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古诗大全| 教学资源| 作文| 扒知识| 扒知识繁体

崔维成 简历 – 名人简历 – 社会科学人物 科技人物

发布日期:2021-01-02 18:04:39

崔维成

崔维成

崔维成,教授,男,1963年出生。我国载人潜水器“蛟龙号”5000米海试现场海试副总指挥,三位试航员之一。 现任上海海洋大学深渊科学技术研究中心主任,主要负责研制11000米全海深载人潜水器和深渊科学技术流动实验室。2016年12月22日,2016海交会,崔维成入围“2016年度中国留学人员创新创业50人榜单”。

个人经历

教育经历

1990年2月~1993年1月,英国布里斯托大学,航空系,从事博士后研究,导师Michael R. Wisnom教授;

1988年5月~1990年1月,英国布里斯托大学,土木系,读博士/获博士学位,导师David Ian Blockley教授;

1987年10月~1988年5月,英国帝国理工学院,土木系,开始硕博连读,导师David Lloyd Smith教授;

1986年11月~1987年6月,上海外国语学院,出国人员培训部,进修英语;

1986年9月~1986年11月,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研究生部,开始攻读硕士,导师吴有生院士;

崔维成

1981年9月~1986年7月,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系固体力学专业,获本科/学士学位及优良毕业证书。

工作经历

2013年4月~,上海海洋大学深渊科学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2012年8月~2013年3月,七○二所二级研究员;

2007年1月~2012年8月,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副所长;

2004年3月~2006年12月,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所长;

2002年10月~2004年2月,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副所长(主持工作);

1999年10月~2002年9月,上海交通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学院,副院长;

1999年9月~1999年10月,丹麦技术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系,访问教授;

1999年4月~1999年10月,上海交通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学院,结构力学研究所所长;

1997年12月~1999年3月,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所党委委员;

1997年1月~1997年7月,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船舶系,访问教授;

1996年9月~1999年3月,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所副总工程师;

1995年10月~1999年3月,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研究实验部,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1994年12月~1997年7月,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研究实验部主任;

1994年9月~1996年8月,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所专业主任工程师;

1993年2月~1995年9月,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研究部,高级工程师,硕士生导师。

社会职务

现任国际船舶结构会议(ISSC)常委,国际水下技术会议(UT)常委,五本国际杂志编委;中国造造船工程学会船舶力学委员会主任委员。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和会议上发表了350多篇学术论文。获多项科技奖励和荣誉称号。

2013年起任职于上海海洋大学深渊科学技术研究中心,主要负责研制11000米全海深载人潜水器和深渊科学技术流动实验室。

获得荣誉

“深潜英雄”(2012)

“科学中国人”(2012)

“2011年度海洋人物”(2012)

“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2010)

“中央企业优秀归国留学人员”(2007)

“国防科技工业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004)

“无锡市十大创新创业人才”(2003)

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9)

“全国优秀留学回国人员”(1997)

“无锡市十大杰出青年” (1997)

“无锡市新长征突击手标兵称号”(1997)

“百千万人才工程”一二层次首批人选(1996)

“无锡市优秀共产党员”(1994)

“船舶总公司优秀青年”(1993)

2009年作为优秀留学回国人员的代表受邀国庆60周年天安门观礼并受到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的接见;

2012年1月 14日作为知识界的代表参加人民大会堂的“春节元宵节”活动;

2013年5月17日作为“蛟龙号”研制和海试团队的代表受到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的接见并在随后的表彰大会上获颁“深潜英雄”勋章和证书。

2016年6月21日,英国著名学术期刊《自然》评选出十位中国“科学之星”,其中包括崔维成。

2016年12月22日,2016海交会,崔维成入围“2016年度中国留学人员创新创业50人榜单”。

科学研究

研究历程

随后在英国进行了3年的博士后研究。对复合材料层间剪切强度测量、非线性效应、尺度效应、脱层破坏机理等有深入研究。93年初回国,在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从事船舶与海洋结构强度方面的研究工作。在船舶结构可靠性分析、极限强度计算和疲劳寿命预报等方面取得了重要成就。负责完成了7个科研项目,获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江苏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1项以及多项荣誉称号。发表论文100余篇。

研究方向

1、船舶极限承载能力计算新方法研究;

2、船舶疲劳寿命预报的统一方法研究;

3、大型海洋浮体的流固耦合分析

  • 更多历史人物

  •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