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古诗大全| 教学资源| 作文| 扒知识| 扒知识繁体

张芝联 简历 – 名人简历 – 科学家 历史学家,人物

发布日期:2021-01-04 10:34:10

张芝联

张芝联

张芝联(1918年-2008年5月27日),浙江鄞县人,毕业于牛津大学,著名历史学家。

其出身书香世家,自幼博闻强志,在世界史方面造诣深厚,更是公认的法国史专家,曾被授予法兰西共和国荣誉军团骑士勋章,主要代表作有《法国通史》《二十年来演讲录》等。

生平

1918年11月7日,张芝联出生于湖北汉口一个书香世家,父亲是光华大学创办者张寿镛。张芝联自幼在家塾饱读诗书,博闻强志。1935年考入北平燕京大学西语系,两年后转入光华大学(今华东师范大学),受业于英国文学教授张歆海和中国史学大师吕思勉、童书业。1941年重入燕京大学研究院攻读历史,在名师张尔田和聂崇歧先生的指导下研究中国史学,发表了《〈资治通鉴〉纂修始末》等论文,开始了他的学术生涯。1946年,张芝联赴美国耶鲁大学研究院攻读历史,1947年又横渡大西洋到英国牛津大学进修,到法国参加国际讨论会其间广泛涉猎中外文学、历史和学术思想。回国后,先在上海光华大学(今华东师范大学)任教,1951年北上到燕京大学历史系任教,教授世界史,1952年转入北京大学任历史系教授,还曾兼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学术委员、中国史学会理事、中国法国史研究会会长、北京外国问题研究会会长、北京大学欧洲研究中心主任等职,一直到1988年退休。

成就

张芝联教授说,我国的世界史研究比较薄弱,在资料、文献和研究成果方面与国外差距很大,因此他在北大主要做两方面的工作:一是加强学科基本建设,编教材,译资料,引进西方学术成果。他先后参加了《世界通史》的编著和《世界史资料丛刊》的编审工作,编译了英国史资料集《1815—1870年的英国》。同时应《历史研究》杂志的要求,提供介绍国外史学动态的文章和书评,极大地开阔了国内学界的视野。1978年以后,他又发表了一系列文章,评论二战以来西方史学的发展方向。他最早把法国年鉴学派介绍到中国,1986年发表长篇论文《费尔南·布罗代尔的史学方法》,引起中国学界的广泛注意。二是培养人才,他一方面利用各种机会邀请外国史学家来我国讲学或参加讨论,让中国学者有机会结识外国同行,相互交流切磋;另一方面也尽可能把研究生送出国进修,使他们很快成为教学、研究的骨干人才。

社会评价

张芝联是公认的法国史专家,1979年同全国各大学和科研机构的同行创立了中国法国史研究会,并担任会长。他主编了我国第一部《法国通史》,以翔实的资料、独到的见解、新颖的体系赢得了诸多专家的赞誉。1988年出版专集《从高卢到戴高乐》,收集了他有关法国历史、中法关系、法国大革命、法国史学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获得北京大学第三届科学研究成果荣誉奖。1983年他被选为法国革命史国际委员会理事。1985年,法国政府授予他法兰西共和国荣誉军团骑士勋章。

在研究法国人权宣言的基础上,基于国际上人权问题的复杂状况,张教授于1989年初在北京外国问题研究会成立大会上首次提出研究人权问题的必要性,并主持承担了《国际关系中的人权问题》这一国家社科基金重点课题,从历史、理论、实践三方面来研究人权问题。1989、1991年,研究会两次组织了国际人权问题研讨会,编辑出版了人权问题专辑和《国际人权纵横》一书,受到有关方面的好评。

几十年来,张教授多次到法、美、英、德、意、荷兰、瑞士、日本、前苏联等国访问讲学,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带回有价值的史学信息和图书资料,也向国外同行介绍中国史学的研究状况和所取得的成就,为促进中外文化交流作出了贡献。1995年,他当选为中国18世纪研究会会长,5年来经常出席国际18世纪研究会理事会和关于启蒙运动的研讨会。自1986年至1998年,还连续当选全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委员、外事委员会委员。

张芝联

作品

1995年,三联书店出版了张芝联教授的第二本专集《从〈通鉴〉到人权研究》,书中收集了他半个世纪以来在中国史、中国史学、法国史、西方史学、中外关系、人权问题、教学改革方面的研究成果,从中可看出他的治学道路。2000年,他的英、法文讲演论文集《张芝联演讲精选》亦由商务印书馆出版。

主要著作

《法国通史》(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

《从〈通鉴〉到人权研究》(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5年10月)

《张芝联讲演精选(1979-1999)》(商务印书馆,2000年4月)

《二十年来演讲录》(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年11月)

《中国面向世界》(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年11月)

《法国史论集》(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年11月)

《我的学术道路》(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年11月)

代表文章

1904-1910年南非英属德兰斯瓦尔招用华工事件的真相(《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56年第3期)

资产阶级历史主义的形成及其特征(《世界历史》1979年第1期)

拿破仑与法国革命(《社会科学战线》1980年第2期)

历史上的中法关系(《历史教学》1980年第3期)

漫谈当代法国史学与历史学家(《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1981年第1期)

索布尔在中国(《法国研究》1983年第1期)

法国年鉴学派简介(《法国研究》1983年第3期)

马克思与法国大革命——学习马克思的早期著作(《世界历史》1983年第4期)

西方的史学史研究的情况(《史学史研究》1985年第2期)

西方史学发展的新趋向(《群言》1987年第5期)

关于拿破仑的评价及其方法论问题(《文史哲》1988年第3期)

无恒产而有恒心者唯士为能(《群言》1988年第5期)

法国大革命在中国激起的浪潮(《群言》1989年第7期)

一字之差——旅欧散记(《群言》1990年第10期)

《法兰西风格:大革命的政治文化》序(《群言》1991年第6期)

牢固地建立史学理论这门学科(《史学理论研究》1992年第4期)

当代中国史学的成就与困惑(《史学理论研究》1994年第4期)

相互了解无止境——中法文化交流史片段(《世界历史》1995年第3期)

战争与和平随想录(《群言》1995年第6期)

五十五年前的一次尝试(《读书》1995年第12期)

我与法兰西(《世界历史》1996年第4期)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史学理论研究》2000年第1期)

今天为何还要读“通史”(《文汇报》2002年10月18日)

  • 更多历史人物

  •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