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古诗大全| 教学资源| 作文| 扒知识| 扒知识繁体 成语| 古诗大全| 教学资源| 作文| 作文楼| 句子| 历史人物| 范文|
W范文网

声色犬“马”中国骑士的生意经

img src="uploadsimages20 4 2240489ad20aa 47b6c.jpg" >

到 00马场裂变

跟马有关的运动,有赛马和马术两种。前者更像田径比赛,是速度和技术的比拼;后者更像是一种艺术,人与动物沟通的学问。

在国内,两种运动都显得有些小众和神秘。因为法律的限制,港台片里寻常人参与博彩的场面在内地不可见;而马术则更加高端,自 900年现代奥运会至今,马术仍然是奥运会上唯一的人和动物合作的项目(包括:障碍赛、三日赛、盛装舞步),即使在欧洲也属于贵族的运动,中国人对此并不擅长。

先天不足,却并没有阻碍马业在中国的发展。北京周边马场,近 5年来的发展轨迹是:从仅有的石景山一家,激增加到 00多家。

民间资本的力量

栾树,黑豹乐队的第二任主唱,从玩票开始,成了马术运动员,拿了比赛名次。

994年,就在中国摇滚的黄金时代,栾树宣布离开黑豹乐队专心开始国内还处在起步阶段的马术运动。“当时比赛不多,级别也很低。但我们都是按专业运动员的标准训练,练得相当苦,一天到晚,好像除了骑马就没别的事,每天要骑8匹马,练习 0个小时左右。”就是这样一个外界难以理解的举动,却在 997年9月给出了完美的答案。

栾树带着他那匹名为“凯旋”的白马,作为一名业余骑手,代表北京队参加了第八届全国运动会马术比赛。最终,他在场地障碍个人赛中赢得第8名,并且帮助北京队夺取了场地障碍团体赛的冠军。后来回忆那次经历,栾树说:“私营俱乐部代表地区去参加全运会,应该说是我们开创的这个模式。从我们开始,地方政府和民间马主开始了合作。”

对于中国体育界来说,那一次比赛,应该算作民间的资本力量第一次跑赢了举国体制。因为马术运动非常特殊,它可能是唯一没有举国体制的运动项目,不仅是栾树,现在很多优秀的运动员也本来就是民间马场的马主、经理或教练。

因为受财力的制约,除了经济比较好的北京、上海等地,只有一些传统游牧民族较多的省份才拥有马术人员,例如新疆、内蒙古和西藏。只要你骑术过硬就有资格参加奥运会和其他大型赛事,如果拿到好成绩,下次大赛时国家会采用征用制,把成绩好的骑手组织起来去参赛。这也是为什么马术运动员多讲究重在参与而非摘金夺银,他们算得上中国运动员中相对自由的一群人。

马场变迁

20世纪八九十年代,马术还是主要作为竞技体育而存在,并没有走向民间。即便是天子脚下的北京,也只有 989年后建立的位于石景山的马场。那里曾是京城最著名和热门的骑马之处。那时还为数不多的骑马人士都会聚集于此,后来一些成名的骑手也是出自于此,比如说前面提到的栾树。石景山马场成立之后不久,在北京郊区的稻香湖也出现了一家马场,老板黑子被称为“北京马圈的名嘴”。

之后的变化是,老山要修建自行车馆,征用了石景山马场的土地,当时在石景山马场工作的马术专业人员只能随着时局的变化,在北京分散开来,成立了五六家新的俱乐部。虽然事情像是无奈之举,但这也算是开创了民间兴办马场的先河。

当年,人们更热衷于激烈刺激的速度赛马,博彩下注也曾经达到相当的规模,毕竟这种方式更能够吸引眼球,并让人为之疯狂,同时也是快速聚集财富的方法。北京马协从20世纪90年代到2008年间曾一连举办了 0届“腾飞杯”速度赛马会。这些往事都随着国家对速度赛马和博彩的控制而渐渐被冲淡记忆当中。而现在,如果想买一注马彩,最近的地方就是中国香港, 997年香港回归时提出的“马照跑”持续至今。

