧胆,却拿他一点办法没有。长年潜伏的太医在最后大喊,曹操也是人,不是神,也会流血等等这些戏份的安排就是在说明曹操的对手实际上对他已经没有了任何办法。打又打不过,玩阴谋还玩不过,只剩下最后一招:诋毁他。

要知道,在那个年代,真正的强者只有曹操一人。所有玩政治的人对他都是又怕又恨,曹操成为了众矢之的。尤其是三百多年的汉朝洗脑教育下,大量的迂腐之士以其奸为名骂之。罗贯中就是洗脑教育下的牺牲品。该生极其所能杜撰了刘备的仁义和诸葛亮的神奇,但是却无法掩饰一个逻辑上的巨大漏洞,刘备诸葛亮这么牛,屡战屡胜的怎么还被打得缩在川中呢?

那么,为什么在日后这么长的时间,包括现如今,几乎所有的作品都把曹操描绘成是一个超级坏蛋呢?很简单,这是统治者维稳的需要!由于历史的原因,曹丕这皇帝没当几年就被司马家族给弄了去。因此,曹氏家族的史官们还来不及为曹操树立正面形象就倒台了。而司马一族当然乐于将曹操说成是奸臣,而他们自然就成了解救百姓的英雄。

后面的统治者们,谁也不愿意去树立曹操。因为一旦说曹操是英雄,就意味着告诉全天下老百姓,如果皇帝不称职,大家可以取而代之。这不得不说是一种现代民选政府思想的萌芽。然而,统治者们要的就是顺民,就是哪怕皇帝再昏庸,也要让大家死守着忠于皇帝,而对所谓的乱臣咬牙切齿。就是这一顺民和维稳的要求,使得中国历史上不会对任何具有反叛精神的人大书特书。曹操的观点是只要百姓满意,是可以改朝换代的。而这种危险的思想一旦生了根,皇帝们就该坐立不安了。封建的朝代是不会允许这类民主思想的萌芽产生的。正好,罗贯中这一被长期洗脑了的顺民写了这么一部书,皇帝们还不高兴死了。因此,在中国后面长期的封建社会中,大家不约而同地对让打倒曹操歌颂刘备(因为他好歹是皇族)的故事大行其道。即使有个别作者为曹操翻案,也会迅速被扑灭。就拿这部电影来讲,刚刚试着从另一种可能来演绎曹操,就让一大群顺民们感到不舒服了,更何况在古代。

所以,从这部电影中,其实是展现了中国历史上一段无奈。历史是胜利者写书的,胜利者是会为了它的利益来书写历史的。中国漫长的发展中,事实上没有一个真正的历史学家。这是这个民族的悲剧。缺乏反叛精神,争当顺民,是我们民族性格的弱点。历史上,我们也有英雄,但这些英雄死后也斗不过这种民族性格,而成为了牺牲品。于百姓有利的人,在死后却成为了一代代老百姓竞相谩骂的反面人物,不得不说是一种悲哀。愚民,就因为一个顺字。

正是因为对曹操有了这样不同的看法,电影的编剧和导演才完美地演绎了这样一个不同于过去的曹操。当然,历史已经过去了,我们没有真正的史实,所以谁也不知道当年的曹操内心是怎么去想的。但是,在所有讲述奸雄的故事当中,编剧和导演们以完全不同角度来讲述这样一个故事和人物(而且这种可能性还极大的),我觉得真的是一种极大的进步。

这处进步意味着中国的电影人开始有了思想,不再以翻拍或者靠特技来夺人眼球了。这些新生代的电影人开始以一种独立的反叛的精神(这就是被称为科学精神)来看待历史,看待貌似约定俗成的东西,我认为是中国未来启发民智的希望所在。

在这么一个角度下,再来看看主演们的演出,实在是击节叫好。发哥演的曹操将私下的曹操和公开的曹操演得非常到位。手段的奸诈和内心的理想,外面的强大和内心的纠结,公开的冰冷和私下的感情都处理非常非常漂亮。这部电影既然是为了展现另一个曹操,那么,角度就非常重要。编剧又非常好的找到了一个并不存在的角色,即灵雎。一个唯美善良却又身世凄凉的女孩。她的真正身份是刺客,但是从她的眼睛去看曹操,去讲述真正的曹操,这个视角不得不说是非常合理和有效的。剧中,安排的所有人物的利益冲突,皇帝,皇后,儿子,太医,大臣,喜欢的女人,刺客等等,都是围绕着曹操展开。这里所有的人都要他的命,虽然各自的理由并不同。但是,站在曹操来看,如何对这些人分而击之,一个个把他们打败,本身就是场巨大的战争。事实上,晚年的曹操已经被身边这些人弄得没有精力再去一统天下。对付不同的人,采取不同的方法。在这部电影里,会看到精彩叫绝的政治手腕。

只是,曹操仍然是一个人,不是神。他即使知道灵雎是刺客,但也仍然希望能够换回她的真心。最后,灵雎随着他的爱人自尽一幕,可以看出曹操内心的苍凉和无奈。

自己拼命扶也扶不起来的天子,身边一群不干事却天天想把自己弄死的大臣(还不能轻易杀了他们),一个想着自己最好赶快死掉好继位的儿子,一群贴身服侍也可能是要刺杀的宫人、太医们,一个明知道想要夺了自己性命但却能让自己得到最大慰藉的女人,再想想南方还有两大片没有收复的国土和大批蠢蠢欲动的对手。试想,生活在这样一个圈子里,曹操该是怎样的英雄!影片似乎也给曹操一生的头痛症找到了原因。这样的压力,这样的环境,也确实铸造了曹操这样一个桀骜不训的性格。

看完电影,大赞曹操!

