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古诗大全| 教学资源| 作文| 扒知识| 扒知识繁体

国民党降将:如果电报来了,那我就死了,死在哪埋在哪,你接着干

发布日期:2020-11-17 10:39:04

1950年解放军进军西藏,18军一边进军,一边艰难地修建康藏公路。部队的全部后勤给养,主要靠牦牛运送。因气候和道路极端恶劣复杂,康藏方向的运输时常中断。缺粮最严重的时候,每人每天只有四两定量。为了解决困难,解放军决定从青海方向用骆驼运粮。

国民党降将:如果电报来了,那我就死了,死在哪埋在哪,你接着干

从青海进藏,要在海拔4000米以上的高原翻山越河,当时不要说公路,连明显的骡马道也没有,只能按照确定的方向寻路而行。第一次运输,青海组织了3000多峰骆驼,艰难跋涉两个多月后,一大半骆驼在途中倒毙,粮食运到拉萨只剩下三分之一。

身高体大的骆驼为何损失如此之大?主要是因为吃不上草。

高寒高海拔地区的草很短,而骆驼只能吃高草。饥饿的骆驼跪在雪地上,用鼻子蹭开积雪露出小草,就是吃不到嘴里。再加上缺氧和长途负重,往往走着走着就倒下了。在高原上,骡马和骆驼并不比人的生命力更顽强。从生理习性上讲,骆驼并不适合在高原地区使用,西藏也不产骆驼。国内的骆驼主要分布在内蒙、新疆、甘肃、宁夏的荒漠、半荒漠地带,无论是去外蒙的茶马大道还是从内蒙到新疆的绥新驼道,虽然有大片的沙漠戈壁,但骆驼有耐粗饲料,耐饥渴的特性,很少会被饿毙,只要让骆驼把料吃到嘴里。

国民党降将:如果电报来了,那我就死了,死在哪埋在哪,你接着干

18军官兵在挨饿,噶厦地方政府的反动上层,在等着看解放军的笑话。拉萨街头上,战士拿着1块大洋只能买到8块牛粪。上千公里的运输,骡马和牦牛不顶事,只能委屈性情驯良、勤劳耐苦的骆驼了。

西藏运输总队的慕生忠政委,对所有人说了一句话:“把粮食运上去,我们就有西藏,运不上去,我们就没有西藏了。”

驼运不能停,但青海的骆驼已经征不到了,只能到宁夏、内蒙、甘肃去征调。慕生忠派出了一个人。

这些产驼区都不愿意再出借骆驼,拿钱买也不想卖。因为大家都听说了,骆驼去西藏回不来,还要死人。但慕生忠派出去的这个人很能干,他对甘宁蒙都很熟悉,通过各地基层干部给驼户做工作,并利用各种旧关系进行协调。短短时间内,就从甘肃、内蒙、宁夏各地牵来了近三万头骆驼,还带来了上千名驼工。

骆驼集中后,这个人却和慕生忠吵了起来。他告诉慕生忠,至少让骆驼放养一个月,不然到了路上,体格强壮的很快就会掉膘脱毛,体格羸弱的,十有八九走不了多远就要倒下。慕生忠不干,这位西藏工委的组织部长,最了解驻藏部队的境况,他大喊:咱们现在是非常之事非常办,听我的命令,马上出发,谁也不许耽误。

国民党降将:如果电报来了,那我就死了,死在哪埋在哪,你接着干

不过,慕生忠很佩服这个人的担当和干练,又把他调到可可西里转运站当负责人。可可西里海拔4600米,白日难见飞鸟,夜晚与野狼为邻。这个人二话不说就上去了。

转运站的作用类似后来的兵站,驼队在途中烤火歇脚,路上的骆驼倒毙后,驮载的面粉要归拢起来待运。当年的纪律相当严格,执行的也特别认真,给西藏运的粮是一粒也不能动的。有的驼队断了粮,到了可可西里,这个人能把很远的藏民招来,赶着几百头牦牛送来青稞和牛粪。也不知道他怎么和藏民关系搞的这么好,只知道他学了点简单的藏语。

驼运是拿命在和高原赌运气,驼工承受不了严重缺氧病亡,尸体要运回去,运尸的活儿没有人愿意干。这个人就悬赏:咱们的人死了,就埋在这样的鬼地方,怎么去给人家家里交代?这样,谁把驼工的尸体运回去,你来拿我的工资。当时工资差别也不算大,站长每月35元,驼工头25元,驼工20元。