2004年,因为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成功后的连锁反应,大众对所有奥运会项目都充满了热情,其中也包括马术。而之前内地速度赛马的日渐式微,也成为马术得到更多关注的原因之一。这样,原有的五六家马场开始了一场场数量上裂变。已经做过马场经理、马主、教练的人士,在取得一定的经验和资金之后,都纷纷自立门户,成立了新的马术马场。新的马场主往往有着在其他马术俱乐部工作的经历。目前,北京马协成员大概50~60家,而马场总数达到 00家。

增值空间 00家

虽然速度赛马注定已经成为不可复制的过去式,但这反而让商机变得集中且明显,那就是更多地发展马术马场。“马术是一个很综合的产业,它不像有些产业很单一,它的领域很广,兽医、教练、饲养还有繁育,这些都还在发展中。”北京马协秘书长陈彻说。所以,马场的存在也会拉动当地的经济。

官方显然也看到了马场作为民间资本力量在经济层面的作用,用一些外围的帮助给马场们的发展加了助推剂。今年,位于通州的北京唐人马球马术俱乐部照例在9月底举办中国马球公开赛,通州区政府从去年专门规划了一条道路,可以让观众便捷快速地到达场地。这便是唐人得到的最直接的便利,而此前俱乐部周边的道路设施比较简陋,使很多想前往的马球和马术爱好者望而却步。

雕塑家夏洋创办的北京阳光时代马球俱乐部也是受益者之一。每年的北京国际马球公开赛在那里举行,而马场所在地延庆县政府也在早期给修好道路,且在比赛期间主干道的两边悬挂关于比赛的宣传标语。

据业内人士估计,马术行业将会在未来十年达到一个极限,即大约两百家马场。除去现在的 00家,也就是说“在未来的十年内,北京还有 00家马场的投资发展空间,这将是一个非常增值的产业。”这个意思是说,如果现在建立马场,十年后行业发展到极限程度时再转让,那么积累下来的口碑和品牌价值,以及现有的这些马主和顾客资源,将会是一笔巨大的财富。所以,陈彻分析道:“目前这十年,是一个非常适合投资马术俱乐部的时机,之后,门槛和成本会加高。”

缺口中的商机

成功开办一家马场,除了前面已经提到过的“天时、地利”外,“人和”当然也是关键的因素。此外,以马为主要组成部分的产业,还要加一条“马和”。近20年,我国已经具备与马相关产业的构成要素,只不过在骑手、教练、驯马师、医疗等细分环节存在太多不专业和缺失。每天与各种马场打交道的北京马术协会秘书长陈彻,以业内的眼光告诉你,进口马的那些事和可能带来商机的缺口。

运动马的跨国交易

马场马术的运动马和拉车耕地的役用马不同。它们在欧洲经历了几百年分门别类的培育,现在产生了数十个马种,每一种都专为特定的马术运动项目而生,所以,运动能力绝非中国土马可以超越。培育马种往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和金钱成本。

陈彻说,在人们的常识中,培育良马是为了参赛时取得好成绩;而实际情况是,国外马术产业链最核心的内容是繁育,马术赛事反而只是发现和检验好马的手段,比赛成绩也只是马种素质的一个参数而并非最终目的。这也催生了外国良马的高价,据目前的行情来看,能在障碍赛中跳跃 20cm~ 30cm的温血运动马(注:马按照个性与气质划分的种类,指体型适中,脾气温和的马匹,通常用于马术骑乘。),身价达到上百万;能够跳跃 50cm的话,达到800万左右也有可能的。在中国,骑手或俱乐部想要拥有好马,进口马是好的选择。

据北京马协的不完全统计,现在中国每年会买进两三千匹运动马,这看似并不比进口一辆汽车难太多。唯一的问题是,中国现在还是“疫情不明的地区”。陈彻说:“世界卫生组织对动物的饲养有一系列严格的要求,包括血样上交、疫情疫苗汇报以及饲养条件和数量的规定。这样的要求远不是中国可以达到的,因此就被划为‘疫情不明的地区’。”

