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古诗大全| 教学资源| 作文| 扒知识| 扒知识繁体

當前位置:首页 > 健康養生

女人小腹疼痛是什麼原因

Q1:做愛之後女人肚子痛是什麼原因

1、是不是在經期前後 呢?如果是那就是正常的
2、很久沒有在一起,偶爾一次由於動作大也會出現這各情況
3、如果沒有以上情況那就要注意可能有婦科病了

Q2:女人小腹疼一般是什麼原因?

你好,引起女性小腹疼痛的原因是非常多的。比如說陰道炎,盆腔炎,附件炎,盆腔積液,宮頸炎。子宮肌瘤,卵巢囊腫,闌尾炎,胃腸消化不良等都會引起女性小腹疼痛的現象。建議你如果長期有小腹疼痛的現象,可以到醫院做一下彩超的檢查,看一下是哪種原因引起的,再對症的進行治療。

Q3:女人經常肚子痛是什麼原因

您小腹痛的情況,考慮婦科的附件炎和盆腔炎等情況,嚴重的可能是肌瘤,囊腫。建議您近期做個系統的婦科檢查,看看具體是哪種婦科疾病

Q4:女人月經期肚子疼的原因是什麼?

痛經有哪些症狀
痛經是婦科常見病和多發病,病因多,病機復雜,反復性大,治療棘手,尤其是末婚女青年及月經初期少女更為普遍。
痛經的症狀主要表現為婦女經期或行經前後,周期性發生下腹部脹痛、冷痛、灼痛、刺痛、隱痛、墜痛、絞痛、痙攣性疼痛、撕裂性疼痛,疼痛延至骶腰背部,甚至涉及大腿及足部,常伴有 全身症狀:乳房脹痛、肛門墜失眠、頭痛頭暈、惡心嘔吐、胃痛腹瀉、倦怠乏力、面色蒼白、四肢冰涼、冷汗淋漓、虛脫昏厥等症狀。其發病之高、范圍之廣、周期之近、痛苦之大,嚴重影響了廣大婦女的工作和學習,降低了生活的質量。
痛經的病因
(一)原發性痛經 病因目前尚未完全明了。初潮不久後後即出現痛經,有時與精神因素密切相關。也可能由於子宮肌肉痙攣性收縮,導致子宮缺血而引起痛經。多見於子宮發育不良、宮頸口或子宮頸管狹窄、子宮過度屈曲,使經血流出不暢,造成經血瀦留,從而刺激子宮收縮引起痛經。有的在月經期,內膜呈片狀脫落,排出前子宮強烈收縮引起痛經。原發性痛經多能在生育後緩解。
原發性痛經的病理機制與子宮內膜的前列腺素有關。已測知子宮內膜中前列腺素含量最高,痛經患者子宮內膜及血中前列腺素含量高於正常婦女。前列腺素PGE2有抑制子宮收縮作用,PGE2a可刺激子宮肌肉收縮,使子宮張力升高。當PGE2下降或PGE2a增高時,痛經加劇。同一婦女在不同月經周期中前列腺素含量也不同,但其含量與疼痛有一定關系。
(二)繼發性痛經 多見於生育後及中年婦女,因盆腔炎症、腫瘤或子宮內膜異位症引起。內膜異位症系子宮內膜組織生長於子宮腔以外,如子宮肌層、卵巢或盆腔內其它部位,同樣有周期性改變及出血,月經期間因血不能外流而引起疼痛,並因與周圍鄰近組織器官粘連,而使痛經逐漸加重,內診可發現子宮增大較硬,活動較差,或在子宮直腸陷窩內捫及硬的不規則結節或包塊,觸痛明顯。
痛經外治有妙法
婦女痛經,亦稱經行腹痛。本病多為肝郁不舒,或寒凝經脈,氣血不暢所致。中醫治療多采用活血化瘀、溫經止痛法。運用外治法則更簡便、更安全,效果良好。下面介紹幾則中藥外治方,供選用。
取嚏療法 皂莢30g、冰片10g,共研極細末,取少許置於掌中,吸入少許,頃刻噴嚏頻作,繼而微汗痛減。
每日可行2~3次。
白藥填臍法 取雲南白藥適量加高粱酒調成稀糊狀,填於肚臍處,外用膠布固定,還可用熱水袋熱熨肚臍處,每日2~3次,每次10~15分鍾;藥糊每日換1次,連用2~5日。
外敷療法 藥用川烏、草烏各5g共研細末,再用蔥汁、蜂蜜調勻,外敷少腹部疼痛處,每敷2~3小時,每日1次。
藥酊摩擦法 取雲南白藥酊適量,塗於臍下關元穴、氣海穴部位,用手摩擦,當有發熱感並傳至腹內時,疼痛即止。
貼穴療法 1.取關元穴、三陰交穴,用半張傷濕止痛膏分別貼於以上二穴,並用拇、食指按壓,每天3~5次,藥膏3~5天更換1次。2.急性子或王不留行子,用傷濕止痛膏粘貼於三陰交穴、中沖穴。