结果有人壮着胆子就去了。一个人拉着一链骆驼,还驮的是十几具尸体,黑夜走风雪呼啸的无人区,吓也能把自己吓死。慕生忠对这个人处理问题的果断很欣赏。尸体运不下来,会严重影响驼工的情绪,以后就更没人来了。

国民党降将:如果电报来了,那我就死了,死在哪埋在哪,你接着干

有一天,他对慕生忠说:政委,骆驼大批大批的死,这样不是办法。全国也就不到20万峰骆驼,就算能再征几次,把骆驼全耗光了,以后又怎么办?

慕生忠也在发愁。骆驼走到半途已是骨瘦粼粼,经常一场风雪就倒下一片。有的骆驼行进中倒下,把驮架卸下来,也站不起来了。这时天上的秃鹫成群而来,等着骆驼咽气的那一刻。看着哀鸣的骆驼,只能打一枪,让骆驼死前少遭点罪,人一离开,牠们转眼就会被秃鹫啄成一副骨架。青藏运粮线上,骆驼尸骨已经成了道路标志。

路还要继续走,但驼工的眼里满是怨恨。

驼夫拉骆驼,不管多远的距离,是绝不骑骆驼的,这是历代传下来的职业规矩。他们与骆驼相依为命,见不得有人伤害骆驼。在驼工们的意识里,骆驼有大恩于人,人没有回报骆驼什么。这样下去,骆驼没了,群众也没了,这个道理,慕生忠比任何人都清楚。

唯一的出路,是修公路。

慕生忠来到北京,先找到交通部,领导回答的在情在理:抗美援朝刚打完,国家不富裕啊,你们要修的这条路,一五计划没列,二五计划估计也不可能。

国民党降将:如果电报来了,那我就死了,死在哪埋在哪,你接着干

慕生忠不死心,直接去找刚从朝鲜战场回来的彭老总。解放战争时慕生忠是一野的民运部长。彭总听完老部下讲述,非常支持慕生忠,批给他30万资金,10个工兵和10辆卡车。

修筑青藏公路,不是中央不重视,说到底还是国家太穷。毕竟,在世界屋脊上修路的难度太大,18军修的康藏公路也还没有通车。但青藏公路的重要性,是没有人置疑的。

西藏工委书记张经武说:这样运粮,一斤粮食和一斤银元等价,我们在吃银子,这怎么得了,能不能勘测一下青海方向的路。。

西南军区参谋长李达说:我们是军人,着眼点还是国防,只有一条川藏线,战时一旦被切断,部队就立不住脚,必须从青海再修一条路。

慕生忠被称为“青藏公路之父”,就是因为他有大担当,不仅敢干,而且能干,能省钱干大事。重要的是让上级明白,在国家可以承受的负担范围内,能把青藏公路修通。为此,他派出一辆大车探路去那曲,因为大车能过,证明汽车就能过。彭总也给他出主意,要用胶轮大车,不要派很多人,免得人家说没路的地方,你们是扛着过去的。结果大车过去了,青藏线比康藏更容易修路的原因,也让慕生忠说清楚了。

怨言满腹难成事,讲究工作方法才是水平。慕生忠知人善任,聚集了一群同样敢想敢干的部下。

1953年,慕生忠就用这点力量,带着1000多个驼工,把青藏公路修到了可可西里。彭总非常高兴,给慕生忠追加了资金和1000名工兵,又交代了一项重要任务。

国民党降将:如果电报来了,那我就死了,死在哪埋在哪,你接着干

路修到了风火山的时候,慕生忠在帐篷里摆了两瓶酒,风风火火地大喊这个能人:老齐,来喝酒。

老齐大名齐天然。

慕生忠问:“老齐,现在有件大事,没胆量的干不了,你敢不敢干?”

齐天然毫不含糊:“你敢相信我,我就敢干。”

慕生忠说:“彭总在地图上划了一条线,让咱们从敦煌再修一条路到格尔木,跟兰新铁路联上,运油线一下子近了1000多公里啊。你敢干,我就相信你。不过,我只能给你4个人。我把路修到拉萨,你也必须把路修到格尔木。”

齐天然说:“那好吧,我不给你打电报,就说明我还活着。如果电报来了,那我就死了,死在哪里就埋在哪里,做个标记,你派人接着修吧。”

慕生忠说:“你死了,我给你立碑!”