“但这种困境影响更多的是中国马匹出境,只要和交易的国家签订一些双方都可以满足的关于检疫的条款,购买外国马匹没有问题。”陈彻解释说。“美国和欧洲之所以敢和疫情不明的中国做马匹生意,是因为他们坚信,中国只有向他们进口马匹的份儿,根本不具备出口的实力。”这是欧美马商的傲慢。“疫情不明的地区”另外的影响是阻碍了马术赛事在中国的举行,这意味着国外马匹如果进入中国这个“疫区”,就永远回不了家了。目前中国的解决方法是,如果有国际马术比赛,会在比赛地点划出一块区域,按世界卫生组织的要求建立一个临时袖珍的无疫区,以供外国骑手的坐骑生活。比如今年6月的世界环球马术大赛上海站,就是这样操作的。

马工不是饲养员

“我们所说的马工,并不是饲养员或清洁工,其实他们应该被叫做助理骑师。”陈彻说,想成为一个骑手,从马工做起,是一个相对有效的途径。因为平时的工作除了照顾马的生活,就是骑马。这样可以练习骑术也可以保证马的运动量。而创办一家马场,除去众所周知的教练外,马工是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他们更多的角色像一个学徒,能够得到骑手的悉心指点,以期今后也能够成为专业教练和骑手。国外的大部分骑手也都是这样成长起来的。”陈彻说:“现在活跃在一线的骑手,很多都是马工出身。”新疆队的盛装舞步运动员刘涛,曾经是主力骑手刘丽娜的马工,并以这样的身份跟刘丽娜一起参加比赛。而在今年的全运会上,他自己夺得金牌。

驯马师在中国则完全是一个空白的职业。“中国的骑手和教练会兼任驯马师的职责。但国外成熟的体系,骑术教练只教人,调教马则另由专人负责。”也就是说,骑在马上并不一定在调教马匹,有人可能只是练习自己的骑术,并没有提高马本身的能力。而业内众人皆知的秘密是“不管多好的进口马买入中国,缺乏调教运动水平都会下降。”马也需要通过保持运动状态来保值。20 年来北京鸟巢参赛的马术大师比尔鲍姆,是既做骑手也做驯马师的一个特例。因为他的水平完全胜任骑马的同时为马在做训练。有马主人甘愿支付高昂费用请他驯马,以保证自己的马不贬值。

马的世界也看脸

周振是个“马业二代”。作为北京国发马术俱乐部经理,他因为父亲的影响而入行。周老先生早期从事马匹的驯养和饲草料的提供,并在北京、山东办有马场,后来为国家专业马术队提供服务合作,周振就是在这种家族产业的耳濡目染下对马着迷。2008年他正式开始养马、骑马,国发马场的规模也从十几匹发展到 00多匹。他以一线经营者的角度解密了这些谁都好奇的问题。

Q:马场的经营模式是什么?

A:大多倾向于从事会员制服务业:马主会员(每月交寄养费,把自己的马寄养在俱乐部),认养马主会员(每月交纳饲养费,但没有马的所有权,不参加比赛中马获奖的分红),短期培训会员(交纳会费,安排课时,以娱乐为主只需交纳骑马费)。

Q:影响马匹价格的因素有哪些?

A:血统、年龄、成绩、潜力、外形。有一点很特殊:外形对马的价格的影响很大,有时甚至超过了他的成绩。如果马的身体比例结构漂亮,毛色特殊,比如纯黑纯白或是少见的青色马,喜爱它们的马主往往会出更高的价格。总之有点外貌协会的感觉,是个看脸的世界。

Q:马场的工作人员都有哪些?

A:就国发马场来说,马工约 0位,负责马匹的保健(牵马、遛马)和打理(洗澡、清理),每人负责四五匹。骑手或教练近20位,负责训练马匹和向会员授课,他们也会向马工那样照料自己的马。还有饲养员3位(负责草、料、水)、钉蹄师一位和几个马医。另外管理层也有三到五人。

Q:马术爱好者是否一定要有自己的马?

A:不一定。可以从俱乐部借马。但这和你的水平有关,水平不高没有人会借给你好马。如果你水平高,但马的素质不好也会影响成绩。没有自己的马,相对来说会有一定制约。最终,高水平的骑手都很想有自己的高素质的马。

Q:参与马术运动需要满足什么样的条件?