芥糊敷足法 藥用白芥子12g,研為細末,加面粉適量,公尺醋調成稀糊狀,外敷足心涌泉穴,包扎固定,每日換1次,還可配合外敷關元、氣海穴。
中藥足浴法 藥用益母草、香附、乳香、沒藥、夏枯草各20g,水煎2000ml足浴,每次15~20分鍾,每日1次,連續3~5天。
治療痛經的單方有哪些?
1、紫丹參為末備用。每服9 g,每日1~2次,陳酒燉熱送服。寒痛加紅糖拌服;熱痛加地骨皮飲送服。活血調經、清熱涼血,用於血瘀性痛經。
2、益母草30 g,焙干存性為末備用。每次9 g,酒煎服,可連用2~3次。活血調經、散瘀,用於血瘀性痛經。
3、大當歸1支,切片。濃煎服,或加水、酒各半煎服,每日1劑。補血、活血、調經,用於血虛性痛經。
4炒艾葉9 g,加紅糖用開水煎煮數沸後溫服,或用黃酒煎服。溫經散寒止痛,用於寒濕凝滯性痛經。
痛經食療方
玄胡益母草煮雞蛋:玄胡20克,益母草50克,雞蛋2個。將以上3味加水同煮,待雞蛋熟後去殼,再放回鍋中煮20分鍾左右即可飲湯,吃雞蛋。具有通經、止痛經、補血、悅色、潤膚美容功效。?
烏豆蛋酒湯:烏豆(黑豆)60克,雞蛋2個,黃酒或公尺酒100毫升。
將烏豆與雞蛋加水同煮即可。具有調中、下氣、止痛功能。適用於婦女氣血虛弱型痛經,並有和血潤膚功效。?
姜艾薏苡仁粥:干姜、艾葉各10克,薏苡仁30克。將前兩味水煎取汁,將薏苡仁煮粥至八成熟,入藥汁同煮至熟。具有溫經、化瘀、散寒、除濕及潤膚功效。適用於寒濕凝滯型痛經。?
益母草香附湯:益母草、香附各100克,雞肉250克,蔥白5根。將蔥白拍爛,與雞肉、益母草、香附加水同煎。飲湯,食雞肉。適用於痛經,並能光艷皮膚。?
山楂桂枝紅糖湯:山楂肉15克,桂枝5克,紅糖30~50克。將山楂肉、桂枝裝入瓦煲內,加清水2碗,用文火煎剩1碗時,加入紅糖,調勻,煮沸即可。具有溫經通脈,化瘀止痛功效。適用於婦女寒性痛經症及面色無華者。?
姜棗紅糖水:干姜、大棗、紅糖各30克。將前兩味洗淨,干姜切片,大棗去核,加紅糖煎。喝湯,吃大棗。具有溫經散寒功效。適用於寒性痛經及黃褐斑。?
姜棗花椒湯:生姜25克,大棗30克,花椒100克。將生姜去皮洗淨切片,大棗洗淨去核,與花椒一起裝入瓦煲中,加水1碗半,用文火煎剩大半碗,去渣留湯。飲用,每日一劑。具有溫中止痛功效。適用於寒性痛經,並有光潔皮膚作用。?
韭汁紅糖飲:鮮韭菜300克,紅糖100克。將鮮韭菜洗淨,瀝干水分,切碎後搗爛取汁備用。紅糖放鋁鍋內,加清水少許煮沸,至糖溶後兌入韭汁內即可飲用。具有溫經、補氣功效。適用於氣血兩虛型痛經,並可使皮膚紅潤光潔。?
山楂酒:山楂干300克,低度高粱酒500毫升。將山楂干洗淨,去核,切碎,裝入帶塞的大瓶中,加入高粱酒,塞緊瓶口,浸泡7~10日後飲用。每次15毫升。浸泡期間每日搖盪1~2次。有健脾、通經功效。適用於婦女痛經症,並可促進身材和皮膚健美。?
山楂葵子紅糖湯:山楂、葵花子仁各50克,紅糖100克。以上用料一齊放入鍋中加水適量同煎或燉,去渣取湯。具有補中益氣,健脾益胃,和血悅色功效。適用於氣血兩虛型痛經症。此湯宜在月經來潮前3~5日飲用,止痛、美容效果更佳。?
月季花茶:夏秋季節摘月季花花朵,以紫紅色半開放花蕾、不散瓣、氣味清香者為佳品。將其泡之代茶,每日飲用。具有行氣、活血、潤膚功效。適用於月經不調,痛經等症。?
紅花酒:紅花200克,低度酒1000毫升,紅糖適量。紅花洗淨,晾干表面水分,與紅糖同裝入潔淨的紗布袋內,封好袋口,放入酒壇中,加蓋密封,浸泡7日即可飲用。用法:每日1~2次,每次飲服20~30毫升。具有養血養膚,活血通經功能。適用於婦女血虛、血瘀、痛經等症。

猜你喜歡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