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古诗大全| 教学资源| 作文| 扒知识| 扒知识繁体

乡镇决战脱贫攻坚推进产业革命典型事迹

发布日期:2021-01-24 21:53:56

温馨提示:文章最低端有word版免费下载链接乡镇决战脱贫攻坚推进产业革命典型事迹

以下是网友发布的《乡镇决战脱贫攻坚推进产业革命典型事迹》,所属材料范文类文章,欢迎阅读参考!

茶树9300亩,核桃6000多亩,花椒5300亩,年种植烤烟6000多亩,天麻4万多亩,肉牛存栏5300多头,出栏生猪8800多头,这组数据看似简单,却包含了德江县沙溪乡5年决战脱贫攻坚、全面小康的艰辛与坚实,成为全乡1.27万人实现美好生活向往的坚强支撑。

沙溪乡,北距德江县城20公里,国土面积122平方公里,平均海拔1087米,最高海拔1534米,被誉为德江的“脊梁”,全乡有耕地3.9万亩,林地10.8万亩,森林覆盖率达70%,是黔东北地区避暑胜地。

近几年来,沙溪乡紧紧围绕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确立“生态立乡,产业富乡,旅游兴乡”的发展道路,深入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充分发挥脱贫攻坚和绿色产业的政策优势,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大力推进各大产业抓细抓实,初见成效,实现了全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9800元以上,成为深受群众赞誉的“沙溪速度”。

解决难题的政府服务。

"我们的官林玫瑰网上卖得很火,订票量超过了六百万张,够我们忙一年了。"进入德江县沙溪乡官林贡茶业有限公司,负责人邓平兴致勃勃地向记者介绍了这一情况。

官林贡茶公司创立的官林玫瑰红茶,获得国家有关部门的质量认证,连续两年在国内市场走俏,网络订单不断,供不应求。

「如果没有沙溪乡政府的担保,不知道今天会是怎样的景象」,成功创业的邓平在喜气洋洋的同时,也时刻牢记乡政府的好。

本来,在2016年春,邓平和他的公司遇到了资金断链的难题,虽然与县供销社谈好了100万元的资金借贷事宜,但因找不到担保部门而一直搁浅。

「我们对乡党委政府寄予了最后一丝希望,其实我们当时并没有抱太大希望,只是试试看,」邓平说。但是乡党委政府开了一个半小时的会来研究,做出的保释决定,让我们绝望地跳了起来。”

乡党委书记王雄远回忆说:“我们最后决定为贡茶公司担保,不是因为我们胆大包天,而是从产业发展的'八要素'上看,看不出贡茶公司有什么潜力,就是缺乏资金这一环节。

云中的茶青青的,青青的。

做好政务公开工作。近几年来,沙溪乡的产业发展正是以勇于担当的精神为企业解决发展难题。沙溪乡农业服务中心的樊兴无是县领导带头发展茶业的干部,他和群众一起经营了多年180亩成林茶园,因资金断档而面临亏损。

搞好冬种管理,到了春天就能见成效,同时又能带动二三十个人就业。在与信用社干部实地走访后,王雄远再次协调贷款10万元,让面临断气的茶园得以重生。

目前,樊兴无与群众组成的沙溪金山茶农专业合作社茶园基地发展壮大630亩。初春时节,山茶萌芽,青山变成了金山。

除敢于破解难题外,沙溪乡还不断创新产业发展奖补方式,确保奖补资金专款专用。2018年春,沙溪乡根据各茶叶专业合作社急需茶苗扩大产业规模的实际情况,统一采购优质茶苗,按需分配给各茶叶专业合作社。

值得注意的是,当地党委政府规定,茶园成活率在80%以上的合作社无需缴纳苗圃费,苗圃费由产业奖励基金支付。但是,如成活率低于80%,则由合作社自行承担采购费用。

类似地,2018年冬季,沙溪乡利用产业奖补资金成立了产业保育服务队,对全乡即将投产的茶业进行统一保育,实现了群众得收益,产业得管理,企业得支持。沙溪云雾山茶业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田维齐对此评价说:“这种方式让茶业的奖补资金真正落到了实处。

有保障的基层服务。

沙溪乡舒家村猕猴桃产业基地,550多亩的葡萄树正在架上萌芽,架上工人松土、除草、施肥,用春天的劳作孕育着秋收。

沙溪乡舒家村加强猕猴桃产业基地建设。

「我建这个基地,村两委干部下了很大力气,要不是他们鼎力支持,绝对不会有今天的局面」,基地主任任廷学如实告诉。2016年春,任廷学以雁归人的身份从贵阳回国创业发展猕猴桃产业,村两委一直给予大力支持。

