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古诗大全| 教学资源| 作文| 扒知识| 扒知识繁体

依凤·蕾菲布 简历 – 名人简历

发布日期:2020-11-17 23:23:41

依凤·蕾菲布

依凤·蕾菲布1898年6月29日出生,法国的钢琴演奏家与音乐教育家,师承 Alfred Cortot,为二十世纪的钢琴家代表之一。其演奏具有明晰的触键、响亮的音色与丰富的情感表现。蕾菲布在四岁时就展露了对于钢琴的惊人天分,与对于钢琴的热情。八岁时她由 Alfred Cortot 推荐进入巴黎音乐院就学,除了跟随 Maurice Emmanuel 与 Charles-Marie Widor 等老师学习音乐理论与对位法外,她也是 Alfred Cortot 的私塾子弟。蕾菲布强劲而多彩的演奏风格,很快就让她自己发现到:她的年轻老师 Marguerite Long 教她的弹琴技法是与她心中想要的音乐表现相冲突的。这迫使蕾菲布必须重头开始练起,寻找自己的道路。蕾菲布在 1967 年离开巴黎音乐学院,而她的教学与演奏生涯并未因此中断。直到 1979 年,与她鹣鲽情深的夫婿 Freddy Goldbeck 过世,沈痛的她自此不再做公开演出,而仅配合留下一些录音资料。蕾菲布在 1986 年过世,享年 88 岁。

依凤·蕾菲布 – 简介

1898年6月29日出生,1986年1月23日去世,法国的钢琴演奏家与音乐教育家,师承 Alfred Cortot,为二十世纪的钢琴家代表之一。其演奏具有明晰的触键、响亮的音色与丰富的情感表现。然而,由于蕾菲布毕生奉献于音乐教育事业,兼以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纷扰中断了她的音乐生涯,而使她较少有现场演出与录音传世,后人难以对其真正的演奏实力给予精确的评价,仅能从她在晚年的录音之中略见一斑。其门下子弟包括了 Samson Fran?ois、Dinu Lipatti、Imogen Cooper 等人。

依凤·蕾菲布 – 经历

蕾菲布在四岁时就展露了对于钢琴的惊人天分,与对于钢琴的热情。她在年幼就宁愿选择练钢琴而不与学校同学出去玩。年轻的 Marguerite Long 在教导蕾菲布时,惊艳于蕾菲布的潜力,而努力游说她的父母要将她送去音乐学校深造。八岁时她由 Alfred Cortot 推荐进入巴黎音乐院就学,除了跟随 Maurice Emmanuel 与 Charles-Marie Widor 等老师学习音乐理论与对位法外,她也是 Alfred Cortot 的私塾子弟。入学才一年,蕾菲布就与另一位天才音乐少女,小提琴家 Jeanne Gautier,联手获得儿童竞赛的金牌奖。在十二岁的时候,蕾菲布以贝多芬第二十三号钢琴奏鸣曲「热情」的演奏,获得 Cortot 大师班的首奖,旋即,她就获得第一次公演的机会。在 Camille Chevillard 指挥 Concerts Lamoureux 下,蕾菲布以圣桑的第五号钢琴协奏曲技惊四座。众人难以想象如此有爆发力的演奏,是来自于一个十二岁的金色长发小女孩。

虽然蕾菲布这么早就成名,她的母亲却不因此滥用她的天赋,反而更严格要求她的女儿学习作曲、和声、对位、赋格、与钢琴伴奏。而蕾菲布在每一堂课里头也都认真学习不敢懈怠,皆以第一名完成课程。她特别喜欢伴奏的课程,尤其是弹奏将管弦乐曲改编成钢琴演奏的曲子。事实上,蕾菲布也在钢琴曲子里追求管弦乐般的丰富音色。这让她的演出不像是一位女性钢琴家。她自承自己的演奏风格像是个男性钢琴家,偏好宏大的表现,充满爆发力的弹奏。而除了男性般鼓足劲道的响亮音色外,蕾菲布在音乐理论扎下的深刻基础,也使她在处理乐曲时,像是一个无微不至的指挥家,十分敏感于每一个音符的色彩控制、和声细微的变化与整体音响结构的丰富表现。她的细腻,并不是出于女性特质的细腻,而是出于管弦乐语法式的细腻,而蕾菲布自己也曾表示过,如果她是生为男性,她一定会成为指挥家。

