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古诗大全| 教学资源| 作文| 扒知识| 扒知识繁体

乔一琦 简历 – 名人简历

发布日期:2020-11-19 14:05:51

乔一琦

乔一琦(1571~1619年),乔一琦,字原魏,号伯圭。祖籍上海南汇,其祖乔镗嘉靖中以诸生募兵抗倭,其 后一枝迁入县城,其所居今在黄浦区乔家路143号,邻徐光启故宅九间楼(近黄埔区小南门巡道街),主体结构尤可见依稀,门外有一旗杆石礅,刻戟三枝,意为“连升三级”。其后人迁至上海县西乡(今属上海长宁区)人。居法华镇高封桥。

生平

年少

  一琦父方伯懋敬,号纯所,官至山西左布政使。佥闽宪时,梦韩魏公遂生此子,故名一琦。琦生而玉质霜眸,状貌魁伟。闽中先达陈公有人伦鉴,见而奇焉:“此子风骨不减班定远,但未必生入玉门关耳”。一琦少有才名,既受书,目十行俱下。年十六岁为痒生,随入太学,应都试,试毕出三

场应制艺示客。客额手为方伯贺,谓必得隽无疑。乃竟报罢,一琦从此遂厌薄经生业,尝叹曰:“大丈夫生不封万户侯,死当留万古名耳。安能坐寒毡,守破砚,局促辕下驹乎”。乃稍稍疏财结纳豪杰,习击刺、好谈兵,而臂有独骨,能开五石弓左右射,运槊如飞,遂以武勇骑射名贯三吴。武弁之流见一琦者无不避席。而里党拘曲之士,辄私诋訾。

从戎

  壬辰癸巳间(1592-1593)日本关白事起,时吴中诸公子年少轻佻,议自募拳勇报效,为仇家诬为不轨,皆被逮入狱,事白得解。时髦敬已死,一琦意不自得,遂从戎,中癸卯(1603)武举,思奇功雪前耻,远直走塞下。先以孟河防盗功得荐于朝,遂钦授辽东广宁守备为按臣熊廷弼所爱。戊申(1608)一琦有抚顺之守,恰逢巡抚张悌到任为虏所困,一琦策马斩其渠帅数人,虏遂解散。悌还朝力荐可大用,调宣府滴水崖守备。一琦到任练兵缮堡,一方帖然。蒙古鞑靼部三娘子挟赏拥众犯龙门,参将遇害,一琦匹马赴帐,晓以利害,宣布威德,遂边患得免。

殉难

  戊戌东事起(1618),四月,奴尔哈赤反以“七大恨”叛,陷抚顺,辽东总兵张承胤驰援败殁。五月,明以杨镐为辽东经略。七月,清河失守。时朝廷每以乏将为忧,科臣首荐一琦可当一面,遂迁辽东都司镇江游击,监朝鲜兵。时杨经略与熊廷弼有隙,而并疑一琦。人谓:“东事未易措手,皆尼其行”。一琦慷慨言曰:“大丈夫为国出死力。安记利害。我恨不得一当单于耳。且经略为国求才,岂以修怨扼壮士乎”。 已未(1619)二月,明以总兵杜松将西路、马林将北路、李如柏将南路、刘綎将东路,四路齐发,直指建州都城赫图阿拉。一琦属东路,隶刘綎麾下,人呼为“乔公子”,为东路先锋,独当前队。一路北上,势如破竹。时一琦言綎:“此地深入山险,未审道路虚实,恐不宜鼓行而前,且贼连败而退,宁知非诱我乎。”不听。殊不知此时西路覆没、北路败逃、南路不战自溃。先时,杨镐任辽抚时与李宁远成梁诸子交