A:马术参与不分年龄,对体质要求也不高。体质差的话反而会因为从事马术运动而得到保健。它的运动强度不大。你是半路出家还会从小锻炼对成绩的影响是不大的,主要看你投入多少精力。国内外有很多例子,四五十岁才接触马术的人也能取得世界级的成绩。马术赛事没有任何门槛儿,唯一的要求就是你的水平。

Q:马主一定要每天骑马吗?工作太忙怎么办?

A:每天骑对人和马都是一种锻炼和提高,肌肉记忆和思维会有更好的链接。一周三四次也可以,至少一周一次。马主们并不存在把工作赶紧忙完再赶着来骑马的情况,他们都会合理控制和分配时间,这也是马术文化给人带来的生活节奏的平衡。真正的马的主人都是这样,喜欢马,爱这项运动,每天乐此不疲,这才叫马主。不是有钱买了马就可以称马主。

中外马场比较

吴帅是常驻南美工作人员,他的另一个身份是马术俱乐部Carrasco Polo Club的学员。Carrasco Polo Club由乌拉圭全国马术冠军Jorge Rossi开办的俱乐部。他也以自己的判断比较了目前中外马场的差异。

马场专业度

中国的大量俱乐部马工多为有丰富照料蒙古马、新疆马经验的人,而专业马术俱乐部从国外引进的纯种赛马他们并无照料经验。血统不同会导致饲料、温度、清洁要求等一系列的变化,并不是“照顾过马的人就能干好的事情”。在国内经常听说过“不要从马后面走,容易被马踢”的注意事项,吴帅在外国并没有遇到。在CarrascoPoloClub中,学员们第一堂课便会被要求从马后面走,甚至从马肚子下钻来钻去。原因是,这些赛马被送到俱乐部前已经接受了多年的专业训练,已经和一般拉货、载客的驮马性格大不一样。

马文化差异

在中国,马术俱乐部中单次骑马计费的价格平均一鞍时在 00元~200元之间(一鞍时:马术专业用语为45分钟)。这个价钱其实并不比绘画、钢琴或健身课程高。但马术仍然不能普及,主要原因是马术文化还没有完全深入人心。

德国一次马术课程的价格为十欧元(约合人民币80元),这个数字意味着马术更像一项名副其实的大众运动。但参与人数众多,绝非价格低廉,而是因为在德国马术文化是一种纯粹的大众文化,在许多家庭有自己农场或庄园的德国,养几匹马,骑一骑,邻里之间比一比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马工到骑手的晋级

作为贵族运动代表的马术,一直与平民化有着距离。欧洲的很多王子公主,都拥有精湛的骑术;人们熟知的奥运骑手华天,也是红三代和英国海军上将的后裔。但北京国发马术俱乐部的女骑手叶修,是一个不信邪的人。大学毕业后,她原本在一家国企有份稳定的工作,但为了成为一名骑手,她主动辞职,开始了从马工到骑手的晋级之路。

无知者无畏

2009年,叶修在武汉念完大学,进入国企武汉钢铁厂工作。按常理,这份稳定的工作适合一个女孩子,而她的未来也是可预知的。但是,叶修苦恼于这里找不到自己想要的生活,做过的工作,都没有超过四个月。

有一天,她无意中翻看一本杂志,里面介绍一位新疆赛马骑手的文章,让她大开眼界。叶修第一次知道,原来骑马还可以作为一种职业。她慢慢将这个信息咀嚼,突然觉得这便是渴望的人生,充满挑战和不可预见性。“我之前并没有接触过马术,但当时就是觉得心房都被敲开了,仿佛等了这么长时间就是为了等待醍醐灌顶的一刻。”

于是,叶修再一次辞职,她像着了魔一样在网上疯狂地搜索有关马的信息,家人和朋友根本不能阻止她。出乎意料的是,她在马盟网站上发的简单求职帖,竟然接到了很多回复。“五年前,马术俱乐部非常少,马场也非常缺人。”叶修分析可能是这样的原因让她有了机会。