任廷学明白,发展现代农业,必须有相对集中的土地,采取自愿有偿的方式,让群众把土地使用权流转出去,没有村两委的基层组织支持,这是完全不可能的。

任廷学回忆说:“第一年210亩,流转了整整3个月,村支两委和驻村干部做群众思想工作,每天都搞到深夜一两点。当时,有些人好说歹说,就是不愿意。

七十岁的朱应婵干了一辈子农活,说到土地流转她家六亩地无论如何都不愿,任廷学和村干部几次登门与她商谈,连门都不肯进。

最终,看在她们跑得特勤的份上,给了她们一个机会,通过算收入对比帐的方式,试租了两年,结果她一年的工钱都在12,000元以上,比她自己种的还便宜。

伴随着乡村产业的发展,劳动力日益成为“香饽饽”。去年,沙溪乡出现了农忙时节各行争“抢人”的局面。烟苗移栽要人,春茶下树要人,辣椒苗移栽要人,任廷学的猕猴桃产业园也要人,出现了乱涨价的“用工荒”。

针对这一情况,村支两委在家中召开会议协商劳资,与任廷学达成了优先雇用协议,目前村里有12户农民与任廷学建立了优先雇用关系,保证了劳资的安全。

沙溪乡的空山村作为全市最大的深度贫困村,产业发展几经探索都未取得预期效果,群众按期脱贫一度陷入困境。驻村第一书记王明标同村两委一起,把引进人才、发展产业放在了第一位。

"脱贫不抓产业,就是空架子假把式,产业发展要靠有技术、有资金的能人来带动",具有长期丰富农村工作经验的王明标这样说。

经过几番辗转,他们从湖北引进能人张国民来该村发展优质核桃1035亩,花椒950亩,实现了空山产业不再空,留守妇女老人有就业增收机会。

这几天,沙溪乡覃坝村干部来来回回,心里却乐呵。几个长期在国外工作的人受到疫情的影响,决定留在家中发展烤烟生产。但是烤烟不是一种想做就做的行业,必须先签订指标合同。

因此,干部们立即与烤烟生产部联系,争取生产指标,流转土地,联系配套物资,购置农机具等,驻村干部一手抓防病,一手抓烤烟生产,把村里的烤烟种植面积提高到2000亩。

"工业发展不易,要想成功发展更离不开村级基层组织的跟进服务,这是发展工业的重要保证。"在采访中,乡党委副书记吴聪智很有心得的记者说道。

有能力的服务帮助增加收入。

在沙溪方覃坝村下寨组,“我种了200亩烤烟,虽然辛苦,却解决了十几个六、七十岁的老人长期吃不饱穿不暖的问题,这是我的骄傲,也是我对全村脱贫攻坚的贡献。”

干部们都认为郭泽明有点“倔强”,但多年来他一直是村里的烟农大户,每年为村里解决15名留守老人的就业问题,除了一天三餐外,还要付大约20万元的劳务报酬。

起初发展只是为了自己好,但真正发展成功后才知道自己有卸不下的社会责任。多年来,记者采访能人已成为一种普遍的规律。

「他们都是看著我们长大的老人,住在一个地方,要是我不种烤烟,他们怎么活,拿到钱来挣呢?」郭泽明的话里带著一份淡定的社会责任。

舒家村的任廷学算了一笔账,去年猕猴桃产业园生产管理村村民的劳务工资共计34万元,解决了当地20多户人家的增收脱贫问题。

"我们为全乡工业发展做了很多服务工作,最大的受益者就是工业能人。"“但是,没有这些人才创业带动就业,增加收入,我们就不可能脱贫攻坚,”沙溪乡党委副书记、乡长蔡华说。因此,创业能人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最大服务者。

 

沙溪乡党委政府正是基于这样一种深刻的认知,更加全力做好政府在产业发展中的服务,让政府服务与能人服务形成双向互助相得益彰,成为加快产业发展促进群众增收的强大内生动力。

万坝社区的陈文秀是沙溪乡逸松牧业有限公司负责人,肉牛常年存栏在70头以上,公司发展得到乡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流转土地200多亩种植饲草。

面对今年全乡巩固脱贫成效的较大压力,她主动承担起产业结构调整任务500多亩,与凤冈勤邦惠民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签订订单生产,发展野山椒500亩。

