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古诗大全| 教学资源| 作文| 扒知识| 扒知识繁体

张传玺 简历 – 名人简历

发布日期:2020-11-18 12:30:14

张传玺

张传玺(1927- ) 著名历史学家,山东日照东港区涛雒镇涛雒四村人。1927年2月生。

1951年2月~1957年1月,任青岛八中教员、教导主任。1957年2月~1961年1月,在北京大学历史系读副博士研究生,从师翦伯赞,研究秦汉史。历任北大历史系教员、讲师、副教授、教授。

张传玺,吉林省敦化市国家粮食储备库主任,男,1962年10月14日生,历任敦化市植物油厂人事科长、工会主席、敦化市第二粮库副主任、敦化市黑石粮库主任。现任敦化市国家粮食储备库主任、党总支书记。

历史学家

简介

  兼任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主讲教师,中国秦汉史研究会副会长、顾问,中国北京史研究会顾问, 国家教委(教育部)中学历史教材审查委员会委员,全国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学科命题委员会委员,全国各类成人高等学校统一招生考试大纲审定委员会副主任兼历史学科组组长。曾多次到日本、韩国、新加坡和台湾进行讲学、访问。主要著作有《秦汉问题研究》、《中国古代史纲》、《简明中国古代史》、《中国历代契约会编考释》、《翦伯赞传》等。发表史学论文100余篇。1986年和1999年连获全国广播电视大学优秀主讲教师奖。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通讯地址:北京大学历史系 邮编:100871

  张传玺 男 职称:教授 出生年月:1927年2月

学历

  1946年9月–1947年7月,青岛山东大学先修班毕业

  1948年9月–1949年8月,山东大学中文系肄业

  1949年9月–1951年1月,山东大学历史系肄业

  1957年2月–1961年1月,北京大学历史系研究生毕业(四年制副博士研究生,因反苏修,毕业时未谈学位事)

任职简历

  1951年2月–1952年7月,任青岛私立文德女子中学政治教员。

  1952年8月–1953年3月,任山东省立青岛第八中学(原文德女子中学接管后改)副教导主任

  1953年3月–1956年7月,任青岛第七中学副教导主任兼青岛第一机关干部业余中学教导主任

  1956年8月–1957年1月,任青岛第四中学副教导主任(教导处第1负责人)

  1958年8月–12月,任全国人大云南民族社会历史调查组潞西县遮放区傣族调查组组长。

  1958年12月–1959年7月,任云南武定禄劝两县彝族调查组组长

  1961年2月至今,历任北京大学讲师、副教授、教授(兼任翦伯赞先生的助手、秘书至1968年12月前去世时)。

  所属单位:中国古代史教研室

  专业特长及近期研究方向:中国古代土地制度史,中国古代铁器牛耕史,中国古代契约史,中国古代交通史,云南民族史;翦伯赞史学思想研究

论著

  ◎著作与教材–专著、主编、合著共二十余种,主要有:

  1.中国通史讲稿(上),北京大学出版社1982年10月(多次再版,累计百余万册)

  2.中国古代史教学参考地图集(合),北京大学出版社1982年10月1984年3月增订本

  3.战国秦汉史论文索引(1900-1990)(合),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年6月

  4.战国秦汉史论著索引续编(论文1981-1990;专著1900-1990)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11月

  5.战国秦汉史论著索引三编(1991-2000)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10月

  6.中国古代史教学参考手册(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年7月,1989年9月修订本,1995年6月第二版

  7.中国古代史纲(上、下册)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年7月(多次再版,累计数十万册)

  8.北京史(合),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年8月

  9.秦汉问题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年11月,1995年10月增订本

  10.中国地震史资料·北京卷副主编,科学出版社1986年

  11.北京历史地图集(合),北京出版社1988年5月

  12.中国历史文献简明教程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7月

  13.简明中国古代史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11月(已出至第三版,再版15次,累计20余万册)

  14.汉书精华注译主编,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3年11月

  15.中国历代契约会编考释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8月

  16.翦伯赞传,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3月

  ◎论文–共发表论文160余篇,主要有:

  1. 汉以前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的发生和确立,《北京大学学报》1961年2期