这些回复稍稍安抚了叶修焦急而忐忑的心。她的首选是留在武汉。当时,武汉东方马场跟她取得了联系,但是正逢东方马场在大量购进马匹,新人招聘之事被一拖再拖。心急如焚的叶修决定不再等待,而是准备抓住另一个机会,朋友介绍的一家北京马场。“我当时就是一刻也不能等,工资待遇、工作环境什么都没谈就直接坐飞机到了北京。也不担心被骗,也不想以后会怎样。还记得特清楚当时的特价机票是344元。”叶修笑道。

到北京后,焦急和期待的叶修每到一个马场都觉得非常满意,出现了选择困难,同行的朋友帮她决定了最后的东家。于是,叶修从一个娇生惯养的大学生变成了刷马、拉粪的马工。“前三个月真是苦不堪言”,叶修说:“辛苦工作的同时又要学骑马,作为马工,要多干活儿,教练才会教你。而且这也看人家的心情。更多的时候靠自己的琢磨。”然而这种别人看来不可理喻的生活却给叶修带来了一种如愿以偿的平静,从此她一干就是5年。

马痴和小伙伴

正在马房给自己的爱驹洗澡的叶修,面孔中还透着些稚嫩,但一身骑装马靴和干净利落的短发,增加了她的英气。采访并没有给她的骑手生活带来什么影响,任何问题都没有让她停下手中的活,她一边给马擦洗一边说话:“别看马好像身强力壮,其实很需要人的呵护。我们也得时时刻刻注意不要让它们有什么伤病。天气冷的时候,给马洗澡就不要洗后背,或者需要盖上毯子,有条件的话,可以用烤灯烤干。”

叶修说:“我的马名叫西木,因为它是一匹栗色马,所以就拆了这个栗字。它的年龄比较大了, 7岁,性情温柔,经验也很丰富。”她的表情甜蜜而痴迷,像在介绍一位小伙伴。叶修每天的生活几乎都和西木及其它马儿在一起。每天早上六点,西木开始吃第一顿饭,虽然有饲养员负责,但叶修坚持亲自喂它。常规的一天三次的马房清理之外,为了不让马粪久积产生氨气影响马儿的健康,叶修在晚上九点会补充清理一次。

此外,叶修还负责两三匹马的运动保健工作。“大部分马只会在马房里排尿,所以在室外活动一段时间就要让它们回马房待一会儿,上个厕所。它们又不会说话,要是憋坏了怎么办?”这是叶修总结的事无巨细马匹小贴士。

虽然与西木朝夕相处的时间还不算长,但叶修和西木的缘分早在五年前开始了。入行不久的叶修,对西木这样的高头温血马羡慕不已,但因为经验尚浅,觉得这样的马离自己很遥远。而今年,西木机缘巧合来到国发马场,她便能够有缘亲自照料它。叶修的身上,看不出一个85后的浮躁,“跟马在一起总有一种宁静感,就好像找到了心的归宿一样。时间越长,越觉得离不开它们,也不想离开它们。在没有接触马之前,我其实是个内心迷惑的人。”

驶向成功的爱驹

在西木之前,另外一匹马对叶修的影响很大,它的名字叫“D4”。“第一次看到D4的时候,它脏兮兮的,腿上还有伤,连轻快步都跑不清楚,我心里对马场还有点腹诽。”但是叶修没有放弃D4,反而亲自喂它,耐心了解它的小脾气小习惯。在照顾D4一年多的时间里,叶修凡事亲力亲为,唯一一次外出把D4拜托给别人照料,却出了问题。她接到经理周振的电话:“D4好像吃料吃多了。”

这简直是个晴天霹雳。因为马吃东西有时候会把自己撑到肠结为止,是马最致命的病症之一。“那时候我已经喝了很多酒,站都站不住。但是打车回到马场。冲进马房给D4套上笼头就牵出去遛,帮它消化。大冬天的夜里,我一边踉踉跄跄牵着马,一边发誓再也不喝酒,再也不把D4给别人照料!”叶修回忆道。

20 0年,云南大理的80cm全程障碍赛。叶修和D4一个新手一个“伤员”就这么迎来了人生中第一次参赛。“我担心D4的伤情,但它自己特别兴奋。备马时,它的鼻孔频频往外喷气。我骑在马上就像在一朵波浪上一样,感觉缰绳稍一松,整个马就要往前冲去了。”试跳第一道障碍时,因为过于紧张,落地时,叶修整个人像从高处扑摔到马脖子。这个情况,说明之前的重心和节奏没有掌握好,但是D4在障碍前面没有丝毫要拒跳、急停或是闪避的意思,无需叶修暗示,自己就跳过了障碍,俨然一部“自动挡”的四驱跑车。