慕生忠用的铁锨把上,刻着“慕生忠之墓”五个字,同样说过,死在那里就埋那里,以铁锨做碑。两人意气相投,豪气冲天,大笑着喝光了两瓶白酒。

进柴达木修路的危险,除了严酷的气候,未知的地理环境,还有时常出现的残匪,对这些,齐天然毫不在乎,只是一笑付之。

临别时,慕生忠郑重地说:“老齐,我是了解你的,青藏公路不仅是一条西藏解放之路,也是你的人生之路,你明白我的意思吧?”

齐天然非常感动,他最需要的就是这份信任。

齐天然,陕北吴起人,前国民党军少将师长,人送外号”齐阎王“。

国民党降将:如果电报来了,那我就死了,死在哪埋在哪,你接着干

西北战场的人都知道他,曾当过延安城防司令,西安警备司令,是17军军长高桂滋的老部下。高桂滋的17军源于胡景翼的国民二军 ,曾随冯玉祥西北军在中原大战时反蒋,在国民党军内属于标准的杂牌。

17军84师是高桂滋的基本部队,很长时间里也只辖这一个师。但这支部队参加抗战很早。

1933年长城抗战时,84师隶属商震的32军,部署在宋哲元29军喜峰口阵地右翼,顽强打退了日军的多次进攻。长城抗战84师伤亡1800多人,齐天然在激战中负伤。

毛主席曾致信高桂滋:“阁下率领数千健儿杀敌,光荣历史,国人同佩!”

七七事变爆发后,驻陕北绥德的17军,驻信阳的孙连仲30军,驻山西的庞炳勋40军,是第一批受命北上的部队,这些杂牌军打的不比任何一支中央军嫡系差。高桂滋是率先请缨参战的。

齐天然在这支部队里,历经南口会战,平型关战役,忻口会战,太岳区反扫荡,晋东南反九路围攻,中条山战役,守卫黄河河防,八年中有六年在抗战一线。

八路军取得平型关大捷时,在平型关关隘和团城口正面防守的就是84师。这场仗,八路军和高桂滋军都是全力投入。林彪派参谋来高部,希望84师在正面守三天。84军不负友军,面对日军第五师团的猛烈进攻,打了整整五天五夜。阎锡山晋军负责的关口阵地没人守,是84师上去补防的。吕晓韬团两次夺回被晋军丢失的1886.4高地。即使如此,晋军仍不派军支援,理由是要用16个团出击,配合八路军。84师平型关一役伤亡2600多人,团长李文卿阵亡,下级军官大部伤亡。直到最后阵地被突破,阎锡山也没派援军前来。当时在阵地上的记者秋江,战后在《大公报》上替84师鸣不平:“主军顿兵不援,全军牺牲殆尽,悲壮惨淡……”

国民党降将:如果电报来了,那我就死了,死在哪埋在哪,你接着干

一向不爱多说话的林彪,在《平型关战斗经验》里,也忍不住了:“友军在战斗中的配合,实在太差了。他们自己订出的出击计划,却未能遵守。你打,他旁观。”

忻口阵地上,84师又被部署在防御正面。高桂滋部火力不足,向阎锡山借几门炮,阎答应的好好的。派人去接时,却推说炮已运回太原。气的高桂滋大骂阎锡山:阎儿(言而)无信。高桂滋也是同盟会会员,资格也很老。

太原失守后,84师退入太岳区与八路军协同作战,频繁与日军发生战斗。 1938年日军九路围攻晋东南,吕晓韬团长阵亡。齐天然在霍县源头村战斗中头部中弹,弹头卡在三叉神经里,一直到1953年上了可可西里,也没取出来。

1939年 ,84师驻防中条山,多次击退日军的进攻。1941年中条山战役时,部队被日军打散,高桂滋与军部失散。军部特务营营长齐天然,带着20多个便衣,三次出入日军包围圈,费尽周折终于找到了军长,然后才再次突围。84师突围后,被派去渑池守卫黄河河防,还受命渡河回中条山打游击,却又不给军械补充。抗战打了六年,才被允许到后方休整。这时,84师还是两旅四团制,军官已伤亡300多人,士兵伤亡上万人。