厚,尝以兄弟称。李如柏者宁远二子,从父兄功袭爵位,后以疾归,沉迷酒色二十载,无复少年英锐。其妾奴酋弟舒尔哈齐女,故四路进兵尽为奴所知矣。而杨于癸巳东征时(1593)劾刘贪暴桀骜、勒兵横行,尝索朝鲜国王陪臣美女财货十数车回,为綎所嫉。丁酉再征(1597),杨以经理督众将,岛山之役以功掩败为綎所不齿。既行路,綎遇镐兵不避,指为不敬,麾家丁乱拳欧死,杨恨甚,故此以红旗催战,必要致其死地,遂东路呈孤军之势。时后金兵尽撤其胜兵六七万骑,并力来战,合围数重。一琦率亲兵奋勇突围,转战数十里与綎兵合,整阵以待。一琦挺身力战,斩奴三子阿都并婿火胡里,挫其锋芒,兵势稍张。奴又以降卒持杜松令旗趣綎赴援,诈开寨门,铁骑突入,綎力战而亡。一琦登高望之,不见首尾,尤执虎尾叉麾督朝鲜兵杀入,鏖战数十合不得出,为流矢所伤,率残兵保一山自固,而朝鲜兵两帅姜宏立、金景瑞已媾降于奴,欲缚一琦以献。或有劝一琦逸去者,一琦仰天叹曰:“大将军不用我言以致此,岂非天乎。今日之事,有死而已。吾义不屈节以辱国,亦不辱身。”下马望阙再拜,投崖而死,死年四十有九,从死者四十二人。

谥号

  明熹宗临朝,兵科杨涟奏乔殉难之事,熹宗皇帝嘉奖其义,封赠乔为左府都督同知,袭陛四级,子本卫世袭百户。赐钱财建特祠于法华镇西三里处乔家宅,名乔一琦祠堂,朝廷每年派官致祭。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朝廷赐乔忠烈,太傅,入祀忠义祠。乾隆皇帝在苏州见到乔的后裔乔光烈时称赞说:“汝家真文武世家也!”

  至今,遵义路街道仍有乔氏一脉延续。

诗书

  一琦攻诗书,所为诗赋古文词,皆奇警超轶。尤长书法,多龙蛇飞动之势。被禁狱中,专攻义献笔法。有集王右军书金刚经草书千字文石刻行于世,同郡董其昌谓之生龙活虎。诗宗盛唐,尺牍短章俱有致,今存所著18首诗的草书帖和金刚经石刻两种,藏于上海博物馆。

  备兵滴水崖之时,登其颠,勒铭曰:镇星之精、凌空矗立。每字方广二丈,笔势遒劲雄奇,今尤在。滴水崖者,今河北张家口赤诚县境内。

交友

  松江丁远者,攻书画,号自迩先生,与一琦最好。少时尝游燕北辽东。已未深河之役,一琦感局势危困,止自迩于战场六十里外,得免。自迩得悉一琦亡,痛哭而归,后隐居桑篱,尝写一琦像,岁时焚香缅怀。

梦韩琦一琦巧出世

     松江醉白池内园林森森,邦彦画像碑亭林立,乔一琦的画像就在其中,显得雄姿英发,与众不同。当时乔家是历代官宦,乔懋敬更是进士出身,历任刑部主事、福建佥事、湖广按察使等职。据史料记载,乔一琦的出生,显得颇为传奇。有一日,乔懋敬午间小憩,恍惚之中忽见宋朝名将韩琦拜于门下,醒来之后,恰巧夫人产子。 

     乔懋敬一看,大吃一惊,见儿子玉质霜眸、相貌堂堂,跟自己在梦里见到的韩琦,有几分神似,以为是韩琦投生。于是,给儿子取名为乔一琦。又因为韩琦字樨圭,后来被封为魏国公,索性又取字伯圭、号原魏,表示韩琦再生的意思。这个时候,有一位老者善于风水,有相人之能,看到还在襁褓中的乔一琦,感叹说:“此子风骨不亚于班定远,然而却未必能入玉门关。”班定远即是班超,曾为大汉征战西域,被封为定远侯。 

     老者一席话说完,嘱咐乔懋敬精心抚养此子,乔懋敬虽然不解其意,但是听老者将其子与名将班超相比,也是十分高兴。毕竟,无论是宋朝的韩琦,还是汉朝的班超,都是朝廷的栋梁,民族的英雄,都因与异族作战建立功业,并且封侯拜相光宗耀祖。因此,乔懋敬在教导乔一琦的时候,文武并重,并不因为科举考试,而偃武修文,偏废一端。 