“它的肢体动作传达给我的,只有深深的鼓励,越过障碍腾跃在空中的时候我听不见观众的声音,只能听见马的呼吸和心跳,好像在说:‘没问题,我会带着你飞过去,相信我’。”

后来的比赛意料之外的顺利。在第五天结束了全程跳跃之后,叶修正式得到了同行的认可。后来在烟台的嘉年华比赛中,D4对 0cm表示毫无压力。他们的首次 0cm比赛就拿到了第五名。

在相处过程中,叶修经历了D4对她陌生到信任,再到依恋的转变过程。D4是匹种公马,脾气不好。然而叶修牵着它时,从来都显得温顺可人。后来因为各种原因,叶修离开了D4,在烟台、云南和北京的多家马术俱乐部工作,最后为了自己的骑手梦,又回到了国发马场。现在,西木就是她的最佳搭配,也陪伴她一起走向更好的未来。

骑手的一天

马场的骑手日常生活中也要兼做大量马工的工作,很多骑手在入行初期都要从马工做起。

喂马:马场有专业饲养员喂草。而喂料最好一天三四顿,少吃多餐。一般来说是早上6点, 点半,晚上6点各一次。

骑马和遛马:帮两匹马和一匹矮马运动,保持马的骑乘感和运动量。

清理马厩:清理四个马房,早上6点、中午 点半、下午2点和6点,有时候晚上9点半再清理一次,防止马粪久积产生氨气。

洗澡:冬天要用温水给马洗澡,马背部分最好不要洗或者洗后用烤灯烤干,避免感冒。四肢全年洗都可以用凉水。同时要清洗汗垫。

上课:平均一天四小时课,但实际上周末课时很多,平时较少。

检查:运动后检查马的身体和步态。如果涨筋要打绑腿,关节发热要冲凉降温。

薪水:2009年7月2日,叶修的工资800元。而现在的骑师一个月底薪加课时费在5000~ 0000元。

我的诊费2000元起

马医赵建强的办公室,在北京天星调良国际马术俱乐部里的一个小平房内,药品和超大针头堆满了整个屋子,屋子紧挨马房,是离马最近的地方,这能让他随时了解到马匹的健康情况。

除了在天星驻场外,赵建强还需要出诊为其他地方的马匹看病。赵建强的出诊费2000元起,请他看病的马主,拥有的都是几十万的进口温血马。听起来不菲的价格,但赵建强却摇头,在中国做一名马医远不如开一间宠物医院给猫狗冶病活得轻松。若不是近些年马业兴旺,进口温血马数量直线上升,或许这名马界名医也已经改行了。

用车灯照明做手术

992年,中国的马业曾经有过一个小高峰。那时速度赛马还被允许的,北京在很短的时间里迅速积累了一大批纯血马。一些有经验的老兽医还都健在,他们在之前的生活中和马匹接触比较多,有的甚至还有给马针灸保健的绝活,此外也有一些外籍马医留在北京。赵建强就是在那段时间开始马医生涯的,在经历了马匹从配种、繁育、出生、调教到上赛道的全过程的多种工作后,正式出师。

速度赛马消失后,马一下子少了很多。从业者们也纷纷改行。“我也差一点,现在宠物医生多红啊,月薪过万都不是难事。在马场又吃苦又挣不了钱。”而赵大夫坚持下来的原因很简单,那就是马术开始受到关注,马场数量增多,有兴趣的人开始进口一些温血马,正是这些温血马的到来提高了马医的待遇。

0年前,北京可能只有 0匹温血马,而现在每年都要进口上千匹。这些马身价不菲,光检疫和飞机空运马匹的费用都要十几万元,再加上马匹本身的价值,仅仅是进口一匹马,就要几十万甚至上百万。马主既然能够负担这样的马,自然也愿意为它的健康买单。因为进口运动马的专用药非常昂贵,而且数量很少,如果马本身的身价只有一万块,马主可能会选择直接放弃治疗,不会愿意为它另外花费动辄几千块的医药费。

