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古诗大全| 教学资源| 作文| 扒知识| 扒知识繁体

绿林英雄、抗日将领一一“四海山”的故事(三)

发布日期:2020-12-01 00:53:23

#文史观天下#

不居功名 隐居务农

一九三六年秋后,日寇在东北实行了并屯政策,强令居住在沟沟岔谷的老百姓搬到固定的围子里,以此来隔绝抗联与老百姓的联系。抗日斗争进入到更加艰苦的境地。四海山的队伍,经过多次与敌伪的搏斗,部队的人员、给养的补充、药的来源都成了问题。他们只好避实就虚地同敌寇盘旋在山岭密林之中。

绿林英雄、抗日将领一一“四海山”的故事(三)

一九三八年,在一次与敌寇的遭遇战中,他们已是长徒拔涉,疲惫不堪,又赶上大批敌伪的合围。在猝不及防,寡不敌众的情势下,四海山和他的弟兄们还是奋勇苦战,在险中突围成功,但他却不幸在左腿根和肩部连中两弹,负了重伤。他紧皱双眉,圆瞪两眼被他的战友抬下战场。

经过多方秘密活动,四海山住进了敌人心脏奉天(今沈阳)一家医院治疗。约半年时间在老伴和他一起呼啸山林的刘凤春精心护理下,伤口总算是有了好转。为避开敌人的耳目,他不能久住在医院,以防走露风声露了马脚,在刘凤春的陪同下,返回了故里养伤。

一九三八年,他的伤口痊愈了。他迫不及待地返回东北大地,重踏“东边道”的山山岭岭,往日的密友找不到,昔日的弟兄见不着,他和队伍失去了联系。昔时的抗联各部队伍已改变了斗争策略,转战于东满、南满、吉南、吉东各地。

他离开队伍很长时间了,当然也就很难找到队伍了。孤掌难鸣,他怀着沉重的心情,又回到他出生的地方一许家庄隐居下来,当上了农民。农闲时他给乡亲们弹弹棉花、打打短工,零星还做个小买卖。就这样,他守住了晚节,不参加卖国的汉奸队,不去当伪官,却凭着自己的力气养活自己一家,一直熬到祖国光复。

抗日战争的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让他感到中国人真正的得到了解放,站起来了,他欣慰、振奋。他觉得这样的年月可以安居乐业高高兴兴地安度晚年了。但抗日斗争的岁月,战斗的山原野,始终萦绕在他的心头。

一九五三年他己经五十四岁了,他又ー次离开了他的家乡,第三次来到东北,亲眼看到了解放后的群众生活发生极大的变化,又在蛟河县黄松甸育林村,找到他的孙子任广顺,就在这里落了户。他积极响应政府的号召,参加互助组、合作社,跟乡亲们一起劳动着,耕耘着士地。

他不声不响,不要功名。一次,在黄松甸火车站偶然闲谈中,被吉林军分区的青年干部发现他是一位抗过日的老战士,硬拉他坐上火车到了吉林军分区,在军分区他受到领导同志的热情接待,给他换上了新的棉军衣。住了几天硬是回到了黄松甸。军分区给他开的介绍信,让他找县政府联系,他却揣在怀里不去找。

这一位“绿林英雄”抗日的义勇军少将旅长,抗联的团长,长期以来,不要地位不争荣誉,却始终如一默默地在山沟里劳动着。

一九八二年他安祥地逝去了,如今,他仍在默默地躺在蛟河的山林深处。他给他的孙子留下的遗产,只是一件东北义勇军第四军区任命他为步兵第七旅少将旅长的委任状。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