  2.两汉地主土地所有制的发展,《北京大学学报》1961年3期

  3.《资治通鉴》是怎样编写的–读司马光《答范梦得》书后,《光明日报·史学》1961年12月20日

  4.武定彝族地区的封建领主所有制及其破坏,《文史哲》1962年2期

  5.从土地契约形式的演变看我国封建土地所有制,《光明日报》1963年6月13日

  6.中国古代土地私有制形成的三个阶段,《北京大学学报》1978年2期

  7.翦伯赞同志革命的一生,《北京大学学报》1978年3期

  8.理论·史料·文章–学习翦伯赞同志的治学精神,《人民日报》1979年2月22日

  9.应当正确地评价王绾,《北京大学学报》1979年3期

  10."更名民曰黔首"的历史考查,《北京大学学报》1980年2期

  11.论中国封建社会土地所有权的法律观念,《北京大学学报》1980年6期

  12.战国秦汉三国时期的国有土地问题,(山大)《历史论丛》1981年2期

  13.释"邮亭驿置徒司空,褒中县官寺",《考古与文物》1981年4期

  14.秦代北京地区的郡、县、关,《北京史研究通讯》1981年7、8期

  15.就郭沫若评价秦始皇答问,中央电大《文科园地》1982年1期

  16.汉唐时期的丝绸之路,中央电大《文科园地》1982年2期

  17.此游胜读十年书,《江海学刊》1982年2期

  18.翦伯赞传略,《中国现代社会科学家传略》第一辑

  19.中国古代契约形式的源和流,《文史》16辑

  20.关于王昭君的几个问题,《北京大学学报》1982年6期

  21.论秦汉时期三种盐铁政策的递变,《秦汉史论丛》第二辑(1983年8月)

  22.少林武术与达摩并无关系.《光明日报》1984年2月22日,收入《中国武术论丛》第1辑

  23.从东汉雁门太守鲜于璜籍贯说到两汉雍奴故城,《环境变迁》1984年创刊号

  24.东汉雁门太守鲜于璜碑铭考释,《北京大学学报》1984年2期

  25.潞西县遮放区户闷寨傣族社会调查,《德宏傣族社会历史调查(二)》,收入《民族问题五种丛书》云南省编辑委员会编云南人民出版社1984年2月

  26.两汉大铁犁研究,《北京大学学报》1985年1期

  27.怎样认识中国古代的农民战争–答《电大语文》、《四川电大》两编辑部问,《电大语文》1985年11、12合期,《四川电大》1985年6期

  28.西周封建论,《自修大学》1986年7期

  29.关于司马光《答范梦得》的内容、写作时间及版本问题,上海《古籍整理与研究》1987年2期

  30.从新加坡妈祖庙谈到妈祖信仰源流,《东南亚学刊》试刊1989年6月

  31.武定县万德区万宗铺村彝族社会历史调查,收入《云南彝族社会历史调查》,又收入《民族问题五种丛书》云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10月

  32.翦伯赞与侯外庐的兄弟友谊与学术分歧,《江汉论坛》1989年7期

  33.诸葛亮隐居襄阳,未去南阳(宛),收入《诸葛亮躬耕地望论文集》东方出版社1991年3月

  34.中国古代契约资料概述,(台湾)《中国文化月刊》127期,1990年5月,收入《中国法律史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陕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9月出版

  35.论中国历代契约资料的蕴藏及其史料价值,《北京大学学报》1991年3期

  36.汉高祖刘邦新评,《刘邦研究》创刊号,1992年6月15日

  37.中国封建土地制度的历史变迁,(韩)李锡炫译,收入朴元火高编《中国历史与文化》,高丽大学出版社1992年12月出版

  38.论春秋至西汉中期的盐铁包商政策,(台湾)《中国文化月刊》164期1993年6月

  39.谈《汉书》,《文史知识》1994年5期

  40.秦汉史研究九十年评述,《秦汉史论丛》第6辑,江西人民出版社1994年

  41.云南彝族慕连土司史迹补正,《燕京学报》新1期,1995年8月燕京研究院编

  42.《百济国斯麻王买地券》释例,收入《韩国传统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专辑》、《韩国学论文集》第4辑,北京大学韩国学研究中心编,1995年