铜雀台影评(二)

看着时光网上《铜雀台》还没有上映的时候的得分少得可怜,刚刚看完,我的第一反应就是,这次《铜雀台》的确是叫人给黑了。心里不免对这些毫无客观观点的黑子们产生了愤懑!于是感觉有必要以我个人的观影体验给它正正身。其实我认为,总体看,《铜雀台》应该算是用了心的国产片了。虽然情节不复杂,但是却不显幼稚。让我们有时间和精力去感受整个影片中所反映的细节,能够在看的过程中回味各个角色。

对于曹阿瞒这个人物,真是历史上一大争议人物。有各种各样的评论,其中有批评也有肯定,最后摆弄文字的人可能也是实在是没有办法给他定位了,于是就用了“枭雄”这样一个色彩丰富的词语给他做了总结。好一个枭雄,我们无法辨别历史和传说的真伪,但是从成王败寇的经典理论中,我们或许应该知道他算得上是个真正的政治家、思想家了。从他流传下来的诗词中,我们也能感受到他内心思想的丰富,但是话又说回来了,谁知道这些诗词是不是他亲自所为。

说得有些远,回到电影。这次周润发饰演曹操,我给他一个肯定的高分!他将曹操的那种霸气完整地表现出来的同时,特别是对汉献帝的那种蛮横和无视,虽然没有飞扬跋扈般的过分,但是却比汉献帝还有帝王气质。另外我们在他对曹丕、灵雎那种复杂而真挚的父爱、情爱的感情中看到了一个完整的人。( )应该说,周润发饰演这样的角色真是驾熟就轻地拿捏到了好处,让曹操饱满起来。说实话,此次周润发饰演的曹操比《关云长》中姜文饰演的曹操要高出不少的层次。

而且他几个演员也是很不错的。苏有朋饰演的汉献帝,软弱、无奈却又对曹操的篡权心有不甘,特别是那曲《蒹葭》,不知道是配音还是他亲自唱的,挺有味道。姚橹饰演的吉太医,的确如台词中说的“贫嘴”,印象中好像太医都是很有道行的高人,不应该是这般嘴脸,当然为了掩盖刺曹主谋的身份,这样的贫嘴又显得太过张扬了。刘亦菲,是我比较喜欢的一个演员,我始终感觉她挺纯的,这次她的纯幻化为安静,挺有味道的。伊能静这次真是有些“老来骚”了,岁月已经在她的脸上留下了抹不去的痕迹,而我认为淫荡也是需要本钱的,并不是厚厚的脂粉所能掩盖和遮挡的。

应该说《铜雀台》对得起大片的范,精致,从服装到道具都是精致的影子。所以这样的片子不应该被黑!

铜雀台影评(三)

周润发、刘亦菲、邱心志、苏有朋等主演的电影《铜雀台》已在近日上映。在三国题材充斥泛滥的当下,该片并不算瞄准了很好的时机。很多人在还没看过的前提下,就认定又是浮华摆噱头的商业大片,但仔细欣赏过该片后,会发现这是一部剧情较为生动饱满的诚意之作,算得上近年来质量较为不错的国产影片。

总的来说,《铜雀台》可谓在为曹操“正名”,将人们以往印象中那个野心勃勃的奸雄“转变”成对国家、对女性、对孩子都很有感情的政治家,更突出了一代枭雄在夜晚时分的孤独与凄凉。片中演员亦可圈可点,发哥表现中规中矩,邱心志一改斯文儒雅形象,出演阴险风流的曹丕;苏有朋继《风声》之后再次给观众惊喜,将外表懦弱至极、实则阴暗的汉献帝演绎得惟妙惟肖。

除却男人间的较量,但凡三国题材,总少不了美女出现。《铜雀台》里,刘亦菲就担当了这一重要角色。整部影片通过由她饰演的灵雎内心旁白展开,最大的看点就是着重描绘了灵雎与穆顺这一段“死士之恋”——-两个自小青梅竹马的人,一出生就被囚禁在山洞接受各种非人的训练,目的就是杀死曹操,两人生存的意义就是因为有对方的陪伴。而当命运一转身,他们却不知晓相爱最好的时机已经错过。造化弄人,灵雎因美色被人派去送到曹操身边,当她再遇见穆顺时,他却已沦为宦官。日日相见的两人,却早已物是人非,相爱而不能爱。这是一段非常令人揪心的感情,夹杂着绝望、畸形与无奈。不难看出导演对于刘亦菲的倚重,影片中大段的特写、华丽的服饰和艳丽的舞蹈,刘亦菲在努力地突破,用力地表达角色内心,全片高潮在于灵雎在错杀心爱的男人穆顺后,不听从曹操的竭力劝阻,骑着骏马抱着穆顺一同毅然跳下悬崖……那一瞬的决绝与凄美,刘亦菲抱着心爱之人嘶吼痛苦的表情令人印象深刻。只有这一刻他们才是自由的,才能去他们想去的地方。这一段隐藏在“情色权谋”背后的深情,却被不少影迷认为是《铜雀台》在三国题材里最脱颖而出的地方,也让人想到拜伦的那句诗:若我会见到你,事隔经年。我如何和你招呼,以沉默,以眼泪。

  • 推荐栏目:发朋友圈句子其他范文(可搜索)历史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