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古诗大全| 教学资源| 作文| 扒知识| 扒知识繁体

于植元 简历 – 名人简历

发布日期:2020-11-17 14:26:02

于植元

于植元

于植元(1927-2003)著名学者、教育家、书法家。生前曾为大连大学师范学院名誉院长、教授,辽宁省文史馆馆员。

于植元 –
生平经历

于植元1927年5月生于文登大水泊村。他自幼受传统文化的熏陶,承著名学者原上海劳动大学教授、书法家梁国铨,国学大师章太炎的弟子汤景麟等施教,在少年时代便学完中学及大学的文史课程,并开始潜心研习书法艺术,同时练习武功。   

1946年,他告别故乡,北渡大连,在大连市立初级师范、旅大师范任教;1953年,调旅大教师进修学校任教;五十年代末至六十年代末,先后发表《关于鲁迅诗歌研究》、《鲁迅诗本事质疑》、《与郭沫若关于<兰亭序>研究的商榷》等论文。   

\”文化大革命\”中,于植元遭受迫害身患重病,1971年春被遣返故里,受到乡亲们的保护。1973年,平反昭雪后重返大连,继续从事教育工作。1979年,先后任旅大师专副教授、校长等职;1980年始,任大连师范学院院长、教授,大连大学副校长等职;1987年,任大连师范学院终身名誉院长。2003年1月26日,于植元先生病逝于大连,享年77岁。

于植元 –
出访日本

1982年,于植元首次以中国书法家的身份随大连市文艺代表团访问日本,日方邀请代表团参观馆藏的中日古代书画碑帖和文物,并突然提出进行\”评价\”。当看到一幅署名中国宋代皇帝赵佶的绢地花卉画时,于植元从绢的出产年代、题字画押的风格以及画体特征等细微处论证,作出\”该画系赝品\”的鉴定,令日本专家连连点头称是。接着,开始书法表演,日本书道联盟会长提笔写下\”金契兰结\”四个字,于植元随即笔走龙蛇书写一幅短文\”因仍用《周易》之言以续:’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他深厚的汉学功底,敏锐的反应,精妙的书法,令日方专家学者大开眼界,叹为观止。   

于植元到日本进行书艺交流时,曾应对过一个挑衅性场面。一天,于植元应邀去北九州某市参加笔会。在许多日本朋友的热情要求下,他全神贯注地泼墨作字,赢得了一阵又一阵的喝彩声。突然,有个日本右翼组织“英灵奉赞会”的头目高喊:“请于先生写英灵乃升天之龙。”第一声,于植元未予理睬;第二声,于植元瞪了他一眼,仍未回应;接着,那人又喊了第三声。这时,于植元迅速铺好一张宣纸,愤然疾书八个大字“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全场肃然以对。翌日,日本媒体爆出评论,称赞于植元:不仅是非凡的学者、教育家、书法家,而且具有外交家的风范。   

于植元

1985年春,于植元率大连市文化代表团又一次出访日本进行文化交流,受到隆重的礼遇。在参观奈良唐招提寺等三座寺院后,日方请于植元以\”古都奈良与中国古代文化的关系\”为题作学术报告,他以赴日本留学的唐代僧人弘法为例,在高度评价其名著《文镜秘府论》的同时,对中日文化交流中的反馈、逆输现象作了深入阐述,用大量例证说明日本从中国学来汉字,又以汉字翻译许多欧美词汇,再逆向输入中国,成为现代汉语中的重要部分。这种客观精辟的论述不仅使日本学者耳目一新,更体现了中国学者的文化视野和气度。

于植元 –
中国学者

于植元以一个中国学者的身份,20多年间先后访日50余次,与竹下登、中曾根康弘等12位日本首相有文字交往,与诸多日本政界名流元老结为挚友至交,为中日文化交流做出卓越贡献,被誉为\”民间文化大使\”。多年来,于植元的书法在日本一直备受推崇。他的书法艺术精湛,具有深厚的文学功底,能够根据求字者的身份、职业、心态,题写富有深刻寓意的文字,如为\”佳能\”\”精工\”两大公司题写的\”唯佳方能\”、\”精为上工\”,竞被两家公司奉为经营方略。1986年,日本一家公司在大连市开办合资企业,日方签定合同的条件中有一条为:日方向大连市赠送一套贵重物品,大连回赠一幅于植元的书法作品。1988年1月,日本最权威的书法专刊《书道艺术》,开办\”现代中国著名书法家\”专栏,介绍20多位中国现代书法家的艺术成就,其中对于植元的评价非常高,誉之为\”传统谱系的继承者\”。鉴于于植元教授在中日文化交流中的重大影响和卓越贡献,日本政府特赠送重五吨的日文原版图书,从日本空运到大连以示答谢。后来,于植元怀着对故乡特殊感情,将这些图书全部捐赠给家乡。

于植元 –
荣誉和成就

于植元从事教育工作半个世纪以上,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辽宁省暨大连市优秀专家、曾宪梓全国师范教育奖一等奖获得者。   于植元刻苦勤勉、治学严谨,精通中国古代史、古代汉语、中国文学史;对明清小说、满族文学、文物鉴定、中医中药等也广泛涉猎;对中日关系史研究精深独到;书法艺术造诣颇深,尤以行书见长。早期曾发表过小说、诗歌和散文;解放后在大连任教期间,发表了很多学术论文,如五十年代末至六十年代末,先后发表《关于鲁迅诗歌研究》、《鲁迅诗本事质疑》、《与郭沫若关于<兰亭序>研究的商榷》等论文;中年以后致力古代文学研究及现代文学评论。先后发表过《论后西游记》、《林兰香论》、《满族的政治家和诗人》、《论宋代几位女词人》、《岳飞的诗问》等,校订出版了明清小说《后西游记》、《林兰香》,收入《明清小说选刊》丛书。其专著《英和与奎照》,因列入满族文学研究丛书的首部而受到重视。

于植元晚年,曾身兼全国高校古汉语研究会会长、中国楹联学会顾问、中国书法教育研究会顾问、大连市海外联谊会名誉会长、日本中日友好文化经济技术协会全国总会顾问等国内外学术及社会团体职务90余个。先后被英国剑桥世界人物传记中心收录于《世界知识分子名人》、《二十世纪杰出人物》等书。美国世界名人传记中心授予其终身成就奖,并聘其为海外分部顾问。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