  43.悬泉置、效谷县、鱼泽障的设与废,《国学研究》第3卷,1995年12月

  44."我总是走自己的路"–翦伯赞与北大,收入《巍巍上庠,百年星辰–名人与北大》,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4月

  45.中国古代国家的历史特征,收入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出版,《中外历史问题八人谈》,1998年3月出版

  46.奠定"文景之治"政策的宏文三篇(贾谊《治安策》、晁错《论贵粟疏》、《募民徙塞下疏》),收入《中华活页文选》成人版,1998年13期

  47.翦伯赞,收入《中共党史人物传》第65卷,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年2月

  48.翦伯赞冤案的形成和平反,《纵横》1998年8期,收入《纵横》精品丛书《谜案冤案解读》,中国文史出版社。台湾《传记文学》1999年74卷3期全文转载,德国柏林自由大学《中国社会与历史》2000年5月18日以德文发表

  49.商鞅的历史功绩与个人悲剧,收入(韩)庆北史学会编《庆北史学》第21辑《金烨博士停年纪念史学论丛》,1998年8月

  50.西周春秋战国时期土地制度的演变,收入《庆祝杨向奎先生教研六十年论文集》,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12月

  51.秦始皇,收入袁行霈主编《中华文明之光》第1册,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1月

  52.汉武帝,收入袁行霈主编《中华文明之光》第1册,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1月

  53.张衡,收入《中华文明之光》第1册,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1月

  54.海不扬波国运昌,《北京日报》·理论·文史,1999年7月7日出版

  55.谆谆教导,永记不忘–纪念吕振羽同志诞辰100周年,吉林大学《史学集刊》2000年1期

  56.两汉国营手工业中的弊端与救弊措施,《文史》第50辑(2000年第1辑)

  57.应劭"汉改邮为置"说辨证,收入《文化的馈赠–汉学研究国际会议文集》史学卷北京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2000年8月

  58.两汉铁犁影响我国古代农业两千年,《光明日报》理论周刊2002年5月21日第3版

  59.秦汉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与大一统疆域的奠定,(香港)珠海书院《珠海学报》第18期2002年10月

  60.谈新编中学历史教材的指导思想问题,天津《历史教学》2002年12月

获奖

  ◎科研奖

  1.北京市第1届社科优秀成果奖一等奖1985年8月:北京史(集体)

  2.北京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988年5月、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989:北京历史地图集,侯仁之主编,本人在集体奖中排名第五

  3.北京市第4届社科优秀成果奖二等奖1996年12月:中国历代契约会编考释(上、下册)

  4.北京大学第2届505社科优秀著作奖1997年1月:秦汉问题研究(专著)

  5.中宣部"五个一工程"优秀著作奖一等奖1999年:中外历史问题八人谈(集体)

  ◎教学奖

  1.国家教委(教育部)第2届普通高校优秀教材奖二等奖,1989年7月:中国古代史纲(上、下册)主编

  2.全国广播电视大学第1届优秀主讲教师奖,1986年10月

  3.全国广播电视大学第2届优秀主讲教师奖,1999年10月

  4.北京大学1992–1993年度教学优秀奖,1993年

  2001年以来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

  1.入世后两岸四地面对的新问题学术研讨会,香港城市大学、珠海书院合办2002年4月

  2.新中国史学的成就与未来研讨会,北京师范大学主办2002年12月

  3.马克思主义和哲学社会科学学术研讨会,国家教育部社科发展中心-《高校理论战线》《编辑部等主办》2003年4月16日-18日

  在国内学术机构任职情况

  1.北京市地震史资料编委会副主任委员

  2.中国秦汉史研究会第1届理事第2、3、4、5、6届副会长,7、8、9届顾问

  3.中国北京史研究会理事、学术顾问

  4.(香港)中国文化研究院办中国传统文化系列主编

吉林省敦化市国家粮食储备库主任

  曾连续十多年被评为市粮食局、州粮食局先进工作者,市 、州政府先进工作者,1988年被省档案局评为先进个人;1990年被州政府评为劳动保险先进个人;1997年被州总工会授予优秀工会干部称号;2001年被州政府评为劳动模范。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