“可是目前的问题是,温血马大量进来了,可药品和医生根本没有跟上。有时候缺少对症的药和其他医疗条件,也让人非常头疼。”赵大夫这二十几年的经历,传奇的事迹颇多,印象最深则是临时用车灯当做手术灯就地为马开刀。

“我们有时候给马动手术,因为没有条件,五六个大夫就直接把马麻醉在外面草坪上,下雨的话,就一边打着伞一边做手术,没有无影灯就把一辆车开过来用车灯。”见过赵建强做手术的外国同行对此都表示不可思议。在国外,运动马有专门的医院,手术时无菌处理,马是被呼吸麻醉的。赵建强说:“那又有什么办法呢?不都是为了救马的命吗?其实最后我们往往都能成功。这也算我们的一个厉害之处吧。”

这种无奈常常伴随着赵大夫和他的同行们。

2007年,北京曾经遭受过一次马流感,很多马患了流感之后高热咳嗽,甚至死亡。大家明明知道提前注射流感疫苗就可以避免,但是因为国内并没有这种药物,所以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疫病流行。于是赵大夫只能奋力医治这些马匹,好在用于马匹的感冒药国内还是可以生产的,赵大夫和同行们就一匹匹的治疗,硬是在两三个月之后控制住了疫情。

不过,中国现在至少出现了乐观的前景。北京西坞马术俱乐部正在筹建北京第一家运动马专业医院,预计明年可以建成。赵建强也在积极与他们进行合作,“这样一来,很多有病的马会集中在那里,也正是实习医生和从业大夫积累经验的好去处。”

“马和刘翔可不一样”

中国马医紧缺的现状,最赤裸裸的就是不能达到每个马场都配备专业马医。所以曾经有人说:拥有进口温血马的马场有时会举行巡诊,即几家马场合请一位高级的马医来给所有的马匹做检查。而赵建强的回答却是:“没有巡诊,一般都是急诊。”

马的消化系统很脆弱,天气、饲料、运动量不合适都能引发疾病,而且“病来如山倒”,“有时候前一分钟还在正常进食或工作,后一分钟就肚子疼得站不起来。”所以,这种时候赵大夫的电话就像是人类的 20,不管春夏秋冬、白天黑夜,他会以最快地速度赶去医治,有时甚至需要“打飞的”。“虽然通过打针、输液、治疗痉挛等手段救回来的马匹不少,也有因为马儿没有坚持住,医生还没赶到就死了的情况。”生死有命,于人于马皆是如此。

赵建强不忌讳说出他的出诊费2000元,这属于最普通的打针或诊治,如果是疑难杂症或是需要手术,则远不止这个数字。如果需要去外地,附加的机票酒店也要另付。他算了一笔账:马的麻醉剂,最普通的一支约500元;其他药品各有不同,但绝大部分的药都只有进口产品,由于药品的监管严格,进口过程需要增加大量成本,且数量很少;遇到需要手术的情况,一人无法独立完成,赵大夫还需要组建医疗团队。如此算下来,实际获利并非所想的那么多。国外马医月薪约合四五十万人民币。“国内的马医比不了,无论是水平还是薪酬。”

巡诊,则是另一种情形。买卖马匹的时候会有专业的外籍医生做体检,以保证买家放心,检查费用由买卖双方协商决定。如果是进口的马匹,有的外国卖家会定期派专家来回访巡诊,算是马的“售后服务”,除了维护马的健康,也是为了寻求继续交易的机会。

这种外籍专家的巡诊虽然难得,有时候却没有太大的意义。因为在他巡诊的很短的时间里,可能并没有马匹生病,普通的例行检查并不能防止马的突发生病,但是遇到急性病发,外国医生则“远水解不了近渴”。

运动伤则是马匹更常见的伤病。然而,这可能也是更残酷的伤病。筋腱受损和骨折,虽然不会像突发情况那样致命,但如果发生比较严重的骨折,它的结局则是安乐死。医过太多马的赵大夫,在说出“安乐死”三个字时并没有什么异常,可听得人全都目瞪口呆。