     少年时候,乔一琦遵循正统、参加科举,并顺利考取了诸生,也就是秀才,然而之后多次考试,再没有了进台之阶。其中有一次科举考试,他才十六岁,其父乔懋敬尚在,乔一琦将试卷抄回家中,请父亲查阅。乔懋敬一看之后,感觉文章体例谨严、文辞有力,应当能够高中。谁知出榜之日,竟然名落孙山,乔一琦如冷水浇头,十分沮丧。 

     乔一琦生平也以班超、韩琦自诩,后来又见扬生文采卓绝,却屡试不中,一时负气,感慨道:“大丈夫生不封万户侯,死当留万古名耳。安能坐寒毡,守破砚,局促辕下驹乎!”从此,乔一琦不再着意科举,开始弃文从武,仗义疏财结纳豪杰。后来被人一附会,认为乔一琦既是韩琦再生,投笔从戎、纵横异域,早已命定,走科举一途,势必不能成功。 

     相传乔一琦臂有独骨,神力过人,虽然习武较晚,但是骨骼清奇,体质颇佳,因此进步神速。据史料记载,乔一琦能够开无石弓左右射,运槊如飞,不久便以武勇骑射名冠江南。习武之士大都敬重三分。关于乔一琦的神力,《南吴旧话录》里有一段记载,川沙近海处有一匹黑色野马,出没于村头田尾,性烈曾伤及百姓,无人能制。乔一琦设计捕捉将其驯服成为坐骑,曾经骑马过一牌坊,手攀坊楹、双腿夹马,使马四蹄悬空,离开地面有二尺多,旁观的人无不惊服。 

     然而,当时的传统重文轻武,乔一琦弃文从武,使乔家的声望受到一定的损失。本来互相交往的上流社会,逐渐歧视乔一琦,仅有其叔乔时敏对乔一琦相视深厚,在乔一琦的《祭叔父文中》写道:“窃念侄倚,常流离困苦,而叔父不同其非笑;又常履险冒危,人皆避之,而叔父不以为嫌疑。”可见,龙翔浅底之时,虎落平阳之日,难免有一段孤独痛苦的经历。

     平大盗霜刃方出鞘

     当时重文轻武,乔一琦功名不就,难免被人嘲笑,有些人也不信他武力超群,便有心戏弄。有一次,乔一琦做客友人家,有一个姓顾的狂生,竟然当众说,乔一琦无非是大言欺人,有什么勇力,竟然浪得虚名,不过是科场失意,借此结交无赖,混口饭吃而已。一则,曾经多次受其嘲笑;二来,这次确实戳到心中痛楚。乔一琦忍无可忍,气得从座位上跳起来,走到院子中,请屋里的客人们出来,要与顾生角力。 

     角力方式是坦腹各吃对方三拳以觉胜负,并让顾生先打。先打的人自然沾光,因为如果手重将对方击伤,则对方就很难再打自己。顾生心中暗喜,定要用重手,让乔一琦不能反击。可是,一看乔一琦的肚皮,便觉硬如石鼓,心中已怯三分。第一拳打过,直觉手骨酸麻,二拳、三拳已是强弩之末。三拳之后,乔一琦竟然言笑自若,似无其事,等轮到乔一琦还击时,一拳出去,顾生已经口中吐血,倒在地上起不来了。 

     众人一看这种情况,再打两拳非得当场打死不可,于是纷纷解劝,顾生也口中求饶免打两拳。乔一琦见恶气已出,也没必要穷追不放,于是既往不咎。顾生踉跄而归,但是不到三个月,竟然伤重而死。当时,海盗、流寇时有袭扰江南,有些则被讹传为倭寇入侵,因此一些江南大族纷纷组织乡勇。江南王世贞次子王士骕,竟然组织乡兵数千,被仇家诬陷,乔一琦也被牵连,一同被拿入大狱。 

     入狱之后,直过了五六年,才重见天日。乔一琦出狱时,已经是万历三十一年,新任巡抚欣赏乔一琦勇略与胆识,劝他从军,并应试当年武举。这一年,乔一琦正式以武举人身份从军,年纪正好三十三岁。当时,孟河地区盗匪出没,啸聚山林多达几千人,专门抢劫客商、杀人越货。因此,孟河之上,常常有浮尸漂流,危害极大。 