蕾菲布强劲而多彩的演奏风格,很快就让她自己发现到:她的年轻老师 Marguerite Long 教她的弹琴技法是与她心中想要的音乐表现相冲突的。这迫使蕾菲布必须重头开始练起,寻找自己的道路。而在这摸索过程的期间,也多少催化她未来投注在钢琴教学与音乐教育上的比重。她在二十六岁那年成为 Alfred Cortot 的助手,后来成为音乐教授。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她拒绝赴德国演奏,也拒绝在被占领的巴黎演奏,因此避居南法。患难时一家人与 Pablo Casals 为亲密好友。1950 年 Casals 也邀请蕾菲布参加第一届的 Prades festival。1952 年蕾菲布被任命为巴黎音乐学院的老师,第一年她所带的七名学生都获得首奖的荣誉,是一项难得的成就。

蕾菲布在 1967 年离开巴黎音乐学院,而她的教学与演奏生涯并未因此中断。直到 1979 年,与她鹣鲽情深的夫婿 Freddy Goldbeck 过世,沈痛的她自此不再做公开演出,而仅配合留下一些录音资料。蕾菲布在 1986 年过世,享年 88 岁。

依凤·蕾菲布 – 唱片出版

1966至1970年 广播录音存盘巴哈 莫扎特 贝多芬 萧邦 舒曼

1971年5至10月 广播录音存盘拉摩 巴托克 舒伯特 海顿 布拉姆斯 李斯特

1970年3月 拉威尔 钢琴协奏曲舒曼 钢琴协奏曲

1974年10月 杜卡 拉摩主题变奏曲艾曼纽 钢琴奏鸣曲3、4、6

1975年1月 拉威尔

1975年10月 贝多芬 迪亚贝利变奏曲op.120六首音乐小品op.126

1977年1月 贝多芬 最后三首钢琴奏鸣曲

1977年11月 舒曼 大卫同盟op.6死后所出版作品十六的变奏曲舒曼 儿时情景

1978年5月 巴哈 圣咏bwv639,幻想曲bwv903,前奏与赋格(平均律I.8)圣咏bwv615 , 147前奏与赋格bwv543

1979年1月 舒伯特 钢琴奏鸣曲op.960

1979年2月 巴哈 西西里舞曲舒伯特 十五首圆舞曲 蕾菲布改编

1980年11至12月 佛瑞

1982年12月至1983年1月 德布西 映像 第二集 快乐岛德布西 映像 第一集 面具

1984年1月 巴哈 触技曲bwv912 第一号Partita 第六号Partita

依凤·蕾菲布 – 演奏生涯

钢琴上,蕾菲布是克尔托最纯粹的传人,这不仅仅因着她\”曾\”师从克尔托;在克尔托众多有名的弟子中,大部份是学成之后深造于他的,但蕾菲布则彻头彻尾的由克尔托所塑造,她是其弟子中最早的一代,受教于年轻气盛、锋芒逼人的克尔托,后来又成为克尔托身旁得力的助手,1939年她继承了克尔托的大师班,在在显示出她是克尔托的传人,但形式上如此,实际上呢?

让我们先谈谈克尔托,克尔托在现代被视为萧邦的嫡系传人、理所当然的萧邦权威,但在头角峥嵘的巴黎乐界,萧邦嫡传不乏其人,萧邦气质的钢琴家也数算不到克尔托,事实上,克尔托的舒曼气质更为强烈,他演奏中所纾发的浪漫情怀是舒曼而非萧邦的,而在当时,克尔托作为舒曼演奏者的身份可能更具权威,这是今日对克尔托了解上的一个偏差。蕾菲布,正是个舒曼气质的钢琴家,在女性钢琴家中,这种气质难以寻见,而这种气质上的相契也说明着传承上更深入的层面。

另一方面,蕾菲布是魏多晚年的爱徒,在巴黎音乐院的赋格班里,这位伟大的近代管风琴演奏奠基者给予蕾菲布的,是对于乐曲结构的分析掌握能力,在魏多开创的学派里,管风琴师在一座大管风琴前演奏出足以与管弦乐团抗衡的丰富声部,还有什么人能比这样的管风琴师更了解何谓结构,更何况是魏多这样的一代宗师,这是蕾菲布日后成为伟大的贝多芬演奏者最重要的资本。

伟大的传承,还需过人的天赋才能成其伟大,但蕾菲布与克尔托的锋芒毕露不同,蕾菲布的演奏中有一股蕴酿的知性美感,这是女性的细致、还有丰富的学识所致,除此之外,蕾菲布完全不曾流露出女钢琴家的娇柔气弱,在舒曼气质下雄雄燃烧的浪漫是男性的,格局是宏大的,这就是蕾菲布的气质。