“不是说马和人很像,比如刘翔,受伤恢复后也可以重返赛场。为什么马匹骨折就要失去生命?”赵大夫无奈地说,“马和刘翔可不一样。你无法对它们说某条腿不能着地,吃饭要忌口。马的体型大,做不到三条腿支撑身体,受伤的腿就会反复受伤,此后它可能终身生活在痛苦之中。”所以,一般国际马医是有就地施行安乐死的权利的,这也是出于人道主义的一种考虑。目前,国内一些马主因为不舍得让马儿死掉,有时非要“死马当活马医”,这反而让残疾的马非常痛苦。

成为马医的条件

在中国,马医是属于兽医的一个专业。而在培训体系相当完善的欧洲国家,马医是作为区别于其他动物医生而独立出来的学科。不过,乐观的是北京、内蒙古、青岛等地的高校开始成立有关运动马医疗的专业。现在,在赵医生看来,如果想成为一名马医至少要有以下几个条件。

要爱马

有些大学生缺少一种吃苦精神,认为高端马医就应该有高端的样子,穿着白大褂在实验室里研究或是实地动手术就好。但是实际上,即使是马医培训也是从马工开始做起。西方人认为,没有与马朝夕相处的熟悉程度和感情深度,学业成绩再好也是做不了马医的。而不是发自内心的热爱马、尊重马,而是为了高薪才想成为马医,也可能会事与愿违。

不怕累

在谈到国外对马医专业有些“技术保密”的倾向,赵大夫是从另一个方向理解的,“国外大学高级马医专业不收中国学生不一定是为了保护他们的技术,很可能是因为中国学生没有达到人家的入学资格。那种没有在马房照顾过马匹的吃喝拉撒的人很难被马医专业录取。而中国学生缺少的就是这种实践经验和吃苦耐劳的精神。西方马医行业选择成员是非常慎重的。

外语好

赵医生认为,不论是马术文化还是马术技术,中国都和欧洲差了一百年。“所以说,在吃苦之外,你还要有点学历,因为很多教材和药品说明都是英语或是德语的,你的外语要过硬,起码要看得懂说明书。”

如何投资一块马场

场地租用

马场投资比较大的比重。具体费用因地理位置、区县政策、用地性质和项目本身的不同有差异。和当地政府去合作的项目,用地费用可能就会有一些比较大的倾斜和优惠,如果是纯私人用地或商业用地相对较贵。标准场地的面积是60m×90m,训练热身场50m×60m,小型场地20m×30m即可。

马匹种类

进口温血马价位由几十万到百万不等。退役纯血马和国产马十万到几十万不等。大中型马术俱乐部或马场约有上百匹马,小型的有十几匹马也就可以运营了。一般年轻的马是指两三岁一直到六七岁。如果精心照料,马匹一般可以服务十年以上。马的日常开销(食物和照料)3000~8000元月。

教练马工

大中型马场的骑师或是教练约20位,马工有十多位。十几匹马的初级马场有两三位马工就足够了。教练薪水由基本工资和课时费组成,3000元. 0000元不等。

国际流行的马术教练认证体系有三个:英国的BHF的体系、德国的马术的教学体系、法国的GALP体系。中国马术教练的培养和认证几乎就是空白。不过,今年北京马术协会将开始启用教练认证,马上会有第一批持证上岗的马术教练了。

场地用沙

马术场地用沙讲究厚度、软硬度和平整度。高质量的马场用沙由沙子、进口的纤维和添加物三种组成,专为马术障碍比赛设计。高级进口沙地原料,加上铺设沙土的人工费用,2000平方米需要50万~60万人民币。如果用中等质量的沙子,2000平方米则需要 0万~20万人民币。保养好的沙地可以维持三五年。平时需要一定的护理。做室外场地的地基和排水系统需要另付费用。

马场收入

.会员的学费和课时费:课时费每节课(45.60分钟)200元以下。

2.马主的寄养费用:把自己买的马寄养在马场,4000元.6000元月。(不包括驯马费)

3.会员的认养费用:自己虽然不拥有马匹,但指定一匹马只能由自己骑乘,就像是包月服务

  • 推荐栏目:发朋友圈句子其他范文(可搜索)历史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