“每亩劳务我预计在1300元左右,就务工收入要比群众种植传统玉米强多了。”陈文秀介绍说:“按15亩一个人算,我又将带动30多个人就业增收。”

空山村的刘永兰,去年在村脱贫攻坚队的支持下发展辣椒200多亩,不仅自己实现纯收入12万元,更重要是给村里群众带来了30多万元的务工收入。

这些天,天气回暖、雨润大地,他又开始了新一年的忙碌,200亩辣椒生产的目标不变任务不变收入不变。

据统计,在沙溪乡像任廷学、邓平、陈文秀、郭泽明、刘永兰这样从事山地农业创业发展的能人在100人以上,正是他们的创业发展成为沙溪乡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最为坚固的基石。

采访手记:

走在沙溪采访,深切地感受到肉牛、花椒、茶叶、天麻等农特产业正兴、群众正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愿景正渐渐走来,这其中给我们一些什么样的启示呢?

党的政策好是前提。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始终是我们党不变的初心,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得到深入的贯彻落实,城乡教育、医疗、住房等一系列的保障政策相继出台并得到很好落实,广大农村的水电路讯等基础设施得到切实完善,农村产业发展在众多优惠政策的扶持支助下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局面,乡村振兴战略快速推进。

政府服务好是关键。“党的政策好关键在落实,落实好才是真的好。”这是群众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这说明政策出台到政策落实还有一段距离,如果只印在纸上说在嘴上群众是不会认可的。走在沙溪乡,处处是方兴正艾的产业,可见政策的落实是掷地有声的。

我们常说,政府是人民的政府,群众出门没有路政府就要建,群众生活没有喝政府就要引,群众搞产业缺技术政府就要培训。总之,人民有所盼,政府就要有所干。说政府是党的政府,是因为各级政府必须始终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开始工作,要把党的各项政策贯彻好落实落地,让广大群众从政策中及时得到实惠实效。

基层协作好是保障。服务好群众必须紧紧依靠群众,这是我们党的群众路线的经验总结。党的基层组织是群众生产生活的组织者协调者,包括农村产业发展在内各项工作都离不开群众,离不开村支两委基层组织的组织、协调和参与。采访中,沙溪乡各村以村党支部为核心,在利益共享的前提下发挥村级组织的能动性,建立健全利益连接投机,解放思想、引进能人因地制宜推进绿色产业、生态产业、高效产业快速发展,这既是动因又是发展的保障。

群众共享好是目标。农业产业发展离不开群众承包的土地,产业发展利益必须坚持与群众共享,这产业发展的基本前提和最终目标。沙溪乡的猕猴桃产业园今年见成效后,每年在土地流转金上增加50元;沙溪乡官林贡茶公司向当地10年以上工龄的退休工人发放退休工资。这些都是新的共享成果的新机制,只有发展成果充分共享才能激发广大群众的能动性,更加赢得群众支持和参与。

我国还将在一定时期内,坚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长期不变,农村的任何产业发展必须坚持好、建立好、完善好与群众实行好利益共享机制,比例各占多少完全可以按生产要素多少进行平等协商、达成一致,充分实现农村群众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利益共享。

《乡镇决战脱贫攻坚推进产业革命典型事迹》由网友投稿分享,本页面最后一次更新时间为2020-12-21,仅供参考,下载后可根据需要自行编辑修改。

相关文章

《街道办事处科员五四青年节先进个人事迹材料》:女,xx岁,xx街道办事处科员。被中国公安部评为"身边消防安全志愿者活动"表现突出的消防志愿者个人、市北区优秀团干部、市北区群众体育工作先进个人。从20xx年来,一直以爱

《公司优秀党务工作者事迹材料》:目前担任xxx公司党委书记。2015年加入党的工作以来,他以党性修养为后盾,以政治责任感为动力,以"最强的党性、最好的作风、最好的工作"为具体要求,从思想上、作风上加强党

《乡镇干事创业好团队简要事迹材料》:近年来,XX街道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创建全国文明街道为总目标,以爱我XX,共建美丽幸福家园为主线,围绕家

  • 乡镇决战脱贫攻坚推进产业革命典型事迹_1611496436.docx” download>点击下载该文档word版:

  • 乡镇决战脱贫攻坚推进产业革命典型事迹_.docx

  • 类似文档请点击tags标签查看,或者站内搜索:
  •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