     乔一琦就被安置在孟河,用来震慑群盗。奉命到任之后,有一次,乔一琦在孟河之上巡视,见到有一艘海盗船,扬帆鼓噪而来,河中商船惊慌失措。乔一琦大怒之下,引弓箭烧去强盗船的布帆。海盗听闻是乔一琦,自料不敌,含恨跳水而逃。江湖之上早有乔公子大名,群盗纷纷闻风而窜,不敢在孟河境内作案,先声夺人的气势到如此地步,可见乔一琦的武名多盛。 

     群盗不甘失败,随后派一名大盗装扮成梳头理发的师傅,混入乔一琦军营寻机行刺。这名强盗猛然发现乔一琦相貌堂堂,不怒而威犹如神灵一般,手足战栗竟然不能下手。于是被乔一琦察觉,详细审问才发现是前来行刺的强盗。后来,将其首级悬于辕门外,强盗闻风作鸟兽散。上司薛某表荐于朝廷,说乔一琦“七尺长躯,骑射巧兼其技;一腔赤胆,韬略雅擅其长。”于是,乔一琦得蒙钦授辽东广宁卫守备,开始了征战异族的戎马生涯。

     镇边关胡妇服一琦

     广宁卫在明朝太祖朱元璋时就已设立,属于辽东都指挥使麾下,地点在锦州东北。乔一琦到任时,辽东巡按是熊廷弼。熊廷弼与乔懋敬交情甚好,又见乔一琦雄壮过人,因此非常器重。熊廷弼回京时,调乔一琦到更边远的抚顺城,意在使乔一琦多建战功。乔一琦奉命启程,正遇虏骑将明军围困厮杀,一琦大喝一声策马迎战,杀魁首数人,虏不能敌解围而去。 

     原来是辽东巡抚张某任满回京,路遇敌人截杀,这次深感乔一琦救命之恩,回到北京后,举奏乔一琦才可大用。一琦声名又振,被调到滴水崖驻守。滴水崖在山海关外,壁立千尺,地势险要。乔一琦到任之后,修缮城堡、训练士卒、宣布威德,一境之内陈服太平。然而,当时蒙古有一贵族,明军称之为“胡妇老娘子”,部落强大,率军攻打龙门,龙门守将力战而死。 

     再进军,就进入滴水崖地界,乔一琦带门人丁远两骑出关,逼临胡营,诘问:“老娘子所为何来?”老娘子一看乔一琦胆气纵横,于是想再试试他可敢入营,于是回答说:“无他,想认识乔将军而已,如今已经认识了,就请乔将军进营内一叙。”乔一琦谈笑自若,进入胡营,与胡人比弓马胜,比武力又胜,胡人被其胆略武勇所慑,心悦诚服。 

     门人丁远擅于丹青,回来后,将老娘子等人画像,挂于乔一琦掌中,作脉脉含情的姿态。乔一琦回请胡妇老娘子,先陈列中原风味菜肴,至半又换作胡人风俗,宾主气氛融洽。老娘子看见帐上所挂图像,令乔一琦撤去,屏退众人说:“早晚有事,愿为内应。”这时,辽东巡抚周永春、巡按陈玉庭,对乔一琦的将略和武力都极为佩服,特命人在滴水崖石壁上书“镇星之精”四个大字,每字二丈见方,凌空矗立,数十里外可以看清,笔势雄奇,颇增边塞壮观。 

     明万历中期,后金在建州崛起,爱新觉罗·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落,建元天命,势力逐渐膨胀。自开国以来,明朝一向对蒙古贵族作为主要打击对象,因此对后金缺乏重视。这个时候,东北边境骤然紧张,而大明多年习于久安,军备废弛,士兵畏战,将帅动摇,作战准备严重不足。朝廷以乔一琦堪当重任,擢升为游击将军,迁守镇江堡。而此时,乔一琦因东北苦寒,患了咯血病。 

     镇江堡在鸭绿江边,是建州与朝鲜半岛的中间屏障,肩负着阻止后金势力进入朝鲜半岛的重任。入冬以后,冰冻三尺,大雪封江,后金骑兵沿江而来,迅捷之极,此处又无险要可据,因此最为难守。乔一琦到镇江堡之后,朝廷以为可以无东顾之忧。然而,当时辽东明朝政府关系复杂,除原有的辽东总督、巡抚、巡按之外,又增设辽东经略之职。 