晚年的蕾菲布并未在速度上与年龄妥协,而更令人惊讶的是,无论在多快速的乐段,她未曾失去对钢琴的控制力,漂亮的音色是硬底子,背后是持续的练习和规律的生活,多少艺术家过着堕落的生活啊,在音乐前这些都无法隐藏,在蕾菲布所演奏的德布西、拉威尔、艾曼纽等近代作品中,展现了她对于新钢琴语法的精确掌握、对作品的透彻了解,与这些作曲家的情谊使她的诠释增添了权威性,而她的确生逢其胜,又活得够久,我们在她的舒曼、舒伯特、佛瑞及布拉姆斯演奏里可以体会到真正的舒曼气质,并且感受到柯尔托艺术中的某些精粹,蕾菲布的贝多芬很早就负盛名,她的\”狄亚贝里\”不是片断的变奏曲,而是一气呵成的完整生命,魏多与克尔托的教导必然让她终身受用,然而,一位艺术家的修养、自律、对生活的热爱、对艺术的尊重,才是伟大所以成就之处。

1974年之前的出版,属于法国广播局的资料,70年的两首协奏曲,与著名的法国指挥家帕黑合作,当时七十二岁的蕾菲布和八十四高龄的帕黑,两位法国音乐界老大师的合作当然引起不小的瞩目,他们在舒曼协奏曲里展现了无比的热情,更重要的则是气质的契合,钢琴随心所欲的起伏、推进、富有诗意与微妙的色彩变化,乐团悠扬的与钢琴唱和,这是壮盛而丰美的舒曼,没有一丝一毫的迟暮气息;而在拉
威尔的协奏曲中,两位大师一转而表现得古典而节制,这是他们时代的音乐!是的,还有什么能比这两人演出的拉威尔协奏曲更有资格被称为\”权威\”呢?

而说到拉威尔,蕾菲布75年所做的录音,堪称拉威尔演奏的里程碑,我们不可能再遇见这样的「库普兰之墓」或「高雅而感伤的圆舞曲」,这是完全成熟的、没有一丝窒碍与疑惑的拉威尔,音乐就这么被演奏出来,极其自然且均衡、像罗浮宫雕梁画柱下耸立的永恒维纳斯,其中闪耀的是古典主义的光芒;古典主义是法国文化史中始终不变的重要因子,对于传统的尊重与了解、扎实而有系统的训练、自制与平衡的修养等等,外面向的表现为技术上的、内面向的则表现为演奏的性格或精神,影响蕾菲布相当深远的另一位恩师艾曼纽,是十九世纪末新古典运动的先趋者,这种技术与精神层面的训练在她所演奏的拉摩、巴哈与海顿中显而易见,而在拉威尔及珍贵的艾曼纽奏鸣曲演奏里,更是曲曲珠玉,千金难买。

蕾菲布在巴哈、海顿、贝多芬、舒曼的演奏地位上无需多提,因为它们早已在本世纪初的演奏史上拥有一席之地,但请特别留心在舒伯特的演奏上,蕾菲布的舒伯特演奏中,不偏不倚地重塑了舒伯特应有的面貌,何以言之?舒伯特的钢琴作品几乎都有着或多或少的缺陷,性格鲜明、但完成度并不高,一般的演奏家,若非浪漫得过分、就是规矩得无趣,乐曲本身的缺陷更使音乐中充满着棱角与空洞,这时,蕾
菲布作为一个古典钢琴家与舒曼精神的诠释者的形象就突显在舒伯特的演奏之中,她的演奏同时表现出舒伯特时代演奏技术上的古典要素与精神上向浪漫的渐趋性,从而我们清楚地看见舒伯特作为舒曼前瞻者的存在意义,在蕾菲布的布拉姆斯演奏中,舒伯特性格得到了更圆满的表现,现代人惯称布拉姆斯曲中的贝多芬灵魂,应该置换成舒伯特,这才是正确的,而,蕾菲布正是对我们如此说的!

佛瑞的演奏中,蕾菲布维持得很好的技巧层面刚好够用,但圆熟的心境却是可遇而不可求的,这距离晚年耳盲的佛瑞牵着她的手亲自指导蕾菲布演奏自己作品的时代,已过了半个多世纪了,她演奏着这些沉淀着诸多情感与回忆的作品,每个音符都像石板上隽永的刻字一般,像第六号夜曲那略带沉溺的主题、或是「主题与变奏」末了的释之澹然,随心所欲、臻至化境的第十三号夜曲,那种内在的强韧与超脱,
在马格莉特?隆之后,大概是绝无仅有的了!

德布西是蕾菲布最晚年的录音,我们可以很明显的感受到她体力的衰退,八十五岁的蕾菲布或许无法顾及许多细微的变化,但取而代之的是浓艳至极的音色和分明的结构,这正是许多非法国学派的演奏大师在演奏德布西时最弱的一环,同时也是现代演奏家所难以企及的、属于上个世纪的「秘密」。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