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古诗大全| 教学资源| 作文| 扒知识| 扒知识繁体

关中形胜——曾经的王霸之地是怎么炼成的

发布日期:2020-12-04 13:41:10

关中,从宋代开始也称作关西,其地理载体就是所谓的关中平原,当然也可以叫做关中盆地,或者更确切一点——渭河谷地。

关中形胜——曾经的王霸之地是怎么炼成的

关中地形

关中盆地总面积不足4万平方公里,但却是临汾盆地加上运城盆地的3倍还要多,是洛阳盆地的30倍以上。如此看来关中盆地的体量已经相当可观,然而对比华北平原,它却只占到了八分之一强。不过在中国本部以内,华北平原的体量和规模本来就是独一份,所以这种比较并不公平。

关中形胜——曾经的王霸之地是怎么炼成的

华北地形

而对比地位类似的二级平原地区来看,长江三角洲平原4万平方公里,两湖平原5万平方公里,珠江三角洲平原1.1万平方公里,成都平原1.881万平方公里,关中盆地无论是面积还是可以承载的人口规模,都算不上拔尖。

关中形胜——曾经的王霸之地是怎么炼成的

华南地形

再看关中的气候,其降雨量虽处于800毫米等降水量线之外,但却紧贴着这条线,温度虽然也处于1月份0℃等温线以北,但也同样紧靠着临界线。所以相对于印象中干旱寒冷的西北地区,反倒是北京紧临400毫米等降水量线,距离我们印象中的1月份0℃等温线——秦岭淮河线也夸张的超过了800公里。虽然这种对比并不精确,但也足以看出关中地区的气候条件其实相对还算优越。

关中形胜——曾经的王霸之地是怎么炼成的

1月份等温线

关中形胜——曾经的王霸之地是怎么炼成的

等降水量图

而从地形来看,关中基本上被秦岭和黄土高原合抱,只在东面由黄河冲出了一个缺口,当然度过黄河还可以到达传统的文明核心区——河东。在构造关中的两大地理屏障中,秦岭东西绵延四五百公里,南北宽度达到100公里以上,主峰平均高度达到了2000米左右。而黄土高原则横跨甘肃、陕西、山西三省,东西长1000公里以上,南北宽数百公里,平均海拔则超过了800米。

关中形胜——曾经的王霸之地是怎么炼成的

黄土高原&秦岭

关中的气候至少在西北地区应该算是非常优越的了,关中的地形则相对闭塞,这一方面保障了关中的安全,一方面也限制了关中的潜力。而关中除了地形比较特殊,无论是气候还是交通乃至经济产出、人口供养能力在中国本部的各类似板块中其实都不突出。然而就是这样一块不算突出的地方怎么就成了千古形胜之地,并且支撑了秦汉和隋唐两个大一统时代呢。

要想搞清楚这个问题,还是要从中国文明的起源上来探讨。华夏文明源于三河地区,即河东——临汾盆地+运城盆地,河南——洛阳盆地+淮上地区,河内——被古黄河半环绕的太行山山前台地。当然期间还有很多其他地区的竞争对手,但三河地区无疑是最终的胜出者,这也是为什么古人会如此钟爱中原,甚至把这里当成了心理上的故乡,或者说逐鹿天下的舞台。

关中形胜——曾经的王霸之地是怎么炼成的

历史上三河地区的大致范围

这种心理并非毫无根据,中华民族的主干汉族的前身——华夏民族,正是在这里形成,中华文明的源头——华夏文明,也诞生于此。华夏民族由此向四方扩展,并把华夏文明播撒到四方,而这里也成了四方与华夏互动的舞台。

而文明的发展与扩散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首先是核心区及邻近地带的文明传播,这主要发生在秦代之前,接下来则是对中国本部各主要地区的继续扩张与深耕,这主要发生在秦代建立之后到唐代,最后则是对中国本部的继续巩固和农牧二元制的建立,这主要发生在辽代之后,一直到清朝彻底完成。

关中第一次出场就在第一个阶段的后半期,当时三河地区经过夏商两代的开发基本上都成为了文明的核心区,而在核心区两侧同一纬度带上,名义上附属商人的羌和夷,则成了商人统治上最大的威胁和薄弱环节。

关中形胜——曾经的王霸之地是怎么炼成的

商朝形势图

周人牧野一役取代了商之后,则实际上扩大了文明的核心区,并且建立了一条西起关中,东到齐鲁的宽阔的文明带,这条沿着南河东西延伸的文明带的中段还包括了建立在三河地区及黄泛区的诸侯国——主要包括晋、卫、宋及偏南一些的陈、蔡等小国,当然还包括不算诸侯的东都洛阳,这是西周统治东部的重要据点。

关中形胜——曾经的王霸之地是怎么炼成的

西周分封图

此时更南和更北的地方当然还有一些封国,比如北面的燕国,长江三角洲的吴国,江汉一带的随国,不过这些封国与其说是在扩展周朝的有效统治区域,其实更像打在广大蛮荒地区的钉子和前进据点,既为核心区域提供屏障,更可以扩大周朝礼乐文化的影响。

