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古诗大全| 教学资源| 作文| 扒知识| 扒知识繁体

互相制衡的两方:罗马罕见的双执政官体制

发布日期:2020-11-17 11:57:19

文|白孟宸

罗马执政官作为最高军政首脑,一方面要负责召集元老院大会和公民大会,提出法律,组织选举;另一方面又是罗马军团的最高指挥员。在共和国初期,两位执政官通常有一人在战场上指挥作战,另一人留在罗马城管理政务。作为一种避免独裁的手段,两位执政官都有对对方决定行使否决权的权力,在战场上如果出现两位执政官联合指挥的情况,可以用抽签、轮职协议或者由元老院裁定的方式来决定谁能享有最终决定权。

但随着执政官体系在日常中表现出过度掣肘的情况,罗马又在双执政官之上增加了“迪克忒多”,也就是“独裁官”。独裁官相当于将两位执政官的职权合二为一,权力加倍则任期减半,最多只有半年。现实中罗马元老院十分重视避免独裁官长期在任或者连续出现的情况,一方面利用舆论吹捧雷古鲁斯这样在紧急状况结束后迅速交权而不恋栈的独裁官典型;另一方面则以诸如需要独裁官回城主管祭祀等方式提前解除独裁官职务。更多时候,当双执政官因为各种原因无法很好应对紧急情况时,罗马元老院不是选出独裁官,而是选择元老院仲裁或者“摄政”的方式来解决。所谓摄政,据说来自王政时代国王去世后元老院临时把持政权的先例。

互相制衡的两方:罗马罕见的双执政官体制

绘画,罗马的双执政官和扈从执法吏

需要指出的是,罗马双执政官体制在历史上除了受到紧急情况的挑战外,罗马共和初年贵族派与平民派的长期政争也迫使执政官体制做出改革。公元前4世纪前,罗马元老院借口平民缺乏“占卜权”(Auspicia)——也就是历史上没有平民主持过占卜,或者说罗马众神不承认平民掌权——阻止平民担任包括执政官在内的主要官职。贵族派与平民派的政争催生了停止执政官选举,代之以军事保民官或者说行使执政官权力的军事指挥官这样一个空前绝后的官职,最终在公元前367年以《李锡尼—绥克斯图法案》终结了贵族派对执政官一职的垄断。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