84师也是抗战胜利后第一批被整编掉的杂牌部队,高桂滋被调入一战区担任副司令长官。此后,该师不断被缩编,到了解放战争后期,竟被以营为单位拆散到其他部队。胡宗南部败退到四川,齐天然时任123师师长,负责成都警备。在成都地下党的帮助下,齐天然命令拆除国民党军在市内各处安装的炸药,出城起义了。

齐天然的“齐阎王”绰号,来自解放后陕西一些地区的群众反映。齐天然当团长的时候,奉命堵截过南下北返的解放军359旅,进驻过延安,也和解放军打过仗。在地方上搞过清乡和坚壁清野,这些村庄的老百姓肯定受了祸害,就管他叫“齐阎王”。

国民党降将:如果电报来了,那我就死了,死在哪埋在哪,你接着干

走下可可西里,齐天然要干出个样来。

他带着4个人,到西北军区搞了两辆旧卡车,在敦煌招了40多个民工,带头扛着工具走向了当金山。他和手下人互相称兄道弟,一群人昼夜苦干,把公路一直修到了察尔汗盐湖边上。

最大的难题来了,察尔汗盐湖上是一层厚厚的、遍布溶洞的盐盖,能不能在盐盖上修路,没人知道,也没人听说过。如果这时停下,势必前功尽弃。

齐天然天生就是不认输的脾气。他用钢钎在盐盖上到处凿,发现盐盖很坚硬,觉得这样的硬度和厚度,承载力应该不成问题。他又仔细察看了盐湖的湖面,突发奇想,让民工把碎盐块铲来,填在溶洞里,再用湖里的绿色卤水浇上去。奇迹出现了,卤水能起到填缝和粘合作用,经平整碾实后,形成的路面平坦坚硬,比普通沙石路面还好。一条三十公里长的“万丈盐桥”,在敢想敢干的齐天然手里诞生了。

慕生忠打通青藏公路最后的难关羊八井石峡的时候,接到了齐天然的电报:敦格公路已经胜利修到格尔木。

国民党降将:如果电报来了,那我就死了,死在哪埋在哪,你接着干

1954年12月25日,甘孜、西宁、拉萨同时举行盛大的康藏、青藏两路通车典礼。在格尔木,极度疲劳的齐天然,酣睡了两天两夜。

敦格公路与兰新铁路相连通,玉门油矿的成品油,从敦煌经格尔木运至拉萨,比经兰州至拉萨缩短了1000多公里。仅此一项就节省了巨额的运输费用。五十年代中期,柴达木盆地发现了冷湖油田,1958年投产后,更可就路向西藏运油,为中印边境自卫反击作战提供后勤保障。

1956年,齐天然调任黑昌公路指挥部指挥长,主持修建了黑河至昌都的干线公路。以后,齐天然任甘肃省政协委员,2001年去世。

万丈盐桥建成后,关于盐湖上道路能否长久使用还引起了争议。慕生忠说,你们不要死抱着教条,书上说含盐量超过7%就不能修路,那么70%行不行,100%行不行?谁也没去试,怎么能知道?齐天然试出来了,我看没问题。

总工程师邓郁清说,慕生忠懂辩证法。

万丈盐桥轰动了五十年代,一直使用到今天。也成为格尔木一道独特的人文景观。五十年代在盐湖上还建过机场,空军轰炸机从这里起飞,支援西藏平叛作战。

齐天然发明的在盐盖上用盐块填洞、卤水渗缝的方法,一直在盐桥公路道路养护中使用。

正是齐天然敢为天下先的独创,给青藏铁路过湖路基设计提供了依据。几十年来,列车风驰电掣地从察尔汗湖面呼啸而过,让人们尽情领略天路的壮美神奇。

本文作者:徐渡泸,“这才是战争”加盟作者 ,未经作者本人及“这才是战争”允许,任何媒体、自媒体不得转载,违者必追究法律责任,读者欢迎转发。

公众号作者简介:王正兴,原解放军某野战部队军官,曾在步兵分队、司令部、后勤部等单位任职,致力于战史学和战术学研究,对军队战术及非战争行动有个人独到的理解。其著作《这才是战争》于2014年5月、6月,凤凰卫视“开卷八分钟”栏目分两期推荐。他的公众号名亦为“这才是战争”,欢迎关注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