而回过头来看,为什么关中在华夏文明第一个发展阶段的后期接过了文明发展的大旗,并成就了第一个阶段的全盛局面。首先这当然和与核心文明区的距离有关,关中近临三河地区,这是天然的地缘优势。当然同时期的东夷也享有同样的优势,而关中的另一个优势,易于开发这时发挥了作用,关中首先发展出了成熟的农业文明。

关中形胜——曾经的王霸之地是怎么炼成的

狩猎

关中形胜——曾经的王霸之地是怎么炼成的

农业

从当时的开发条件来看,西部地势较高,植被稀疏,黄土较为松软,适合发展农业文明。而东部河流沼泽,森林茂密,更适合发展渔猎文明,这也是为什么东夷人的首领后羿会是一副神射手的形象,这其实是典型的猎人形象。

关中形胜——曾经的王霸之地是怎么炼成的

后羿

同时关中还具有第三个优势,比较闭塞,易守难攻,只要当周人拔除掉商人安得钉子,完全占据关中,他们就可以获得安全上的优势,并且集中精力搞发展。而东部华北平原上的各个部落完全享受不到这种优势,虽然他们也可以借助河流,但河流的沟通作用大于阻隔作用,以当时的生产力条件一统华北平原更是无异于痴人说梦,所以他们只能任凭占据关中平原的周人发展出成熟的农业文明然后再来统一他们所在的东部平原地区。

当然关中在一定程度上还具有规模优势,将近4万平方公里的规模至少在河东和洛阳盆地面前够用了,而且在当时的生产力条件下基本上可以建立有效统治,如果再大个两三倍估计就不好说了。

关中的这种优势一直延续到了第二个阶段。在对中国本部的统治中,关中无疑也占据优势,当然文明上的先发优势也算其中一项,但已经不明显,而且没有实际作用,只能看做是一种心理习惯,就像宋太祖、明太祖,甚至到了新中国都考虑过重新定都关中一样,当然实际条件已经不允许。

另外规模优势这时也已经没有了,华北平原彻底开发后规模上要大得多。经济物产优势更不用说,后起的江南优势要大得多。关中为什么在第二阶段还能胜出,其实根本原因只有一条,安全优势。关中形胜,其实主要指的就是关中在安全方面独具优势。

关中形胜——曾经的王霸之地是怎么炼成的

关中四塞

看一下第二阶段的特点,首先是中央政权的统治已经扩展到了中国本部的大部分地区,其次是核心统治区域则已经扩展到了北到长城南到长江两岸的广大地区,只要能确保对核心区域的控制,则对整个国家的统治也不会发生什么太大的问题。但是问题就出现在这里,以当时的生产力水平和开发条件,中央政权并不能对地方建立绝对控制。这也是为什么汉末豪强会把持地方,而唐末也会出现潘镇割据,说到底,中央政府对地方的控制力不足,这种情况下找个安全系数高的地方作为基本盘就成了这一时期中央政府的刚性需求。

再来看看黄河长江流域的这几个地缘板块选项,华北平原四面受敌,江东、江汉偏安南方,其他的小板块规模优势都不够,四川盆地更不用提,进去难,出去也难,根本不是一个统治天下的合适选择。

看来看去也就只有关中了,安全系数高,有一定的物资生产能力,足够闭塞,但又维持了几条和主要地理板块之间的交通线,关中能成为最终的赢家其实也是一个无奈的选择,毕竟关中的发展潜力有限,这也成了关中最终退出历史舞台的肇因。

而当对中国本部的经营基本完成,当中央政权有能力建立起对地方的绝对统治,当中国本部内没有了安全隐患,关中也就失去了它最后的价值。

很多人可能觉着关中的安全优势在宋代或者宋代之后还有用,这其实就是搞混了一个问题,关中的安全优势是相对于中国本部各地理单元的优势,其实也是在中国本部内西部对东部的优势。从关中出兵华北平原和从蜀地顺流而下攻取荆扬其实没有什么区别,都建立在第二阶梯对第三阶梯上的海拔优势和地形优势上。

当中央政权可以凭借制度设计完成对地方的控制之后,这种在中国本部内部的地理优势就失去了意义,从第三阶梯反推第二阶梯的例子其实也有不少。而当中国本部完成内部彻底统合后,中国本部和外围广阔的游牧游猎乃至绿洲农业地区的统一也就提上了历史的日程表。此时处在农牧交汇地带的燕山南北至张家口、大同、河套一线也就被推上了历史的前沿。

而此时北京则成为了由草原或者森林进入中国本部腹心的起点,或者由中国本部反推草原的前线,同时燕山也就取代了秦岭,山海关则取代了潼关,30万平方公里的华北平原取代了不足4万平方公里的关中盆地,一个新的时代从此拉开帷幕。

关中形胜——曾经的王霸之地是怎么炼成的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