     时任辽东经略的杨镐与熊廷弼不睦,因为乔一琦曾受熊廷弼的赏识、举荐,因此杨镐对乔一琦也颇为忌恨,言语之间很不尊重。乔一琦有亲兵五百,都劝他离去,乔一琦以为国出力,不应因私废公,慷慨赴任。这年冬天,严寒的天气使乔一琦病情加重,又想到当时的局势,忽然想起“不能生入玉门关”的预言,心情悲愤之下,给堂兄写了封信,以示诀别之意。

     滴水崖忠义殉国难

     万历四十六年(1618)四月,努尔哈赤宣布“七大恨”,进攻明朝边关。抚顺千总王印命战死,总兵张成荫赴援,又全军覆没,明朝失抚顺、抚安等四处城堡。同年七月,满人入鸦鹊关进围清河堡,守城官兵二十余万人全部战死,于是万历皇帝准备动员全国兵力财力对后金决战,此次战役就是历史上著名的萨尔浒战役。 

     万历四十七年(1619)二月,明军在辽阳誓师出兵,最高统帅就是辽东经略杨镐,兵分四路进攻建州。大军尚未出动,军情就已先行公布,后金密探遍布北京、辽阳,努尔哈赤得到消息后,哈哈大笑说:“凭尔几路来,我只一路去。”当时明军主力分别由名将刘綎、杜松二人带领,而乔一琦就在东路军刘綎麾下,西路军由杜松率领,北路军、南路军将领分别是马林、李如柏。 

     刘綎、杜松俱称名将,杜松有意争功冒失轻进,与其他各路大军脱离,在吉林崖被建州主力围歼,杜松阵亡、全军覆没。乔一琦从镇江堡出兵,监朝鲜兵一万三千人,出宽甸路与刘綎会合,沿东路进攻建州。东路水黑石大,人马艰难,士兵各带行装,路途之中皆已疲惫,更兼大雪,粮草难以为继,士兵常常挨饿。 

     这时,后金主力集中攻击杜松部,在东路坚壁清野,死守关隘,一琦奋勇当先,夺关斩将,在深河建州骑兵一万余人迎战,一琦帅亲兵等先锋部队冲锋,以少胜多,史称“东路连捷”。东路军深入后金疆域三百余里,杜松等其他各军已经败亡,东路已成孤军。乔一琦虽然不知其他各路情况,但是见后金主力不多,猜测其中有诈,建议刘綎缓进。 

     刘綎不听忠言,手执大刀亲作前队,不久被后金主力围困,于是结营自保。后金派兵伪装明军溃兵,刘綎中计,被骗开营门,后金骑兵冲杀而至。刘綎面中一刀,被削去半边脸颊,依然杀了数十人后才死。乔一琦率兵来救,努尔哈赤三子阿都与女婿火胡里努前来截击,被乔一琦杀死。后来敌人势大,箭落如雨,乔一琦身中数箭,不得已败退固拉库岩。 

     固拉库岩被后金团团围困,而朝鲜兵统帅密谋活捉乔一琦,当时山口朝鲜兵十倍于明军,乔一琦处境十分危险。这时,有勇士二十一人前来相助,其中领头的就是松江人名叫富文。乔一琦对富文有救命之恩,这次看到恩主危急,特带结义兄弟相助,慷慨说道:“山下满敌不下数万,我如不能三次冲贯敌人的阵势,便算不得英雄。” 

     于是,率领二十人飞马而出,乔一琦登高观望,之间敌人如风刮涟漪,当者披靡,等重新杀回只损二人,其余袍袖皆如血洗。片刻之后,富文等又行冲阵,往来纵横,三次之后,后金大龙旗被砍,士卒骚乱,富文一行又折一人。乔一琦抚富文之辈,叹息不已,后金骑兵越来越多,富文请护送乔一琦突围。 

     乔一琦不肯,跳崖而死,战骑宝马也自跃崖下,家将盛勇与数十亲兵,也一同悲歌跳落悬崖。富文等杀透重围,有四个人生入山海关,富文后入终南山做了道士。萨尔浒之役,明朝损失惨重,朝鲜国王评价乔一琦说:“天朝游击将军乔一琦者,手斩酋爱子爱婿,夺旃丧之气,而以势穷力屈,烈烈而亡,岂非万人之敌,大国之光哉!”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